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為一,將以攻秦。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將以圖秦,寡人屈于內(nèi),而百姓靡于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姚賈[1]對曰:“賈愿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蹦速Y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秦王大悅,賈封千戶,以為上卿。
韓非短之,曰:“賈以珍珠重寶,南使荊、吳,北使燕、代之間三年,四國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寶盡于內(nèi)。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且梁監(jiān)門子[2]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王召姚賈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于諸侯,有諸?”對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復見寡人?”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桀聽讒而誅其良將,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span>
王曰:“子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齊)鄙之賈人也,南陽之弊幽,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秦)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誹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使若卞隨、務光、申屠狄[3],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聽其非,察其為已用。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誹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愿望于上?!?/span>
秦王曰:“然。”乃可復使姚賈而誅韓非。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
注:[1]姚賈:魏人,曾仕于趙而被驅(qū)逐,此時仕于秦。[2]梁監(jiān)門子:魏國守門人之子。[3]卞隨、務光、申屠狄,為隱者。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B.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C.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D.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王大悅,賈封千戶,以為上卿”,這里的“卿”指古代官階,三代時,天子、諸侯國皆設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為最高的等級。與《六國論》中,“至丹以荊卿為計”中的“卿”意思不相同。
B.“寡人”是帝王、諸侯的謙稱;尊稱別人一般用“子”,多用于稱男子,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您”。
C.公,既是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也可被用為對諸侯國國君的尊稱,本文中“秦穆公”的公就是后一種用法。
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君。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四國聯(lián)合攻秦,秦王感到情勢危急,召集大臣和賓客商議對策。秦王問大家應該如何對敵,大臣們不知怎樣回答。
B.姚賈自告奮勇解決危難,這讓秦王非常高興,特意給他戰(zhàn)車百輛,黃金千斤,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寶劍,出使四國。
C.文中舉了管仲的例子,說他不過是齊國一個粗鄙的商販,在南陽時窮困潦倒,在魯國時曾被囚禁后釋放,齊桓公任用他而建立霸業(yè)。
D.姚賈對秦王的詰問針鋒相對。他說能夠安邦定國的明君,須用人不疑,更要論功行賞。秦王終被說服,于是仍讓姚賈出使各國而責罰韓非。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
(2)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秦)穆公相之而朝西戎。
5.針對韓非的攻擊,姚賈從哪兩個方面進行了有力的辯駁?請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
1. A 2. D 3. C
4.(1)這實際上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在外與諸侯私自結(jié)交,希望大王明察。
(2)百里奚當初是虞國的乞丐,以五張羊皮轉(zhuǎn)賣,秦穆公任用他為相后征服西戎(使西戎朝拜)。
5.①禮物確實是“我”送出去的,但都是為了國家利益,是忠心為國。②出身低微,抑或做過丑事蒙受恥辱,不影響為國建功立業(yè)。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更何況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做過盜賊,在趙國做官而被驅(qū)逐,選擇這樣一個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一同商議國家大計,不是勉勵群臣的辦法!
“取”做“世監(jiān)門子”的謂語,主語省略,語意完整,“取”前斷開,排除BD;
“與同”做“知”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
故選A。
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扒洹?,古代官階。/古時君稱臣。句意:秦王十分高興,馬上封給他千戶城邑,并任命他為上卿。/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
B.正確。
C.正確。
D.“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君”錯,“社稷”代表國家。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說他不過是齊國一個粗鄙的商販”錯,“管仲,其(齊)鄙之賈人也”一句的意思是:管仲不過是齊國邊邑的商販?!氨伞?,邊邑;邊境。而非“粗鄙”之意。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這;“以”,借;“外”,名詞作狀語,在外;“交于諸侯”,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于諸侯交”,與諸侯私自結(jié)交;“愿”,希望。
(2)“百里奚,虞之乞人”,判斷句,百里奚當初是虞國的乞丐;“相”,任……為相;“朝”,使動用法,使……朝拜。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可得出:禮物確實是“我”送出去的,但都是為了國家利益,是忠心為國。
由“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文王用之而王^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愿望于上”可得出:出身低微,抑或做過丑事蒙受恥辱,不影響為國建功立業(yè)。
【參考譯文】
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準備攻打秦國,秦王召集大臣和賓客共六十多人商議對策。秦王問道:“當下四國聯(lián)合攻秦,我國于內(nèi)財力衰竭,于外民心渙散,應該如何對敵?”大臣們不知怎樣回答。這時姚賈自告奮勇說:“臣愿意為大王出使四國,一定破壞他們的計謀,阻止戰(zhàn)事的發(fā)生?!鼻赝醣憬o他戰(zhàn)車百輛,黃金千斤,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寶劍。于是姚賈辭別秦王,(姚賈此行)不但制止四國攻秦的戰(zhàn)略,使其停兵,而且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關系。秦王十分高興,馬上封給他千戶城邑,并任命他為上卿。
秦臣韓非指責姚賈說:“姚賈拿著珍珠重寶,向南出使荊、吳,向北出使燕、代等地,長達三年,這些地方的國家未必真心實意與秦國結(jié)盟,而本國國庫中的珍寶卻已散盡。這實際上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在外與諸侯私自結(jié)交,希望大王明察。更何況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做過盜賊,在趙國做官而被驅(qū)逐,選擇這樣一個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一同商議國家大計,不是勉勵群臣的辦法!”于是秦王召來姚賈問道:“寡人聽說你用秦國的珍寶結(jié)交諸侯,可有此事?”姚賈說:“有。”秦王說道:“那么你還有什么面目再與寡人相見?”姚賈回答說:“昔日曾參孝順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兒子;伍子胥盡忠報主,天下諸侯都愿以之為臣;貞女擅長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為妻。如今我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臣不把財寶送給那四個國家,還能讓他們歸服誰呢?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國之君憑什么信任臣呢?夏桀聽信讒言殺了良將關龍逢,紂王聽信讒言殺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國亡。如今大王聽信讒言,就不再有忠臣為國效力了?!?/span>
秦王又說道:“寡人聽說你是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币Z說:“姜太公是一個被老婆趕出家門的齊人,在朝歌時連肉都賣不出去的無用的屠戶,也是被子良驅(qū)逐的家臣,但文王任用他而最終建立王業(yè)。管仲不過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在南陽時窮困潦倒,在魯國時曾被囚禁后釋放,齊桓公任用他而建立霸業(yè)。百里奚當初是虞國的乞丐,以五張羊皮轉(zhuǎn)賣,秦穆公任用他為相后征服西戎(使西戎朝拜)。晉文公任用中山國的盜賊,卻能在城濮之戰(zhàn)中獲勝。這四個人,都身負惡名,甚至為人所不齒,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為知道他們可以一起建立不朽的功業(yè)。假如人人都像卞隨、務光、申屠狄那樣做隱士,又有誰能為國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會計較臣子的過失,不聽信別人的讒言,只考察他們能否為己所用。所以能夠安邦定國的明君,即使外面有毀謗也不聽信;即使有高才之名,但沒有尺寸之功,也不封賞。這樣一來,所有做臣下的就不能用虛名希求于國君了?!?/span>
秦王說:“說的在理?!庇谑侨宰屢Z出使各國而責罰韓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