說到蘇聯的喀秋莎,大家腦海中應該不約而同地就能想象到這么一幅畫面。
是的,二戰(zhàn)時期蘇聯除了手持波波沙大喊烏拉之外,最出名的應該就算喀秋莎火箭炮了。
只要喀秋莎一出動,抬頭往上看,看到的將不是天空,而是漫天的火箭彈。
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問一句,難道喀秋莎真的就獨領風騷了?作為科技型軍隊的德國就沒有媲美喀秋莎的武器了?
當然有,并且這款武器的威力絲毫也不遜色于喀秋莎!那為何鮮為人知呢?別著急,點個關注,我們細細講來!
這就是能夠和蘇聯喀秋莎相媲美的火箭炮,Nebelwerfer 41又被稱之為41型噴煙者火箭炮。
在設計之初,這款火箭炮的確不是用來發(fā)“炮”的,如其名字,它的主要用途在于發(fā)射毒氣彈,所以才取名噴煙者。
在見識到喀秋莎的威力之后,德國人又乖乖地把毒氣彈給換成了火箭炮。
從外形上來看,41型噴煙者的確不如蘇聯的喀秋莎來得更霸氣更有威懾力,喀秋莎是16管,而噴煙者是6管,火力上稍遜色于喀秋莎,但在戰(zhàn)場上噴煙者相比于喀秋莎不管在精確度上還是威力上都會更加威猛一些。
聽著炮彈脫離炮管飛馳而出的聲音,猶如一頭被惹怒了的兇獸發(fā)出了攝人的嘶吼聲。
不論是喀秋莎還是噴煙者,在制作工藝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火箭彈不同于常規(guī)的炸彈一般,它的重量更大,發(fā)射出的后坐力也比較大,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堅固的底盤才能夠搭載。
一開始,蘇聯采用的是卡車、坦克、拖拉機等承重能力強的設備來裝載喀秋莎,在后期得到美國大量援助之后,“財大氣粗”的蘇聯立馬就給喀秋莎安了個“美國”新家園。
美國援助的卡車底盤堅固并且有著優(yōu)越的越野能力,這大大提高了喀秋莎活動的機動性,在作戰(zhàn)中蘇聯理所當然把它當作成主力C位來使用。
相比于得到重用的喀秋莎,德國噴煙者的命運就要顯得更加悲催一點。
為了能夠解決噴煙者重量過重的問題,德國直接把它給安裝在了反坦克車架上,用履帶車拖著走。
在看到蘇聯的喀秋莎搬了“新家”之后,德國干脆連反坦克架都不用了,直接設計了個一次性的發(fā)射架,打完就丟。單從這點來說,噴煙者的機動性就遠不及喀秋莎了。
在設計之初,兩款武器都是被各自當做是“秘密殺手锏”武器來使用。
兩者都有著極低的建造成本,一個喀秋莎的制造費用也就相當于一輛卡車錢,噴煙者則相當于三輛大眾甲殼蟲汽車的造價。
在口徑上,喀秋莎的口徑是132毫米,而噴煙者則是150毫米,有著更大的口徑更大的殺傷力。
那為何兩款如此相似的武器,威力更大噴煙者名氣卻遠不如喀秋莎呢?
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德國人對于這款武器的定義不如蘇聯那般重視。
從設計量產再到投入使用,噴煙者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戰(zhàn)役,它的主要作用只負責于火力支援,不算是真正的主力。
而蘇聯是完全把喀秋莎當作是主力武器來使用,有句話說得好,沒有什么問題是一梭子喀秋莎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梭子。
兩者的定位不同,當然作用也不相同,再加上后期住進美國“新家”的喀秋莎有著完勝于噴煙者的機動性,就算噴煙者的單獨威力要大于喀秋莎,在現實面前也只能被喀秋莎的火箭彈光芒給遮蓋的嚴嚴實實了!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們的看法,我們下期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