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激發(fā)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而心理學原理也啟示我們:“學習動力系統(tǒng)的目標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高度自覺的能動狀態(tài),在這一學習動力系統(tǒng)中,興趣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因為興趣可以激發(fā)出極大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求知欲。”
中外歷史上一些偉大的教育思想家和優(yōu)秀的教育實踐家均從自己的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發(fā)現了興趣的作用,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 2
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這些都充分肯定了興趣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動力作用。
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就會覺得學習內容豐富多彩,整天都處于愉快的心境中,對學習充滿熱情并推動他們不斷學習新知識,這時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喜歡、愿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低年級的兒童好奇心強,積極性容易調動。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例如在教授拼音時,針對一年級兒童知識特點,很多學生還不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于是新生入學不久,我就把全班35位小朋友的姓名注上拼音,套上標準的四線格、田字格貼在墻上,他們的積極性頓時高漲,跑到墻前去找自己的名字,這時,我告訴他們,要想正確拼寫他們,就要好好學拼音,孩子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以后的教學中這面墻起了很大的作用。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平翹舌、前后鼻音的教學都在它的幫助下完成得很好。
低年級學習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影響,他們興趣逐漸廣泛,但缺乏中心興趣,隨著眼界的擴大,興趣范圍也開始擴展開來,從擺弄泥娃娃、捉迷藏發(fā)展到探索鐘表、收音機的奧妙;從童話故事發(fā)展到對文學作品感興趣。盡管興趣逐漸擴展,但缺乏中心興趣,對興趣不夠穩(wěn)定,時間持續(xù)不長,容易被另一種興趣取代。因此,我們應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景,能使學 3
生饒有興趣的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比如我們班學生剛入學不久,我就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能認識本組同學姓名的可以當組長,能認識本排同學姓名的可以當排長,全班同學姓名都認識的可以當科代表。沒幾天功夫,許多學生便能順利地幫老師發(fā)作業(yè)本了。由于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全班學生姓名中近100多個漢字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記住了。
可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習起來既輕松又快樂,簡直是事半功倍。我工作的七年中,有四年擔任的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工作,可以說當時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從各方面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二、變換教學形式,在“快樂”中學習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識字量從原來的170個增加到400個,一年級下冊識字量達到了550個。這一識字要求的變化,更是增重了小學低段識字的任務,因此,采取何種有效的、積極的識字方法,是擺在每位小學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怎么來克服?需要各位老師去思考。而這一要求的變化,則可以讓學完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的小學生基本可以自己讀書看報了,所以,識字要求的變化是具有積極意義的。2017年9月,我擔任一年級教學工作,剛好是人教版教材實行的第一年,面對教材,我覺得內容太 4
多,識字量太大,怎么才能按質、按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怎么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有興趣的去識字呢?在翻閱資料和借鑒經驗后,我覺得我得轉變教學方式。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想象豐富,過去的教學形式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如今,教育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也就要求老師們必須變換教學方式,摒棄以前那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角色,和孩子平等對話,提倡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教學識字:
1、講故事識字。2017年9月我擔任一年級教學工作,當學生把拼音學完后,我在教室里設了一個圖書角,讓學生把他們平時看的課外書聚集到一塊兒,我也買了一些小口袋書放進去,每周準備兩節(jié)課講故事比賽,不認識的字就自己拼拼音,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識字量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且拼音也得到了鞏固,口語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都得到了鍛煉,真可謂“一石多鳥”?。?/p>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