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食材跟時令沾上了關(guān)系,總是會讓人在吃的時候緊張異常,誠惶誠恐,擔(dān)心錯過了最好的時機(jī)。
時鮮是不等人的,多少老饕每年眼巴巴地等著明前綠茶,更何況是用與時間賽跑的態(tài)度來食江鮮。
好歹茶葉算是廣泛種植,即使不是獅峰山產(chǎn)的龍井,怎么也能撈到一口紹興綠茶喝喝。3月底4月初的洄游江鮮總帶著點兒可遇不可求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北方人的餐桌上。
我們所說的江鮮就是在清明前后從大海洄游到長江中產(chǎn)卵的洄游魚。這樣的魚,養(yǎng)殖的與野生的相比味道差別很大,而且,魚是沒有國籍的,不能保證游進(jìn)大海多少,還有多少能洄游回來,所以在一定的季節(jié)里,不定時不定點不定種類,這就是吃洄游江鮮的樂趣。一般愛吃江鮮的人到了清明前后性子會變得特別好,吃江鮮是要看運氣的。揚中一帶是洄游魚進(jìn)長江的入口,鰣魚、刀魚、白魚、鲃魚在那里出沒,撈上來就有人出高價,更有人在江邊連等幾天,什么時候撈上來什么時候吃,這是對美食最執(zhí)著的“守株待兔”。目前這些魚種的野生魚價格在北京已經(jīng)基本突破千元每斤,古有千金裘換美酒,今有一擲千金吃江鮮。
江鮮食用記
過了4月5日,刀魚的鰭從綿軟變得鋒利,此時的刀魚就沒法吃了。5月之前鰣魚是天賜的美味,長江鲃魚的親戚——河豚身帶毒性,卵巢、血液和肝都有劇毒,即使這樣也不能阻擋人們對它美味的向往。豬尾魚和嘎魚在揚中、四川長江流域都有出沒,魚小刺軟,肉綿軟鮮味動人。白魚的刺有點兒多,吃的時候要有耐心。吃江鮮或清蒸或南燒(南方的紅燒,跟北方的紅燒方式略有不同)或成湯,最重要的是體會江鮮的肥美而鮮,牙關(guān)上下一閉,整個春天的鮮活豐潤就都關(guān)在了你的嘴巴里了,有什么比用這種方式來迎接春的開始更好呢。刀魚:必須在清明節(jié)前吃的長江魚鮮。是春天來的最早的洄游魚,據(jù)說現(xiàn)在長江一帶野生刀魚的價格已經(jīng)漲到1500元/斤,還不能保證能吃得上。現(xiàn)在市面上也有部分養(yǎng)殖刀魚,味道肯定不如到海里游歷一圈的味道好。鰣魚:最珍貴的長江魚鮮,最出名的是富春江的鰣魚。鰣魚只有中段大概15厘米的部分味道最美,搭配火腿春筍清蒸,是帶有江南風(fēng)骨的美味?,F(xiàn)在很多大酒樓里的是進(jìn)口冰鮮鰣魚,風(fēng)味影響不是很大。鲃魚:大家知道“拼死吃河豚”,卻不知道河豚還有個近親——鲃魚,味道同樣鮮美,卻沒有任何毒性。而且現(xiàn)在市面上的河豚都是養(yǎng)殖的,毒性也沒野生的那么大了。在食材上有很多相生相克的搭檔,吃河豚喝蘆根湯,是民間用來解毒保平安的妙招。嘎魚:它的生活范圍比較大,從四川到浙江的長江里都有它出沒的痕跡,所以它的名字也不太統(tǒng)一,有的地方叫嘎魚,有的地方叫黃辣丁,四川火鍋中常見。春天時肉肥味鮮,做麻辣火鍋有點兒浪費,不如紅燒來吃更能體現(xiàn)它的優(yōu)勢。
“初潮拍岸鱗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銀。”與刀魚并列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如今的命運也與刀魚幾多相似。10萬元一斤聽似“高貴”,卻“有價無市”———長江里的野生鰣魚早已像尼斯湖水怪那般“若隱若現(xiàn)”了。
鰣魚Reeves shad ,體形稍扁但是偏長,大一點的有二尺左右,鱗下富含脂肪,外表色白如銀,背稍帶青色,肉中多帶細(xì)刺,腹下角鱗如箭锨,腴美異常,是我國名貴魚種,位列中國四大名魚之首。 鰣魚味美.郭沫若曾以“鰣魚時已過,齒頰有舍香”之句,來贊賞鎮(zhèn)江鰣魚的美味。才子金圣嘆常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在封建社會里,鰣魚更是敬奉皇帝的“御膳”珍饈。清朝康熙皇帝,更是曾下令從揚子江“飛遞時鮮,以供上御”。
鰣魚烹調(diào)很有特色,但由于鱗下富含脂肪,尤其以清蒸另人難忘。袁枚就有“鰣魚貴在清字,保持真味”的見解。“清蒸鰣魚”是道古菜,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典出東漢一個動人的故事。東漢初年,有個浙江余姚人,名叫嚴(yán)光,字子陵。“少有高名”,頗有才干,同劉秀是老同學(xué),幫劉秀打天下有功。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當(dāng)了皇帝,嚴(yán)光卻隱居江畔游釣。之后,光武帝屢屢勸嚴(yán)光出朝為官,但均為嚴(yán)光婉言謝絕,只因難舍鰣魚美味。
“清蒸鰣魚”特點在于帶鱗蒸食,輔以網(wǎng)油,鮮嫩腴美。
蒸時不去鱗,吃時再去,因鱗片上附有很多脂肪,帶鱗清蒸,色澤銀白如故,肉爽而不膩。若以姜末香醋蘸食,其味更佳。鄭板橋詩曰:“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fēng)三月初。吩咐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鰣魚肉質(zhì)細(xì)嫩,味道鮮美,可制作20多種名菜佳肴。清蒸鰣魚尤為席中上品,有“紅燒鰣魚兩頭鮮,清蒸鰣魚誘神仙”之俗語。鰣魚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洗和燒的時候不去魚鱗,因為鰣魚味道最美最有營養(yǎng)的地方正在皮和鱗的交界之處。鰣時的味道除了鮮嫩之外,還有乳豬羊羔那樣的肥美和爽滑。如果怕嚼魚鱗的話,靖江人也有辦法解決,就是把魚鱗剝下來,用線穿住懸掛在鍋蓋下面,遇熱以后,鱗中的油滴在魚上,油滴盡了,魚也熟了,這樣既保住了魚的鮮美,又免去了嚼鱗之苦,真是別出心裁。
刀魚又稱“刀鱭”,鱗細(xì)白如銀光閃爍,長約30厘米,體形狹長扁平似刀,肉質(zhì)細(xì)嫩,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腴而不膩,味極鮮美。據(jù)《辭海》記載:“刀鱭,春夏集群溯河,分別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又返歸海中。”
清明以前的刀魚,刺軟,肉細(xì)嫩,“清蒸”、“紅燒”皆味道鮮美。食用時,一人用筷子夾住魚頭,把魚提起來,另一人用筷子從魚頭下緊緊地把魚肉從魚骨上順著勒下來,就沒有刀魚多軟刺之煩擾了。當(dāng)然,如果將刀魚用油略炸,再以糖醋烹制,則香酥可口,軟刺也可食用,別有一番風(fēng)味。若用刀魚肉做餡包刀魚餛飩吃,那餛飩味鮮肉肥,亦保準(zhǔn)讓你舉箸不放。 刀魚味美。杜甫的“出網(wǎng)銀刀亂”,說的就是刀魚。宋代名士劉宰在為友人餞別的“刀魚宴”上作刀魚詩:“肩聳乍驚雷,鰓紅新出水。佐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鱸漸寡味。”詩中描述了當(dāng)?shù)遏~剛下鍋烹調(diào)還未熟時,其香氣已經(jīng)撲鼻而來,河豚和江鱸皆比不上刀魚。
“清明節(jié)前,刀魚細(xì)骨軟如棉;清明節(jié)后,刀魚細(xì)骨硬如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刀魚的食用要在清明節(jié)前,反之就失去其絕美的滋味。“肩聳乍驚雪,腮紅新出水。潷從姜桂椒,未熟香浮鼻。”這是宋朝詩人刮宰稱贊長江刀魚的一首詩。據(jù)說,三國時期的曹操品嘗了長江刀魚后賜名“望魚”,可見長江刀魚乃魚中極品,口味不言而喻。
現(xiàn)在說刀魚正是時候,當(dāng)然作為“長江三鮮”,在任何時刻提起都是一個江陰人的驕傲。三鮮――指的是,鰣魚、刀魚、河豚。鰣魚早已在長江難覓其身影;河豚味雖美但有毒,食之有后顧之憂,有“拼死吃河豚一說”;唯有刀魚能見又無毒,可以為之一嘗。
江陰食用刀魚的歷史已是非常悠久。“清明節(jié)前不論價”(王安石語),就是說古人在清明節(jié)時紛紛品嘗刀魚的鮮美的場景。
“揚子江頭雪作濤,纖鱗潑潑形如刀。”是形容刀魚的形狀。洹靖云:“河豚來看燈,刀魚來踏青”。就是說春江水暖乃刀魚上市之際。蘇東坡也曾將“桃花流水鎦魚肥”稱為“江南風(fēng)物”,而鎦魚正是古人對刀魚的稱法。
刀魚,是名貴的經(jīng)濟(jì)魚類,因魚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由海入江,逆江而上作生殖回游。而長江到了江陰、靖江這一帶,水流趨于平緩,地勢處于一個葫蘆口狀。刀魚在大海里儲存了一年的脂肪,游到江陰這一帶正所為體態(tài)最為勻稱的階段。因為長江東,刀魚剛剛開始漫漫征途,體內(nèi)海水甚多;長江西,刀魚長途跋涉逐漸體型開始瘦伶。而到江陰的時候,身上鹽分已基本淡化,同時在淡水里吸收了大量養(yǎng)分使身體長肥,肉質(zhì)變得鮮嫩,因而這時的刀魚口味最佳。此時的刀魚個大體肥,肉質(zhì)細(xì)嫩鮮美,魚刺松軟,正是取之食用最佳的之時。
刀魚的做法很多,清蒸刀魚為最佳,紅燒其次。古代有“美食家”之稱的袁枚對刀魚的吃法也極力推薦清蒸,他說“刀魚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如鰣魚法蒸之最佳。”又曰:“江南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極枯,然后煎之。諺曰:‘駝背夾直,其人不活。’此之謂也。”袁枚寫這段話時估計對油炸刀魚的吃法有點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我用我們江陰人的食法來解釋的話就通透一點。刀魚多刺,在清蒸食用后剩下刀魚骨刺,如若棄之實為可惜。可以將其骨刺油炸至枯,由白見焦黃起鍋,洌盡油滴,灑上些許椒鹽。微冷食之入口又香又脆,口中縈繞刀魚肉之固有鮮味。
袁枚所說油炸他可能誤解了,我大膽猜想,他那時也許所取材料為毛刀或者是太湖里的湖刀魚。清明時期的刀魚如果這樣食用,真的是棄之美味食其骨,有殺雞取卵之意了。
現(xiàn)在我們來說說刀魚的做法,我是一個喜歡動手之人,故對此非常感興趣。
刀魚非常的嬌嫩,起水即死,一定要購買新鮮刀魚,做出來的刀魚味道才鮮美之極,回味無窮。
買的時候,最好買三兩左右的刀魚,此類刀魚肉質(zhì)鮮嫩,價格還算便宜。買時務(wù)必注意以下幾點:一,看其鱗片,離水時間短的刀魚鱗片仍然閃亮嬌艷,如銀子一樣閃著刺眼的光彩;二,觸其身段有彈性,如果你指頭輕輕一摁,指頭印記久久不能反彈,魚的下端還在淌著黃水,那還是趕緊不要購買;三,看其眼珠是否清澈,并不凸現(xiàn)。如果眼珠混濁說明此刀魚離水時間已經(jīng)過長,棄之不能購買;四,翻其腮,是否鮮紅,完整。但有的黑心商販喜歡在腮已經(jīng)泛白的刀魚腮上灑上黃鱔的血,所以購買的時候,還是敬請大家購買時萬分注意。
刀魚是不要刮鱗的,只需去鰓、剖肚取出內(nèi)臟洗凈后放在盤子里,盤最好是腰盤。再加上生姜片、撩斷的香蔥、江陰特產(chǎn)的黑杜酒、精鹽適量、菜籽油幾滴、微許江陰又一特產(chǎn)華士醬油。味精呀,香菇啊,此類東西最好別放,因為刀魚的味道本身就極其鮮美,放了這些輔料的話,容易串味。
我們小時候是將刀魚放入竹籠蒸,鍋為黑鐵鍋,加水,燃料用稻草。這樣戒其腥味,食用起來更加的鮮美。然后文火蒸上15至20分鐘左右,時間長了肉就顯得老,再燜上幾分鐘即可食用。開籠,刀魚之清香可以飄滿整個屋子,其鮮味令你未嘗即已胃口大增,蠢蠢欲動。
但吃刀魚,你千萬不能心急。我們知道刀魚乃多刺之魚,而且,其腮下有一三角刺,食用時千萬要當(dāng)心,免得破壞了你的美食雅興。那我們看著青盤里的刀魚雪白身段,鱗片依舊鮮亮;香蔥,碧綠碧綠;姜片,嫩黃嫩黃;汁水微紅,閃著絲絲的晶瑩的美食口水直流,是不是左右為難了呢?
不急,我來教你們。用手小心地捏起刀魚頭,用筷子從腮部順著魚刺把魚肉勒下,剩下刀魚骨架準(zhǔn)備油炸。這樣我們就可以品嘗刀魚的鮮嫩了。但是,慢!我還是要提醒大家,夾上一塊魚肉,要放在舌尖如嬰兒吸奶搬微微吮吸,把刺留在舌尖,魚肉進(jìn)口即化。只有其鮮美縈繞你口腔,瞬即鮮嫩感覺走遍你全身,原來人間美食乃是這般味道,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原來是這般鮮嫩。
但是由于近年來長江水資源的污染、漁民捕撈過度等原因,刀魚的體型越長越小,半斤以上的刀魚已經(jīng)十分的罕見,刀魚又無法人工繁殖,刀魚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最后還是竭力地呼吁大家愛惜水資源,希望還水質(zhì)清澈,科技人員又能將人工繁殖試驗成功,盡早的能讓刀魚回到老百姓的餐桌,普天下之人都能品嘗到刀魚的鮮美。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產(chǎn)的刀魚、鰣魚和鮰魚被稱為“長江三鮮”。長江三鮮,肉質(zhì)細(xì)嫩,味道鮮美,是宴會中的上等佳肴。
“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這就是蘇東坡對鮰魚的詩贊。鮰魚的“鮰”讀“回”音,因此也有“回魚”的稱法。鮰魚是長江三鮮之一,只存活于長江中下游入??谶@般大江大浪激流之中,湖泊中罕見,溪池中更不會有,只有十米以上深度的水域中才可能有。
鮰魚最大的特點是肉色雪白,肉質(zhì)鮮美,它有著河豚之鮮美卻不必為河豚的毒素所煩惱,它有著鯽魚的鮮嫩卻不必為鯽魚之刺多所費神。這也是鮰魚另一個特點:無刺。這樣一來可以省卻剔刺的繁瑣,使人們在食用時可以更加放松、毫無戒備地專心品嘗魚肉的鮮美。
鮰魚鮮美爽口,無論紅燒抑或是白汁都是美味佳肴。但是,白汁是最能原汁原味體現(xiàn)魚肉鮮美的做法,只是用白水加少許鹽、味精的清蒸,才最能嘗出魚肉的鮮嫩。
白汁鮰魚
白汁而成的鮰魚,口感爽滑,味道鮮美,這種鮮美是其他魚類無法比擬的。同時,鮰魚中的營養(yǎng)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