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地宗穴
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脈骨內(nèi)緣與脈二頭肌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三寸五分。)上三寸處。即肘窩橫紋直上六寸五分。解剖位置:在頭靜脈后,有回旋上膊動脈、腋窩神經(jīng)、心之支神經(jīng)。
主治:能使陽癥起死回生。腦溢血之急救穴,針下立解。心臟。心臟麻痹、心絞痛之急救針。治半身不遂、心臟性喘息、肝昏迷、手腳麻痹、動脈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難、腦血管阻塞等癥。
38.肩中穴 (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jīng)肩顒穴下五分處。)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經(jīng)肩顒穴下二寸半處
解剖位置:此處為三角肌中央下緣、有上膊動脈、頭靜脈,心之分支神經(jīng)。
主治:膝酵鷏`炎(特效)、膝誧廑芊]特效)、皮膚?。i項(xiàng)皮膚病及殿部皮膚病有特效)、小兒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進(jìn)、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腰痛。肩中穴配通天穴、通關(guān)穴、建中穴、腎關(guān)穴治全身關(guān)節(jié)炎、尿酸性關(guān)節(jié)炎、游走性風(fēng)濕
39.正脊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為正脊一穴。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jīng)、心之副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癥、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癥、坐骨神經(jīng)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40.正脊二穴 (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二寸處,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jīng)、心之副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癥、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癥、坐骨神經(jīng)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41正脊三穴 (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四寸處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jīng)、心之副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癥、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癥、坐骨神經(jīng)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42三神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肘尖直上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泄、腰酸、腰痛、腎結(jié)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bǔ)穴。三神穴三針同時(shí)下針,效果神速。
43.三神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cè),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一寸。去肘尖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泄、腰酸、腰痛、腎結(jié)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bǔ)穴。三神穴三針同時(shí)下針,效果神速。
44.三神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cè),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二寸。去肘尖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泄、腰酸、腰痛、腎結(jié)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bǔ)穴。三神穴三針同時(shí)下針,效果神速。
45.神肩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取穴:肩峰穴與云白穴連線之中央點(diǎn)。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jīng)肩顒穴下五分處。云白穴-在上臂肱骨后緣,肩中穴內(nèi)二寸處。
解剖位置:有鎖骨上神經(jīng)、腋窩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心之分支神經(jīng)。
主治:小兒麻痹(特效)、腦出血、腦血栓之后遺癥(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痹、大腿內(nèi)側(cè)疼痛、麻痹(特效)。(治療中風(fēng)后遺癥中,對於患處手臂不能動彈,五指不能伸屈者,連續(xù)針五次左右即能運(yùn)動自如。)
46.三靈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肘窩橫紋(即十四經(jīng)尺澤穴)之上方,即肘窩橫紋上五分處。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jīng)淺枝、心之支神經(jīng)、撓骨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急性心臟麻痹(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用三稜針淺剌或點(diǎn)剌出黑血神效,點(diǎn)出紅血。
47.三靈二穴 (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尺澤穴外五分橫紋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jīng)淺枝、心之支神經(jīng)、撓骨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急性心臟麻痹(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用三稜針淺剌或點(diǎn)剌出黑血神效,點(diǎn)出紅血。
48.三靈三穴 (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尺澤穴內(nèi)五分橫紋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jīng)淺枝、心之支神經(jīng)、撓骨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急性心臟麻痹(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用三稜針淺剌或點(diǎn)剌出黑血神效,點(diǎn)出紅血亦有卓效。
49.三圣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腳底正中央點(diǎn)處(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經(jīng)涌泉穴后一寸。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jīng)分枝、心之神經(jīng)、腎之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癥(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癥。
50.三圣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腳底正中央點(diǎn)處,即十四經(jīng)涌泉穴后二寸(往足跟方向)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jīng)分枝、心之神經(jīng)、腎之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癥(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癥。
51.三圣穴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三圣三穴在腳底正中央點(diǎn)處(往足跟方向)往后一寸。即十四經(jīng)涌泉穴往足跟方向后三寸。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jīng)分枝、心之神經(jīng)、腎之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癥(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癥。
52.木黃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其黃穴直下三寸。其黃穴在明黃穴(在大腿內(nèi)側(cè)之正中央。)下三寸。
解剖位置:大腿神經(jīng)前皮枝、膽總神經(jīng)、脾之神經(jīng)、肝神經(jīng)。
主治:黃膽病,膽囊炎、脾腫大、脾臟炎、白血球減少癥及明黃穴主治各癥。又為骨刺特效穴。木黃、其黃、明黃、天黃四穴除木黃外又稱為上三黃穴。
53.金營上穴
穴位: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
解剖位置:肺之神經(jīng)、心之分支神經(jīng)、外側(cè)大腿皮神經(jīng)。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癥之急救。
54.金營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穴位:在金營上穴(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cè)大腿皮神經(jīng)、肺之神經(jīng)、心之支神經(jīng)。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癥之急救。
55.火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心之分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腎分支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jīng)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腦部挫傷、腦神經(jīng)痛、項(xiàng)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癥(特效)?;鸶?、火梁、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shí)取穴、效果顯著。
56.火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當(dāng)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即火府穴下四寸處。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心之分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腎分支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jīng)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腦部挫傷、腦神經(jīng)痛、項(xiàng)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癥(特效)?;鸶⒒鹆?、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shí)取穴、效果顯著。
57.火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火梁穴(當(dāng)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下三寸。即在后腿橫紋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脊椎神經(jīng)、心之分支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腎分支神經(jīng)、坐骨神
58.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nèi)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脾之神經(jīng),閉鎖神經(jīng)。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jīng)痛、攝護(hù)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fēng)濕開節(jié)炎,冠心癥(特效)。
59.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木府穴直下四寸。即火梁穴向內(nèi)橫開二寸。木府穴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nèi)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脾之神經(jīng),閉鎖神經(jīng)。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jīng)痛、攝護(hù)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fēng)濕開。
60.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火昌穴(后腿橫紋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內(nèi)橫開二寸,距膝橫紋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肝之副神經(jīng).脾之神經(jīng),閉鎖神經(jīng)。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jīng)痛、攝護(hù)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fēng)濕開節(jié)炎,冠心癥(特效)。點(diǎn)刺出黑血立即見效。 61.三靈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jīng)」之委中穴)直上一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心之神經(jīng)、肺之支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后腦頭痛、項(xiàng)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癥(特效)、坐骨神經(jīng)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jīng)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diǎn)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2.三靈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jīng)」之委中穴)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心之神經(jīng)、肺之支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后腦頭痛、項(xiàng)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癥(特效)、坐骨神經(jīng)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jīng)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diǎn)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3.三靈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jīng)」之委中穴)直上三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經(jīng)、心之神經(jīng)、肺之支神經(jī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后腦頭痛、項(xiàng)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癥(特效)、坐骨神經(jīng)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jīng)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diǎn)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4.神耳上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上緣、距內(nèi)側(cè)1/3處。
解剖位置:耳大神經(jīng)、枕小神經(jīng)、肺之神經(jīng)、肝之神經(jīng)。
主治:各種急性病癥之急救、心臟麻痹(特效)、心臟病發(fā)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jī)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癥、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癥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神耳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65.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內(nèi)側(cè)二分處。
解剖位置:肝之神經(jīng)、心之神經(jīng)。
主治:各種急性病癥之急救、心臟麻痹(特效)、心臟病發(fā)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jī)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癥、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癥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兼治肝硬化。突發(fā)性耳聾。 66.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下緣、距內(nèi)側(cè)1/3處。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jīng)、肝脾神經(jīng)。
主治:各種急性病癥急救、心臟麻痹(特效)、心臟病發(fā)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jī)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癥、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癥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船。兼治腎炎、腰脊痛。子宮下垂。 67.外耳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金耳穴(在耳殼背之外緣上端)上三分偏外側(cè)二分。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jīng)、肝之神經(jīng)
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風(fēng)昏迷之急救、頭痛、低血壓過高、頭暈、頭昏眼花。
68.分枝上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取穴:當(dāng)肩脾骨與肱骨叉口直下一寸五分是穴。劑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位:在肩脾骨與骨連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分泌神經(jīng)、肝之神經(jīng)。
主治:藥物中毒、蛇、喝、娛蛤等蟲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瘋狗咬傷、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殺(輕者可治、重者難醫(yī))、全身發(fā)悻、瓦斯中毒、原子塵中毒。胸痛。
69.分枝下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取穴: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與骨連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劑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位: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與骨連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分泌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乳神經(jīng)。
主治:藥物中毒、蛇、喝、娛蛤等蟲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瘋狗咬傷、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殺(輕者可治、重者難醫(yī))、全身發(fā)悻、瓦斯中毒、原子塵中毒。胸痛。兼治乳腺炎。
70.分枝中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取穴:在分枝下穴向內(nèi)橫開六分。分枝下穴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與骨連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劑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道名稱:五形穴之水府穴。取穴:包括水俯、水援,水市、水江、水清等五穴。劑量:使用三寸毫針斜刺:以十五度由內(nèi)往外斜刺二寸~二寸五分。穴位:在水分穴(第十二脊椎興第一腰椎刺突之間)外側(cè)一寸。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jīng)。
主治:腰酸痛(特效)上腎盂炎(特效)、蛋白尿、賢虧。眼疾。視神經(jīng)萎縮(視力模糊不清)。
71.前會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取穴:當(dāng)正會穴前一寸五分處是穴。劑量:使用三稜針點(diǎn)刺出血。穴位:在正會穴前一寸五分。即「十四經(jīng)」之前頂穴后五分處。
解剖位置:前頭神經(jīng)、腦之副神經(jīng)。
主治:頭昏、眼花、腦脹、神經(jīng)衰弱。中風(fēng)昏迷不醒,半身不遂。以三稜針點(diǎn)刺立即見效。前會穴對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復(fù)蘇之效。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四肢顫抖(舞蹈癥)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正會、前會、后會、鎮(zhèn)靜四穴為治療神經(jīng)衰弱、失眠之(特效穴)。也是治療四肢顫抖(舞蹈癥)之(特效穴
72.足解穴:在膝蓋骨側(cè)上角直上一寸之間向前橫開三分。
解剖:心臟敏感神經(jīng)及血管。直剌三至五分。取穴:當(dāng)膝蓋骨外側(cè)上角直上一寸之向前橫開三分。
主治:扎針后氣血錯(cuò)亂、血不歸經(jīng),下針處起包、疼痛,或是西醫(yī)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損傷,腳扭傷、精神剌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勞過度之疼痛,藥物過敏、食物中毒。運(yùn)用:下針后將針緩緩轉(zhuǎn)動,病痛解除即取針,留針時(shí)間以八分鐘為限。如患者暈針不省人事,即將其口張開,以扁針、筷子、湯跟?或手指按其舌根,稍用力重壓三下,見其欲嘔吐時(shí),以涼水洗其頭,并以濕毛巾覆蓋其頭部,令飲涼開水半杯即醒,受刑休克者亦可此法解之。如患霍亂引起休克,可用涼水洗頭,使其恢復(fù)知覺,然后用藥治之。
73.天耳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取穴:當(dāng)耳廓背面、神耳上穴外二分處是穴。劑量: 斜刺:由上往下斜刺五分,特效。 解剖位置:肝腎神經(jīng)。主治: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皮膚過敏、頭暈、嘔吐、暈車、暈船、有抗過敏作用。治療方法:刺針法。針感:局部酸脹感。
74.手千金穴(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取穴:手撫胸取穴,在尺骨外側(cè),腕橫紋上八寸,肘橫紋下四寸。卸手五金穴上一寸五分處取之。劑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穴位:尺骨外側(cè),手五金穴上一寸五分。解剖位置:肺分支神經(jīng)、肝分支神經(jīng)。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手腳麻木(特效)小腿發(fā)脹、腳痛、解膽醇過多、解針口痛、項(xiàng)痛、頭痛、腹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瘡瘍毒。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手腳麻木。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手千金穴治療手腳麻木(特效)
75.手五金穴(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取穴:手撫胸取穴,當(dāng)腕橫紋上六寸五分。即火山穴外五分上五分處是穴。劑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穴位:在尺骨外側(cè),腕橫紋上六寸五分。
解剖位置:肝分支神經(jīng)、肺分支神經(jīng)。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手腳麻木(特效)小腿發(fā)脹、腳痛、解膽醇過多、解針口痛、項(xiàng)痛、頭痛、腹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瘡瘍毒。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手腳麻木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手五金穴治療手腳麻木(特效)
76.手解一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手解穴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取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shí)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下五分為手解一穴。劑量:直刺二~八分。針下立解。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
主治:解暈針,或下針以后引起之麻木、針口痛、氣血錯(cuò)亂之刺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針立解)腰痛、三叉神經(jīng)痛、全身痛、開刀后傷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疼痛難忍、拔牙時(shí)麻醉止痛、子宮手術(shù)之麻醉止痛(當(dāng)麻醉使用,需配心靈穴)。二穴兼能治膽疾、膽石癥、膽囊炎、神經(jīng)麻痹。針下立解,或以三稜針出血即解。(手解穴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療肺癌、鼻癌時(shí)必須加針本穴。)
77.手解二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手解穴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穴位:手掌朝上,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shí)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為手解二穴。
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
主治:解暈針,或下針以后引起之麻木、針口痛、氣血錯(cuò)亂之刺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針立解)腰痛、三叉神經(jīng)痛、全身痛、開刀后傷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疼痛難忍、拔牙時(shí)麻醉止痛、子宮手術(shù)之麻醉止痛(當(dāng)麻醉使用,需配心靈穴)。二穴兼能治膽疾、膽石癥、膽囊炎、神經(jīng)麻痹。針下立解,或以三稜針出血即解。(手解穴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療肺癌、鼻癌時(shí)必須加針本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