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和保存火是燈具發(fā)明的前提。
黑夜自古以來就不是人類的朋友,它不僅限制了人們的各種活動,也為野獸活動和襲擊人類提供了良機。
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人類遠祖,不知對黑夜又是怎樣詛咒的。
數(shù)十萬年前,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產(chǎn)生的火的功用的認識不斷提高,火不僅成了人們美食熟物的最珍貴的財富,也成了人們用來照明、驅逐黑暗的唯一工具。
又經(jīng)過漫長歲月的生活實踐,為滿足照明方式的不同需要,人們逐漸開始有意識地借用一些輔助設備來固定保存一定的火源。
這些用來固定一定火源的輔助設備經(jīng)過不斷地改進和演變,就出現(xiàn)了專用照明的燈具。
燈字探源
燈和燈字究竟起源于何時?在考古發(fā)掘所見或傳世品中,戰(zhàn)國以前都還沒發(fā)現(xiàn)名為燈的實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見過燈、燭之類字樣。結合文獻來看,西周時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燭”,應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記載。
文獻資料表明,西周時的“燭”是一種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沒有點燃的火把通稱為燋,故可以抱燋。用于執(zhí)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稱之為燭;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叫做燎;燎置于門外的稱大燭,門內的則稱庭燎。至于貴族家居或民間所用的“燭”是什么樣子,限于考古資料限制,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從發(fā)現(xiàn)和出土的大量戰(zhàn)國時期精美燈具來看,在此以前燈具應該有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戰(zhàn)國時期雖還沒有發(fā)現(xiàn)帶有銘文款識的,但在《楚辭·招魂》中卻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載,說明戰(zhàn)國時已出現(xiàn)“鐙”這個名稱了。在周代,“鐙”、“登”通用?!稜栄?#183;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豆籩,瓦豆謂之登。”《禮記·祭統(tǒng)》云:“夫人薦豆執(zhí)校,執(zhí)醴授之執(zhí)鐙。”古人把“鐙”稱燈,應是字義的假借。從戰(zhàn)國一些銅豆形燈自名為“燭豆”這一現(xiàn)象來看,也證明了燈是由豆演變而來的這一史實。
華燈初現(xiàn)——戰(zhàn)國、秦朝燈具
從現(xiàn)存戰(zhàn)國時期的燈具來看,這一時期的燈具以青銅質為主體。主要出自河南、河北、四川、山東和北京等地的一些戰(zhàn)國中晚期貴族墓中,多為貴族實用器。陶質燈見于發(fā)掘報告的主要有湖南長沙黃土嶺魏家大堆戰(zhàn)國墓和廣西平樂銀山戰(zhàn)國墓等地,其他地方雖有發(fā)現(xiàn),因與傳統(tǒng)的陶豆無異,往往被當作陶豆,并沒歸于燈類。這類燈應為下層社會所用,因其無法與華美的青銅燈相比,再加上很難從陶豆中區(qū)別出來,這類燈雖然數(shù)量不少,但并沒有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重視。
秦漢時期的人俑燈
人俑燈是戰(zhàn)國時期青銅燈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銀首人俑燈,湖北省江陵望山出土的人騎駝銅燈,山東省諸城發(fā)現(xiàn)的銅人擎雙燈,河南省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跽坐人銅燈,這些燈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為身份卑微的當?shù)厝诵蜗?。一俑所持燈盤從1~3個不等。燈盤有圓環(huán)凹槽形和盤形兩種形制,前者有3個支釬,后者多為1個支釬。
多枝燈(又稱樹形燈)也是戰(zhàn)國青銅燈具一個重要的品類,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平山縣中山王陵墓出土的一件十五連枝燈,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樹,支撐著15個燈盞,燈盞錯落有致,枝上飾有游龍、鳴鳥、玩猴等,情態(tài)各異,妙趣橫生。
戰(zhàn)國時期玉質燈具極為少見。故宮博物院勾蓮紋青玉燈為傳世品,從其精美造型來看,也應是上層社會的實用器具。
秦朝的燈具,出土實物不多,但從一些文獻記載中也可見其大貌。據(jù)《西京雜記》記載:“高祖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尤其驚異者,有青玉五枝鐙,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鐙,鐙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實物中以1966年咸陽塔兒坡出土的兩件雁足燈最具代表性,燈形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環(huán)形燈盤,盤內有3個燈釬。這說明秦代也有不少華麗的燈具。
精巧實用——兩漢時期的燈具
兩漢時期,我國燈具制造工藝有了新的發(fā)展,對戰(zhàn)國和秦代燈具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由于兩漢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喪葬觀念,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燈具也成了髓葬品中的常見之物,特為隨葬而生產(chǎn)的陶質明器也極為豐富。
眾多出土實物表明,這一時期的燈具不僅數(shù)量顯著增多,而且無論材質或是種類都有新的發(fā)展。這說明燈具的使用已經(jīng)相當普及。從質地看,在青銅燈具繼續(xù)盛行、陶質燈具以新的姿態(tài)逐漸成為主流之外,還出現(xiàn)了鐵、石質燈具。從功用上看,除原有的座燈外,又出現(xiàn)了行燈和吊燈。
秦漢時期的人俑燈
兩漢時期的青銅燈具與戰(zhàn)國時期燈具一樣,也出土于以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妻竇綰墓為代表的王族大墓中,多為實用器和宗廟用器。這些青銅燈具從器型上可分人俑燈、獸形燈和仿日用器型燈3大類。與戰(zhàn)國時期青銅燈具相比出現(xiàn)最大變化的是以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妻寞綰墓出土的長信宮銅燈、江蘇邗江縣甘泉鄉(xiāng)文陵王劉荊墓出土的錯銀飾牛形銅燈和山西平朔照什八村出土的彩繪雁魚銅燈等為代表的一批帶煙道式座燈的出現(xiàn)。
這類燈具由燈盤、燈罩和具有收集煙灰功能的器座組成。燈盤有燭釬,可插燭扦。燈罩由可移動的弧形屏板構成,既可擋風,又可隨意調整燈光方向和強弱。燈蓋可起到遮擋燈煙外溢并讓其通過煙道進入儲有水的器體中。這類燈具應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潔燈。
我國古代陶質燈具中,以漢代最為精采,可分為兩大類,單枝燈和連枝燈。單枝燈以豆形燈較為常見,各種人形燈、動物形燈亦比較豐富。如河南濟源泗澗溝漢墓出土的紅釉陶長明燈,燈盤作展翅翹尾的金鳥形,盤下塑有兔形圓柱,柱下塑有蟾形座,以金鳥象征太陽,兔和蟾象征月亮,意為長明。
連枝燈造型別致生動,常裝飾有各種動物和百戲人物。河南洛陽澗西七里河和濟源東漢墓出土的陶百花燈,主體由燈座、燈柱及曲枝盞3部分組成,燈座好似群峰環(huán)繞的山巒。上有人及羊、狗、虎、鹿和猴等動物,燈柱直立燈座之上,12枝曲枝燈盞分4層環(huán)布燈座和燈炷間,這是古代陶燈的代表之作。
走向世俗——魏晉南北朝至宋元燈具
魏晉南北朝至宋元時期,燈燭在作為照明用具的同時,也逐漸成為祭祀和喜慶等活動不可缺少的必備用品。在唐宋兩代繪畫、特別是壁畫中,常見有侍女捧燭臺或燭臺正點燃蠟燭的場面。在宋元的一些磚室墓中,也常發(fā)現(xiàn)在墓室壁上砌出燈擎。
這一時期的燈具在材質上的最大變化是,青銅燈具走向末端,陶瓷燈具尤其是瓷燈已成為燈具中的主體,漢代始見的石燈,隨著石雕工藝的發(fā)展,也開始流行。另外,鐵質、玉質燈具和木質燭臺也有出土。由于材質改變,這一時期燈具在造型上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盞座分離,盞中無燭扦已成為燈具最基本的形制,多枝燈已很難見到。從整體造型來看,這一時期燈具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首先是帶有承盤形座的,這類燈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有圓盤形燈盞的,如南京出土的一件三國時期青瓷熊燈,熊蹲在承盤內,用頭頂著燈盞。河南安陽隋代張盛墓出土的一件青瓷燈,燈座為淺盤,盤中心有圓柱,柱上托一蓮花形小盤,盤中心有穿捻用的短管作燈頭。另一種是有兩層承盤,上有一圓柱體,既可直接插入燭把,又可承托小型燈盞的,這種燈以隋唐時期瓷燈和三彩燈臺居多。由于它具有插置燭把和承托燈盞兩重性,故這類燈又多稱燈臺或燭臺。如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一件情黃釉燭臺,由3部分組成,下部是一帶高足的圓盤,中部為一空心柱,上部為一帶有承盤的圓柱體。
其二,與漢代的一些臥羊銅燈和豆形燈相對應,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不少以臥羊、獅為造型的燭臺和圈足寬沿瓷燈。如浙江余姚市文物委員會所藏一件越窯臥羊燭座,在羊頭正中設置了一圓形洞用來插置燭把。
其三,用單體的碗、盤和缽用作燈盞和燭托現(xiàn)象逐漸增多,并以宋代較為普遍。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一組仆侍女俑群中,就有一手托一燭盤的女俑。到了宋元時期,這類燈盞更多,特別是一些磚室墓的墓室壁上砌出的燈擎上,所托的燈盞也多是一件小瓷碗或瓷缽,顯然這些碗或缽就是作為點燃燈盞用的。由此推之,在宋代民間有可能是大量采用小碗或小缽作燈盞的。
元·燕尾省油燈
在這種單體碗、碟類燈盞基礎上,宋代還出現(xiàn)了一種省油燈,這種燈又通常稱為夾瓷燈或清涼盞。陸游《齋居紀事》云:“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盎最省。蜀有夾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燭燈齊放。富燈獨尊——明清燈具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代燈具發(fā)展最輝煌的時期,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燈具和燭臺的質地和種類更加豐富多彩。在質地上除原有的金屬、陶瓷、玉石燈具和燭臺外,又出現(xiàn)了玻璃和琺瑯等新材料的燈具。種類繁多和花樣不斷翻新的宮燈的興起,更開辟了我國燈具史上的新天地。
明清時期金屬折疊玻璃彩繪燈
宮燈,顧名思義是皇宮中用的燈,主要是指以細木為骨架鑲以絹紗和玻璃,并在外繪各種圖案的彩繪燈。在清朝內務府下設造辦處的宮廷專門制燈作坊以前,宮外采購和地方貢獻是宮燈的主要來源,即使在宮廷專門制燈作坊設置后,也有大量燈具是由采購而來。宮燈又反過來間接流入了民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間燈具的發(fā)展。宮燈基本上代表了明清兩代燈具的最高水平。
從質地看,宮燈主要是用細木為框架,雕刻花紋,或以雕漆為架,鑲以紗絹、玻璃或玻璃絲。紗絹燈最早可溯源至南朝宋武帝時在元宵節(jié)上出現(xiàn)的葛絲燈籠,歷經(jīng)千余年發(fā)展,明清時,隨著制絹業(yè)的發(fā)達和相關工藝改進,絹紗燈在造型和工藝上都有了長足發(fā)展。玻璃燈又稱料絲燈,最初出現(xiàn)在云南。宮燈在形制上除圓形以外,常見的還有六角形、八角形,也有十二角形的。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大下小,很像中國建筑中的亭子。宮燈的骨架由近百塊大小不同并刻有花紋的木片粘合而成。燈頂?shù)颀堬L等圖案,燈的各面大都繪有精致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博古、文玩以及戲劇故事等圖畫,每角上都懸掛各種色彩的縷穗,燈底墜紅黃流蘇。因此宮燈除照明外,已成為精美的工藝品。
宮燈里照明燃料全是蠟燭。從用途來看,宮燈可分為供桌上使用的桌燈、庭院使用的牛角明燈、墻壁懸掛的壁燈、宮殿內懸掛的彩燈、供結婚使用的喜字燈和供祝壽使用的壽字燈等等??傊?宮燈作為我國手工業(yè)制作的特種工藝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根據(jù)不同用途而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造型,不僅和我國古代建筑形式極為協(xié)調,即使在今天的一些豪華殿堂和住宅里也能發(fā)現(xiàn)宮燈造型的裝飾。
燭臺是明清兩代劇院、飯店等公開場所的常用之物。明清時宮殿照明都用蠟燭,故除宮燈外,燭臺也是主要的照明用器。明清宮廷燭臺從質地上可分瓷、琺瑯、玻璃、金銀、玉石和硬木等各種材料。在用途上可分廟堂供器和室內用器兩類,并多以成對形式出現(xiàn)。前者形體較大,以廟堂五供形式出現(xiàn)為多;后者多為桌上用的小型蠟臺。從造型上看,主要有帶喇叭形座或覆式高足碗座的圓盤式和八角形器座八角盤式兩種。在一些琺瑯和金銀制品中也有人物和動物擎燭盤形的。無論哪種類型的燭臺基本上都由底座、立柱和帶較長燭扦的燭盤3部分組成。
總之,中國最早的燈具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自此以后連綿不斷,發(fā)展至今。中國古代燈具不僅種類繁多,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時代性,而且許多設計新穎、造型別致的燈具,還是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燈具不僅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的燈具發(fā)展提供了實物資料,也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民俗文化內涵。特別是自漢代出現(xiàn)元宵節(jié)張掛彩燈的習俗后,彩燈制作更是歷代不衰,直到現(xiàn)代化燈具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彩燈仍是人們一年一度歡慶元宵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