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君 · 霞光滿天
畢淑敏在《孝心的代價》中說: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span>
父母,是每個人的生命之源;孝順,是一個人福報的緣起。
善待父母有三層境界,多數(shù)人只做到了第一層。
1
小孝:贍養(yǎng)
《孝經(jīng)》中說:“夫孝,始于事親?!?/span>
孝,從事親開始,而事親,最基本的就是要贍養(yǎng)父母。
看過一個特別心酸的新聞。
車大娘年逾九十,有6個子女,卻都拒絕照顧她,每個子女一年僅給她350元的贍養(yǎng)費。
年紀漸長,車大娘生活難以自理,想入住養(yǎng)老院,就需要更多贍養(yǎng)費。
多次索要無果后,她將子女們訴至法院。雖然最后勝訴了,卻涼了老人的心,也涼了世人的心。
我國《憲法》規(guī)定: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
聽過一個民間故事。
古時有個人叫榮孝子,自幼癡聾,全靠父母悉心照料而成人。
不幸的是,后來家道中落,父親也因病去世,他和母親淪落到街頭乞討。
每次討得的飯,榮孝子都是先給母親吃完,他才吃剩下的。有時討的少,他寧肯自己挨餓。
而當母親吃飯時,榮孝子就在旁邊心滿意足地看著,有時還跳舞助興,讓母親更高興。如此,兩人相依為命,直到母親70多歲病逝。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癡聾之人,尚且知道事親。
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成家立業(yè),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鄙B(yǎng)之恩,窮其一生都無以為報。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我已長大,你還未老”。
世上最遺憾的事情,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你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你老。善待父母,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
2
中孝:陪伴
《論語·里仁篇》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span>
父母在世時,子女需時常守在身邊盡孝。即使外出,也一定要給父母報平安。
被稱為“包青天”的包拯,在仕途之初,曾棄官十年。
剛中舉時,包拯就深受重視,官派建昌知縣。然而,包拯父母年事已高,不愿意離開故土。
于是,包拯上報朝廷,望能改派就近任職,以便忠孝兩全。朝廷應允了。誰知,其父母仍不愿前往。
此時的包拯,而立之年,滿腔抱負。斟酌再三后毅然辭官歸鄉(xiāng),一心一意侍奉父母。
只因他認為:盡孝時日不多,盡忠尚有來期。
看過一則新聞,不禁熱淚盈眶。
河南有位胡師傅,常年帶著80歲高齡且患有癡呆的母親跑出租。
他說:“我曾把母親送到養(yǎng)老院,可幾個月下來,白白胖胖的老人不但瘦了,精神狀態(tài)也不好。”
于是,胡師傅毅然決然接回老人。妻子要工作,孩子要上學,他就帶著母親跑出租。
風里雨里,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span>
我們在長大,父母在老去。
比起物質滿足,父母更渴望得到子女的陪伴。他們吃飯時會想你,掃地時會想你,時時處處都會想你。
可是,子女們都很忙。忙到?jīng)]時間思念父母,忙到無法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思念。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每個人盡孝的方式都有不同。
時時想著父母,父母就會欣慰;常常陪伴父母,父母就會喜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世間深情莫過于: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3
大孝:依戀
《孟子》說:“人少,則慕父母……大孝終身慕父母?!?/span>
人在幼小的時候,自然而然地依戀父母。而大孝,則是終身依戀父母。
大孝是一種真摯的感情,內(nèi)心始終懷著對于父母的依戀。
電視劇《鐵梨花》里面,有位軍權在握的趙元庚。
趙元庚外出歸來,母親高興地迎出來,兒子歡喜地小跑過去。
走到跟前,趙元庚一把抱起母親,穩(wěn)穩(wěn)當當,母親則笑得像個孩子。
抱著母親入座后,趙元庚三叩首,再在母親腳旁坐下,兩人親親熱熱地嘮家常。
這種孝,是細微處的自然流露,是內(nèi)心不經(jīng)意的自然表達。
《論語》記載:子夏問孝道??鬃踊卮鹫f:“色難?!?/span>
子女贍養(yǎng)父母,應當和顏悅色。
若是一副不情愿、一臉不耐煩,父母心里會是什么滋味?
父母不懂得使用微信,不會使用時新的家電,能不能耐心地陪伴父母學會使用,就像小時候父母教我們使用筷子?
孝,是恭敬,更是依戀。
儒風君說:
贍養(yǎng)父母,讓衰老的父母,有食暖腹,有衣暖身,有瓦遮頭。
陪伴父母,當孤單的父母,有人聊天,有人解悶,有人牽掛。
依戀父母,讓父母一如既往地,感受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親近和關愛。
每個點贊和在看,儒風君都喜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