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首《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們曾設想,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是參照了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兩首作品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獨有偶,在《經(jīng)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民謠歌手趙照演唱了一曲李白的《把酒問月》,他手彈吉他,輕緩地唱出那個溫柔且略帶傷感的李白。
今天,不妨跟隨趙照的歌聲,探尋李白、月亮和酒的故事。
在中國古代的文人中,恐怕沒有幾個人對酒的喜愛超過李白,一首《將進酒》更是將中國酒文化寫到極致。
李白愛酒,也愛月亮,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有很多詩都和月亮有關(guān),真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雖然不知道李白寫這首《把酒問月》的時間,但是此時他的心中一定有無限感慨,既有對時光飛逝的感傷、也有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一種孤獨感。
李白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天才詩人,他喜歡在夜晚仰望天空和星辰,面對天上的一輪圓月,不禁發(fā)出了一聲長嘆: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人已經(jīng)知道月亮的大概形成時間,但是在1000年前的唐朝可不知道答案,所以李白不禁舉著酒杯向蒼天發(fā)問:“月亮啊月亮,你是什么時候才出現(xiàn)的?”
幾十年前,人類便踏上了月球,探尋月亮上的秘密。這在唐朝時期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李白再有想象力也只得感嘆:人是無法飛到月亮上的,但是月亮卻緊緊地伴隨著人腳步,從這點看,月亮仿佛是人類的知己,永遠不離不棄。
在李白眼中,月亮很神秘,它皎潔得像一面鏡子掛在天上的宮闕,并發(fā)出清冷的月光。
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有很多,最有名的便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仙藥之后,便飛上廣寒宮,從此在月宮中孤獨地度過一生,陪伴他的只有玉兔。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一種取舍,嫦娥在人間的時候,雖然過著平淡的生活卻很快樂, 后來飛上月宮,成為人人羨慕的神仙,但是她內(nèi)心的離別之苦和孤獨感只有自己知道。
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又寫道: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這兩句詩看起來通俗易懂,卻又充滿人生哲理。在還沒有人類的時候,月亮便高掛在天空,現(xiàn)在的人看不到古時的月亮是何模樣,但是現(xiàn)在的月亮卻照耀過一代又一代的古人。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會隨著時光流逝,但是他們卻都看到同一輪明月。從這一點看,月亮仿佛是一位人類的見證者,目睹一代又一代人的誕生與消亡。
在詩的最后,李白又發(fā)出一聲長嘆: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李白在天上遨游一番之后,又回到人間,他手持杯中酒開懷暢飲,并希望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中。
讀李白的詩,感覺天馬行空,酣暢淋漓,但細品,卻又充滿淡淡的憂傷和惆悵,這便是李白一生的寫照。
【來源:品詩詞】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