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琪說 @ 2015.07.23 , 04:16 pm
1945年7月16號,美國陸軍在新墨西哥州死亡之旅沙漠引爆了地球上第一顆核彈。這個取名為“三位一體”的試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釋放出的威力相當于2萬噸TNT炸藥,從此人類進入核時代。至今為止人們共引爆了約2000次核試驗,大部分發(fā)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試驗也愈加頻繁激烈,催生出一批新式死亡武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人們開始限制核武器試驗,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美國暫停核試驗,聯(lián)合國全面禁止核試驗。在共同努力之下,核試驗雖未中止,但進程明顯減緩。而且浮現(xiàn)出這樣一個問題,有經(jīng)驗的核彈工程師已逼近退休年齡,接下來誰能接替他們呢。
1.1945年7月16日,三位一體試爆,0.025秒后看到噴薄的火球和沖擊波。美國國安局。
2.內(nèi)爆式钚彈“小玩意”的外露線路,這個裝置是三位一體原子彈試驗的重要部分。照片攝于1945年7月16日,該裝置正要準備爆破。
3.圖中是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主任J. Robert Oppenheimer,他見證了三位一體原子彈爆破實驗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小玩意”的最后組裝。
4.200噸的“巨物”(Jumbo),本來是用來應對原子彈爆炸失敗(無法引爆鏈式反應)的一個鐵容器,但是后來這個大家伙沒用上,被安放在距離零號標地的塔架上,用以測試爆炸的威力。核爆后,塔架被徹底摧毀,它卻完好保存下來了。
5.三位一體爆破實驗幾秒內(nèi)的長曝光照片。
6.0.053秒后看到噴薄的火球和沖擊波。
7.三位一體試驗引爆9秒后,火球開始上升,世界見證了第一團原子彈爆炸蘑菇云。
8.1946年7月25號,美國在比基尼環(huán)礁進行的核試行動,代號十字路口,軍事觀察員正在觀看爆破。這是繼廣島長崎后全世界第五次核爆炸。
9.1946年7月25號,在太平洋比基尼環(huán)礁美國進行第一次水下核試,濺起的巨大水浪隨即毀掉數(shù)只被廢艦艇。
10.原子彈爆炸測試后,巨大的蘑菇云從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huán)礁涌起。前方的黑點其實是故意安放在測試點附近的艦艇,目的是衡量這次爆炸的威力。
11.1952年11月16號,一輛B-36H轟炸機在埃內(nèi)韋塔克環(huán)礁Runit島北部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相當于50萬噸裂變式爆炸,屬于行動代號為常春藤的核試驗爆炸。
12.溫室行動發(fā)起于1951年春天,總共包括在太平洋試驗場測試的四次爆炸。途中照片顯示的是1951年5月9號的第三個測試,代號“喬治”,當量為22.5萬噸,是世界第一顆熱核彈。
13.這是爆破后不足一毫秒拍下的照片,在1952年這次不倒翁-鯛魚行動中,原子彈由纜繩固定,在內(nèi)華達州沙漠上空91.44米(300英尺)爆破。隨著等離子體球不斷膨脹,釋放出的能量將纜繩氣化,才導致出現(xiàn)類似長釘般的效果。
14.圖上的幾個人體模型代表典型的美國一家人,在當量4萬噸的原子彈在內(nèi)華達州爆破所承擔的后果。這次核試驗目的在測量原子彈后人類生存的可能性。
15.1953年3月17號在內(nèi)華達核試驗場另一顆原子彈爆炸,距離零號標地 1066.8米(3500英尺)的一號屋完全炸毀。
16.在二號屋中,人體模型圍坐在一圈吃晚餐,民防兵扔下一顆原子彈以測試炸彈對房屋和屋內(nèi)人的影響。
17.爆炸之后,人體模型散落一地,晚餐完全被原子彈測試摧毀。
18.1953年3月15號,為了測試位于拉斯維加斯附近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民防兵將人體模型安置在二號屋樓上。距離窗戶2.41千米(1.5英里)處有一座91.4米(300英尺)的鐵塔,原子彈就在上面引爆。這個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美國城市萬一遭受原子彈襲擊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19.1953年3月17號,這次原子彈試爆后,二號屋臥室一片狼藉。
20.1953年3月15號,.內(nèi)華達州核試驗場原子彈測試開始前,代表典型美國家庭的模型在二號屋中齊聚一堂。
21.1953年3月17號爆炸后,一片狼藉的房間,家庭成員死的死傷的傷。
22.1957年8月30號,內(nèi)華達試驗場的鉛錘核彈測試啟動。
23.1956年5月20日紅翼行動展開,一顆氫彈在比基尼環(huán)礁試爆成功。
24.1957年7月15日上午4:30,在尤卡平地的核彈爆炸試驗場冷卻的火球。
25.1953年5月25日,Upshot-Knothole Grable行動中美國軍方用M65型原子炮將280毫米的核彈射到9.77公里(6英里)之外,核彈在據(jù)地面152.4米(500英尺)的空中爆炸。
26.1957年7月19號早上7:30,在印第安泉空軍基地,核導彈彈頭在空中爆炸,產(chǎn)生一道奪目亮光。
27.1957年6月24日,美國引爆了一顆名為普里西拉的核齤彈,這次引爆是鉛錘行動的一部分。
28.1957年5月28日,北約觀察員在波爾茲曼觀看鉛錘行動核引爆試驗。
29.1957年8月7日,這艘海軍飛艇受核試驗沖擊波影響,在距離核爆點8公里(5英里)處墜落。這是一項軍事測試活動,當時無人在飛艇中。
30.1958年,觀察員們在觀看“硬面餅一號”行動中的高熱原子彈試驗。
31.1962年,阿肯薩斯試驗現(xiàn)場,作為多米尼克行動的一部分。多米尼克行動包含在太平洋和內(nèi)華達州核試驗場100多個核試驗。
32.1962年,阿茲臺克核測試中燃起的火球。
33.1962年Fishbowl Bluegill行動的照片,一顆40萬噸的核彈在太平洋上空48.2公里(30英里)的大氣中爆炸
34.1962年,在耶索進行核爆試驗時產(chǎn)生的蘑菇云。
35.1962年7月6號,美軍將重10萬噸的炸彈埋在沙漠下193.5米(635英尺)引爆,留下一個賽丹彈坑,彈坑深97.5米(320英尺),直徑390.1米(1280英尺)。
36.1971年,法國政府在波利尼西亞穆魯羅瓦環(huán)礁引爆核彈。
37.1971年,法國政府在波利尼西亞穆魯羅瓦環(huán)礁引爆核彈。
38.1955年5月5日,距離2.9萬噸核爆點2286米(7500英尺)處幸存的房屋。這次測試代號為蘋果二號。
[周立琪說 via 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