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悠悠,修身之道,唯此為大(圖片來源:資料圖)
入得茶樓,每見有“茶亦醉人何必酒”的句子,便心生非議,總覺得茶茗醉人,亂人心身,就失去了茶的本性,茶不宜與“醉”“酒”這些烈性詞等同。茶是一縷清風,一彎明月,一掬馨香,一柱紫煙,故私下寫了“一掬茶香擢心塵”的句子,以撥亂反正。
在我以為,飲茶的大境界便是沐浴更衣,焚香凈手,尋得一處“禪房花木深”的境地。若有裊裊的絲竹之聲縈繞窗前亦可。此時,當是老僧入定,俗念消彌,清幽茶香飄蕩于靜室之中,輕啜一口茶,隨著茶汁的幽幽穿行,意念中便有一處心靈的塵埃蕩滌而去。斯時,有一種修身之后的高潔感漸自溫暖全身,只覺,“吾生有涯,而吾之道無涯”。舒緩吐納之中,光大無限之道啊,便悄然降臨,只讓你開了天眼,幽冥之中與天地相通。這時,心游萬仞,神馳八極,境界之大豈能以言語道哉!故飲茶是一種導引,其終極意義即是修身,舍此,便偏離了飲茶的本意。
先前,只覺茶藝和茶道表演那樣羅羅嗦嗦的一通,最后剩下一小盞茶汁,只讓你抿上一口,那折磨人的狠勁!現在,我便不這樣看,表演的過程實則也是凈心的過程,每一次舒緩的動作都似慧者拂塵,撣去了一絲心靈的塵垢,便有“洗心革面”之后的愉悅感。而這時兼聽高雅之音,便宛若羽化升仙,只覺身體已是一縷清幽的茶香。
也正因此偏見,我覺飲茶有境界之分:下者為牛飲,不論茶質,不論器具,只是一通猛灌,以解渴為樂事。我不反對這種飲法,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也是頗為受用的,只是少了修身的況味;中者為對飲,有知音相伴,兩人把盞細品,暢敘契闊,撫平心中塊壘,故偉人寫下“飲茶粵海未能忘”的句子,以記敘飲茶廣州茶樓的難忘舊事;上者為獨飲,一人禪定于靜室,一盞清茶,伴君忘卻塵囂,神通蒼冥。
想起桂林游玩舊事。在導游的引導下,我們進了一家茶社,說是請我們喝茶,我們心中明了,喝茶后, 無非是購茶。故在茶藝表演之際,我只覺“笑里藏刀”,坐立便有些不安。而那小姐表演完后,就介紹了各種名茶的特點。只是輕言細語,目光柔和,并不見那種“殺氣”。時間過了很久,我們這些游客并無一人掏錢買茶,而那小姐依然不慍不怒,甚至我們離開之際,仍面帶笑容,禮送我們出門。我想,這小姐亦是懂茶的人啊。
萬事悠悠,修身之道,唯此為大,飲茶是通達修身之道的一種路徑,只有我們對修身充滿了強烈渴求,飲茶才能完成它神圣的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