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enburg-Preu?ens Aufstieg
勃蘭登堡—普魯士人的崛起
1普魯士,勃蘭登堡與霍亨索倫家族
Preu?en, Brandenburg und die Hohenzollern
1.1普魯士
Preu?en
普魯士最初是一個公國,源于德意志騎士團國。1226年波蘭公爵馬佐維亞康拉德(Konrad von Masowien)向條頓騎士團求援,希望能幫他征服異教徒。從1230年開始,直到1280年才最終完成了征服行動,迫使普魯士異教徒改信基督教。條頓騎士團第四任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扎是腓特烈二世即巴巴羅薩的孫子,亨利六世的兒子的朋友,他創(chuàng)立了普魯士條頓騎士團國,名義上受神圣羅馬帝國管轄。14世紀它成為歐洲經(jīng)濟文化最繁榮的國家。1410年7月15日在坦能堡戰(zhàn)役中條頓騎士團遭遇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自此條頓騎士團的衰敗一發(fā)不可收拾。1466年條頓騎士團國與普魯士聯(lián)盟簽訂了第二次托倫和約(Throner Frieden),條頓騎士團國向波蘭交出了所有西普魯士的地盤并且承認波蘭對東普魯士享有宗主權,最后幾任團長,薩克森—邁森(Sachsen-Meissen)公爵腓特烈和勃蘭登堡邊境伯爵阿爾布雷希特試圖將國家從波蘭手中解救出去的嘗試是徒勞的。來自霍亨索倫家族法國支系的勃蘭登堡—安斯巴赫邊境伯爵阿爾布雷希特(1490~1568)是勃蘭登堡—安斯巴赫邊境伯爵腓特烈的兒子,于1511年被選為條頓騎士團團長。他力主推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于1525年將普魯士轉(zhuǎn)為世俗化的公國。為此他承認波蘭享有宗主權。1544年他建立了哥尼斯堡(K?nigsberg)大學。
1.2勃蘭登堡
Brandenburg
勃蘭登堡現(xiàn)在是德國北部的一個州,首府是波茨坦。
勃蘭登堡起初是斯拉夫人的領地,他們于民族大遷徙時來到此地定居,而阿斯坎人(Askanier)從斯拉夫人手中奪下了這片地區(qū)。阿斯坎人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將統(tǒng)治范圍擴大,并從1157年起自稱勃蘭登堡邊境伯爵。13世紀時邊境伯爵們晉升到了選帝侯的圈子中。1323年維特爾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er)統(tǒng)治著勃蘭登堡這一邊境地區(qū),1373年由盧森堡控制,到了1411/17年則由霍亨索倫家族控制著。1539年勃蘭登堡也進行了宗教改革。1618年波蘭將普魯士公國作為封地給了勃蘭登堡。
1945年勃蘭登堡失去了奧得河以東的地區(qū)。1952年它被分為東德的波茨坦、法蘭克福和科特布斯(Cottbus)三個省,并于1990年再度統(tǒng)一。1995年勃蘭登堡州政府和柏林市政府協(xié)議合并為柏林—勃蘭登堡州,但被1996年的公投否決。
1.3霍亨索倫家族
Die Hohenzollern
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彼此互不干涉地存在了幾百年,并各自獨立發(fā)展。而將這兩塊地方連接到一起的正式霍亨索倫家族。這個家族在德國此后的歷史上影響巨大。1701年他們得到了普魯士國王的頭銜,并于1871~1918即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段時期一直掌控著德國皇位。
霍亨索倫家族可追溯到1061年,其祖居城堡坐落于施瓦本,1214年分為法國支系和施瓦本支系。對我們而言法國支系意義更重大。他們于1363年成為帝國諸侯。1411/17年腓特烈一世(1415~1688)獲得勃蘭登堡這塊封地并成為選帝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霍亨索倫家族一直與勃蘭登堡影響力巨大的容克家族相抗衡,并于1442年將柏林和科隆納入自己的地盤。而勃蘭登堡邊境伯爵甚至把那些地理上毫無聯(lián)系的地區(qū)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1618年是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普魯士最后一任公爵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1553~1618)于這一年去世。他惟一的兒子患有精神疾病,而且沒有男性后裔,因而繼承人成了他女兒安娜,她丈夫約翰·西吉斯蒙德(Johann Sigismund,1572~1619)于1608年成為勃蘭登堡選帝侯。這意味著,約翰·西吉斯蒙德通過與安娜聯(lián)姻從而得到了普魯士。盡管普魯士當時還是波蘭的封地,而且不在神圣羅馬帝國境內(nèi),安娜還是于1618年將普魯士交給了她丈夫。約翰·西吉斯蒙德和安娜的孫子便是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1640指的是他上臺的年份而非出生年份),他是勃蘭登堡—普魯士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君主。他為勃蘭登堡—普魯士日后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2到19世紀為止霍亨索倫家族最重要的君主
Die wichtigsten Herrscher der Hohenzollern bis zum 19. Jahrhundert
2.1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
Friedrich Wilhelm(1620-1688), der Gro?e Kurfürst
他從三十年戰(zhàn)爭中吸取了經(jīng)驗教訓,嘗試接受加爾文主義(Calvinismus)的洗禮,在他從下萊茵至馬祖里(Masuren,屬波蘭)的領地上建立起一個加爾文式的模范國家。在他的統(tǒng)治下勃蘭登堡—普魯士開始崛起。
2.1.1對內(nèi)政策
Innenpolitik
他建立了一支小型常備軍,并實施了統(tǒng)一的稅收管理。1675年他率軍隊擊敗了來犯的瑞典軍隊,即費爾貝林戰(zhàn)役(Fehrbellin)。
2.1.2對外政策
Au?enpolitik
腓特烈·威廉實行靈活多變,但又風險極大的搖擺不定的外交政策。盡管他作為君合國(Personalunioll)君主統(tǒng)治著普魯士公國,但它仍是波蘭的臣屬。在第一次北方戰(zhàn)爭期間(1655~1660),腓特烈·威廉一開始與瑞典結盟,但隨后卻突然和波蘭結盟擊敗了瑞典,并于1660年簽訂了《奧利瓦和約》(Frieden von Oliva),腓特烈·威廉取得了對普魯士的完全主權。
2.1.3明智的移民政策
Kluge Einwanderungspolitik
勃蘭登堡土地貧瘠,并因沒有肥沃的土壤而被德國其他諸侯蔑稱為“粗沙漏斗”(Streusandbüchse)。1685年10月18日法國國王“太陽王”路易十四廢止了先前允許法國胡格諾派(Hugenotten)新教徒獲得信仰自由的《南特赦令》(Edikt von Nantes)。此時胡格諾派新教徒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改信天主教,要么逃離法國。此時盡管腓特烈·威廉還與法國結盟,但他還是立即頒布了《波茨坦詔書》,允許胡格諾派新教徒前去避難。正是這樣,有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勤勤懇懇的手工業(yè)者涌到了勃蘭登堡。可以說法國的胡格諾派新教徒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1.4東部政策
Ostpolitik
法國的政治與文化對腓特烈·威廉而言非常值得借鑒。他力圖讓國家完全統(tǒng)一,并通過海上及殖民政策發(fā)展重商主義(Merkantilismus)。同時他又是個很有雄心的人。當奴隸貿(mào)易在西非正熱火朝天時,他就已經(jīng)在制定一個宏大的向東發(fā)展的計劃。他將荷蘭的東印度公司(VOC)視為模板,并想在與東方的貿(mào)易中建議一個相似的公司。為此他向荷蘭人季瑟爾斯(Admiral Gijsels Vanlier, 1593~1676)尋求幫助。盡管由于種種原因這一計劃最終并未成功,但它卻引起了各選帝侯對東方文化和語言的興趣。大量的書籍從中國運到了柏林,因而柏林成了17世紀歐洲最大的中國文學中心。德國第一位漢學家 Andreas Müller(1630~1694)也出自腓特烈·威廉統(tǒng)治時期。
2.2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1657-1713)
2.2.1“普魯士國王”
?K?nig in Preu?en“
他是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的兒子。他最大的歷史功績在于從執(zhí)政起就在致力于讓普魯士擺脫羅馬帝國的管轄。在經(jīng)過長期談判后,腓特烈一世以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中支持西班牙哈布斯堡分支為代價而獲得了皇帝敕封他為“普魯士國王”的回報。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一世于普魯士首都柯尼斯堡(K?nigsberg)舉行了盛大的加冕儀式。但他不能自稱“普魯士國王”,因為西普魯士還屬于波蘭。因此其頭銜僅適用于東普魯士。但在同時代的許多人看來他不應得到這一頭銜,如薩伏依(Savoyen)公國的歐根親王( Prinz Eugen)。他同時也是奧地利偉大的外交家及軍事統(tǒng)帥(Feldherr)。在他看來,那些建議皇帝授予腓特烈一世該頭銜的大臣都應該被處死。歐根親王對未來的發(fā)展有種不祥的預感。
但同時這位愛講排場的普魯士國王促進了藝術與科學的發(fā)展。他于1694年建立了哈勒—維滕貝格大學,1696年又建立了勃蘭登堡—普魯士藝術學院(即柏林藝術大學的前身)。
2.3腓特烈·威廉一世
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
2.3.1綽號“士兵國王”的由來
?Soldatenk?nig“
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將勃蘭登堡—普魯士發(fā)展為了軍事強國。他異常地推崇軍事。他統(tǒng)治時期普魯士這個小國竟躋身歐洲軍事強國之列。作為歐洲第一位君主,他從1725年起就一直穿著軍裝,哪怕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他還特別熱衷于尋找高個子。他不擇手段地把他們從各地集中起來用來組建巨人擲彈兵團。這些人起碼得有1.8米高。只有看到這些人時他眼里才會充滿仁慈。他在軍事上的種種想法和舉措使得他有了個“士兵國王”的綽號。
2.3.2將節(jié)儉視為最高品質(zhì)
Sparsamkeit als h?chste Tugend
腓特烈·威廉一世對腓特烈一世的高傲自大和鋪張浪費極為不滿。他砍掉了所有無用的開支。他只留下了那些必不可少的以及對國家有用的官員。而他父親的100多個管家(Kammerherr)他只留下了12個,其余的都讓他們參軍或是搞外交工作去了。此外他還給自己的各項開支定下了具體的額度。他認為諸侯理應體察百姓疾苦。對他而言節(jié)儉就是最高品質(zhì)。在飲食上,他不吃大魚大肉而吃豌豆湯,用啤酒代替高昂的葡萄酒。
2.3.3對太子嚴厲的家長式教育
Streng patriarchalische Erziehung des Kronprinzen
太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愉快,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訓練。腓特烈·威廉一世還嘲笑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興趣,說他如女人一般(weibisch)。1730年夏,這位太子準備逃跑時被他父親發(fā)現(xiàn)。腓特烈·威廉一世竟把太子送上了軍事法庭并打算剝奪他的王位繼承資格。最后還是在一些高級官員的抗議和勸阻下才作罷,但太子還是被關在了昆斯特林(Küstrin)的堡壘中。于是國王的怒火全部發(fā)泄到了試圖與太子一起逃跑的朋友卡特少尉(Leutnant)身上。在那兒,卡特被下令處死。而國王甚至還強迫他兒子腓特烈二世親自下令處死他的好朋友,并讓他親眼目睹了行刑過程。當腓特烈二世從牢房窗口看到這一幕時直接暈了過去。此時國王才知道他兒子腓特烈二世因為他平日過于嚴厲加上監(jiān)禁生活的單調(diào)早已患上了憂郁癥(Gemütskrankheit),如此他才把腓特烈二世放出來。
2.4腓特烈二世大帝
Friedrich II., der Gro?e(1712-1786)
他是奉行“開明專制(aufgekl?rter Absolutismus)”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所謂“開明”,是指國王在啟蒙思想的引導下,適當調(diào)整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例如禁止審訊時的拷打行為,松弛新聞檢查,廢除宗教歧視;
所謂“專制”,是指國王統(tǒng)治的實際目標仍然是國家利益至上和王權至上,故而他會親任總理事務部主席,把軍事體制引入文官制度中,強調(diào)“權大于法”的歪理。
他統(tǒng)治時期普魯士的面積實現(xiàn)了翻番。普魯士在歐洲的影響力大大增加。作為一個君主而言,他在政治上的能力之強,以及在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興趣之濃厚都令人驚訝。
2.4.1科學與藝術的愛好者和推動者
Liebhaber und F?rderer von Wissenschaft und Kunst
腓特烈二世甚至還會吹笛子,他還自己為笛子和羽管鍵琴(Cembalo)譜了上百首奏鳴曲(Sonate)。
同時他非常仰慕法國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V oltaire,1694~1778).從1726年起他就開始給伏爾泰寫信。后來受腓特烈二世邀請,伏爾泰于1750~1753年間作客波茨坦。他們在無憂宮(Sanssouci)相聚并一起探討哲學問題。
腓特烈二世對于啟蒙思想非常包容。他還讀過哲學家沃爾夫男爵(Freiherr Wolff)的作品。沃爾夫曾在哈勒大學任教。但腓特烈·威廉一世認為他的理性主義是在宣揚無神論(Freidenkerei)故而將他逐出普魯士。但因他的思想被腓特烈二世接受而被請回了普魯士,還得到了哈勒大學的教席。
此外腓特烈二世還對中國很感興趣。他效仿孟德斯鳩(Montesquieu)的《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寫出了《中國皇帝的使臣菲希胡發(fā)自歐洲的報告》(die Relation de Philhihu, émissaire de l‘ empereur de la Chine en Europe-Traduit du Chinois)。他還讓人仿制中國的瓷器。他還努力嘗試同中國開展貿(mào)易往來,為此他還給乾隆皇帝寫過信,但中國拒絕了這一提議。此后腓特烈二世的熱情明顯減少。
2.4.2冷血的戰(zhàn)爭狂
Kaltblütiger Krieger
盡管他在藝術上極有天賦但他還是心系貧窮百姓。他對瑪利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發(fā)動的三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使得奧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亞,而普魯士則得到了它。
2.4.2.1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
Erster Schlesischer Krieg 1740-1742
1740年末腓特烈二世率領30000士兵突襲了西里西亞。他利用了哈布斯堡王朝女性王位繼承人這一弱點趁機要求年輕的大公爵夫人瑪利亞·特蕾莎割讓富庶的西里西亞。但瑪利亞拒絕了這一要求。于是戰(zhàn)爭爆發(fā)了。盡管奧地利人奮起反擊,但依舊打不過普魯士人,只好邊打邊退讓出了西里西亞。這一由一位女性登上王位而引起的歐洲各勢力的貪婪導致了一場波及面巨大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使得西里西亞地區(qū)的維也納僅僅稍作反抗就被征服。之后奧地利軍隊于1741年4月10日在莫爾維茨(Mollwitz)大敗,1742年5月17日在佐圖西茲(Chotusitz)又遭遇失敗,并于1742年7月28日同普魯士簽訂了《柏林和約》,將下西里西亞,部分上西里西亞以及格拉茨(Glatz)割讓給了普魯士。
2.4.2.2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
Zweiter Schlesischer Krieg 1744/45
鑒于瑪利亞·特蕾莎在奧地利王位爭奪戰(zhàn)中在外交和政治上的成功以及同薩克森結盟,腓特烈二世于1744年6月同法國結盟,并于同年8月發(fā)動了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普魯士很快就攻下了布拉格,此后奧地利和薩克森軍隊接連失敗。但由于普魯士軍隊補給沒有及時跟上,再加上普法兩軍未能協(xié)同作戰(zhàn),普魯士不得不放棄布拉格離開西里西亞。奧地利利用了這一大好時機,在英國、薩克森和荷蘭的支持下推進到了西里西亞。但腓特烈二世還是于1745年6月4日在霍亨弗里德貝格(Hohenfriedeberg)擊敗了占巨大優(yōu)勢的奧地利軍隊,兩個月后他在索爾(Soor)又一次擊敗了奧薩聯(lián)軍。但幾次大戰(zhàn)并沒有讓瑪利亞·特蕾莎失去信心。1745年12月15日雙方于薩克森地區(qū)的凱撒斯多夫(Kesselsdorf)進行決戰(zhàn),毫無例外奧薩聯(lián)軍再次失敗。雙方于1745年簽訂了《德累斯頓和約》,腓特烈二世得到了西里西亞全境,同時,腓特烈二世也承認了瑪利亞·特蕾莎的丈夫(Gemahl)弗朗茨一世(Franz I.)成為皇帝。
2.4.2.3第三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也稱七年戰(zhàn)爭)
Dritter Schlesischer oder Siebenj?hriger Krieg(1756-1763)
為了奪回對西里西亞的控制,1756年奧地利同俄國、法國、薩克森、波蘭以及反對普魯士的小國結盟。普魯士在被包圍前搶先同英國和漢諾威結盟。1757年11月5日在羅斯巴赫(Ro?bach)戰(zhàn)役及12月5日在洛伊騰(Leuthen)戰(zhàn)役中腓特烈二世兩次擊敗帝國軍。當然了,他也有打敗仗的時候。1757年6月18日輸?shù)袅丝屏郑↘olin)戰(zhàn)役,1758年10月14日輸?shù)袅嘶艉栈#℉ochkirch)戰(zhàn)役及之后的庫勒斯道夫(Kunersdorf)戰(zhàn)役。腓特烈二世差點就葬送了普魯士,也差點丟掉了“大帝”的稱號。在1759年8月的庫勒斯道夫戰(zhàn)役中普魯士軍隊土崩瓦解,那是腓特烈二世輸?shù)米顟K的一次。戰(zhàn)役的最后腓特烈二世跟他的士兵狼狽逃命。在逃亡途中腓特烈二世甚至還一度考慮過自殺。但所幸他運氣不賴被趕到的援兵救回了一條命。而徹底改變普魯士這糟糕處境的是1762年俄國女沙皇(Zarin)伊麗莎白之死。新任的俄國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他宣布俄國退出戰(zhàn)爭。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胡貝爾圖斯堡和約》(Frieden von Hubertusberg)。和約確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的所有權,也確立了普魯士的大國地位。由于腓特烈二世親切慈愛,故而人們把他叫作“大帝”或者“老弗里茨(der alte Fritz)”。同時,持續(xù)上百年之久的德意志二元帝國(der preu?isch-?sterreichische Dualismus)正式拉開序幕。
2.4.2.4第一次瓜分波蘭
Erste Teilung Polens
1772年普魯士加入了第一次瓜分波蘭的行動中。1772年8月5日,普魯士、俄國、奧地利同波蘭簽訂協(xié)議,波蘭把瓦爾米亞(Ermland)地區(qū),所謂的被波蘭占領的普魯士地區(qū)以及內(nèi)策地區(qū)(Netzedistrikt)讓給了普魯士。此后波蘭又被多次瓜分。1795年的時候波蘭甚至從地圖上消失了。在腓特烈二世去世的時候普魯士的面積已達194891 km2,擁有550萬人口。
2.4.3腓特烈二世的對內(nèi)政策
Friedrichs des Gro?en Innenpolitik
他對軍隊、法律、教育及農(nóng)業(yè)進行了全面改革。他還廢止了刑訊逼供。此外他還竭力限制圈地(Bauernlegen)和盡量減輕徭役(Frondienst)。他還嘗試引入了在當時還尚未流行的土豆以應對糧食歉收和由及饑餓引發(fā)的暴亂(Hungerrevolte)。他是第一個不顧農(nóng)民的反對而在1756年強制推廣土豆種植的歐洲君主。土豆一開始是印度平原居民的主食。它被普法爾茨的移民帶到了勃蘭登堡—普魯士。由于土豆實在種的太多了,到了1774年國王送去了大量土豆讓科爾貝格(Kolberg)的饑民們將其吃光。
3總結
Zusammenfassung
1525年東普魯士作為一個公國從條頓騎士團國中脫離出來,并于1618年與勃蘭登堡合并;
1660年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將普魯士從波蘭手中獨立出來。如此說來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才是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實際建立者;
1701年腓特烈一世得到了“普魯士國王”的頭銜;
腓特烈·威廉一世將勃蘭登堡—普魯士建設成為軍事強國;
腓特烈二世大帝通過發(fā)動西里西亞戰(zhàn)爭而得到了西里西亞;
在三次瓜分波蘭后,普魯士正式成為除奧地利以外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1806年普魯士在耶拿和奧爾斯泰特(Auerstedt)戰(zhàn)役中輸給了拿破侖一世(Napeleon I.),從而失去了一半的領土。此后普魯士人痛定思痛,邁出了改革之路,由自由派貴族施泰因(Stein),哈登貝格(Hardenberg)和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領導;
1848年在柏林爆發(fā)了三月革命;
1849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絕接受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團送去的皇冠;
1862年俾斯麥成為首相。他發(fā)動了1864年的普丹戰(zhàn)爭,1866年的普奧戰(zhàn)爭以及1870/71年的普法戰(zhàn)爭,成功使德意志再次統(tǒng)一;
1871年除奧地利以外,其余所有南德的州都并入了北部德意志聯(lián)盟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二戰(zhàn)過后,同盟國(Alliierte)對德軍事管制委員會(Konrollrat)于1947年2月25日通過第46號令,決定正式廢除作為軍國主義中心的普魯士,并將其領土由美英法蘇分區(qū)占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