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歷來不缺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很多時候,局勢的反轉與突變就發(fā)生在轉瞬之間。
正當中東迎來新一輪“和解潮”,復雜局勢迎來新變化之際,美國突然給伊朗送去了“大禮”。
日前,伊朗央行行長法爾津表示,該國在韓國被凍結的60億美元資產已經全部解凍,并將這些資金轉換成了歐元,轉入卡塔爾境內的6家伊朗銀行賬戶,而轉換的成本將由“第三國”承擔。
也就是說,伊朗將在最大限度下拿到這完整的60億美元。而伊朗在韓資產被解凍背后,主要還是美伊雙方達成了某種“諒解”。
不過,美國方面還表示,伊朗只能用這些至今購買“不具備雙重用途”的商品,例如食品、藥品和醫(yī)療設備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朗資產被解凍之前,美伊兩國進行了一次“換囚”行動,即伊朗釋放了5名被捕的美國公民,而美國也將釋放一部分被關押的伊朗囚犯,只不過,人數(shù)和人員尚未確定。用伊朗的話來說,目前正在進行交涉。
很顯然,美伊這次“換囚”是伊朗在韓資產被解凍的“前提”之一。當然了,相比“換囚”,伊朗這一大筆被凍結的資產顯然份量更重,而美國同意解凍背后,顯然還有除了換囚之外的更多“前提”。
簡單點說,美伊接下來的交涉或達成“諒解”的項目會更多,雙方“各取所需”的情況也將更加凸顯。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拜登政府如今正急于解決伊朗問題。
一來,拜登當初上臺便許下承諾,要讓美國重返伊核協(xié)議,但如今,拜登的總統(tǒng)任期已進入尾聲,但伊核協(xié)議仍處于僵局,而2024年美國大選又即將開幕,拜登再次宣布參選,若無法完成當初的承諾,對拜登參選來說將是一個大麻煩。
反之,若拜登在任期末完成了“美國重返伊核協(xié)議”的目標,則能以此為作為上任以來的“顯著外交政績”,幫助拜登參選。
二來,從特朗普時期到拜登時期,美國在應對伊朗問題上可以說是“招數(shù)盡出”但收效寥寥,外交、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極限施壓,都沒能讓伊朗妥協(xié),這開始讓拜登政府意識到——繼續(xù)施壓伊朗已經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了,恢復談判更加迫在眉睫。
再加上,美國長期制裁之下,伊朗已經開始逐漸適應,并有了多條突破美國制裁的方式和途徑,按照這一趨勢發(fā)展,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愈發(fā)“形同虛設”,白宮在談判上的主動權也將持續(xù)減弱。
三來,也是頗為關鍵的一點,伊朗的外交政策正在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伊朗與沙特和解之后,與其他中東國家的關系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再加上伊朗加入上合組織一事提上日程,長此以往,美國制裁的效力將大大減弱,對伊朗的“孤立政策”也將瓦解。
結合種種因素來看,若此時再不與伊朗進行談判,美國接下來的處境將更加被動。
2,美國與伊朗開始接觸,顯然也有試圖參與或干預中東和解進程的用意。
畢竟,在伊朗和沙特和解后,敘利亞得以重返阿盟,沙特與也門胡塞武裝的對峙局面也正發(fā)生變化,而對美國來說,中東各方“坐下談”的局面對其不利,失去存在感的同時,也將失去在中東的影響力。
因此,美國若恢復與伊朗接觸,沒準會以此為基點,繼續(xù)干預中東局勢。
3,拜登政府開始恢復與伊朗的接觸,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一方面是美國內部的反對,不少政客對伊朗仍持敵對態(tài)度,認為拜登解凍伊朗資產將令幫助伊朗反擊美國;另一方面,英法德等美盟友作為伊核協(xié)議的參與方,美國與伊朗關系發(fā)生變化,很可能令白宮與盟友的節(jié)奏“脫節(jié)”,從而令英法德等國處于被動。
此外,也是最明顯的一點,作為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伊朗與伊朗關系勢同水火,如今美國給伊朗送“大禮”,以色列便直接表示了反對與不滿。
14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反對美伊近期舉動的立場是明確的,并批評美國的舉動不僅不會阻止伊朗的核活動,還將為其進一步開展活動而提供資金,同時強調以色列仍將伊朗視作“頭號國家安全威脅”。
很顯然,以色列這回有向美國“興師問罪”的用意,畢竟伊以關系勢同水火,美國不可能不知曉,如今美國不打招呼便與伊朗恢復接觸,以色列相不僅是被蒙在鼓里,更有一種被美國“賣了”的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以色列也不是第一天認識美國了,美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追求的是“美國利益優(yōu)先”,至于盟友的利益與安危,并不在白宮的考慮之中。
可以預見,若美國繼續(xù)與伊朗展開接觸,以色列可能會鋌而走險,強行攪局。接下來,中東局勢還將迎來更多的變數(shù)與動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