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收到一條留言讓我思考了很久,一個媽媽分享了自己的困惑:
萌芽,關于陪玩我有很多困擾,我不想承認自己很討厭跟孩子玩,但我內(nèi)心有很多抗拒和厭煩。我3歲的孩子,他玩的游戲我好多不喜歡,每次總是強迫自己去投入游戲的狀態(tài),對我來說很難。比如孩子可以重復玩一樣玩具玩上10遍,讓我?guī)兔ζ雌磮D拼上1個小時,我重復配合他的命令,還不能在旁邊做自己的事情,這些都讓我很抓狂。我也很迷茫我到底是怎么了,你可以幫我分析下嗎?
看完這位媽媽的困惑你怎么看?求孩子們讓我們靜靜的時刻,想讓孩子“該干嘛干嘛,求放過”的心情,你是否也有過?
我今天來跟大家談談心,這個媽媽的困擾不一定代表全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父母的經(jīng)歷,但我也認為它可能也存在于每一個父母的身上。
01
孩子過度支配,父母疲倦受累
當我們在游戲中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有一個常見的原因是我們放錯了彼此的關系位置。
舉個例子,2、3歲的孩子如果喜歡一個東西,他們經(jīng)常會翻來覆去看上一遍又一遍,玩上一次又一次,直到他們完全掌握為止,這是孩子學習新知識的方式。如果只是孩子自己玩,這當然沒什么,但如果孩子“要求父母重復去做的事情”呢?
曾經(jīng)有一個課程朋友跟我訴苦,孩子迷上了一本繪本,于是她花了2個多小時的睡前時間,跟孩子講了起碼30遍這個繪本,孩子一直要求她反復講,最后到了11點了孩子還沒睡著,所以她特別惆悵。
“那為什么不中斷呢?”我當時很好奇。
“孩子這不是好學嘛,我中斷了會不會對她不夠好?”朋友問我。
之前也收過另一位課程朋友的分享,她覺得跟孩子玩過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為什么呢?因為孩子永遠是自己的意見最大,孩子讓她往東走,她如果往西走了,就會暴躁地發(fā)脾氣,認為媽媽破壞了游戲規(guī)則。一場好好的過家家游戲,硬是鬧到不歡而散。
“親子游戲不是都積極正能量、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嗎?怎么我倆就那么負能量呢?”當時她也是特別納悶地跟我吐槽。
看到這里,你有意識到這兩個媽媽分享的例子里,媽媽們疏忽了什么事情嗎?
我們現(xiàn)在也越來越明白,好的親子游戲里應該讓孩子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孩子而不是父母為中心的游戲設計,能更好地發(fā)揮孩子潛能的。但現(xiàn)實中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家庭在踐行以孩子為中心的游戲方式時,有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qū):
誤認為親子游戲要以孩子為主導,就等同于“父母的意見和想法不重要”,甚至潛意識里認為,既然游戲?qū)⒆拥臐撃荛_發(fā)很好,那么我們就應該讓孩子來發(fā)號施令,讓孩子來指揮我們。
無論孩子希望我們做什么,我們?nèi)プ鼍秃昧耍?strong>如果我們不配合、不答應,那么不僅僅會破壞游戲的和諧性,也會影響親子關系,更甚之,會讓孩子應該有的潛能開發(fā)都受到影響。
這些想法就好像枷鎖一樣,讓很多家長在游戲中感覺自己被“束手束腳”,擔心自己多說一句話影響了孩子,拒絕影響了孩子,甚至連坦誠表達自己的勇氣,可能都不敢。
但實際上,主要我們用勇氣去告訴自己,并非如此,一切都是迎刃而解的,因為——
只要是平等的游戲和活動,就存在談判和協(xié)商,需要讓參與其中的每個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這樣子的游戲和活動才具備長期發(fā)展性。
想象一下在平等的關系中,我們會如何回應呢?我們會更明確地告訴對方,你的需求不合理,我們會提出抗議,如果抗議不成功,那我們會退出參與不合理的游戲。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這是我們經(jīng)常會做的事情,是表達不滿、反抗和放棄的表現(xiàn),也是讓我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社交相處的平衡和底線。
在我們跟孩子游戲時,也同樣需要具備這種平等的根基。當我們把根基丟掉,讓孩子在游戲中支配我們、不去關注我們的需求和想法的時候,其實無形中也在破壞孩子的社交和同理能力,甚至身為父母的自尊感,這也會讓孩子一步一步變成“被寵壞的人”。
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為什么越長大越需要別人聽他的,游戲規(guī)則他定、自己決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多嘴,但很多時候也有我們最開始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了。
明白了這點,我們就不要再苛責自己,在親子游戲中如果有一刻泛起“真不想陪孩子”的心情,有時候并不一定是壞事,坦白告訴孩子你覺得不適的地方,這是一種溝通,這樣子的姿態(tài)是平等。當我們決定不委曲求全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找到解決辦法。
除了坦誠溝通之外,下面這三個方法,實效性也是立竿見影的,我們都可以做起來。
02
讓孩子自己找點事情做
我在新書《教養(yǎng)力——給父母的12條順勢養(yǎng)育法則》里,也會重點談在這個狀態(tài)下的陪玩分寸。“你可以自己去找點兒事情做啊?!?/strong>我鼓勵孩子發(fā)呆,鼓勵他們自己去找事情做。這是我家倆孩子從小都聽我說的一句話。
從1歲前的小嬰兒開始,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獨處時間了。讓孩子自己決定做點什么,無論是爬、玩、翻還是發(fā)呆,都去找點自己的事情做。從3分鐘,到5、10、15、20分鐘,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孩子之前有過獨處的經(jīng)驗,他們的獨處能力會進步得更快。
讓孩子有機會獨處,除了可以解放父母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能幫助提升孩子的自察力。我們希望孩子收獲幸福,而收獲幸福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能力——自察力。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內(nèi)心的渴望是什么,自我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這都是自察力的基本要素。
要積累這個認知,就要擁有和自己相處的能力,這樣在面對紛繁的世界和變幻的人際關系時,才知道如何傾聽自己的需求。
03
讓孩子可以有更多有趣的玩伴
當孩子身邊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玩伴時,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父母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會無形中下降的。像這段時間我家孩子們聚會實在太多了,我們都是家長跟家長聚,孩子跟孩子玩。
家長不覺得有必要跟孩子玩在一塊,孩子也不見得特別想跟我們這群大人一起玩。我們一起玩,但各自有各自的相處方式,這對于彼此來說,有時候也會是一種很好的調(diào)節(jié)。
因為經(jīng)常觀察我家兩兄弟的相處方式,我感慨很深的地方也包括,跟成年人相比,孩子天生是更好的玩伴。
孩子之間有相似的興趣、相似的幽默感,以及幾乎相同的精力水平。他們一方面會避免了成年人容易煩的教科書溝通方式,另一方面也很少會讓相處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所以很多時候,當孩子們聚在一起,往往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游戲該有的本質(zhì)。
我身邊的幾個閨蜜朋友,家里都是獨生女兒,但好幾年里,從認識到現(xiàn)在,幾乎每個星期都會相聚,女孩子們的情感,比親姐妹還好。每次看到她們的朋友圈曬圖,內(nèi)心就覺得特別溫馨,這樣子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的情誼,同樣可以帶給孩子深遠的影響。
所以留意孩子的朋友關系圈,讓孩子有機會結(jié)識一些固定的、相處得來,感情也好的玩伴,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教會孩子,何為同理心、何為溝通力,并且讓孩子跟你的相處關系,更平等、自然。
04
從自己也覺得有趣的游戲玩起
實際上,如果方法找對了,很多人還是會喜歡跟孩子們一起玩的。因為在孩子身上,我們總能看到自己童年的純真和萌趣,這些都是每個成年人內(nèi)心所期待的。
之前有段時間帶孩子回娘家,看我爸跟孩子玩游戲,就特別吃力。因為他沒辦法接受小孩子容易一興奮就嗨翻天,差點原地翻筋斗的那些興奮勁,所以每次只要孩子們玩得興奮點,我爸就扯大嗓子說,“玩游戲不需要那么大聲,太吵了” 。但興奮中的孩子會接受意見嗎?絕對不會的。不僅不會,還會拉著外公一起來大聲吼……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爸跟孩子玩游戲,每次都是不歡而散,到最后孩子也不敢找我爸玩游戲,而我爸又在心里生悶氣,覺得孩子為什么不跟他相處了。
事情到了最后,我鼓勵他試著換一種方式,既然他每天都有固定散步的習慣,那我們就帶著孩子一起去散步。到了戶外手牽手,孩子們也很開心、舒坦地拉著外公的手,我爸心底也笑開了花。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陪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道理也并不復雜,我們跟孩子玩,應該是一種樂趣,而不僅僅只是為了一個責任,在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讓彼此都覺得有樂趣的方式,這番樂趣應該是平等而積極的,無論是犧牲哪一方來滿足另一方,都不可持續(xù)。
同時,我們也需要去幫助孩子找到如何跟自己、跟朋友相處的方式,這也是孩子游戲的核心內(nèi)容,并且很多時候也會起到很重大的作用。
【END】作者萌芽,萌芽研究所BUD創(chuàng)始人,「小芽啟萌·優(yōu)陪計劃」的開發(fā)者?!感⊙繂⒚取?yōu)陪計劃」是基于兒童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以0-6歲孩子潛能發(fā)展、親子優(yōu)質(zhì)陪伴為核心的父母學習體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