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唐詩名作春江花月夜來說,當(dāng)年也曾差點被時光埋沒。盡管作品初時并不家喻戶曉,如今卻盛放光芒,被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詩人張若虛更是以此孤篇蓋全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春江有月,共潮水生。直到今天中國在月球背面登陸,并拍下第一張來自地球的痕跡,這月亮依然與潮汐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也正是因為潮汐的作用,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張若虛從潮水到海,再到月亮,看似不經(jīng)意的意象,卻是最為科學(xué)的實證。
雖然是著名的吳中四士之一,但張若虛的身世行藏也是只言片語。不僅生卒年不詳,事跡也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
如今的研究表明:張若虛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jì)中期至公元八世紀(jì)前期,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705~707年)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全唐詩》說他與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一說湖州人),號“吳中四士”,文詞俊秀。開元年間尚在世。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是一段永恒的追問。明月照人,人見明月,孰先孰后。一代代的人,都不見了,只有這月色,朗照千古,靜送流水。
重讀春江花月夜,似乎理解了張若虛的相思。在盛唐時,群星璀璨,似乎無人注意,但光芒依然存世,孤篇蓋全唐。何其厚重的思念,穿越古今與時空,這明凈的月色,卻也無力負(fù)載沉重的思念。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這離人的梳妝臺上,也應(yīng)落滿了塵埃。只有這令人心煩意亂的明月,依然徘徊,簾卷不去,拂了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只能遙遙相望,卻不能傾訴衷腸,希望能夠追隨著明凈的月色,到你的身邊去。鴻雁飛得再高,也不能把我身邊的月光帶到你的身邊。魚潛龍躍,在水面寫下相思的詩句,也不能說給你聽……古時候,只有書信車馬,慢有慢的風(fēng)雅,相思之苦,卻遠(yuǎn)勝今時。
你喜歡不喜歡,愛不愛,愿不愿意,今天只是一個電話,一個微信,甚至只是一個表情,一秒的時間,就一切明了??赡菚r,鴻雁傳書,也許一輩子都看不到,或者丟失在路途中,多少錯過及遺憾,就這樣交織在歷史的經(jīng)緯里了。人的愛情與命運,又是多么偶然或者無奈的事情。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見不到你,甚至也不能鴻雁傳書,也只能在夢中相遇了??墒亲鰤簦参幢鼐湍芤姷侥?。很快,春天就過去了,很快,月亮就西沉了,很快,就一切物是人非了……張若虛把無限的傷情,放在倘恍迷離的文字中,讓人在美好的意象中,感受到深入靈魂的憂傷。從海上明月的碣石,到竹淚斑駁的瀟湘,有多少路程,就有多少相思。
對著浩渺的宇宙,詩人問有幾人能夠歸來呢?也只有無處慰藉的情懷,在江月之上,黯然神傷。
春江花月夜,是詩人對永恒的追問,對相思無解的嘆息。只是,他沒有陷入自怨自艾的傷感里不能自拔,而是以無限美好的意象,構(gòu)筑了一個晶瑩美好的宇宙,在這里,一切的思念盡管也沒有歸宿,卻有了寄托和憑借,在這人間天堂中,獨與精神相往來。
千載之下,也有知音,春江花月夜中的相思,超越了春花秋月小院深閨的戚然,在浩渺無涯的歲月中,構(gòu)筑了一個可以退守的精神世界。從這個角度說,孤篇蓋全唐,卻不止蓋全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