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丁耘:《易傳》與生生——回應(yīng)吳飛先生

《易傳》與生生


——回應(yīng)吳飛先生


丁耘


(本文刊于《哲學(xué)研究》2018年第1期。)

【摘要】本文是對吳飛先生《論“生生”》一文的回應(yīng),吳文與筆者舊文交涉的關(guān)鍵是如何理解“生生”。因此,本文試圖通過確定“生生”在《易傳》中的含義,說明吳文所看重的“生生十六字”實則是對“損”卦的解釋,而非如他所言是對“咸”卦的解釋。不過吳飛先生與筆者最終的立意與趨向并無實質(zhì)差別,吳飛先生之學(xué)重人倫,筆者進路則重道體。

【關(guān)鍵詞】生生 《易傳》 咸卦 損卦 人倫 道體


吳飛先生的《論“生生”》[1]是近期一篇重要的中國哲學(xué)文獻。文章從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歷史處境出發(fā),梳理和辨析了對生生之道的幾種闡釋方式,進一步提出了作者關(guān)于自然與人倫關(guān)系的基本主張。吳文考據(jù)周詳、論證縝密、視野開闊、辨析入微,且顯然具有更為完整的意圖,本來非我所應(yīng)置喙。由于文章在論題與理路上均直接涉及幾年前發(fā)表的拙作《生生與造作——論哲學(xué)在中國思想中重新開始的可能性》[2],而近來我自己也試圖推進有關(guān)思考,故不揣冒昧,撰文回應(yīng)。因篇幅有限、時間倉促,于西學(xué)部分只做兩點申辯:第一,吳飛先生以形質(zhì)論判斷西方哲學(xué)的基本傳統(tǒng),自有其合理之處。但在亞里士多德及其統(tǒng)緒中,目的論主導(dǎo)形質(zhì)論,而非相反。目的論確有超越形質(zhì)論之努力與效驗;第二,吳飛先生對中西學(xué)關(guān)系的看法與筆者大本不異,而態(tài)度略有不同。吳飛先生主判析,欲劃清一切界限;筆者主統(tǒng)攝,欲劃清界限之后收攝西學(xué),依中學(xué)闡釋而安頓之。唯此兩點所涉頗大,尚需論證,且待來日。下文僅就生生問題略申己見。



吳文與拙文交涉之關(guān)鍵,是如何理解生生。以此為前提,才能展開進一步的工作,徹底劃清生生與制作兩個模式的界限,推進中學(xué)、判攝西學(xué)。生生之為吳文的主題,理固宜然。


在這一議題下,吳文的生生之論有三個步驟:第一是通過內(nèi)外考證,確定“生生”在《易傳》中的文義;第二,在厘定“生生”文義的基礎(chǔ)上,闡釋“生生”的理義,確定其中所蘊之中國哲學(xué)出發(fā)點——取象。第三,從此基本取象出發(fā),解釋整個中國哲學(xué)的特質(zhì),尤其是它與中國文明(人倫)的關(guān)系。筆者先考察吳文生生之論的第一和第二步,因為這是他所有工作的真正基礎(chǔ);然后,筆者試著提出對有關(guān)問題的看法。


吳文在考證“生生”時,廣引先秦典籍,結(jié)論為:“由‘生’疊字為‘生生’,在先秦典籍中出現(xiàn)多處,其義多為迭言‘生’字以強調(diào)之,或為‘進進’,或為‘生計’,或為‘使生者生’??追f達亦釋《易傳》的‘生生’為‘不絕之辭’”?!斑@些地方(筆者按:指《易傳》之外有此二字的先秦典籍)的‘生生’要么二字都是動詞……要么第一個為動詞,第二個為名詞”。


此結(jié)論大體可從,然尤可益?!断缔o》里有同樣的疊詞現(xiàn)象,且在義理上與“生生”關(guān)系密切,即“成性存存”??追f達對此有確詁:“存,謂保其終也”;“存存”為:“存其萬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周易正義》,第274頁。)至于“生生”,孔氏則云:“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zhuǎn),后生次于前生,是萬物恒生,謂之易也。前后之生,變化改易?!保ㄍ希?71頁。)孔氏詁“存存”為明確的前動后名,而其解“生生”未以此種方式,表明孔未以“生生”為前動后名。故可確認,孔疏“生生”,“二字都是動詞”。然而嚴格地說,孔氏于“生生”只有解義,并無如對“存存”那樣的字義之詁。其解“不絕”,實因生生二字前后相聯(lián),示前后相繼,故有恒而不絕。此來自疊詞現(xiàn)象,猶“綿綿不絕”、“喃喃不休”,而與生之字義無直接關(guān)系。故孔氏解生生以“不絕”者,以陰陽之理義,非生之字義也。而其陰陽之理義,蓋從上文“一陰一陽之謂道”來。生生之理在陰陽,吳文對此廣引史料,解釋甚精:


京房釋“生生之謂易”云:“八卦相蕩,陽入陰,陰入陽,二氣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內(nèi),無不通也?!保ā毒┦弦讉鳌肪硐拢┸魉疲骸瓣庩栂嘁?,轉(zhuǎn)相生也。”(《周易集解》卷十三)王弼注:“陰陽轉(zhuǎn)易,以成化生。”孔穎達疏:“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zhuǎn),后生次于前生,是萬物恒生,謂之易也。”(《周義注疏》卷七)朱子云:“陰生陽,陽生陰,其變無窮,理與書皆然也。”(《周易本義·系辭上》第五章)李道平云:“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一消一息,轉(zhuǎn)易相生,故謂之易?!保ā吨芤准庾胧琛肪戆耍?nbsp;


《周易正義》書影


吳文據(jù)此概括:“各家的理解均指向同一個方向:陰陽之間的關(guān)系。陰陽消息變化,顯然是理解生生的關(guān)鍵。而諸家釋陰陽關(guān)系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強調(diào)陰和陽的相互轉(zhuǎn)化變易;另一方面,強調(diào)通過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化生萬物?!痹诠P者看來,此概括甚準確。不過,吳文所引六條材料中,主陰陽相互轉(zhuǎn)化義的占五條,唯京房一條主陰陽相互作用義。而在吳文后面的關(guān)鍵部分,對生生的理解,則只基于陰陽相互作用之義。此處據(jù)材料六分之五強的陰陽相互轉(zhuǎn)化義已消失不見,生生之義乃等于陰陽交合,兩個方面變成了一個方面。這是吳文對生生文義的梳理。


關(guān)于生生之理,吳文的闡述非常清楚。其所依文本為,《系辭下》云:“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這是言生生之理最重要的十六個字,我們將它簡稱為‘生生十六字’?!?吳文對“氤氳”與“化醇”做了比較細致的解釋:“‘氤氳’,又作‘缊’……狀天地間之煙云元氣交泰之象,故所謂‘天地氤氳,萬物化醇’者,指的就是天地之間,元氣蒸騰,陰陽交感,……強調(diào)天地化生萬物之過程?!?/p>


吳飛先生又以此與《序卦傳》對照:《系辭傳》中的生生十六字,又對應(yīng)于《序卦傳》中上經(jīng)、下經(jīng)開首的兩段話?!缎蜇詡鳌芬浴啊刑斓厝缓笕f物生焉’概括上經(jīng)三十卦,因上經(jīng)始于乾、坤,中有泰、否,終于坎、離,其大致結(jié)構(gòu)是講天地間之萬物,即‘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對下經(jīng)的概括則是:‘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毕陆?jīng)三十四卦“始于咸、恒,中有損、益,終于既濟、未濟,主言人事,即‘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辖?jīng)始于天地乾坤,以天地化生萬物為主題,……下經(jīng)言人類社會,始于咸恒夫婦之道,與上經(jīng)乾坤兩卦相對?!?/p>


這就是說,吳飛先生在前文所說的“陰陽相互作用”,在這里落實為“天地氤氳”“男女構(gòu)精”;吳文理解的“生生”,也就是這里的“化醇”、“化生”。其直接所據(jù)的卦象,就是乾坤與咸恒。


非獨如此,在天地與男女之間,吳文則又以男女結(jié)合更為基本,視為全部中國哲學(xué)的取象。而天地氤氳,則自男女構(gòu)精推衍而來:“中國哲學(xué)取象于父母的生育,并以此推衍為天地與萬物的關(guān)系,好像天地也是萬物的父母,如同人類的父母那樣孕育萬物。這一點既經(jīng)確立,動物和人的交合生育,倒好像是模仿天地的交合了?!彼纸琛吨芤渍x》孔疏“十六字”的“得一”之說發(fā)揮道:“借助人間男女交合之象,推想天地氤氳之事,而抽象出陰陽兩大原則,再以此來解釋萬物生滅,并認為,雌雄萬物與人間男女的交合,不過就是對天地氤氳的一種模仿,因而應(yīng)該模仿天地自然得一的品質(zhì),不可差二。這應(yīng)該就是作《易》者構(gòu)造出生生這個概念的大致思路?!?/p>


《系辭上》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而吳文之意,可謂“男道成乾,女道成坤”。從卦象上說,可謂乾坤出自咸恒,而后攝咸恒于其下。吳文所謂生生之理,于卦象根植于咸恒二卦,以咸恒為生生之本。

故吳文的結(jié)論為“‘生生’之德最核心的含義,就是父母生子這件事,這是中國哲學(xué)思考的起點,也是一切人倫關(guān)系的始點?!?/p>


綜上所述,吳飛生生學(xué)說要點如下:第一,生生之義的文本依據(jù)是《系辭下》的十六個字,即“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第二,此又相應(yīng)于《序卦傳》之上下經(jīng)之始,亦即乾坤咸恒四卦;第三,乾坤之卦,因而全部六十四卦,皆是以咸卦為基本取象推衍而來;第四,因此,父母生子之象,是中國哲學(xué)之起點,也是中國人倫之起點。


筆者對吳飛先生的一貫觀點,即“夫婦之道為中國人倫之起點”的看法,非常贊賞,基本同意的態(tài)度。但此文是通過證明男女結(jié)合是中國哲學(xué)的基本取象,來證明夫婦之道是人倫起點的。筆者對吳飛先生這一觀點的證明方式,則恕難茍同。具體而言,吳文上述理路的第一、第二、第三點,恐均有不妥之處。


第一,關(guān)于所謂“生生十六字”。


“生生”在《易傳》中出現(xiàn)的地方非常清楚,就是《系辭上》的“生生之謂易”。吳飛先生不去解釋此處的文本,反從《繋辭下》找出那與“生生”并無直接字面聯(lián)系的十六個字,以為這是《周易》經(jīng)傳關(guān)于“生生”之義的核心文本。這點令人費解。蓋《系辭上》多講八卦之成象。[3]亦講如何從八卦引申出六十四卦,[4]講了卦變(錯綜等)的原則,總論卦、爻、象、辭等的產(chǎn)生與解讀原則,《系辭下》則對卦爻辭進行串講,即所謂系屬卦爻也。[5]講六十四卦多,講特定的卦變爻動關(guān)系多,引述具體爻辭多。上下篇關(guān)系雖不可歸為綱目,總別之義則在焉??傉撘椎溃?dāng)見《系辭上》?!吧敝f是總論易道者,非僅屬特定卦象。生生之義,當(dāng)求之于《系辭上》的這段話:“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保ā吨芤渍x》,第268-272頁)這段總論,與“十六字”有本末輕重之別,先儒如來知德、王夫之等,皆從“一陰一陽之謂道”貫通生生之義。下詳。這就是說,對生生大義之出處,吳飛先生有些誤會。那十六字是關(guān)乎特定卦象的,不足以解釋“生生”。


來知德像


第二,即使吳飛先生所摘的“十六字”,也并非在解釋他最重視的咸卦,而是在解釋損卦。因而與作為《序卦傳》大書的上下經(jīng)之首的乾坤咸三卦,并不能等量齊觀。


《系辭下》對損卦的全部解釋是:“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灾乱灰??!笨追f達清楚地指出“三人行”云云為損卦六三之爻辭。但他對“天地氤氳”等十六字的疏解則是: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者,絪缊,相附著之義。言天地?zé)o心,自然得一,唯二氣絪缊,共相和會,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天地若有心為二,則不能使萬物化醇也?!澳信畼?gòu)精,萬物化生”者,構(gòu),合也。言男女陰陽相感,任其自然,得一之性,故合其精則萬物化生也。若男女無自然之性,而各懷差二,則萬物不化生也。(同上,第310頁)


這段話恐怕就是吳飛先生靈感的來源。吳文對此用了二千多字來闡發(fā),對比中西古典文明對待性欲與生育的不同態(tài)度,特別贊賞不以生育為目的之“任其自然得一”的交合。吳飛先生在這里發(fā)揮出來的道理甚是高明,但他據(jù)之發(fā)揮的孔疏其實并非毫無問題。


孔疏在此用老子《德經(jīng)》“得一”之義理疏通此十六字(參見李道平,第653頁),脫離了損卦之象,且隱隱然指向了“感”,誤導(dǎo)吳文將之與《序卦傳》有關(guān)地方相聯(lián)。王弼對六三爻辭的注倒是基于卦象的:“損之為道,‘損下益上,其道上行’。三人,謂六三已上三陰也。三陰并行,以承于天,則上失其友,內(nèi)無其主,名之曰‘益’,其實乃‘損’。故天地相應(yīng),乃得化醇;男女匹配,乃得化生。陰陽不對,生可得乎?故六三獨行,乃得其友。二陰俱行,則必疑矣?!保ā吨芤渍x》,第174頁)孔穎達疏曰:“夫陰陽相應(yīng),萬物化醇,男女匹配,故能生育,六三應(yīng)于上九……”。(同上)


王弼在注損卦時,很清楚《系辭下》里的“天地氤氳……”十六字是解釋損卦的,故力圖將之貫穿到對此卦象的注解里。但他又無法依據(jù)卦象來確切解釋這十六個字,故只泛泛地引為陰陽相應(yīng)之原理,來解釋六三與上九之應(yīng)??资枰嗍侨绱?。這恐怕無法解釋,為何《系辭下》在串講損卦時,要用寶貴的篇幅來引用一個《周易》的常識:陰陽爻在特定爻位之相應(yīng)?有此相應(yīng)的卦在在皆是,為何僅損卦提及此十六字?換言之,王、孔其實只是依據(jù)此十六字解釋損卦,而沒有依據(jù)損卦解釋這十六字。王、孔在對損卦的注疏中,涉及天地男女處都是隨處可用的泛論。正因為王弼對此十六字的理解本來就是原理性的,與任何卦象都沒有確切關(guān)系,故孔疏《系辭下》時干脆脫離了卦象,依據(jù)《老子》發(fā)揮自己的義理。而吳飛先生被孔穎達的這番發(fā)揮所吸引,又據(jù)此進一步發(fā)揮了他的生生之說。吳飛先生自己的學(xué)說亦非原則上不可成立,但如依據(jù)《系辭下》此十六字,則難以成立。蓋此十六字在《周易》經(jīng)傳中決非泛泛通理,而是有其獨特含義的。


王弼像


天地,謂泰卦,乾下坤上,故謂天地。男女,謂損卦。此卦兌下艮上。兌,少女之象;艮,少男之象;故謂男女。吳飛先生偏愛的咸卦則是艮下兌上,也是少男少女之象,故其混淆,在義理上亦無可厚非。但在卦象上則仍需批評,蓋損與咸相互是錯卦,即每一爻之陰陽皆相反?!兑住废涤谌藗愔氖窍特?,而非損卦。其中蘊含深意。下詳。


何以《系辭下》論及損卦要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蓋損卦是泰卦所變九卦中的一個。這點古今治易象者皆清楚,包括吳先生非常敬重的潘雨廷先生。(參見潘雨廷,第150頁)泰卦之變?yōu)閾p卦,無非泰中乾之三陽爻之一,上升至坤之上六,則乾損一陽為兌,坤益一陽為艮。一得一失之間,泰變?yōu)閾p矣。從卦氣說是陽爻上行。此即《彖》所謂“損下益上,其道上行”。至于乾之三陽爻中究竟何者上行,古之治易者有爭論。李道平從虞翻,認為是乾之初九上行(參見李道平,第374-375頁)。損從泰來,泰下乾之三爻,損一而上,此謂之“三人行而損一人”。初九上至泰之上六,外坤卦變?yōu)橥怍挢?,?nèi)乾卦變?yōu)閮?nèi)兌卦,兌即友也。此即“一人行則得其友”也。李道平引虞翻曰:“兌即‘友’(筆者注:初九)之上,據(jù)坤應(yīng)兌,故‘則得其友’,言致一也?!保ɡ畹榔剑?78頁)此與王、孔引老氏之“得一”何干耶?


《周易集解篡疏》書影


故李道平解所謂“十六字”曰:“‘天地’謂《泰》乾坤,‘男女’謂《損》艮兌。天地交則化醇,男女合則化生”(同上)這就比王、孔泛指陰陽相應(yīng)確切得多。按此解釋,天地氤氳、男女構(gòu)精之間不是什么類推關(guān)系,而是精確的卦變關(guān)系。天地氤氳導(dǎo)致男女構(gòu)精,從卦象上說,泰變?yōu)閾p,即陽爻所代表的陽氣特定運動的結(jié)果。


虞翻、李道平等徑直以天地氤氳為“泰”之天地交。而明代易學(xué)者,如來知德、王夫之則更精微地區(qū)分了天地交泰與天地氤氳。來氏在《周易集注》卷十四說:“以卦象言,地在中爻,上下皆天,有天將地纏綿之象。故曰天地絪缊。”(來知德,第676頁)這就把天地氤氳歸為損卦自身之象,而與泰卦的天地交有所區(qū)別。來氏也區(qū)分了化醇與化生:“天地絪缊,氣交也,專一而不二,故曰醇。男女構(gòu)精,形交也,專一而不二,故化生。”(同上)是天地、男女為氣交與形交之別。


船山《周易內(nèi)傳》亦以為,損卦“有天包地之象;陽運乎外,陰處乎中,天地之化機于此而著?!保ㄍ醴蛑?,1996年a,第345頁)《周易外傳》則體會更精,以為陰陽莫盛于泰卦,損卦未如泰卦之盛,“授之成而不能成,欲致之而未可致也?!保ㄍ醴蛑?,1996年b,第1051頁)猶如密云不雨、暑氣蒸騰,天地將交而未交,故云“天地絪缊,萬物化醇”。(同上)船山亦如來知德區(qū)分氣交、形交,為分辨神、形留下余地:“‘絪缊’,二氣交相入而包孕以運動之貌?!肌?,化其氣而使神?!湫味归L。”(王夫之,1996年a,第597頁)其《尚書引義》更認為:“形化者化生也,氣化者化醇也……形日以養(yǎng),氣日以滋,理日以成。” (王夫之,1996年c,第300頁。原文為“形化者化醇也,氣化者化生也”,當(dāng)是筆誤,據(jù)《周易內(nèi)傳》之說改)而不能離形言神,故“人不能離生以養(yǎng)醇”,才有吳文重視的人倫之基:“不可專歸生化于天地以遺父母”。(王夫之,1996年a,第598頁。吳文所引王夫之的《張子正蒙注》之義同此)


綜合上引諸易學(xué)者之說,可知吳文被孔疏所誘,以咸感之義解“天地氤氳”等十六字為誤。將天地交泰與天地氤氳等而視之,于義亦有未安。而此十六字所云化生化醇,尤非“生生”之總義,下詳。


第三,即使撇開“天地氤氳”等十六字,依據(jù)《序卦傳》定生生之義,亦非確鑿無誤。諸《易傳》中,《序卦傳》最為可疑。豈獨宋儒非之?韓康伯云:“《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蘊也?!保ā吨芤渍x》,第334頁)船山語更截然:《序卦傳》上下“二篇必非圣人之書,即以文義求之,亦多牽強失理?!保ㄍ醴蛑?996年a,第638頁)通達如來知德,以為《序卦》乃為象設(shè),非為理設(shè),不失為“圣人之至精”,然亦承認其唯述一端之理而已。(參見來知德,第717頁)[6] 


吳飛先生極為重視《序卦傳》,以為“惜乎漢唐宋明諸儒大多不夠重視,或存而不注,或略陳數(shù)語,如孔穎達云‘凡《序卦》所明,非《易》之缊也,蓋因卦之次托以明義。’?!庇忠詾榍迦褰寡?、近人潘雨廷獨得《序卦傳》之真蘊:“焦循釋其義曰:‘此贊伏羲作《易》之功也。父子、君臣、上下,禮義皆本于夫婦。伏羲定人道,制嫁娶,其教切矣?!僚擞晖⒏鼜埓笃淞x,以明《周易》全經(jīng)之義理結(jié)構(gòu)”。這幾條判斷恐皆有誤會。吳文所引孔穎達語,實為韓康伯語。(參見《周易正義》,第334頁)而孔氏關(guān)于全經(jīng)結(jié)構(gòu)之意見,實同于焦循,異乎韓康伯??资嫌凇吨芤渍x》下經(jīng)之首即疏咸卦云:


先儒以《易》之舊題,分自此以上三十卦為《上經(jīng)》,已下三十四卦為《下經(jīng)》,《序卦》至此又別起端首。先儒皆以《上經(jīng)》明天道,《下經(jīng)》明人事,然韓康伯注《序卦》破此義云:“夫《易》,六畫成卦,三才必備,錯綜天人,以效變化,豈有天道、人事偏于上下哉!”案:《上經(jīng)》之內(nèi),明飲食必有訟,訟必有眾起,是兼于人事,不專天道。既不專天道,則《下經(jīng)》不專人事,理則然矣。但孔子《序卦》不以咸系離?!断缔o》云“二篇之策”,則是六十四卦舊分上下,乾、坤象天地,咸、恒明夫婦。乾坤乃造化之本,夫婦實人倫之原,因而擬之,何為不可?”(《周易正義》,第139頁)


據(jù)孔疏,韓氏之前,即有先儒以夫婦為人倫之大原,故以咸恒另起下經(jīng)。上經(jīng)明天道,下經(jīng)明人事,故全經(jīng)之“義理結(jié)構(gòu)”,不必待潘雨廷而后明也。而孔穎達之攻韓康伯,正據(jù)《序卦傳》。故焦循之意,絕非孤明獨發(fā)。前人之疑《序卦傳》,非因不同意咸感為人倫之原,而實因《序卦傳》上經(jīng)卦象關(guān)系的紊亂。(參見潘雨廷,第302頁)清理此關(guān)系,方是潘雨廷之貢獻。故潘氏所明,實非“義理結(jié)構(gòu)”,而是《序》傳的卦象結(jié)構(gòu)。而潘氏如此維護《序》傳,亦不能否認韓康伯之指責(zé)。潘氏論《序》傳云:“《序卦》曰:‘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苏撟匀滑F(xiàn)象尚可。繼之取天一生水之象而卦為需訟?!缎蜇浴泛弦匀耸露唬骸枵唢嬍持酪?。飲食必有訟’云云,殊非列卦象者之思想?!保ㄅ擞晖?,第303頁)這正是用了孔穎達的例子,來復(fù)述韓康伯的判斷:“凡《序卦》所明,非《易》之缊也……。”(《周易正義》,第334頁)


然而潘雨廷對整個《序卦傳》的態(tài)度因此顯得有些怪誕。因為他堅持《序卦》與《彖》的區(qū)別是,在前者,上篇僅言天地,“于人事宜歸下篇”。(參見潘雨廷,第303頁)這樣,他的批評就是,《序卦》之言義理,未能堅持《序卦》本有的原則。為何如此?因潘氏是純粹按照卦象來推衍《序卦》的。焦循亦是此意,而來知德早有此說矣。[7]如吳飛先生確尊主潘學(xué),當(dāng)如潘所做,從卦象解釋上下經(jīng)之關(guān)系,而非僅籠統(tǒng)地說:“下經(jīng)言人類社會,始于咸恒夫婦之道,與上經(jīng)乾坤兩卦相對……與上經(jīng)同中有異,異中見同,參天地以成人事,明生生而言變化?!卑矗藗愔?,夫婦也,咸恒也。天地,乾坤也。于《易》,夫婦之于天地,即咸恒之于乾坤。此卦象推衍關(guān)系,非“相對”“參照”那樣簡單。諸易家包括焦、潘于此又微有不同。來知德、焦循以為從作為上經(jīng)之首之乾坤兩卦推出。而焦循“相錯旁通”之說更精微,以乾坤六子相錯成損、益、咸、恒等象。船山用來氏錯綜之說,以此推衍《序卦傳》則較來氏為繁。[8]而虞翻、荀爽、李道平及潘雨廷等則以天地為泰否兩卦所含之乾坤。咸自否來,恒自泰來。[9]無論天地取何種解釋(乾坤或否泰),無論咸恒來自否泰(虞、李、潘等)或艮兌震巽(焦),都是由天地直接或間接地推衍為夫婦,不可能如吳飛先生所主張,推衍從咸卦體現(xiàn)的夫婦之道出發(fā)。如吳飛先生堅持以夫婦之道反推天地之道,《中庸》或有比《周易》更直接的證據(jù),《中庸》有所謂“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保ā抖Y記正義》,第1429頁)而《易》之取象則天地日月:“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辭上》)


吳飛先生極為重視咸恒之卦,以此為人倫之原。善哉斯言!誠古人之遺意也。然而他以損卦十六字詮釋咸卦,或于男女交合與夫婦之道,有所混淆。損卦兌下艮上,咸卦艮下兌上,皆少男少女之象,而圣人以咸卦而非損卦為下經(jīng)之首,以男女構(gòu)精之辭系于損卦而非咸卦之下,蓋有微意也。單純交合,尚非人倫。咸卦柔上剛下,男下女、止而悅,方是禮義之象、娶女之象、婚姻之象,而非單純交合之象。故卦辭曰:“咸:亨,利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yīng)以相與?!眱H云二氣感應(yīng),區(qū)分不了咸、損二卦。故《彖》緊接著說:“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蓖蹂鲎ⅰ爸苟f”曰:“故‘利貞’也”。孔穎達疏曰:“不失其正,所以‘利貞’也?!保ā吨芤渍x》,第139頁)而損卦無“利貞”之德。唯云“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北亍坝墟凇?,然后“元吉”;必“無咎可正”,然后“利有攸往”。(參見同上,第171-172頁)故來知德注曰:“人心之說易失其正,惟止而說則無徇情縱欲之私,此所以‘利貞’也?!邢屡?,以艮之少男下兌之少女也。凡婚姻之道,無女先男者,必女守貞靜,男先下之,則為得男女之正,此所以‘取女吉’也?!保▉碇?,第374-375頁)而女先男實損卦之象。咸損之別,宜玩味也。


綜合前人之說,損卦未必有正,而咸卦必正也。二卦之差異,即夫婦之道與男女交合之差異,人倫與“化生”之差異也。故唯咸恒為人倫之原,損卦十六字不與焉。吳飛先生的整個學(xué)說,志在夫婦正始、彝倫攸敘。故咸、損差異所在,對之絕非無關(guān)緊要。冀賢者察之。



拜讀吳文之后,鄙人之獻疑如上。至于拙見,將上文之批評倒轉(zhuǎn)即可明白。即筆者不主張從咸損等特定卦象曲通生生之義,而當(dāng)以文脈定文意,徑從出處推闡其義、尋繹其理。吳文已引其出處:“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贝似蚤L,古人有引述極簡者,唯摘“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兩句(參見楊樹達,第85頁)。其征雖簡,其詁則在焉,即以為兩句意通,合說順天改易之理。古人亦有引述極繁者,即從“一陰一陽之謂道”以下全章摘錄,方能確解“生生之謂易”,來知德、王夫之皆如此。為將“一陰一陽之謂道”以下與“顯諸仁,藏諸用”以下合說,來、王皆破《周易正義·系辭》之分章,[10]依朱子《周易本義》(參見朱熹,第140-141頁),將“一陰一陽之謂道”判為第五章首,“顯諸仁”以下段落均攝此章以下。(參見來知德,第620頁;王夫之,1996年a,第524頁)吳文引“生生之謂易”出處不全,蓋從《周易正義》之分章也。朱、來、王之分章頁。蓋《周易正義》判“顯諸仁”以上為第四章,以下為第五章,以為“上章論神之所為,此章廣明易道廣大,與神功不異也”(《周易正義》,第270頁)按,其所判第四章有“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非無易道也;所判第五章有“陰陽不測之謂神”,非無神之所為也。要之強分神與易道為二章則非。所判第五章之“顯諸仁,藏諸用”當(dāng)用所判第四章之“仁者見之謂之仁……百姓日用而不知”解,此王、孔自已言之(同上),何故分屬二章?故當(dāng)從朱、來、王判章,亦當(dāng)從來、王,從“一陰一陽之謂道”以下一義直貫而解“生生之謂易”。蓋“一陰一陽之謂道”章實乃全部《系辭》乃至全部《周易》經(jīng)傳最重要之一章,易道之通義、天人際之微、儒家義理之髓、儒道之分野等皆包攝其中。故不揣辭費,俱引朱、來、王本《繋辭上》第五章如下: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保ㄍ?,第268-272頁)


王夫之像


《周易》經(jīng)傳中“生生”唯見乎此章。不通此章之義,即便旁涉廣大,所得皆非《易》所謂“生生”之實義也。此篇之難,不在文字,而在道理。孔疏文義不精,蓋未得理義也。此章理義,船山解極精。然亦有所宗、有所變。其《周易內(nèi)傳》頗宗來注,而《周易外傳》取精用弘,與《尚書引義》之說互為犄角,別開生面矣。鄙人對于生生之見解,大體近宗船山,遠紹明道。略釋如下。


來知德注此章,從“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氣貫下。以為“一陰一陽”是理乘氣機出入。氣迭運,故太極之理流行而日新,故謂之道。(參見來知德,第620頁)此一陰一陽之道既在天地,也在天人之際,也在《易》經(jīng)中?!耙蕴烊速x受之界言之”,就是繼善成性。此道在《易》一書之中,就是生生之謂《易》?!吧奔础瓣柹?,陰生陽,消息盈虛,始終代謝,其變無窮”。(見來知德,第622-623頁)以吳文所舉兩重釋義衡之,來知德乃以陰陽相生,而非陰陽交入義注“生生”。[11]來注可謂一體貫通,而諸用殊絕。蓋以為天、人、經(jīng)三者平行,皆道之所在也。彼以“接續(xù)不息”注“繼”,則天道內(nèi)自有其繼,貞下起元,何必繼之以善?繼既在一陰一陽之道內(nèi),為何道后又要說個“繼”?此則猶有天人二本之疑。


船山《周易內(nèi)傳》解此章大處依來氏,但極重視“繼”。船山以為“道統(tǒng)天地人物,性則專就人而言也”(王夫之,1996年a,第526頁),“繼”則示“天人相接續(xù)之際,命之流行于人者也?!保ㄍ希?。此言固與來注無大差別。但天命流行之后,“于是人各有性,而一陰一陽之道,妙合而凝焉?!保ㄍ希┻@就非來注所能包含的了。船山此解,本宗《中庸》“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之理。[12]雖然性小道大,但“性小而載道之大以無遺”(同上)。船山此說遠應(yīng)明道之學(xué)。程顥云:“……若如或者別立一天,謂人不可以包天,則有方矣,是二本也?!保ā抖碳罚?21頁)又云:“天人無間斷?!保ㄍ希?19頁)《周易內(nèi)傳》雖云道大性小,但性能包道,這就向破天人二本邁進了一大步。《周易內(nèi)傳》之于“生生之謂易”,亦宗來氏,解“易”為《易經(jīng)》。道既全凝于性,道與性皆為《易》理所含。故《周易內(nèi)傳》注“生生之為易”一節(jié)曰:“此以下正言《易》之所自設(shè),皆一陰一陽之道,而人性之全體也?!保ㄍ醴蛑?996年a,第529頁)可見《周易內(nèi)傳》以陰陽相推之道解生生,而張大“繼”義,以融天人為一也。“同一道也,在未繼之前為天道,既成之后為人道”(同上),則天人固因“繼”而同一,而其言則似“繼”仍在天道之后、之外也。


《周易內(nèi)傳》書影


《周易內(nèi)傳》或微有未安處,《外傳》則極周澈矣,唯以“繼”之一義,貫天人、貫道善性。“甚哉,繼之為功于天人乎!天以此顯其成能,人以此紹其生理者……天人相紹之際,存乎天者莫妙于繼。然則人以達天之幾,存乎人者,亦孰有要于繼乎!”(王夫之,1996年b,第1007頁)


據(jù)此,“繼”之義大矣哉!天人之所以非二本,蓋因天人無非皆繼而已。繼非唯存乎人道,亦存乎天道。故人之繼天,即人即天,即天即人。既是人道,也因之就是天道。反之亦然。這才叫道成于性、至道凝于至德。在人性中成就的,無非就是天道。故《周易外傳》實以“繼”釋“生生”,而又以此“生生”為總綱回釋道體、回釋道善性。故在《周易外傳》,生生為易之說已非道在《易經(jīng)》而已,而是道之總綱,遍在天人?!胺蚍比挥猩?,粹然而生人,秩焉紀焉,精焉至焉,而成乎人之性,惟其繼而已矣?!保ㄍ希┻@是將人性之成,皆歸于生生、歸于繼。而在人之生生,無非即天道也。故“道之不息于既生之后,生之不絕于大道之中,綿密相因,始終相洽,節(jié)宣相允,無他,如其繼而已矣。”(同上)這就是《周易外傳》對“生生之謂易”的字面解釋。保留了孔疏“不絕”之文義,而以繼之理義徹解之。又以大道釋“易”,徹底與來注撇清關(guān)系。[13]故此“繼”絕非僅在天人之際,而是貫穿天人。“一陰一陽之謂道”者,亦無非“繼”也。故船山云:“以陽繼陽,而剛不餒;以陰繼陰,而柔不孤;以陽繼陰,而柔不靡;以陰繼陽,而剛不暴?!保ㄍ希┲链耍缴f大明,無非一繼而已。一陰一陽之謂道者,繼也。天人之際者,繼也,人之成性者,亦繼也。繼故不絕。惟生生不絕,故“天人無間斷”。天人無間斷,天道乃凝成于人性。性理即生理也。人之紹天者,非與天了不相干,而即天道所立、至道之凝也。此流行不已、成人凝道之總體,即生生,即道體也。


此即鄙人所依之船山“生生”說,舊文判釋牟、海、亞氏之學(xué),無非為引出此道體而已。船山此說,蓋以“繼”為“生生”之理義,下通孔疏“不絕”之文義。鄙意“不絕”為文義亦不確。蓋生生故不絕,非生生文義即“不絕”也。故略呈考證,為船山釋補一文義?!洞呵锕騻鳌でf公三十二年》有“(叔)牙謂我乎:‘魯一生一及’”。何休解詁曰:“父死子繼曰生,兄死弟繼曰及”。(《春秋公羊傳注疏》,第216頁)《史記·魯周公世家》則云:“叔牙曰:‘一繼一及,魯之常也?!迸狍S集解引何休:“父死子繼,兄死弟及?!保ā妒酚洝?,第1532頁)何解較裴引尤精。兩處正文相參可知,繼即生也。故船山解非獨合《易傳》之理義,亦合其文義。生之為繼,乃可作用于自生。生即繼其生,意即生生。生有此理故不絕不息。而此理非獨見于天道之一陰一陽,亦見于人道之仁義禮信。人道之仁義禮信,即一陰一陽之繼與成也。唯如此,儒家義理之學(xué),乃與道家判然有別。[14]生生之說,實道體所系。故曰:“‘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繼此生理者,即是善也?!保ā哆z書》,見《二程集》,第29頁)


以上是鄙人關(guān)于生生的基本見解。[15]與吳學(xué)大旨,并無實質(zhì)差別,只入路不同。吳飛先生取道陰陽之交、夫婦之合,鄙人取道陰陽相繼、天人相紹。吳說重人倫,鄙說重道體。鄙說可包吳說,吳說也可推出鄙說,要皆易理也。故《系辭》云:“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保ā吨芤住は缔o下》)




注釋:

[1] 本文據(jù)以摘引的是吳飛先生于2017年9月13日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哲學(xué)所做的學(xué)術(shù)講座之全文。張奇峰博士、裴延宇同學(xué)與蘇杭同學(xué)為本文收集資料提供了幫助,特此致謝。

[2] 此文刪節(jié)版發(fā)表于《中國社會科學(xué)》2013年第4期,題目亦改為《哲學(xué)在中國思想中重新開始的可能性》。后收入丁耘文集《中道之國》,標題恢復(fù)為《生生與造作》。(參見丁耘,第249頁)

[3]如“是故剛?cè)嵯嗄Γ素韵嗍?,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fēng)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見來知德,第608頁)即講乾坤如何產(chǎn)生其六子:震巽艮三男與坎離兌三女。

[4]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周易正義》,第282頁)

[5] 故《系辭下》篇首即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保ㄒ妬碇?,第17頁)

[6]“物不可久居其所,泛論物理也。如人臣居寵位之久者是也。豈有夫婦不久居其所之理?《序卦》止有一端之理者正在于此?!保▉碇?,第722頁)此來氏對《序卦傳》之微詞也。

[7] 來知德云:“殊不知《序卦》非為理設(shè),乃為象設(shè)也。”(來知德,第717頁)

[8] 焦循曰:“乾坤,父母也……六子一父母所生,不可以合。故必相錯旁通”。(焦循,第221頁)八卦相錯,見其《易圖略》卷四“八卦相錯圖第四”。乾坤相錯為否泰,震巽相錯成恒益,艮兌相錯成咸損。(見同上,第914、915頁)焦氏之“旁通”雖與虞翻用語相同,實較虞為繁。其相錯亦非來氏所謂“錯”。船山則用來氏錯綜之法,推衍《序》傳諸卦。(參見王夫之,1996年b,第1099頁)

[9] 泰否皆含乾坤,皆含天地。否變?yōu)橄?,泰變?yōu)楹?。夫婦之道,咸恒一貫,非獨取咸。皆由天地出,是所謂有天地而后有男女,有男女而后有夫婦也。(參見李道平,第314、315、320頁)

[10] 《周易正義》之分章蓋從周氏。先儒亦有其它分章方式,然均不同于朱子。(參見《周易正義》,第256-257頁)

[11]焦循以反復(fù)推移解生生,亦以為此句說《易》經(jīng)而非易道,與來注無實質(zhì)差別:“生而又生,往來交易,此易所以名易也?!保ń寡?64頁)

[12] 鄭玄注“凝”為“成之者性”也之“成”。(參見《禮記正義》,第1455頁)

[13]此處可參程子之說:“易是個甚?易又不只是這一部書,是易之道也?!保ā抖碳?,第31頁)

[14] 近人劉武注《逍遙游》,以《周易·乾·彖》解“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謂:“夫《莊子》此書,所以明道也。其所謂道,非仁義之謂,乃陰陽之謂也”。(劉武編著,第16頁)其說固是,然而道家雖排仁義,儒家則不排陰陽也。非獨不排,在儒家,仁義方成就陰陽,天道凝成于人德,此即《易傳》繼善成性之理、生生之理也。

[15] 篇幅所限,言不盡意,詳見即將出版之拙著《道體學(xué)引論》。


參考文獻:

《春秋公羊傳注疏》,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丁耘,2015年:《生生與造作——論哲學(xué)在中國思想中重新開始的可能性》,載《中道之國》,福建教育出版社。

《二程集》,2004年,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

焦循,2012年:《易章句》,載《焦循著作集·雕菰樓易學(xué)五種》,陳居淵主編,鳳凰出版社。

來知德,2004年:《周易集注》,張萬彬點校,九州出版社。

李道平,1994年:《周易集解纂疏》,中華書局。

《禮記正義》,1999年,見《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劉武編著,1987年:《莊子集解內(nèi)篇補正》,中華書局。

潘雨廷,2001年:《論<周易·彖>作者的思想結(jié)構(gòu)》,載《易學(xué)史發(fā)微》,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

《史記》,1959年,中華書局。

王夫之,1996年a:《周易內(nèi)傳》,載《船山全書》第一冊,岳麓書社。

              1996年b:《周易外傳》,載《船山全書》第一冊,岳麓書社。

              1996年c:《尚書引義》,載《船山全書》第二冊,岳麓書社。

楊樹達,2006年:《周易古義 老子古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易正義》,1999年,見《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朱熹,1992年:《周易本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編輯:李  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智慧掠影】《周易》(《易經(jīng)》《易傳》)
《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xué)思想
張岱年論文論《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xué)思想
《易經(jīng)》問題新論 易律夫撰
《周易本義》易傳序
易傳(十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