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失敗叫人認命,愛卻是不服輸:教你如何找回生活掌控感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文:時差大叔
來源:心理0時差(ID:PsyTime)
原文標題:失敗叫人“認命”,愛卻叫人“不服輸” | 6 年的研究,教你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今年,大叔的一位朋友 3 戰(zhàn)考研失敗了,這次只差1分。

 

放榜那天,他發(fā)了一條朋友圈:

 

 

跟他聊天的時候,感覺他特別沮喪,他說感覺努力也沒什么意義,不如在家里躺平,連工作也不想去找了。

我想你也一定能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就是用盡了一切努力,卻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一瞬間對生活失去了掌控感,腦海里只剩下“認命吧”、“就這樣吧”……

  

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重新振作起來呢?今天的文章,我們從控制點理論入手,來談一談如何“突破命運的枷鎖”。

 

 01 

為什么挫敗后,容易認命? 

心理學家 Glover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控制點是一個人將成功或失敗,歸因于自身還是外界環(huán)境的傾向。當你認為事情的結果完全取決于自身的努力、能力時,是一種內控的表現(xiàn);而當你認為事情完全是外部因素導致的(環(huán)境、命運等),則是外控。[1]

考研的這位朋友決定三戰(zhàn)的時候,肯定是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改變結果;但再一次的失敗,讓他喪失了掌控感,便由外控轉向了內控。

這里所說的外控和內控,不是兩極對立的,而是有程度的劃分。

 

如果 0 分代表完全外控,100 分代表完全內控。我們不是 0 或 100 ,而是在這個區(qū)間內的一個數(shù)值。

 

 

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相信結果取決于自身努力和能力的人(內控),擅長設定目標、自我激勵,更容易面對挑戰(zhàn)、獲得成功。[2]

 

心理學家還發(fā)現(xiàn),面對成功的時候,我們傾向于內歸因;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卻喜歡外歸因。因為在不可控的失敗面前,過度內控反而讓我們陷入不必要的焦慮中。

 

生活中有哪些不可控的事呢?

 

  • 你愛的人對你無感

  • 想要面試的兩家公司時間撞了

  • 費力討好的客戶就是看不上自己的產(chǎn)品

  • 努力了 3 年的高考卻遇到肚子疼

  • ……

 

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仍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沒有盡力,就更容易陷入不必要的無力感中?!罢J命”,說不定是另一種灑脫。

 

就好比失戀后我們常說“緣分盡了”,這樣想,就不再糾結于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夠好、是不是可以挽回,反而更容易走出沮喪,走進下一段關系。


 02 

被宿命論控制,會讓你喪失快樂與健康 

面對不可控的事情,“認命”雖好,然而,千萬不要將這種失控的感覺,帶到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上。

 

例如,不要像開頭的朋友一樣,因將考研失敗歸因于命運,而覺得自己其它任何努力 (比如努力找工作),都沒意義了。

 

為了幫這位朋友走出來,大叔給這位朋友推薦了一部電影《觸不可及》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菲利普,他住的房子奢侈豪華,有無數(shù)的仆人照顧他,他的幸福感簡直無法想象。

 

可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去跳傘,結果導致脖子以下癱瘓、妻子死亡。

 

 

本來熱愛生活與挑戰(zhàn)的菲利普,癱瘓后卻覺得自己多年的努力和財富積累,在命運面前微不足道。帶著這種宿命論面對生活中任何事情,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一方面,宿命論使他厭惡面對挑戰(zhàn)。[3]

 

菲利普之前特別喜歡極限挑戰(zhàn),經(jīng)常參與跳傘等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可癱瘓后卻喪失了一切動力,他覺得努力也沒有意義,連說話都不想嘗試。

 

另一方面,宿命論影響了他的身心健康。

 

研究者解釋,外控之所以會影響健康,是因為它會降低一個人對抗壓力、尋求幫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這是因為外控者,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xiàn)狀,面對問題傾向于逃避。明明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由于自我否定,也認為自己做不到就根本不去做了。

 

悲傷絕望的菲利普,連最簡單的身體康復都不做了,導致身體每況愈下。

 

好在他遇到了一直支持陪伴他,給他力量的護工德瑞斯。

 03 

挫敗后覺得努力無用,該如何找回掌控感?

德瑞斯不像其他護工把菲利普當成服務對象,而是把他真正當成了朋友:

在聊天時,經(jīng)常開菲利普的玩笑;

甚至帶菲利普去飆車。

在德瑞斯的陪伴下,菲利普慢慢變得自信和有力量。

電影中,菲利普因殘疾自卑,爽約了和女筆友的約會。此時的菲利普更多認為,自己不可能再擁有愛情了。

 

可是助工德瑞斯背著他,暗地里約了女筆友與菲利普約會,并在把菲利普騙到約會的餐廳后,德瑞斯就離開了......

 

 

和菲利普想象的完全不同,女筆友并沒有嫌棄他,相反兩人相談甚歡。之后走在了一起,還生了兩個女兒。

 

很多時候,在遭遇挫敗后我們會認定,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努力了;

可實際上,除了我們無法控制的結果之外,生活還是有大量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努力改變。

 

就像菲利普無法使身體恢復到以前,但是他仍然可以去愛、去享受生活、去結交朋友。

 

那么,陷入“認命”的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呢?

 

一項長達六年對 14541 對夫婦的跟蹤調查,給了我們答案。[5]

 

1.尋找一段穩(wěn)定的關系

研究中伴侶雙方都表示,當與家人和朋友吵架或關系疏遠后,會增加外控傾向的可能,覺得自己無法支配和掌控生活。

 

而夫妻關系穩(wěn)定、雙方始終共同生活的伴侶,彼此都更認為努力能帶來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可能是因為,一段好的關系能帶給彼此支持和安全感,從而更相信自己。

 

除了 《觸不可及》,大叔還強烈推薦另一部類似的電影《遇見你之前》,這些被命運狠狠打了一巴掌的人,因為遇到一個沒心沒肺的知己、一個永遠笑對人生的伴侶,從此生命便恢復了力量和自信。

 

 

2.從小事培養(yǎng)獨立,減少對別人的依賴

 

你覺得,當伴侶生病或失業(yè)后,我們會變得外控還是內控呢?

 

在  6 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另一半遭遇重大疾病或對方失業(yè),自己不得不照顧另一半或重新上班,會更相信自己的努力能改變結果。

 

研究者解釋,這是因為迎接并戰(zhàn)勝挑戰(zhàn),會增強一個人的自信。

 

這一點和依賴穩(wěn)定的支持并不矛盾。

 

穩(wěn)定的關系能帶給我們認可與安全感,但不要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讓自己不能獨立面對生活。

 

電影有一段很觸動大叔,在德瑞斯的鼓勵下菲利普變得越來越內控,全身癱瘓的他,決定再次挑戰(zhàn)跳傘,面帶微笑滑翔天際。

 

 

成功挑戰(zhàn)的他,又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感,變得更加自信了。

當然,跳傘這種挑戰(zhàn)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你可以試著獨立制定一些小挑戰(zhàn),例如:

  • 每天讀半個小時書;

  • 每個月主動認識一些新朋友;

  • 每年計劃一場獨自遠行;

  • ……

通過完成這些小挑戰(zhàn),來增強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3.多運動和賺錢

 

除了以上兩點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面臨財務問題、失業(yè)危機,會降低內控;經(jīng)常鍛煉,保持健康,會增加一個人的內控。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足夠多的物質財富,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健康,努力多賺點錢。

 

大叔的一位朋友,在 35 歲時事業(yè)陷入低谷,覺得之前自己努力工作根本沒有用,整個人非常喪。

 

后來,他養(yǎng)成了每天跑步的習慣。

 

他不僅身體變健康了,而且在每天多跑幾百米、一直到參加了全程馬拉松的過程中,他越來越相信自身的力量。

 

 

 寫在最后 

很多時候,生活與命運的結果確實不由自身所決定。

 

高考、考研的失敗、失戀等等,除了努力外,也有很多不可控力的因素。

 

這是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自身或命運的局限性。

 

菲利普遇到了護工德瑞斯,給了他力量和支持,讓他走出來人生最昏暗的一段時光。

 

相信我們每個人在遇到痛苦與挫折時,都能成功面對與超越。

祝愿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能綻放光彩。

 

世界和我愛著你~

 

大叔參考的文獻資料:
[1]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locus-control
[2]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CDV_90.htm
[3]Pannells, T. C., & Claxton, A. F. (2008). Happiness, creative idea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1), 67-71.
[4]Ryon, H. S., & Gleason, M. E. (2014). The role of locus of control in daily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0(1), 121-131.
[5]Nowicki, S., Ellis, G., Iles-Caven, Y., Gregory, S., & Golding, J. (2018).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locus of control orientation over a six-year peri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6, 85-92. 

作者簡介:原文作者時差大叔,本文章來源于公眾號:心理0時差(ID:PsyTime),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動向、專業(yè)的心理研究,網(wǎng)羅全球,沒有時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失敗叫人“認命”,愛卻叫人“不服輸” | 6 年的研究,教你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21)莊子筆下的心理時差
《宿命論還用修煉嗎?》2023.07.04周二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
從小自信的人身體更健康
放下與“宿命論”的區(qū)別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