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牛肉粉的前世今生
作者/易宗明
“一滾、二凈、三香、四鮮、五辣,津津有味,香滑不油,齒頰留香,獨領(lǐng)風騷。”這是食客對于津市牛肉粉的真切贊美。
說起津市米粉最初的來歷,還要從元代回族進入湖南說起。明朱元璋更派遺大批從軍的回回將士來湖南定居。四百年前,清乾隆“改土歸流”,一位受封武略將軍的楊姓回民在澧州賜地百頃,從此這支回民落籍澧縣、津市接壤的原澧東團結(jié)村。民以食為天,因為飲食習慣差異,回民吃慣了小麥面食,于是,他們將稻米做成面條的形式,加之喜食牛肉,用牛肉熬制碼子,這樣形成了最初的牛肉米粉。
民國時期“九省雜處”的津市,構(gòu)成與眾迥異的獨特天地,其飲食文化有著別樣的多元性與豐富的內(nèi)涵,是津市地方文化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2012年執(zhí)行主編《魅力津市——孟姜女故里 車武子家鄉(xiāng)》時,對津市牛肉粉的來龍去脈得到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津市與團結(jié)村一步之遙,“傍津設(shè)市”的津市到明朝已是“舳艫蟻集,商賈云臻,連閣千重,炊煙萬戶的“商人營業(yè)輻輳之區(qū)”。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在1990年前,回族人口一直居津市少數(shù)民族之首。當初回民的牛肉粉口味清淡,后來,津市人逐漸接受并加以改進,使其口味變辣變咸,并加入其它香料,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津市牛肉粉的風味。
如今,津市牛肉粉以劉聾子、黃記、賀記最負盛名,大都脫胎于劉聾子。津市劉聾子米粉館最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工藝獨特。劉聾子米粉以津市特有的早稻米滲合純凈澧水磨制而成,牛肉原湯,碼子以本地濱湖水牛為原料,輔以20多種香藥而成,兼具鮮香、柔嫩、滑膩的口感,是津市最有影響力的地方特色名店之一。
劉聾子創(chuàng)始人劉松生,幼年罹患中耳炎致耳極背,遂有“劉聾子”諢號。1930年,劉在常德開館,經(jīng)營米粉生意,規(guī)模甚微。1938年,日機轟炸常德,劉舉家避津。初在津市西河街其姐夫屋前以半截挑子經(jīng)營米粉早點,食客寥寥。劉雖為漢人,但與當?shù)鼗孛襁^從甚密,學到極具特色的牛肉烹制手藝。劉的烹制,極為考究:牛肉買回,立掛近風處,按老、嫩、肥、瘦切成一斤左右塊子,置清水中浸泡擠出血水,再放入自制高大湯鍋內(nèi)與帶髓牛骨一齊熬煮。煮時,用紗布包好香藥置于鍋底,不加蓋以散去腥味。牛肉煮至筷子可射進起撈,清燉取卷子肉,不塞牙;紅燒取腰勒肉,肥而不膩。
劉聾子米粉獨標一格,關(guān)鍵在于香藥與眾不同。據(jù)劉妻回憶,原用香藥30多種,其故世后現(xiàn)只知18種,即大茴、小茴、中安、桂枝、甘草、陳皮、公丁、母丁、花椒、三奈、甘松、桂子、肉扣、良姜、肉桂、碧波、沙仁、十景香。湯沸,瀝盡浮油,其湯濃釅噴香,氤氳街巷,誘人生津。下粉時,劉只給湯半勺,絕不復加,粉盡,碗底剩湯半口,有“湯匯肉貴”之說。
一熱二凈三足是劉聾子粉的三大特色:原汁滾燙,縱使有無數(shù)食客等候,將不發(fā)水的粉于沸水中滌透,不緊不慢至燙口;為使肉、雜干凈,不惜削去三至五成,杯筷桌幾,以紙拭之,潔白如初;所蓋之碼,小半碗之多。店堂內(nèi)終日肉香氤氳,慕名而往者絡(luò)繹不絕。
1943年常德會戰(zhàn),長江失守,諸港商賈、各地難民逃至津市,一時城區(qū)人口暴增至10萬余眾,街巷人沸,郊野暴滿,各路人馬遂掛條豎旗,開店設(shè)坊,為史上繁榮頂峰。積蓄漸豐的劉遂在對門建木瓦房,招收幫工,擴大規(guī)模,并按川幫口味加辣,始成辣、滾、香、鮮特色。一時,官宦商賈,農(nóng)夫苦力,趨之若鶩。
1956年,經(jīng)公私合營,劉聾子粉館轉(zhuǎn)為集體。1960年,劉故世。劉無子嗣,粉館由其妻、李才三、王國鈞掌作。十年動亂,物資匱乏,無碼子的光頭粉倒成粉館標牌。王國鈞原是回民,國民黨部隊當兵時遭槍傷致跛,人稱王跛子。王燒得一手好菜,自1976年相繼推出麻辣牛肉、牛雜、牛排、牛百頁等各類缽子。
后來王國鈞年事漸高,身染沉疴而去,李才三也1984年過世。次年,王國鈞的徒弟黃承徐在三洲驛復開劉聾子粉館,旋得認可,迅而爆棚。1996年,店面擴至初數(shù)倍,更兼牛鞭、?;省⑴C}、牛尾、牛鼻、牛髓、粉蒸牛肉面世,掛獨一無二“劉聾子粉店”招牌。
1998年,黃新建店鋪,雖50余桌仍人滿為患。吃粉時光,先將碼子以缽燉之,幾人小酌二兩,末了將光頭粉下入缽中,沸后以筷絞入碗食之,“津市燉粉” 興始于此。
2000年,黃承徐于萬壽路辟連鎖店退居幕后,交次子黃震經(jīng)營,老店交付長子黃輝,二子成為第四代傳人。兩店人聲鼎沸,車馬塞道。2003年,黃震于連鎖店對面推出“全牛席”,需提前一時辰前往方有席位。時常,食客通宵達旦。三洲驛、萬壽路燉牛肉粉店,市民及周邊常有驅(qū)車端缽子、求湯回家者。大年三十前后,價格不菲的牛肉類缽子,得提前幾周預定。
到過津城者,少有未吃牛肉粉之人。品過劉聾子粉的,俱求再飽口福。曾一度有人相傳:到津市不吃“劉聾子牛肉粉”者,就不算真正到過津市。
津市牛肉米粉走出津市,全國火爆,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一個名叫甘元金的澧縣人窺到商機,率先在長沙開辦了米粉廠,帶了很多老鄉(xiāng)過來,于是一帶十、十帶百,津市牛肉米粉店在長沙遍地開花起來。1998年,湖南衛(wèi)視以“津市牛肉粉火爆長沙城”為題予以強力渲染。后來,他又把米粉廠開到了武漢、西安、哈爾濱、北京、福州、廣州、深圳……在他的帶動下,成千上萬的澧縣、津市人依靠牛肉米粉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
津市、澧縣唇齒相依,原本一體;津澧融城喊了多年,可一直未果。都道津澧融城,文化先行,其實民間早在行動,津市牛肉粉悄然搭臺,澧縣、津市人共同唱戲。其實,不管津澧新城規(guī)劃做得如何天花亂墜,行政上不合并,終歸紙上談兵,澧縣、津市長久走不上發(fā)展的快車道。
2018年11月,津市牛肉粉協(xié)會熊小平會長在接受湖南都市頻道晚間新聞欄目采訪時說,如今,津市牛肉粉最遠已經(jīng)銷到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總產(chǎn)值已經(jīng)達到了20億,帶動就業(yè)兩萬人,津市米粉下一個奮斗目標,要把津市牛肉粉做成百億產(chǎn)業(yè),讓津市牛肉粉這一湖南味道飄向全世界。
不過,竊以為津市米粉下一個奮斗目標,是要把津市牛肉粉做成百億產(chǎn)業(yè),讓津市牛肉粉這一澧州味道飄向全世界。
《城頭山視窗》2019年第2期封面封底
城頭山視窗 | 編輯黃靜
點擊標題閱讀全文
【封面人物】精雕細琢 匠心打造澧州“金”字樓盤 ——澧縣金源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圣喜風采錄
【封面人物】美國芯片禁運,欲癱瘓我國將近百萬億的通信設(shè)備產(chǎn)業(yè)。他從修理電器鐘表,卻成了自主研發(fā)運動表高品質(zhì)芯片的出口企業(yè)老總!
【封面人物】從民工到總裁,他只用了十多年時間;從退伍兵成為江河集團一方大員,他卻付出了全部青春和汗水,他就是澧籍廣東省優(yōu)秀企業(yè)家戴竣
【封面人物】老兵本色 壯心不隨滄桑老 ——記深圳市中房凈水技術(shù)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平
【封面人物】稻浪千重 最是風流袁隆平——記“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澧州情結(jié)
【城頭山影視】文谷 用文化點亮夢想——浙江文谷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