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公元前526年。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此時的孔子已經(jīng)小有名氣。公元前526年,25歲的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tǒng),尤其是關于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據(jù)《史記》和《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于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在什么情況下,各宗廟之神主需要請出呢?”老子回答說:“有這么幾種情況。天子或諸侯去世時,由太祝把各宗廟的神主請到太祖廟里,這樣做是表示列祖為國喪而聚會,這是禮規(guī)定的。等到安葬好哭畢,喪事辦完之后,又把各宗廟的神主請回各自的廟里。”老子特別強調(diào)說:“凡迎接神主出廟或回廟,都要有儀仗隊,不準閑人竄動。”孔丘又問:“大夫家中8到11歲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嗎?”老子答道:“從前8至11歲的小孩死了,葬于園,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于祖墳里,也不能用棺材。這種習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沿用??浊鹩謫?/span>:“國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戰(zhàn)爭。如果在戰(zhàn)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zhàn)服喪還是繼續(xù)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zhì)有所認識,他仿佛看到在文質(zhì)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后面,隱藏著丑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饑似渴地來學習關于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zhì)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于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yōu)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jīng)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shù)纳倘丝偸前沿敻簧畈仄饋矶o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xiàn)的毛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