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意義的吃苦教育,不是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教孩子們即使有一天真的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也依然能笑對人生。” — — 小橙子
來源 / vipjr
ID / vipjr-v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有點哭笑不得。
一位媽媽為了讓女兒多吃點苦,傳承祖輩的節(jié)約習慣,在乘火車時竟然將中午沒吃完的剩飯,特意帶著路上吃。
這位媽媽說,為了讓女兒體驗生活,她還特意買了從德陽到成都的最便宜的慢車。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
“這不是教育,是折磨?!?/span>
“坐慢車未必是節(jié)約,我也可以把它說成是浪費時間,坐快車快點到達目的地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節(jié)約不到點子上?!?/span>
很多父母對吃苦教育情有獨鐘。
他們覺得早點讓孩子吃吃苦,讓孩子知道生活不易,孩子才會懂得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生活,并特別信奉那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一位爸爸為了鍛煉兒子的體力和毅力,讓11歲的兒子騎自行車150公里回家。
縱然對孩子來說,適度吃一點苦,會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堅韌、獨立,有助于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提升,可是,這樣刻意為之的“吃苦教育”,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同學王曉自小接受父母的“吃苦教育”。
每年冬天都被爸爸帶去冬泳,即便他凍得瑟瑟發(fā)抖,也會在不經意間被爸爸一腳踹到水里。
每年寒暑假,會帶他回農村老家,去除草種地,并規(guī)定任務,完不成不準吃飯睡覺。
為了鍛煉他的意志,爸爸在他12歲的時候陪他去了一趟沙漠,并故意走散,離開前還把他的水拿走一半,就是為了讓他自己想辦法走出沙漠。
王曉憑借著自己的意志力走了整整一晚上才走出去,當他猶如重生般激動地朝爸爸懷抱里跑去時,卻被爸爸告知這一切都是故意的。
20多年過去了,王曉依然清晰地記得一個人在沙漠時的那種無助和恐懼,更清晰地記得自己在得知是爸爸刻意為之后對爸爸的恨意。
他說:
“他們想用吃苦教育,把我變得堅強,但他們根本不會知道,這些苦成為了我一生的噩夢,讓我變得敏感多疑不自信。今后我即便真的遇到了困難,也不會因為那晚的沙漠之旅變得強大,我這一輩子都會記得他們是怎么對我的!”
父母自以為鍛煉孩子的“吃苦教育”,無形中透支了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的童年被苦難塞滿,缺乏快樂和幸福的回憶,他們又怎么會相信自己會幸福,又怎么會擁有幸福的能力呢?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這樣描述過一件事:
云南插隊的時候,為了配合當時的某種形式吃憶苦飯。煮芭蕉樹、芋頭稈、南瓜藤,結果吃得大家偷偷干嘔,半夜在廁所門前排大長隊。
最后他在文章的結尾說:“我不覺得這是在受教育,只覺得是折騰人?!?/span>
現代家庭教育中,需要警惕的就是這種毫無意義的吃苦。
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說:“誰不時刻依戀那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yōu)槭裁床蛔屘煺鏍€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么要剝奪他們極其珍貴的財富?
真正有意義的吃苦教育,不是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教孩子們即使有一天真的遇到了挫折和困難,即使要吃很多的苦,也依然能笑對生活,去積極面對和解決,而不是逃避崩潰。
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允許孩子試錯,引導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時候,我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我來!”
直到我初中住校,什么都不會干有點慌亂了,才意識到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還好溝通后,媽媽轉變了。
適時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孩子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和試錯空間。把生活本身還給孩子,不替代、不包辦。
孩子逐漸在經驗和教訓中,學會如何更好地面對困難、承擔責任,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打造美好的人生。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鼓勵孩子
曾看過泰國一則溫情的視頻《最大的勝利就是超過自己》,講述了一對母子的故事。
并無足球天賦的兒子在參加足球訓練,一直比其他孩子略顯笨拙。
只因為孩子喜歡足球,媽媽就一直堅定地站在兒子背后,夸贊他一直很努力,鼓勵他超越自己。
孩子在媽媽不斷的鼓勵和堅持下,最終在賽場上進了球。
短片的最后,媽媽說她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因為她不是想孩子得第一名,只是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所以無條件地接納、信任和鼓勵孩子,當孩子在生活中面臨困難,不打擊,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重視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只是盯著結果看,會讓孩子直面困難,超越自我,增強受挫能力。
構建愛的世界,給孩子一份溫暖的力量
還記得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在小女兒出生時,滿含深情的寫了一封信嗎?
他在信中說:
在這個世界里,教育更完善,疾病更少,社會更團結,也更公平。世界終究是個嚴肅的地方,所以抓緊時間出去玩耍很重要。
一旦長大,你就會變得很忙。所以我希望你能盡情地去嗅嗅所有的花朵,可以在我們的客廳和后院里自由奔跑。
童年時光充滿魔力。你只有一次童年,別把它都花在擔心未來上。
那些事情,留給爸爸媽媽。
扎克伯格在生命的最初,在女兒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給女兒塑造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有趣的、安全的世界。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無論未來遇到什么樣的苦難,內心都會有一份溫暖的力量支撐吧。
同樣,電影《美麗人生》中,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后,父親為了不讓孩子看到戰(zhàn)爭的殘忍,為兒子編織了一個“參加游戲”的謊言。
父親用自己的想像力和演技,將原本應該在痛苦和黑暗中的監(jiān)獄生活變成了兒子眼中美麗的童話。
父親想讓孩子記住的是快樂美好的畫面,他竭盡全力給了孩子一個美麗的人生。
而多年后,兒子說“這是父親送給我的禮物,是父親犧牲生命為我換來的美麗人生”,這大概是對父親最好的回饋吧。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來就不缺乏吃苦,教育的機會一直都存在,根本不用人為制造。
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一個詞叫“恰到好處的挫折”:
嬰兒的需求無非是吃喝拉撒睡玩,這都是養(yǎng)育者能滿足的。
養(yǎng)育者一次次滿足嬰兒的這些需求時,也是在和嬰兒建立關系。同時,無論養(yǎng)育者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嬰兒也會遭遇很多挫折,吃很多的苦。
這些滿足和挫折結合在一起,讓嬰兒發(fā)現一方面世界不是他的一部分,不會百分百地滿足他的一切。 這個過程中的挫折,就是“恰到好處的挫折”。
人生路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也總會吃各種各樣的苦,我們要做的,不是通過制造各種人為的苦難來“鍛煉”孩子的吃苦能力,而是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遇到問題、身陷困境時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用積極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在生命的最初給孩子的內心種上一顆美好的種子,讓他擁有溫暖的內心,并時刻保有一份追求幸福的能力。
*作者簡介:文娟,在家面對三歲調皮男孩,在幼兒園變身孩子王。常常母愛泛濫的幼師一枚,致力于研究孩子教育學和心理學,用愛心面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