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進一步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節(jié)目,聽寫大會無疑喚起更多人對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對漢字文化的學習。
  
  今年4月初,由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云南省級選拔賽在昆明舉行。來自全省各州市的19支代表隊及省屬中學的4支代表隊經(jīng)過復賽、半決賽后,4支代表隊站上決賽的舞臺。
  
  現(xiàn)場的激烈“廝殺”自不必說,觀眾席上時而伴著驚嘆,時而伴著歡呼,還有人面露羞色,對自己的書寫能力不斷搖頭。
  
  當“愀然”、“爨文化”、“狼奔豕突”、“貔貅”等字詞出現(xiàn)時,臺下觀眾不勝唏噓。有些字不但不會寫,甚至讀什么都不清楚。
  
  漢字,你還會寫嗎?對于這個問題,也許你無比篤定,或者略有疑惑。不可否認,我們正遠離紙筆,親近鍵盤。但與其說,信息化時代讓漢字頗有危機,不如這么看:我們的漢字正以其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性,開啟鍵盤時期的新篇章。
  
  現(xiàn)象:“新文盲”提筆忘字
  
  如今,在人們?nèi)粘=浑H中,記日記變成了寫博客;鴻雁傳書變成了電子郵件;字不是寫上去的,是“敲”、“打”出來的;記錄聲音有錄音筆,智能手機上有錄音功能……鍵盤輸入取代了傳統(tǒng)漢字書寫。
  
  隨著信息化不斷深入,大家似乎早已習慣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拼音打字不在話下??墒牵瑒庸P寫字經(jīng)常讓人猶豫不決。
  
  張女士的工作就是與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認為自己的文字功底還不錯,對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造詣。在鍵盤上打字如飛的她,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字寫得也沒有以前漂亮了。而令張女士深受打擊的是,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過程中,她也拿出紙筆,在主考官念題后開始答題。兩輪聽寫下來,每次約14個詞匯,最好的情況是寫對一半。
  
  “除去個別生僻的字詞,其實大部分是生活中常接觸到的,怎么越熟悉就越不會寫呢?”張女士說,公布答案后看著每個字似乎都認識,大體輪廓都知道,可是一下筆就茫然了。
  
  應對:創(chuàng)建規(guī)范漢字書寫特色學校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歷經(jīng)幾千年的滄桑沿用至今。我們可以通過漢字的形體及其演變來分析推測祖先在遠古時期的生活方式、社會文明、精神追求、審美標準等。
  
  云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除舉行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開展聽寫大會省級選拔賽外,全省還開展了規(guī)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目前,全省有16所學校被教育部語用司評為“首批國家級規(guī)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省教育廳還先后命名過兩批“省級規(guī)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共有49所學校上榜。
  
  此外,還組織過云南省規(guī)范漢字和書法教育師資培訓,全省100余名中小學書寫骨干教師參訓。通過種種舉措,希望全面提升云南省中小學規(guī)范漢字、書法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目前2014年的培訓正在策劃中。
  
  調(diào)查:語言表達準確很了不起
  
  云大附中最終勝出,贏得代表云南省參加全國“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資格絕非偶然。
  
  王帥,征戰(zhàn)北京的帶隊教師,一位年輕的初二年級語文教師。她對漢字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濃郁情感,她驚嘆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目詞匯量之豐富,表達之準確。
  
  王帥曾認真地觀看研究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從中了解漢字產(chǎn)生、演變、發(fā)展的過程及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并靈活運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并在生活中品味漢字之美。
  
  據(jù)了解,在參加第二屆漢字聽寫大會省級選拔賽之前,云大附中就在初二年級開展過類似比賽。語文備課組精心選擇100個詞匯,不僅囊括語文學科易錯的字詞,還請其他學科教師搜集常用的專業(yè)術(shù)語。
  
  正是有了前期積淀,加之持續(xù)反復的訓練,云大附中的小選手們才能脫穎而出。
  
  觀點:“書寫危機”不是電腦手機惹的禍
  
  信息化社會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民的書寫習慣,告別了“手寫時代”。面對各種數(shù)碼電子產(chǎn)品的“侵襲”,有人認為手寫漢字日益式微,由此帶來“書寫危機”日益凸顯。社會各界都在呼吁加強漢字書寫規(guī)范。
  
  科技進步帶給我們諸多便利,但不能將其歸結(jié)為提筆忘字的“罪魁禍首”。
  
  云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曹云雯表示,我們剛好處于手寫字到數(shù)字化處理的重要轉(zhuǎn)型階段,既要掌握信息化處理技能,又承擔著繼承漢字書寫文化的社會責任。書寫體式的變化,好像造成一種表象,認為是漢字信息化處理妨礙了我們書寫能力的發(fā)展。
  
  “這兩者不是對立的,這是順應時代的書寫方式的變化。實際上是對個體書寫者的解放,我們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各種信息傳播。”曹云雯說,正是在這樣的轉(zhuǎn)型過程中,才越發(fā)地體認到手寫字獨特的傳承中華文化的價值精髓,以及漢字豐富我們個體精神生活審美生活的獨特功能。比如:“大”字,一個人先站立,兩只手張開,象征廣闊的包容心;再大大不過“天”,“天”有著至高無上的意思;“天”字出頭才為“夫”,頂天立地大丈夫,形容有責任感、有擔當之人。簡簡單單三個字,文化精神就在漢字其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曹云雯全程跟蹤了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云南站活動。她認為,漢字聽寫大會不僅是全國性的重要賽事,更是廣泛的社會動員。雖然參賽的只是少數(shù)人,但卻能引發(fā)基礎教育工作者和學習主體的重視。
  
  “讀什么,聽什么,說什么,寫什么,彼此關聯(lián)。寫字一定不是寫字本身,這一過程有著對字形及字源文化的理解?!辈茉砌┱f,從聽寫大會不難發(fā)現(xiàn),常見字反而寫不來,難寫的字因為大家刻意準備就能特別記住。
  
  曹云雯建議,一方面要競爭,一方面更要回歸常態(tài)。在漢字學習中,今天會,明天忘,不認識那個字,或者只會寫這些字,這是文字認知方面的常態(tài)。所以才有“一字師”的說法。每個人在面對漢字學習時應回歸平和心態(tài),謙虛謹慎,持之以恒,避免過度的功利心理和浮躁心理?;氐綕h字之美,歷練精神,像漢字一樣從容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