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
人際交往是有自己的規(guī)則和禁忌的,規(guī)則之內行事,是從容得體、進退有度;規(guī)則之外行事,就是拎不清。
今天跟大家分享那些明白人未必肯說出來,卻很重要的社交潛規(guī)則。
1 別被人脈決定論騙了,能力是1,人脈是后面的0
中國社會是一個崇尚“關系”的社會,當人們盲目追求人脈的時候,其實是在瘋狂地追求捷徑。
從別人身上借力,就可以坐著電梯扶搖直上,不用自己辛苦爬樓梯了。
可是人脈這件事恰恰是走不了捷徑的,人脈發(fā)揮作用是需要能力和實力打底的,企圖跳過自身能力積累,僅憑人脈一步登天是很難的。
我們不能否認人脈的作用,但對于個人發(fā)展,能力是1,人脈及其他是這個1后面的0。
沒有1,后面的0毫無意義;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可以讓1的威力成倍地增長。
2 永遠不要忘記,社交的本質是互惠
當別人有求于我們的時候,我們把這一點都擺得特別清,可惜,我們有求于別人的時候,卻常常忘記這一點。這是人性的弱點。
社交中最常見的疑難是:我想認識牛人、達人、名人,以及一切能力比我強、影響力比我大的人,并得到他們的幫助,怎樣才能不碰壁?
想結交各方面遠勝于自己的人,并非不可能,只要你找得到共贏的合作點。
最穩(wěn)妥的社交之道是,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影響力有限的時候,專注能力養(yǎng)成,以獲得平等交往的資本。
3 如果對方沒有爽快地答應,其實就是拒絕
在人際交往中,為了不傷彼此的顏面,人們拒絕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委婉的表達方式,比如“我再考慮一下”“下次吧”“改天吧”“看情況吧”。
所謂的進退有度,就是在這種時候不強人所難。
可是偏偏有人聽不到弦外之音,非要勉強,這是非常遭人反感的。就算最后對方迫不得已答應了請求,你和他的關系愛也差不多毀了,你會被打入“拎不清”“不值得交往”的黑名單。
4 不要被他人情緒左右,學會傾聽和回應情緒背后的需求
在談話中,溝通雙方的情緒狀態(tài)是互相影響的。溝通中如果介入負面情緒,會讓談話變得非常棘手。
溝通高手知道負面情緒只是表象,就像孩子哭是因為餓了,需要食物,每個負面情緒背后,都有一個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表面上是在說“我討厭你”,其實是想說“我想要”,拎清楚這件事,溝通水平會產生質的區(qū)別。
5 別用臨時和群發(fā)式的關系維護,偽裝的殷勤真的沒用
我們都不喜歡那個平時僵尸粉一樣的微信朋友,上來就要我們幫忙點贊、投票;不喜歡那個八百年不打交道的同學,要結婚收份子錢了才找你客套;不喜歡那個平時很少往來的親戚,需要借錢才把你想起。
這些都是臨時抱佛腳的社交,不僅無效,還讓人反感。
關系是需要培養(yǎng)和維護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不想在過程投入時間和精力,卻一味索取,是交不到真朋友的。
6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情商最低的表現
很多人拎不清楚,以為溝通能力強就是口齒伶俐,能說會道,這真是大大的誤解。
因為當一個人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時候,他說話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思想交流,而是為了戰(zhàn)勝別人。
如果你碰到這樣一個人,在不傷害原則的情況下,不妨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懂得在恰當的時候認輸,也是一種智慧。
7 人際交往最大的忌諱,是交淺言深
話說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說出口之后,就是它的奴隸。
隱私一旦暴露就有風險,你管不住別人的嘴,就管好自己的嘴。
舒服的溝通,前提是理清楚關系和身份。親疏遠近有別,每個人理清自己與別人的關系,掂量清楚自己的位置,就知道該說什么話。
說的口無遮攔就成了不合時宜。
作者簡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