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guān)注科技、商業(yè)、職場、生活等領(lǐng)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shù)、新觀點、新風(fēng)向。
編者按:認知偏見是我們的大腦與生俱來的一種錯誤看待事情的傾向,我們應(yīng)該在日常生活中小心認知偏見,糾正認知偏見,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本文譯自Medium,作者Jennifer Clinehens,原標題為" How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10 Cognitive Biases and How to Outsmart Them",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認知偏見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思維錯誤,也是做決定或判斷的心理捷徑。每個人都容易受到認知偏見的影響,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或文化背景。
為什么會存在認知偏見?我們的大腦需要吸收大量的信息,但它也想盡可能地節(jié)省思考的精力。因此,大腦依賴于概括性或經(jīng)驗規(guī)則(也稱為啟發(fā)法)來幫助它快速做出艱難的決定。
你可以把認知偏見想象成一個信息過濾器,客觀信息經(jīng)過過濾器時會發(fā)生轉(zhuǎn)換。就像咖啡渣和水變成咖啡一樣——成分是一樣的,但經(jīng)過改變后的體驗會略有不同。
當我們情緒激動、急著做決定或感受到社會壓力而做出選擇時,我們通常會依賴認知偏見。然而,日常思維和決策也受到認知偏見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列出了10種常見的認知偏見,以及在日常思維中避免它們的方法。
1. 自我服務(wù)偏差(Self-Serving Bias)
2. 錯失恐懼癥(FOMO,F(xiàn)ear of Missing Out)
3.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4. 行動者-觀察者偏見(Actor-observer Effect)
5. 敘事偏見(Narrative Bias)
6. 生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7. 錨定效應(yīng)(Anchoring)
8. 光環(huán)效應(yīng)(Halo Effect)
9. 雙曲貼現(xiàn)(Hyperbolic Discounting)
10. 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
這是人們保護自我和自尊的傾向。我們傾向于把成功歸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對失敗負有責(zé)任。我們經(jīng)常將我們在考試中得到的好成績歸因于自己的努力、技巧或智力,而將不及格歸因于考試太難、我們準備的東西恰好沒考、運氣不好,或老師講的比較糟糕。你可能會因為不想挫傷自尊而拒絕良好的反饋。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你自己:“我是否曾多次收到一份反饋,而我卻因為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而忽略了它?”
錯失恐懼癥,特指那種總在擔(dān)心失去或錯過什么的焦慮心情,也稱“局外人困境”。具體表現(xiàn)為無法拒絕任何邀約,擔(dān)心錯過任何與有助人際關(guān)系的活動。這是一種社交焦慮,人們害怕自己被排除在令人興奮或有趣的事件之外。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可能會引發(fā)這種情緒,看起來大家在沒有你的情況下也很開心。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我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忽視了?”我做某件事是因為我想做,還是因為如果我不做,我會覺得被忽視?
這個原則描述的是,人們傾向于認為一個在過去發(fā)生過的隨機事件,不太可能在未來發(fā)生。例如,如果我連續(xù)投擲一枚硬幣100次,都是正面朝上的,那么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它接下來會反面朝上。但實際上,每一次拋硬幣都是獨立于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的。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這件事是依賴于過去的結(jié)果,還是獨立于過去的結(jié)果?”換句話說,我是在通過無關(guān)的歷史事件來判斷一個隨機事件嗎?如果我對過去的表現(xiàn)一無所知,我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人們傾向于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外部原因,把別人的失敗歸咎于內(nèi)部原因。例如,當你遲到時,那是因為路上堵車,但是你認為別人遲到是因為她做事沒有條理。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我是否對別人的缺點做出了假設(shè)?”我是否多次為自己的錯誤開脫,卻對同事、朋友或家人的缺點很嚴厲?”
這描述了人們通過故事理解世界的傾向。我們的大腦需要處理大量的信息,所以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故事來連接不同的項目。它還忽略了與敘述不符的事實。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關(guān)于這個選擇、事件或產(chǎn)品,我要告訴自己什么?”我是否忽略了任何可能反駁這個心理故事的東西?如果我把這個故事顛倒過來,會發(fā)生什么?”
這描述了在分析成功因素時,只關(guān)注成功的項目或人員,而忽視失敗的項目或人員的心理錯誤。
關(guān)于生存者偏差的一個著名例子來自于軍事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統(tǒng)計學(xué)家亞伯拉罕·瓦爾德(Abraham Wald)為美國軍方工作,試圖找出飛機應(yīng)該在哪里加強裝甲,以避免被擊落。軍方最初的做法并不像他們希望的那樣成功,瓦爾德知道原因。
軍方?jīng)Q定只加強飛機被擊中的地方。但問題是,他們只看到了回來的飛機。換句話說,墜毀的飛機沒有返回,因此無法讓軍方了解到擊中了哪個位置,飛機就回不來了。
瓦爾德建議軍方加強幸存飛機沒有被擊中的地方,因為那些是被擊落的飛機受損的地方。瓦爾德的杰出觀察是正確的。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當我回頭看什么是對的時,我是否也看到了什么是錯的?我是否解釋了成功和失敗的傾向或特征?成功和失敗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或選擇?”
人們傾向于用他們看到的第一條信息,來判斷接下來的信息。例如,如果你看到兩瓶葡萄酒——第一瓶價格是2000美元,第二瓶價格是200美元——你不太可能認為第二瓶很貴,因為你錨定了一瓶葡萄酒的價格在2000美元。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我是在什么情況下看到這個產(chǎn)品及其價格的?這家公司是在影響我的判斷嗎?”
人們傾向于讓一種積極的特質(zhì)引導(dǎo)他們對一個人、產(chǎn)品或經(jīng)歷的整體看法。例如,人們認為長相好看的人更聰明、更成功、更受歡迎。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我真正喜歡的是什么?”然后想象如果它沒有這個特征,你有同樣的感覺嗎?問問自己對這個產(chǎn)品、個人或經(jīng)歷的感受。
人們傾向于重視像睡懶覺這樣的即時回報,而不是像健康這樣的長期回報。這意味著人們必須戰(zhàn)勝自己的心理,才能進行鍛煉或?qū)崿F(xiàn)其他目標。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你自己:“在我的腦海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此時此刻還是長期利益?從長遠來看,舒適和目標哪個對我更重要?”
人們傾向于低估完成未來任務(wù)所需的時間。換句話說,人們對自己的時間線并不能完全把握。
為了避免這種偏見,問問自己:“這個項目上次花了多少時間?我是否考慮了我無法預(yù)料的延誤和困難?”
認知偏見的一個有趣特征是,即使你意識到它們,你仍然需要注意是什么偏見可能在驅(qū)動你的思維。你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幫助自己保持警惕:
首先,要意識到普遍存在的認知偏見。
第二,專注。在你做決定的過程中,要注意并積極地與認知偏見作斗爭。
最后,問問自己。本文中的“問問自己”注意事項是一個很好的提示,但是要確保在做決定時有一個消除偏見的過程。
譯者:Jane
本文來自翻譯,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