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尚未遭遇仕途打擊的李白意氣風發(fā),正執(zhí)劍掛酒四處云游天下。在出游金陵途中,他第一次來到廬山,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廬山瀑布,瞬間被其磅礴的氣勢所感染,遂寫下煌煌名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流傳極廣,享譽極高,雄武浪漫,朦朧壯麗,可謂字字珠璣,不僅完美詮釋了何為“高度夸張”的文學,千年來還為廬山瀑布招攬了無數(shù)游客。如今一提起廬山瀑布,腦海里首先浮現(xiàn)的就是李白的句子,而第二浮現(xiàn)的則是另一位詩人的作品。
詩學界歷來都有廬山之爭,這是唐代詩人徐凝所引致的結果。徐凝并非詩歌大拿,但也不是無名小卒,他曾與白居易、元稹有交集,并為二人所賞。徐凝最為膾炙人口的便是《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然而,他被后世談論最多的還是與李白的廬山之爭。
《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由于李白詩在前,所以徐凝此詩究竟是模仿還是致敬,亦或是意圖超越,如今都已說不清楚了。不過,從他們詩中讀出的意境基本是一致的,如果說徐凝在創(chuàng)作時沒有受到李白的影響,那等同于自欺欺人。由此,人們便開始為這兩首詩一較高低。
“遙看瀑布掛前川”與“虛空落泉千仞直”是相對的:李白之“掛”字用得妙,猶如巧奪天工,像是神仙有意為之;徐凝之“千仞直”則干凈利落,如利刃劈山,氣勢震撼。不過,李白利用前兩句來描寫整個環(huán)境,而徐凝則長刀直入,起筆就開始描寫瀑布的狀態(tài),這是二詩的不同之一。
在這一點上,李白的意境和視野更加開闊,而徐凝給予讀者的沖擊力則更加震撼。兩首詩所用手法都是夸張,不過李白在夸張中蘊藏了無限的浪漫(銀河墜地),而徐凝則在文學夸張之外主要以寫實為主(破青山色)??傮w來說,兩首詩各有千秋、特色不一,各有各的優(yōu)勢,都是寫景的千古佳作。
然而,徐凝錯就錯在嘩眾取寵。前面說到,徐凝與元白交情頗深,白居易曾經(jīng)大力贊賞他的牡丹詩,而今他又寫了一首與李白“撞衫”的作品,白居易會怎么做呢?唐朝文學史上,曾有過一段“貶李褒杜”的過往,而其中的主力軍就是元白。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口號,他認為李詩太浮夸,不貼合實際。
白居易還認為李白全部的詩歌作品中合格的也就有十分之一,杜甫合格的卻高達十分之三、四。剛好徐凝與李白的廬山之爭擺在眼前,白居易怎能輕易放過這個大好機會?于是,在詩壇領袖白居易的大力拉偏架之下,徐凝之詩一度被認為要比李白之詩優(yōu)秀,而徐凝本人也將計就計,想要借此揚名立萬。
還有一種說法是,徐凝自導自演,稱白居易十分欣賞這首《廬山瀑布》,更以“賽不得”評價。不管哪種說法,徐凝的人品是堪憂的。故事發(fā)展到宋代,蘇軾看不過去了,《東坡志林》載:“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詩?!腴_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span>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蘇軾對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描寫廬山瀑布最秀的當然是謫仙之語,那瀑布的飛流濺沫多得無法計量,但也洗不干凈徐凝那丑陋的品行。蘇軾對徐凝這種借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行為嗤之以鼻。這首詩罵得十分犀利,便可以視為是廬山之爭的結語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