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對婦女生孩子十分重視,因而民間流傳有“男修車前馬后,女修產(chǎn)前產(chǎn)后”。
滿族人家婦女懷孕,全家人都看成是大喜事,所以滿族人管懷孕叫“有喜”,說某某婦女有喜了,就是某某婦女懷孕了。做婆婆的和當娘家的,都要向懷孕婦女傳授懷孕期間的規(guī)矩。
滿族人以西為尊,以西為上,所以滿族婦女生孩子不能生在西屋,必須到東屋;如果產(chǎn)婦住在西屋,也要在臨產(chǎn)前搬到東屋去。婦女臨產(chǎn)時,得先把炕上的被褥卷起來(滿族人習(xí)慣睡火炕),然后得把鋪的炕席卷起來,在土炕上鋪層谷草;婦女把孩子在谷草上,所以滿族人把孩子出生叫做“落草”,據(jù)說這是不忘本的意思。關(guān)于這個習(xí)俗,滿族人有首民謠:
村東頭,張大嫂,上南園,摘豆角。
肚子疼,往家跑,卷炕席,鋪谷草。
一養(yǎng)養(yǎng)個大胖小。
滿族婦女生小孩還有兩大忌:一忌生人進產(chǎn)房(滿族人叫“月房”),滿族人認為,小孩降生之后,第一個見到誰,小孩長大了就像誰;二忌其他懷孕的婦女進“月房”,會把產(chǎn)婦的奶給帶走,小孩子就沒有奶吃了。孕婦如果不知道,誤進了月房,恰巧產(chǎn)婦沒奶,孕婦要給產(chǎn)婦“還奶”。怎么還呢?得送給產(chǎn)婦一碗雞湯和其他東西,這樣便會把“帶走”的奶又“送”回來。管懷孕的婦女叫“重身子”或“雙身板”,到哪去,都會把人家沖了,所以不能隨便走。
孩子降生的第二天,產(chǎn)婦家要請一位孩子多的,身板好的孩子媽媽來給小孩吃第一口奶,俗稱“開奶”。第三天,由接生婆來給嬰兒洗澡,俗稱“洗三”。洗澡用的水,要用槐枝和艾蒿浸泡。接生婆一邊給嬰兒洗澡,一邊夸獎嬰兒,說這孩子如何如何好,說一些好聽的、吉祥的話語。洗浴完畢,用削好的蔥白打嬰兒屁股三下,邊打邊念叨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毕赐曛?,接生婆和前來祝賀的老親少友,要把帶來的銅錢、雞蛋、鮮花、大紅棗等東西扔到銅盆里,俗稱“添盆”。當天,產(chǎn)婦家要留下賀喜的親友吃面條,俗稱“喜面”,意味孩子長命百歲。
嬰兒出生的第7天,叫“上車日”,就是把嬰兒抱到悠車里,也叫“搖車”。產(chǎn)婦自己不能抱,要請兒女雙全的婦女來把嬰兒抱入悠車;“上車日”還要把產(chǎn)婦的娘家父母請來參加。悠車是用樺樹皮圈成的船形,周圍繪制有各種各樣的彩色圖案,如花卉、鯉魚等,十分精美;有的還寫上些吉祥的話語,像“長命百歲”、“五子登科”等等。悠車底下有橫木作為橫梁,橫梁上面鋪上嬰兒的小褥子小被,悠車長4尺左右,寬一尺多,兩頭有鐵環(huán),鐵環(huán)上拴有手指粗的繩子,繩子一頭吊在房檁子上或房梁上,離開地面有三、四尺高。悠車里,給嬰兒鋪的褥子也有講究,褥子底下要有一個口袋,里邊裝上糠或麥麩子,不許用棉花,所以叫“睡糠口袋”。小枕頭里邊要裝上糧食,最好是小米。這樣有兩層意思,一是祝福嬰兒大富大貴,從小便“頭枕糧倉”。
給嬰兒“睡扁頭”的習(xí)俗,是滿族人所特有的。就是讓嬰兒枕著裝有糧食的枕頭睡覺,并叫嬰兒仰面朝天躺著,日久天長。把嬰兒的后腦勺睡得又平又扁,這是為嬰兒特殊安排的,滿族人認為后腦勺平扁是一種時尚、美觀。
據(jù)說,滿族人孩子睡悠車的習(xí)俗,是滿族先人過漁獵生活形成的,把孩子放在地上睡覺不安全,便掛到樹上,逐漸演變成悠車。嬰兒睡的悠車,如果是女孩,滿族人都是嬰兒的姥姥給買,生男孩,則是姥爺給買。
關(guān)于睡悠車,關(guān)東民謠有:
關(guān)東山,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抽煙袋,養(yǎng)活孩子吊起來。
此外,滿族還有一種習(xí)俗,就是為防止嬰兒翻身時掉下“糠口袋”,保持嬰兒的胳膊和兩腿伸直伸平,母親將嬰兒的胳膊肘、膝蓋和腳脖子三處,用大紅色的布帶子纏上,免得長彎曲了。這種習(xí)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一個月之內(nèi),嬰兒的眼睛不能叫陽光直射,為的是長大打獵時眼睛看得準。親朋友好給嬰兒送來“長命百歲”銀鎖,意思是祝嬰兒長命百歲。這時,嬰兒可以抱出悠車,俗稱“下悠車”。
嬰兒生下一個月要“辦滿月”,也叫“做滿月”,娘家媽和其他親友要送來小衣服和小鈴鐺等玩具。小玩具要掛在悠車上邊,悠起來時當當作響,供嬰兒觀賞。滿月以后就要正式起名了。
滿族人還有“抓周”習(xí)俗,嬰兒滿周歲之時,家人就將紙筆、書籍、弓箭、念珠、頂戴、煙酒、賭局等物品放在炕上,讓嬰兒去抓,據(jù)說抓到什么,將來就干什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