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山凹,距井陘縣城西南約30km“其山重岡疊嶂,豐草喬林,山明水秀”,“四面青山遠翠,八方曲水爭流,亦圣境之地也”村中龍王廟的碑記生動地記述了村落的周邊環(huán)境.
這是一座閣廟相接的古老建筑。下層是閣,用較為平整的青石砌成,中間用巨石券成拱形,匾額上書“襟山帶河”隸楷相間四個大字;左側一通石碑,記載了閣廟的修建過程。閣門下一條通道,供人們和車輛往來,古道遺痕盡收眼中。
明嘉靖年間梁氏家族遷至“甘桃溝”,而后梁姓家族壯大擴張,村落發(fā)展迅速,清中期梁氏梁深中武狀元,其弟梁潤中文狀元,梁氏成為本村望族,村名也隨之改為“大梁江”。
早起干活的村民
晨曦中可以聽見雞鳴
相傳,在元代末期這里就開始有人居住,到了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了一個大的村莊——大梁江。大梁江村現(xiàn)有街道3條、石頭巷子5條,總長約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鋪成。
墻上的文字,訴說著歲月的變遷
村口賣土特產(chǎn)的老奶奶,進村的時候和她約定出來再買,出來后買了二斤山核桃。要現(xiàn)金,電子支付不能通用。
沿著石子路,進入村子
2012年12月20日入選首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
因地處晉冀交界、太行山腹地,這里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仿佛置身于了一個世外桃源
村內(nèi)還保留著162座完整的四合院,全部由石頭建成。
整體建筑依山坡而建,錯落有致,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雙重特色,有著一股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感。
梁氏宗祠,祠堂里供奉著祖先和先賢
房子的屋頂都是平的,可以晾曬糧食作物
悠長的石板路,在晨曦中閃著光亮,多少先人踩著這條路走出村子,走向新生活。村子共有3條街道、5條巷子,總長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鋪成。
勤勞善良的父老鄉(xiāng)親,在聽地方戲,曲調(diào)高亢雄渾。
“武舉人大院”有九個院落,相通相連,又各自獨立,俗稱 “一宅九院”。大院占地兩畝,房屋百間;整座院落高大宏偉,氣勢威嚴。
路邊墻上寫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默默告訴后人那過去歲月的澎湃與激情
蜿蜒曲折的石路讓你心中泛起一股寧靜、幽遠的思緒。
該村明代之前屬山西省太原府平定州承天都管轄——村名甘桃溝,清代梁姓居多之后更名大梁家,由于對水的企盼,民國起叫大梁江。
村子兩側的房屋更是依坡就勢,參差錯落。
古樸的建筑,祈求美好生活向往的裝飾蘊含著民間深厚的文化。
踏著腳下的鵝卵石由閣門而入,回首望去,一面影壁散發(fā)著古香古意。影壁由鏤空的六棱青磚組合而成,上面雕滿了花紋。中間一幅犭貪獸圖,昂首拱尾,四蹄騰空,告誡村民“戒貪”。
大梁江村是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的古村落,距離井陘縣城大約30公里處。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代:于謙
這個于家石頭村落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后裔居所。
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在首領也先的領導下日益強盛,經(jīng)常侵擾明朝邊疆。明正統(tǒng)十四年,瓦剌部大舉進犯明朝,邊境警報日日不斷傳到朝中?;鹿偻跽癫活櫇M朝文武官員反對,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于是英宗偕王振統(tǒng)領的倉促籌集的2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結果明朝大軍在土木堡之戰(zhàn)中全軍覆滅。英宗皇帝被俘,王振死于亂軍之中。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消息傳來,京城大亂。眾大臣提出國都南遷,遭到兵部侍郎于謙的反對。倉促中擁立的景泰皇帝明代宗支持于謙。于謙征集兵丁,籌集物資,趕制軍械,迎戰(zhàn)也先。也先大軍長驅深入,直至京城。于謙帶兵擊敗了來犯的也先大軍,贏得勝利。
也先多次侵擾,均遭失敗,無計可施,只得送回被俘的明英宗。明英宗回到北京,被尊為太上皇,住在北京南宮。1457年,一些別有用心的大臣趁明代宗生病,發(fā)動政變,擁立明英宗復辟,而拯救大明江山于危難的忠臣于謙卻被處死,全家被抄,家眷被充軍發(fā)配。
他的族人逃跑到井陘的南峪村隱居,后來到了于家村這個地方,建立了于家村。
500年前,于謙之子隱居井陘南峪村,留有三子:于有道、于東道、于南道兄弟三人。成化年間(約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攜家眷秘密遷居于這曠野深山隱居。當時這里荒無人煙,于家人“與木石居,與鹿逐游”,生活條件十分困乏,其族人以頑強的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生活。
目前,這個石頭村已有1600多口人,繁衍至今24代,村里人95%以上是于姓。
這里的居民是明朝大臣于謙的后代,建村距今有五百多年歷史。觀音閣、真武廟、于氏宗祠等。它們集中在官坊街和底下街,他們用石頭搭房壘屋,造石具開荒種田,炊飲餐具全部用石頭打鑿而成。春風秋雨,世事滄桑,于家人在這里依漫山石頭,開一方鄉(xiāng)土,繁衍生息,由幾戶人家,發(fā)展到一個石頭村落。
一方鄉(xiāng)土, 一種精神,于家人用樸實堅貞的石頭在荒野深山抒寫下不朽的生存史詩。堅韌不拔的精神內(nèi)涵,代代相傳的奮爭精神的寫照,不僅僅是先祖精神風范的遺存,也給后人貿(mào)下了傳頌的財富。于家村顯現(xiàn)了逃文化。村中四通八達,也是于謙后人為了逃避追捕而建。如果有機會一定走進村民家,聽聽歷史的回音。對大媽而言,我們都是匆匆的過客,就是身邊掠過的一絲風,房角飄過的一片云,對她來說這一丁點也無關緊要,她只愿意在這個院子里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我不知道還會不會再去這個石頭村,但我知道我會?;貞浧鹉歉贝认榈拿婵?,那個微笑,那個小院。和那記憶中的山核桃......于家人世代“與木石居,與鹿逐游”,生活條件十分困乏,其族人以頑強的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以石搭房壘屋,造石具開荒種田,炊飲餐具全部用石頭打鑿而成。當你踏著五百余年的青石板路,穿行在石頭的世界里,那幽深的巷子,那無言的石碾、那獨特的石閣、那莊重的石廟……你會感知,經(jīng)過歲月長河的洗禮,這一切都泛著歷久彌新的光彩,深深地鐫刻在你的腦海中。清涼閣共有三層,底下沒有根基,直接建在諸多石板之上,矗立在村口最明顯的位置來這里的人一眼便能夠看到它。清涼閣上面兩層皆為廟宇,最上層是玉皇廟頂,供玉皇大帝。第二層分四室:東室三皇廟,供堯、舜、禹;南室三義堂,供劉、關、張;北室閻王殿,供閻羅王;西室觀音祠,供送子觀音、癍疹娘娘和眼光娘娘。清涼閣的最下層是搭券形建筑,東西走向,曾是于家村的東大門。始建于萬歷九年,相傳是于謙的侄子于喜春一人所建。于喜春力大無窮,立志要將清涼閣修至九層,卻因施工中砸傷手指,得破傷風亡故。后人為紀念于喜春,便在原有二層清涼閣基礎上加蓋了第三層。清涼閣的神奇在于它并無地基,平地而起,更沒有使用類似水泥的黏合物質,石頭擺放毫無規(guī)律可言,線條結構粗獷,卻硬是矗立了近500年,使游人為之嘆服。
河北井陘縣是一個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座——于家村和大梁江。
我們的旅行,不止是為了簡單的曬幾張照片,更重要的是,帶著那份心去旅行,讓漫漫的人生長河因此變得豐富精彩,充實這難得的一生。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種來自心底久違的感動。
古村落,你愛或者不愛,他都在那里,不驚不喜,
你見或者不見,他都在那里,不聲不語;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文字:改編網(wǎng)絡
攝影:雕刻時光的大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