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老,65歲,經人介紹來我門診。體型瘦弱,膚色白皙,發(fā)花白,眼帶一副老花鏡。他告訴我她的身體很不舒服,經常感到疲倦乏力,胃口不佳,近日因親戚生病,有些擔憂。她來時坐到我旁邊,訴說的欲望很強烈,能聽到她喉嚨里干啞的聲音。我有意識的做了腹診:腹軟,腹部凹陷,臍跳明顯,臍上膚色溫,但肚臍以下是涼的。大便每天一次,有點費勁,脈來弦緩。方證的識別總是跳躍性的,這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證。藥僅7味。柴胡15g,桂枝10g,干姜6g,黃芩10g,牡蠣20g,天花粉10g,炙甘草6g。
吃了2周后,我問她服藥怎么樣?她握住我的手,告訴我她的手變得暖和了,肚子熱了,乏力減輕了,說這個方子不貴,吃了很舒服!她很高興!
我想,如果一開始我只關注她的瘦弱,吃飯不好,盲目用健脾藥物是無效的,她不是單純的脾虛,她的飲食一直偏少,神情焦慮,在我看來《傷寒論》147條更多闡釋的是一種疲勞狀態(tài)。還有,能選出柴桂姜,關鍵是腹診的識別:臍跳,臨床中,我一般選擇龍牡劑、苓桂劑較多,加上下寒的肚子,就不難了。如果要問問老人的病機如何?可能是上熱下寒,可能是肝脾不和、腎陽不足、陽微結證…等等,就不好判斷了。
我的觀察,醫(yī)生要更多地從患者身上找尋用藥依據,看得見的、摸得著的往往最真實,最可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病人對癥狀的描述(如自身對疾病的認識、學歷水平、環(huán)境等等),往往失真或者缺失,這容易陷入先入為主、思維定勢的怪圈,忽略了眼前那個活生生的人。
如何的從客觀的指征中把握方證,辨識眼前的人,最能考驗醫(yī)生的硬功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