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尚書》釋義
《尚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最早時它被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漢代以后,《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經(jīng)》。這部書的寫作和編輯年代、作者已很難確定,但在漢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據(jù)說孔子曾經(jīng)編纂過《尚書》,而不少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可靠。
《尚書》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傳說中的堯虞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歷史約1500多年。它的基本內(nèi)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軍臣談話記錄,由此可以推斷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真實的反映了 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對后世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渡袝肥褂玫恼Z言、詞匯比較古老,因而較難讀懂。
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督裎纳袝饭捕似?,《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從唐代以來,人們把《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混編在一起后來經(jīng)過明、清兩代的一些學者考證、辨析,確認相傳由漢代孔安國傳下來的二十五篇《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寫的《尚書傳》是偽造的因此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和《尚書偽孔傳》。這個問題在學術(shù)界已成為定論。
現(xiàn)存二十八篇《今文尚書》傳說是秦、漢之際的博士伏生傳下來的,用當時的文字寫成,所以叫做《今文尚書》(《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寫成)。其中《虞夏書》四篇,《商書》五篇,《周書》十九篇。我們選錄的是《今文尚書》,不包括書《古文尚書》。原文主要依據(jù)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jīng)注疏》注釋和譯文廣泛參考了研究《尚書》的各種專著。
第一篇 堯帝功德滿天下
【原文】
日若稽古(1),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讓(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嗣骺〉?7),以親九族(8)。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幫,黎民與變時雍(10)。
【注釋】
(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開頭德發(fā)語詞,沒有實際意義。稽:考察。古:這里指古時傳說。(2)欽:恭謹嚴肅。(3)允:誠實。恭:恭謹??耍耗軌颉W專鹤屬t。(4)被:覆蓋。四表:四方極遠德地方。(5)格:到達。(7)俊德:指才德兼?zhèn)涞氯恕?8)九族:指同族的人。(9)平:辨別。章:使明顯。百姓:白官族姓。(10)黎民:民眾。于:隨著。使:友善。雍:和睦。
【譯文】
考查古代傳說,帝堯德名字叫放勛。他嚴肅恭謹,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寬宏溫和,誠實盡職,能夠讓賢,光輝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夠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親密團結(jié)。族人親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協(xié)調(diào)諸侯各國的關(guān)系民眾也隨著變的友善和睦起來了。
【讀解】
堯使古代傳說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開國元勛”。為帝王歌功頌德,使作為臣子的史官責無旁貸的職守,因為古代書寫歷史的人使官員,而不是學者,他必須站在官方的立場上維護最高統(tǒng)治者。這種做法后來相沿為習,很少有人脫出這個框框。
這樣一來,歷史就成為成功者的歷史,帝王功績德行的帳薄。歷史也顯得極端重要。他的價值主要在為統(tǒng)治者樹碑立傳。供后來的統(tǒng)治者學習借鑒,以便把好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我們最早的帝王長相如何,習慣、個性、個人生活如何,但我們明確地知道他英明偉大,功高德重,萬民擁戴,名垂千古。所以我們不得不敬仰,并為我們有這樣德祖先而自豪,慶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孫。
第二篇 春夏秋冬怎樣劃分
【原文】
乃命羲和(1),欽若昊天(2),梨想歷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時(4)。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賓出日(7),平秩東作(8)。日中(9),星鳥(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鳥獸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訛(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鳥獸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虛(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厥民隩(31),鳥獸 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閏月定 四時(34),成歲。允厘百工(35),庶績咸熙(36)。”
【注釋】
1)羲和:羲氏與和氏,相傳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時的官重黎氏的后代。(2)欽:恭敬。若:順從。昊:廣大。③歷:推算歲時。象:觀 察天象④人時:民時.⑤宅:居住。崳(yu)夷:地名,在東方。 (6)旸(yang)谷:傳說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賓:迎接。 (8)平秩:辨別測定。作。興起,開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這天晝 夜時間相等,因此叫日中。(10)星鳥: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鳥 名,所以則星鳥。(11)殷:確定。仲:每個季度三個月中的第二個月。 (12)厥:其.析:分散開來。(13)孳(zi)尾:生育繁殖。(14)交:地 名,指交趾。(15)訛:運轉(zhuǎn),運行。(16)致:到來。(17)日永:指夏 至?!毕闹吝@天白天最長,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這天黃昏, 火星出現(xiàn)南方。(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 思是鳥獸皮毛稀疏。(21)餞:送行。納日。落日(22)西成:太陽在西 邊落下的時刻。(23)宵中:指秋分。秋分這天晝夜時間相等,因此叫宵中。(24)星虛:星名,指虛星,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25)夷:平。這里指 回到平地居住。(26)毛毨(xian):生長新羽毛。(27)朔方:北方。幽都:幽 州.(28)在:觀察。易:變化。這里指運行。(29)日短:指冬至。冬至 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mao):星名,指昴星,為西方白 虎七宿之一。(31)隩(yu):奧,意思是內(nèi)室。(32)氄(rong):鳥獸細軟 的毛。(33)期(ji):一周年。有:又。(34)以閏月定四時:古代一年十 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計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實際天數(shù)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計超過了一個月,所以安排閏月來補足,使四時不錯亂。(35)允:用,以。厘:治,規(guī)定。百工:百官。(36)庶:眾, 多。熙:興起,興盛。
【譯文】
于是堯命令羲氏與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規(guī)律,根據(jù)日月星辰運行的情況來制定歷法,教導人民按照時令從事生產(chǎn)活動。堯又命令羲仲居住在東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觀察辨別太陽東升的時刻。晝夜時間相等,黃昏時鳥星出現(xiàn)在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春時節(jié)。這時民眾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鳥獸開始生育繁殖。堯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觀察辨別太陽向南運行的情況,恭敬地迎接太陽南來。根據(jù)白天最長,黃昏時火星出現(xiàn)在南方的天象,來確定仲夏時節(jié)。這時民眾居住在高處,鳥獸羽毛稀疏。堯又命令和仲住在西邊的昧谷,恭敬地為太陽送行,觀察辨別太陽西落的情況。根據(jù)晝夜時間相等,黃昏時虛星出現(xiàn)在南方的天象,來確定仲秋時節(jié)。這時人們回到平原居住,鳥獸的羽毛重新生長。堯還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觀察太陽向北運行的情況。根據(jù)白天時間最短,黃昏時昴星出現(xiàn)在南方,來確定仲冬時節(jié)。這時人們住在室內(nèi)避寒,鳥獸長出了細軟的毛。堯帝說:“唉!你們羲 氏與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閏月的辦法來確定春夏秋冬四時,這就成為一年。以此來規(guī)定各種事情就都會興盛起來?!?div style="height:15px;">
【讀解】
這一段記載了神明的堯帝制定歷法的情況。細節(jié)是否真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一些信息:中國遠在民族部落時代就已有了劃分春夏秋冬四時和周年的歷法,通過對天體運行的變化和地上物候變化的仔細觀察,來確定時令。我們現(xiàn)在已很難想象這件事對人類進步文明的巨大價值和意義。這標志著人們有了比較深刻的時間遷移感,同時也初步有了空間方位感。
時空意識的產(chǎn)生,導致了對時間流動的劃分、確認和記錄,對方位變化的辨認,在人們生存的層面上,時間和空間的確立有助于人們遷徙定居,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商業(yè)貿(mào)易等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也有利于人們的生活:春種秋收,夏避洪水酷熱,冬避嚴寒冰雪。在意義的層面上,時空感使人確認人自身在天地萬物間的位置,體驗人在天地間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從堯帝制定歷法的情況看,對自然現(xiàn)象的仔細觀察和對自然變化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是第一位的。這個立足點帶來的結(jié)果是對自然的重視、崇敬和順從,把人的存在納入自然的軌道,使人的生產(chǎn)、生活、思維合乎自然法則,因而最具有意義的生活,便是順應(yīng)自然的生活。
我們的民族崇尚自然的傳統(tǒng),大概就始于堯的時代。崇尚自然的意識,囊中體現(xiàn)在“敬天”的觀念上?!疤臁笔侨f物的主宰,它 既是神靈意志的體現(xiàn),又是自然法則的體現(xiàn);作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必須敬重上天,服從上天。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代表,他以上天賦予的絕對權(quán)力來統(tǒng)治人世間,因此被稱為“天子”。冒犯 天子,就是冒犯天神、自然法則,罪該萬死。小人真要冒犯天子起來造反,也要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
把“天”、自然、神靈同權(quán)力、特權(quán)和專制結(jié)合起來,也算是 民族傳統(tǒng)之一,即把自然涂上權(quán)力意志的色彩,敬重、順從自然,也就是敬重、順從權(quán)力。個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便在敬天、順應(yīng)自然、服從權(quán)力中消解了。這也是儒家要把《書》作為經(jīng)典的原因之一。
第三篇 堯帝挑選接班人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①,龔朕位②?”
岳曰:“否德添帝位③?!?div style="height:15px;">
曰:“明明揚側(cè)陋④?!睅熷a帝曰⑤:“有鰥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聞,如何?”
岳曰:“瞽子(8),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烝烝(9),乂不格奸(10)?!?div style="height:15px;">
乂帝曰:“我其誠哉!女于時(11),觀厥刑于二女(12)?!崩褰刀?于媯汭(13),嬪于虞(14)。
帝曰:“欽哉!”
慎微五典(15),五典克從(16)。納于百揆(17),百揆時敘(18)。賓于四門(19),四門穆穆(20)。納于大麓(21),烈風雷雨弗迷。
帝曰:“格(22)!汝舜。詢事考言(23),乃言凪可績(24),三載。汝陟 帝位(25)?!彼醋層诘?,弗嗣。
【注釋】
①庸命:順應(yīng)天命。②襲:用作“踐”,意思是履行,這里指接替帝位。③否(PT):鄙陋。添(tian):辱,意思是不配。④明明:明察 賢明的人。揚:選拔,舉薦。側(cè)陋:隱伏卑微的人。Σ#9316;師:眾人,大家。 錫:賜,這里指提出意見。(6)鰥(guan):困苦的人。(7)俞:是的, 就這樣。(8)瞽(gu):瞎子,這里指舜的父親樂官瞽瞍。(9)烝烝:形 容孝德美厚。(10)乂(y i):治理。格:至,達到。奸:邪惡。(11)女: 嫁女。時:是,這個人,這里指舜。(12)刑:法度,法則。二女:指堯的 女兒娥皇和女英。(13)厘:命令。媯(guT):水名。汭(rui):河流彎曲的 地方。(14)嬪:嫁給別人作妻子。,(15)徽:美善。五黃:五常,指父義,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6)克:能夠。從:順從。(17)納:賜予職 位。百接;掌管一切事務(wù)的官。(18)時敘。承順,意思是服從領(lǐng)導。 (19)賓:迎接賓客。(20)穆穆:形容儀容齊整。(21)麓:山腳。(22)格 到來,來。(23)詢:謀劃。考:考察。(24)乃:你。凪(zhi):求得。 (25)陟:升,登。
【譯文】
堯帝說:“唉!四方的部落首領(lǐng)!我在位任職七十年,你們中 有誰能順應(yīng)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領(lǐng)說:“我們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堯帝說:“可以考察貴戚中賢明的人,也可以推舉地位低微的賢人?!?div style="height:15px;">
大家向堯推薦說;“民間有個處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div style="height:15px;">堯帝說:“是啊,我聽說過。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
四方部落首領(lǐng)回答說:“他是樂官瞽瞍的兒子。他的父親心術(shù) 不正,母親善于說謊,,他的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與他們和睦相處.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化他們,使他們改惡從善,不走邪路。”
堯帝說。“那我就考驗考驗他吧!把我的兩個女兒嫁給他,通 過兩個女兒考察他的德行。”于是,堯命令兩個女兒到媯河的彎曲 處,在那里嫁給了虞舜。
堯帝說:“恭謹?shù)靥幚碚?wù)吧!”
舜謹慎地推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美德,臣民都能順從。他又受命管理百官,百官都能服從。他在明堂四門迎接前來朝見的四方諸侯。四方諸侯全都儀容整肅。他還到深山老林中去經(jīng)受風雨考驗,即使在狂風暴雨和電閃雷鳴時也不迷失方向。
堯帝說:“來吧,舜啊。我同你謀劃政事,考察你的言論,你 提的意見十分正確。經(jīng)過三年考驗,你一定能成就大業(yè)。你現(xiàn)在可以登上帝位了?!彼匆训畚蛔尳o更有德行的人,不愿就位。
【讀解】
對君王來說,挑選接班人是件大事,它關(guān)系到國家會不會變顏色。堯帝當了70年君王,功德滿天下,無奈年齡不饒人,總有退位的一天,要把權(quán)力交給下一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堯的時代還沒有皇帝江山不外傳的世襲制,可以把權(quán)力交給家族以外的人。這種移交權(quán)力的做法,在古代叫做“禪讓”。并且,把權(quán)力交給誰,可以由各方氏族首領(lǐng)參與討論,提出建議,推薦人選。這就很有點民主色彩了,不是由最高統(tǒng)治者一個人說了就算。
移交權(quán)力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且不說眾多爭權(quán)奪利的復(fù)雜瓜葛,單就享受夠了尊嚴、順從、聲名、功績、榮華富貴等等的心態(tài)來說,需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赡茉趫虻臅r代這是。不成問題的,即使從最高職位上退下來,依然會受到崇敬,不會失去得太多,不會人一走茶就涼,畢竟那時世風還很淳樸。
退出權(quán)力中心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衡,會帶來恐懼感。處于權(quán)力中心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誘惑力越大,失衡就越重,恐懼感就越強。這大概是后世的帝王們即使路上黃泉路也不愿交出權(quán)力的重要心理原因。于是,后來有了世襲制。天下是朕的天下,也是朕兒子孫子的天下,接班人早已由制度規(guī)定好了,用不著挑選,也不容外人討論、提意見。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把王位傳給了白癡太子司馬衷,只不過短短十六年,司馬家的天下就被白癡皇帝葬送掉了。
從今天想昨天,“禪讓”帝位和民主評選接班人,還是有幾分 讓人神往。
第四篇 舜帝代行天道
【原文】
正月上日①,受終于文祖②。在璇璣玉衡③,以齊七政④。肆類 于上帝⑤,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輯五端(8)。既月乃 日(9),覲四岳群牧(10),班瑞于群后(11)。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12),柴(13)。望秩于山川(14),肆覲東后(15) 協(xié)時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 贄(18)。如五器(19),卒乃復(fù)(20)。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八月 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禮。歸,格于藝祖(21),用特(22)。五載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23),明試以功,車服以庸(24)。
【注釋】
①上日;吉利的日子.②終;這里指堯退下帝位。文祖:堯太祖的 宗廟.③在:觀察。璇璣玉衡:指北斗七星。④齊:排比整理。七 政:指祭祀、班瑞、東巡、南巡、西巡、北巡、歸格藝祖七項政事。⑤ 肆:于是。類:一種祭祀禮節(jié),這里指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6)禋(yin) :祭祀。六宗;指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時。(7)望:祭祀祖山川 的儀式。(8)輯:收集,聚斂。五瑞:五種等級的玉器,諸侯用來作為信符。(9)既月乃日:挑選吉利的月份、日子。(10)覲(qin):朝見天子。 牧:官員.(11)班:頒,分發(fā)。后:指諸侯國君。(12)岱宗:東岳泰山。 (13)柴賜:祭天的禮儀。(14)秩;次序,依次。(15)東后:東方諸侯國 君。(16)協(xié):合。時:春夏秋冬四時。正:確定。(17)同:統(tǒng)一。律:音 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兩。(18)五禮;指公、侯、伯、子、男 五等禮節(jié)。五玉:即前面說的“五瑞”。三帛:三種不同顏色的絲織品,用于 墊玉。二生;活羊羔和活雁。一死:一只死野雞。(19)如:而。五器:指五玉。(20)卒:指禮儀完畢。乃:然后。復(fù):歸還。(21)格:到,至。藝 祖:文祖,即堯太祖的宗廟。(22)特:一頭公牛。(23)敷:普遍。 (24)庸:功勞。
【譯文】
正月的一個吉日,舜在堯的太祖宗廟接受了禪讓的帝位。他觀察了北斗星的運行情況,列出了七項政事。接著舉行祭祖,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一事,并祭祖天地四時,祭祖山川和群神。舜聚集了諸侯的五等圭玉,挑選良辰吉日,接受四方諸侯頭領(lǐng)的朝見,把圭玉頒發(fā)給他們。
這一年的二月,舜到東方巡視,到了泰山,舉行了柴祭,并按等級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接受了東方諸侯國君的朝見。舜協(xié)調(diào)了春夏秋冬的月份,確定了天數(shù);統(tǒng)一了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單位;制定了公侯伯于男朝見的禮節(jié),規(guī)定了五等圭玉、三種顏色絲織物、活羊羔、活雁和死野雞的用法。禮儀結(jié)束后,便把五等圭玉歸還給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視,到了衡山,像祭祀泰山一樣行禮儀。八月,舜到四方巡視,到了華山,祭把禮儀同祭泰山一樣。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視,到了恒山,祭祀禮儀同在華山一樣。舜回來后,到堯太祖的宗廟祭祖,用的祭品是一頭牛。
此后,舜每隔五年就巡視一次。各方諸侯在四岳朝見,各自報告政績。舜根據(jù)諸侯的政績進行評定,論功行賞,賜給他們車馬和服服飾。
【讀解】
這一節(jié)寫舜帝登基的情況。堯順利地移交了權(quán)力,舜順利地登上了帝位。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禮儀,種類之多,場面之大,氣氛之隆重,全都可以想見。畢竟,這是新天子的誕生,其意義得用盛大的禮儀來表示。因此,禮儀的規(guī)模,便體現(xiàn)了意義的大小。
禮儀的作用還在于發(fā)布信息,一是通報天地神靈,以取得合法身份;二是通報四方臣民,以歸順人心。
出身微賤的舜帝,上任后的動作十分大:修訂歷法,統(tǒng)一樂律和度量衡,嚴明禮儀等級,巡視四方,賞賜功臣,大有重振河山的王者氣度,表現(xiàn)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這當中包含著一個重要的潛臺詞:禪讓是英明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天下河山將大放光彩,生民百姓將幸福安康。
重要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生民是上天的生民;天子不過是代行上天之道,負責播撒上天的恩惠。說白了,天子也是侍者,今天的話叫做服務(wù)員,公仆;既伺候上天,又伺候萬眾,此外沒有什么特殊之處。這與世襲制的“家天下”有著天壤之別。如 果說公仆有什么特別之處的話,不外乎才干、德行、智慧、氣度等,而不是罩在頭上的光環(huán),可以為所欲為地玩弄權(quán)術(shù)、為自己大撈好處、光宗耀祖、飛揚跋扈。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侍者變成了主子,公仆變成了上帝,一切都顛倒了。江山有了歸屬姓氏,生民成了統(tǒng)治者的供養(yǎng)人和可以任意支配、宰殺的奴仆。龍顏不可冒犯,太歲頭上的土動不得,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正,天下變了。
重溫帝堯、帝舜的事跡,我們最古老的這兩位祖宗,能夠給我們的啟示該不算少吧!
第五篇 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
【原文】
肇十有二州①,封十有二山,浚川②。
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撲作教刑(5),金作贖刑。眚災(zāi)肆赦(6),怙終賊刑(7)。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8)!
流共工于幽州(9),放驩兜于崇(10)!竄三苗于三危(11),殛鰥于羽 山(12),四罪而天下咸服。
【注釋】
①肇:這里指劃分地域。②浚:疏通。③象:刻畫。典:常,常 用。典刑:常用的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罰。(4)流:流放。宥:寬 恕。⑤撲:檟(jia)楚,古代學校用作體罰的工具。(6)眚(sheng): 過失。肆:于是。(7)怙:依仗。賊:用作“則”。(8)恤:慎重。 (9)幽州:地名,在北方邊遠地區(qū)。(10)崇山:地名,在現(xiàn)在湖北黃陂以南。 (11)三苗:古代國名,在現(xiàn)在湖南、江西境內(nèi)。三危:地名,在現(xiàn)在甘肅敦煌一帶。(12)殛(ji):流放。羽山:地名,在東方。
【譯文】
舜劃定了十二個州的疆界,在十二座山上封土為壇,作祭祀用,并疏通了河道。
舜把五種常用的刑罰刻畫在器物上,用流放的辦法代替五刑以示寬大,用鞭刑來懲罰犯了罪的官員,用木條打來懲罰有罪過的掌管教化的人,用銅作為贖罪的刑罰。因為過失犯罪,可以赦免;要是犯了罪又不知悔改,就要用刑罰。慎重啊,慎重啊,使用刑罰時一定要慎重。
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qū)逐到三危,把鰥流放到羽山。這四個罪人受到了應(yīng)有的處罰,天下的人都心悅誠服。
【讀解】
舜帝上任后燒了三把火:劃定州界,制定刑罰,放逐堯的大臣共工、驩兜、鰥,以及三苗,于是天下人心歸順。接下來是任用百官,使國家機器運轉(zhuǎn)起來。舜三十歲出道從政,在帝王位置上呆了五十年,身后名垂青史。
咱們中國人對新任官員的信心,多半寄托在“三把火”上。舜 帝的“三把火”的重心在刑罰,表明他重視“依法治國”。這和后 世的帝王得天下后大興土木、賞賜功臣、爭權(quán)奪利形成鮮明對比。
還可注意的是,舜帝在重慎用刑罰,以懲戒為目的,區(qū)別罪行,處罰適度。這是開明君主與暴君(如秦始皇、隋場帝)的區(qū)別所在。治國的關(guān)鍵在治人心。不僅要賞罰分明,還要賞罰適度,才能使人心歸)煩,天下大治。以憂國憂民著稱的詩人杜甫曾說:“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边@話表明了他對堯、舜時代的向往。
第六篇 詩與歌可以感天動地驚鬼神
【原文】
帝曰:“夔!命汝典樂①,教胄子②,直而溫,寬而栗③,剛而 無虐④,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⑤,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 諧,無相奪倫(6),神人以和?!?div style="height:15px;">夔曰:“於(7)!予擊石拊石(8),百獸率舞。”
【注釋】
①樂;樂官。②胄(zhou)子:未成年的人。③栗:恭謹。 ④無:不要。⑤永:詠,意思是吟唱。(6)奪:失去。倫:次序,這 里指和諧。(7)於(wu):是啊,好吧。(8)拊:輕輕敲擊。石:石 磬,古代的一種樂器。
【譯文】
舜帝說:“夔??!我任命你掌管樂官,教導年輕人,使他們正 直溫和,寬厚恭謹,剛強而不暴虐,簡約而不傲慢。詩是表達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達思想情感的語言,音調(diào)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諧和五聲。八種樂器的音調(diào)能夠調(diào)和,不失去相互間的次序,讓神和人聽了都感到和諧。”
夔說:“好吧!我輕重有致地擊打石磬,使各種獸類都能隨著音樂舞蹈起來。”
【讀解】
舜帝對夔說的這段關(guān)于詩歌和音樂的作用的看法,后來被儒家當作“詩教”的經(jīng)典言論,也成了歷代官方所推崇的文藝觀,成 了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
按這種觀點,詩歌和音樂是人們內(nèi)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的最高標準,是和諧;和諧就是美,是優(yōu)雅,可以感天動地驚神鬼;和諧的詩歌和音樂被用來培育、陶冶人們的內(nèi)在情操,培養(yǎng)性情高雅的君子。
簡單地說,詩歌和音樂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發(fā)泄或娛樂消遣?,F(xiàn)在的流行音樂、交誼舞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君子的,詩歌也成了少數(shù)被認為神經(jīng)有毛病的人的自我發(fā)泄。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是我們的幸事,同時也是我們的不幸,正如鋼筋水泥叢林之于田園牧歌的幸與不幸一樣。
第七篇 對從政者的告誡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2),謨明弼諧(3)?!?div style="height:15px;">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④。淳敘九族⑤,庶明勵翼(6),還 可遠,在茲?!?div style="height:15px;">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7),在安民?!?div style="height:15px;">禹曰:“吁!咸若時(8),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9),能官人(10)。安 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讙兜?何遷乎有苗(11)?何畏 乎巧言令色孔壬(12)?”
【注釋】
(1)皋陶(gao yao)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獄訟。謨的意思是商討,謀 劃。本篇的內(nèi)容是舜帝、大禹和皋陶在一起商討大事的討論記錄,雖然經(jīng)過了后人的加工潤色,但仍保存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②允:誠信。迪:履 行,遵循。③明:高明,英明。弼:輔佐。④都:啊。永:長久。 ⑤淳:敦厚。敘:順從。(6)庶:眾人。勵:努力。翼:輔佐。(7) 人:這里指官員。(8)咸:全部,完全。時:這樣。(9)哲:明智。。 (10)官:管理,任用。(11)遷:流放。(12)巧言:花言巧語。令:善于。 色:臉色???;十分,非常。壬:奸侫的人。
【譯文】
考察古代傳說。皋陶曾說:“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就會決策英明,大臣們團結(jié)一致。”
禹說:“是啊!怎樣才能做到呢?”
皋陶說:“啊,對自己的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修養(yǎng)要持之以恒。 要使親屬寬厚順從,使眾多賢明的人努力輔佐,由近及遠,首先從這里做起?!?div style="height:15px;">禹十分佩服這種精當?shù)囊娊?,說:“是這樣??!”
皋陶說:“啊!重要的還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定民心?!?div style="height:15px;">禹說:“唉!要是完全做到這些,連堯帝也會感到困難?。≈松迫问敲髦堑谋憩F(xiàn),能夠用人得當。能安定民心便是給他們的恩惠,臣民都會記在心里。能做到明智和給臣民恩惠,哪里會擔讙兜?哪里還會放逐三苗?哪里會懼怕花言巧語、察言觀色的奸侫之人呢?”
【讀解】
皋陶對參與治理國家的人提出了修身、知人、安民三項要求。這些要求的前提是實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孟子曾說,“苛政猛于虎。”意思是說殘暴的統(tǒng)治者像兇猛的老虎一樣吃人不眨眼。這是后來的事情,與堯、舜時代的清明廉正的政治是兩碼事。
修身、知人、安民從理論上說起來很容易,在實際當中卻非常非常不容易。政治家因為公務(wù)繁忙,權(quán)力斗爭激烈,少有時間用于增加修養(yǎng)提高素質(zhì),況且應(yīng)酬宴席交際游玩占去了不少業(yè)余時間,加上有秘書操勞,修不修身就無關(guān)緊要了。知人更難。官場上野心家、陰謀家、奉承獻媚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多半戴著厚厚的面具,難以識破。他們抓住人性中喜歡別人奉承的弱點,化裝表演,實則為自己撈取好處。得逞了,就為世人做出了榜樣,以行動告訴人們還是做官的好。安民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人力物力。.老百姓的生活內(nèi)容多種多樣,除了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還。要有精神生活的要求、娛樂等等,單是滿足基本必需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就夠忙乎的了,要處處讓老百姓滿意,非得全心全意做老黃牛才行。再說,老黃牛也有累的趴下的時候。
第八篇 從政者要具備九種品德
【原文】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①。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②”
禹曰:“何?”
皋陶曰:“寬而栗③,柔而立④,愿而恭⑤,亂而敬(6),擾而毅(7),直而溫(8),簡而廉(9),剛而塞(10),強而義(11)。彰厥有常吉哉(12)!
“日宣三德(13),夙夜浚明有家(14);日嚴祗敬六德(15),亮采有邦(16)。翕受敷施(17),九德咸事(18),俊乂在官(19)。百僚師師(20),百工惟時(21),撫于五辰(22),庶績其凝(23)。
【注釋】
①亦:檢驗。行;德行。②乃:考察。載:為,這里的意思是以... 為證明。采:事,采采就是很多事,這里指事實。③栗;嚴肅恭謹。 ④柔:指性情溫和。立;指有自己的主見。⑤愿:小心謹慎。恭:莊 重嚴肅。(6)亂:治,這里指有治國才干。敬:認真。(7)擾:柔順,指 能聽取他人意見。毅:果斷。(8)直:正直,耿直。溫:溫和。(9)簡; 直率而不拘小節(jié)。廉:方正。(10)剛:剛正。塞:充實。(11)強:堅毅。 義:善,合符道義。(12)常:祥,常吉的意思是吉祥。(13)宣:表現(xiàn)。 (14)夙:早晨。浚明:恭敬努力。家:這里指卿大夫的封地。(15)嚴:嚴 肅莊重。祗:恭敬。(16)亮:輔佐。邦:諸侯的封地。(17)翕(Xi):集 中。敷施:普遍推行。(18)咸:全部。事:擔任事務(wù)。(19)俊乂:指特 別有才德的人。(20)百僚:指眾大夫。師師:互相學習和仿效。(21)百 工:百官。惟:想。時:善。(22)撫:順從。五辰: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23)庶:眾多。績;功績。凝:成就。
【譯文】
皋陶說:“??!檢驗一個人的行為可以依據(jù)九種品德。檢驗言論也一樣,如果說一個人有德行,那就要指出許多事實作分依據(jù)?!?div style="height:15px;">禹說:“什么叫做九德?”
皋陶說:“寬宏大量而又嚴肅恭謹,性情溫和而又有主見,態(tài) 度謙虛而又莊重嚴肅,具有才干而又辦事認真,善于聽取別人意見而又剛毅果斷,行為正直而又態(tài)度溫和,直率曠達而又注重小節(jié),剛正不阿而又腳踏實地,堅強勇敢而又合符道義。能在行為中表現(xiàn)出這九種品德,就會吉祥順利??!
“每天都能在行為中表現(xiàn)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莊重恭敬地實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協(xié)助天子處理政務(wù)而成為諸侯。如果能把九種品德集中起來全面地實行,使有這些品德的人都擔任一定職務(wù),那么在職官員都是才德出眾的人了。大夫們互相學習仿效,官員們都想盡職盡責,嚴格按照五展運行和四時變化行事,眾多的功業(yè)就可以建成了?!?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皋陶提出的從政者應(yīng)具備的九種品德,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對政治家們最高的要求,是政治家能達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倘若全部具備九德難以企及的話,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六德;再不行,還可以退一步,只具備三德,便可以于國于家于民有益了。一德都不具備,就該回家種田賣紅薯。
具備九德需要足夠的修養(yǎng),而且還要經(jīng)過實際行動來考驗和陶冶。比如,性情溫和的人往往沒有主見,要他兩者皆備,可以讓他多去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來鍛煉。有才干的人往往自視甚高,恃才傲物,主觀自信;這樣的人讓他多碰幾次壁,多摔幾次跟斗,讓他知道世界有多大、有多復(fù)雜、有多少人力所不及的意外,他才會知道“鍋兒是鐵鑄的”。
所以,培養(yǎng)九德就是一個過程,也許還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過程。這就有個問題:讓無德的人或少德的人到重要的領(lǐng)導崗位去摔打鍛煉,豈不是誤國誤家誤民?也可以反問:如果不通過摔打鍛煉的實際考驗,不把驢和馬牽出場路一溜,怎么知道是馬還是驢,有德還是無德?
好在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有時候,人民群眾的眼睛再雪亮,也作不了主。培養(yǎng)德行靠個人的自覺。對從政者應(yīng)具有的德行,恐怕光靠自覺遠遠不夠,還得要有一種法律的和社會的制約機制來進行規(guī)范,才會更合理。這一點,先輩皋陶沒有想到。
第九篇 尊卑等級由上天命定
【原文】
“無教逸欲①,有邦兢兢業(yè)業(yè),一日二日萬幾②。無曠庶官③,天 工(4),人其代之。天敘有典⑤, 勅我五典五敦惇哉(6)!天秩有禮(7),自我五禮有庸哉(8)!同寅協(xié)恭和衷哉(9)!叫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0)!天 討有罪(11)十五刑五用哉(12)!政事懋哉!懋哉(13)!
“天聰明(14),自我民聰明。天明畏(15),自我民明威。達于上下, 敬哉有土(16)!”
皋陶曰:“朕言惠可氐行(17)?”
禹曰:“俞!乃言氐可績?!?div style="height:15px;">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18)!”
【注釋】
①無教:不要。逸欲:安逸貪欲。(2)一日二日:意思是天天,每天 幾:機,這里指事情。③曠:空,這里指虛設(shè)。庶官;眾官。(4)天 工:上天命令的事。⑤敘:秩序,指倫理、等級秩序。典;常法。 (6)勅(Chi):命令。五典: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間的倫理關(guān)系(7)秩:規(guī)定等級次序。(8)自:遵循。五禮:指天子、諸侯、卿大夫 士、庶民五種禮節(jié)。庸:經(jīng)常。(9)寅:恭敬。協(xié)恭和衷:同心同德,結(jié)一致。(10)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種等級的禮服。章;顯示。(11)討:懲治。(12)五刑:墨、剔、剮、宮、大辟五種刑罰。 (13)懋:勉勵,努力。(14)聰:聽力好,這里指聽取意見。明:視力好,這 里指觀察問題。(15)明:表揚。畏:懲罰。(16)有土:保有國土。 (17)氐(ZhT):一定,必須。(18)贊:輔佐。襄;治理。
【譯文】
“不要貪圖安逸和放縱私欲,當諸侯就要兢兢業(yè)業(yè),每天要處理成千上萬的事。不要虛設(shè)各種官職,上天命定的事情,要由人來完成。上天安排了等級秩序的常法,命令我們遵循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倫理,并使它們淳厚起來!上天規(guī)定了尊卑等級次序,要我們遵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種等級的禮節(jié),并使它們經(jīng)常化!君臣之間要相互敬重,同心同德!上天任命有德的人管理民眾,要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種等級的禮服來顯示有德者的區(qū)別!上天懲罰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罰來處治犯了罪的人!處理政務(wù)要互相勉勵!要共同努力!”
“上天明察一切,來自于臣民的意見。上天賞罰分明,來自于臣民的賞罰意愿。上天和下民之間互相通達,所以要恭敬從政才能保有國土。”
皋陶說:“我的話一定會得到實行嗎?”
禹說:“是的,你的話會得到實行并會獲得成功。”
皋陶說:“其實我沒有什么智慧,只是想輔佐君王治理好國家 ?。 ?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皋陶本人是謙卑的,心目中沒有自我,只有上天、君王和民眾。他的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就是按照上天事先規(guī)定好了的一切,履行自己的職責。離開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樣的等級座標,自我就不存在,就沒有價值和意義。
那么,上天是誰?他憑什么規(guī)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尊卑等級秩序?他憑什么命令人們必須遵守他規(guī)定的這種等級秩序?  說穿了,“上天”其實是人自己。是人自己規(guī)定了人有尊卑貴賤之分,是人自己要求遵守等級秩序。反復(fù)宣揚這樣的觀點,造成的實際效果是:人有尊卑貴賤之分是不言自明、不容置疑的真理,于是有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的說法。另一方面,相信命定論造成的效果是普遍的愚昧,是對自我和個人價值的無情否定。
可以作一個設(shè)想:如果真有“上天”存在,那么“上天”說 人人生來都是天使,人人都可以做國王,人人都可以升官發(fā)財成為款爺,江山輪流坐,即使是雞也可以變鳳凰,效果會是怎樣?天下會不會亂套、會不會群龍無首?
看歷史,想今天,答案不言自明。乞丐可以當皇帝,皇帝也有淪為階下囚的時候。人生是個大舞臺,大伙兒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再美好的筵席,也有結(jié)束的時候。自古英雄出草莽,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全沒有了尊卑貴賤的等級秩序。
如果“上天”有眼,該不會氣得糊涂吧?
第十篇 大禹治水的自述
【原文】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庇戆菰唬骸岸?!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备尢赵唬骸坝?!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 襄陵①,下民昏墊②。予乘四載③,隨山刊木④,暨益奏庶鮮食(5)。予 決九川距四海(6),浚賦治距川(7)。暨稷播(8),奏庶艱食鮮食(9)。懋遷 有無化居(10)。蒸民乃粒(11),萬邦作乂(12)。”皋陶曰:“俞!師汝昌言(13)?!?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①懷:包圍。襄:淹沒。②昏墊:意思是沉陷,吞隊③四載:四種交通工具,指車、船、橇、轎。④刊:砍削,這里指砍削樹木作路 標。⑤暨:及,和。益:人名,伯益。奏:進。鮮食:剛殺了的鳥獸。(6)決:疏通。距:到達。(7)浚;疏通。歐法(qbon kodi):田間的水溝。 (8)稷:人名,后稷。傳說他教人們播種莊稼。(9)艱食:根生的糧食, 指谷類。(10)懋:用作“貿(mào)”,懋遷的意思就是貿(mào)易?;樱哼w移囤積的貨 物。(11)粒:立,意思是成,定。(12)作:開始。乂;治理。(13)師: 用作“斯”,意思是這里。
【譯文】
舜帝說:“來吧,禹!你也談?wù)劯咭姲?。”禹拜謝說:“是啊,君王,我說些什么呢?我整天考慮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备尢照f:“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說:“大水與天相接,浩浩蕩蕩包圍 了大山,淹沒了山丘,民眾被大水吞沒。我乘坐著四種交通工具,順著山路砍削樹木作路標,和伯益一起把剛獵獲的鳥獸送給民眾。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還疏通了田間小溝,使田里的水都流進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種糧食,為民眾提供谷物和肉食。還發(fā)展貿(mào)易,互通有無,使民眾安定下來,各個諸侯國開始得到治理?!备尢照f:“是啊!你這番話說得真好?!?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我們從小就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現(xiàn)在我們讀到的是大禹自己談如何整治洪水。聽了他的敘述,我們不由得贊嘆:“真神奇!”然后仔細一想,發(fā)現(xiàn)不要由此產(chǎn)生誤會。
如果真有大禹整治洪水這回事兒,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這事兒他一個人干不了!這道理就像拿破侖在阿爾卑斯山上望著追趕他的敵軍時明智地說的,要是沒有面前這些敵人,他成不了英雄。大禹是治水的英雄;但是沒有洪水,沒有眾多的人齊心協(xié)力,他也成不了英雄。
把大禹治水的事說出來寫出來,是想說明圣人君子不要忘記為民造福。做官是通過治理人民來為人民造福,為民除害也是為民造福,殊途同歸。可是還要補充一點,想一想是誰來為圣人君子造福的呢?回答這個問題不需腦筋急轉(zhuǎn)彎兒。
第十一篇 夏啟的戰(zhàn)爭動員令
【原文】
大戰(zhàn)于甘,乃召六卿②。王曰:“嗟!六事之人(3),予誓告汝: 有扈氏威侮五行(4),怠棄三正⑤。天用剿絕其命(6),今予惟恭行天之罰(7)。
“左不攻于左(8),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9),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10);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11)”
【注釋】
①甘誓是一篇戰(zhàn)爭動員令,是后人根據(jù)傳聞寫成的。甘是地名,在有扈氏國都的南郊。誓是古時告誡將士的言辭。大禹死后,他的兒子夏啟繼承了帝位。啟所確立的新制度,遭到了有扈氏的反對,啟便發(fā)動了討伐有扈氏的戰(zhàn)爭。結(jié)果以有扈氏失敗、夏啟勝利而告終。甘誓就是這次戰(zhàn)爭前啟告誡六軍將士的言辭。②六卿:六軍的將領(lǐng)。古時天子擁有六軍。③六事: 六軍的將士。④威侮:輕慢,輕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zhì)。⑤?。盒傅?。三正:指建于、建丑、建寅,意思是指歷法。③ 用:因此。剿:滅絕。(7)恭行:奉行。(8)左:戰(zhàn)車左邊。古時戰(zhàn)車 載三人,分左中有,左邊的人負責射箭,中間的人駕車,右邊的人用矛刺殺。攻;善。(9)御:駕車的人,即處在戰(zhàn)車中間位置上的人。(10)賞于祖: 古時天子親征,隨軍帶著祖廟的神主和社神的神主。有功的,就在祖廟神主之前賞賜,懲罰則在社神神主前進行,表示不敢自己專行。(11)孥:奴,降 為奴隸。戮:刑戮,懲罰。
【譯文】
即將在甘進行一場大戰(zhàn),于是夏啟召集了六軍的將領(lǐng)。王說:“啊!六軍的將士們,我要向你們宣告:有扈氏違背天意,輕視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怠慢甚至拋棄了我們頒布的歷法。上天因此要斷絕他們的國運,現(xiàn)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對他們的懲罰。
“戰(zhàn)車左邊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殺敵人,你們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戰(zhàn)車右邊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殺敵人,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間駕車的兵士如果不懂得駕車的技術(shù),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從命令的人,我就在先祖的神位前行賞;不服從命令的人,我就在社神的神位前懲罰。我將把你們降為奴隸,或者殺掉?!?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天子率領(lǐng)將士親自出征,必定是一場關(guān)系到國家命運的決戰(zhàn),一定要使將士們明白為誰和為什么而戰(zhàn),否則不明不白上戰(zhàn)場,多半要吃敗仗。主帥是天子,由他來發(fā)布戰(zhàn)爭動員令,既有權(quán)威性,又有感召力,還可以證明出征打仗的正義。 其中沒有豪言壯語和長篇大話,沒有一個接一個地表態(tài)和表決心,最足以征服人心的理由就是奉行天命,簡潔而震撼人心。
也許是社會在不斷前進吧,后來的檄討書越來越長,廢話越來越多,理由列出了一大堆卻難以震撼人心,成了空洞無物的玩意兒。政治家更能干,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得天昏地暗,實際上連雞都殺不死。事情常常壞在一張嘴上。
學學夏啟是有益的。干脆果斷,直來直去,表明了意圖,就到戰(zhàn)場上見分曉,看看到底誰是英雄誰是狗熊。好男兒志在疆場,騎馬射箭打槍,不說廢話空話。
第十二篇世上沒有不落的太陽
【原文】
王曰:“格爾眾庶(1),悉聽朕言。非臺小子(2),民敢行稱亂(3)!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4)。今爾有眾,汝曰:‘我后不恤我眾,舍我穡 事(5),而割正夏(6)?’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臺(7)?’夏王率曷眾力(8),率割夏邑(9)。有 眾率怠弗協(xié)(10),曰:‘時日易喪(11)?予及汝皆亡?!牡氯羝潱耠?必往。
“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12)!爾無不信,朕不食言(134)。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14)?!?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1)格:來。眾庶:眾人,大家。(2)臺(yi):我。小子:對自己的謙稱。(3)稱。舉,發(fā)動。 (4)殛(ji):誅殺。(5)穡(se)事:農(nóng)事。(6)割(he):易,意思 是為什么。正:征,征討。(7)如臺(yi):如何。(8)曷:竭,盡力,竭力。(9)割:剝削。 (10)有眾:臣民。率:大多。?。旱」?。協(xié):和。(11)時:這個。曷:什么時候。日:這里指夏桀 (12)賚(lai):賞賜。(13)食:吞沒。食言:指不講信用。(14)罔:無。攸:所。
【譯文】
王說:“來吧,你們各位!都聽我說。不時我小子敢于貿(mào)然發(fā)難!實在是因為夏王犯了許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討伐他?,F(xiàn)在你們大家會問:‘我們的國君不體貼我們,放棄我們 種莊稼的事,卻去征討夏王?’這樣的言論我早已聽說過,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討?,F(xiàn)在你們要問:‘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樣呢?’夏桀耗盡了民力,剝削夏國人民。民眾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說;‘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才能消失?我們寧可和你一起滅亡?!蔫畹牡滦袛牡竭@種程度,現(xiàn)在我一定 要去討伐他。 ”
你們只要輔佐我,行使上天對夏桀的懲罰,我將大大的賞賜你們!你們不要不相信,我決不會不守信用。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誓言,我就讓你們?nèi)ギ斉`,以示懲罰,沒有誰會得到赦免?!?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夏桀在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由此導致了夏王朝覆滅。他自比為太陽,以為光照萬里,何等地自高自大!但是他忘了一點,當太陽最耀眼的時候,便預(yù)示著它即將西下殞落,輝煌難再。這世上從古至今,沒有永不殞落的太陽,而只有殞落之后有新的太陽升起。果然,夏桀的殘暴激起了天怨人怒,眾叛親離。從此,夏王朝的太陽便永遠殞落了。
商湯正是看準了天怨人怒的大好時機,舉兵伐桀他顯得沒有夏啟討伐有扈氏時那么自信,那么正氣凜然,而是以勸說加威脅,軟硬兼施,不由得有些讓人懷疑他振振有詞地控訴夏桀暴行時,是不是心懷鬼胎,另有打算?
慷慨激昂最容易激起聽眾的共鳴。善于演說的講演者早已把聽眾的心理揣摩透底了,正如有人很懂得用一把鼻涕一把淚來賺去別人同情愛憐一樣。
商湯肯定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說家,那句“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是他編出來的嗎?)有巨大的穿透力, 可以算得上是個千古名句。
我們應(yīng)該學習商湯的演說技巧:先擺出一副謙和的 姿態(tài)贏得印象分;直接了當提出最過硬的理由, 表明目的;以自問自答的方式消除聽眾的顧慮,進一步說服和打動聽眾;表明自己決心已定,義無返顧;最后嚴辭威脅加上利誘。別的不說,商湯在印象、心理、權(quán)威性諸方面都得分。有了民眾得支持,他成功了。
第十三篇 盤庚洞若觀火勸貴族
【原文】
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②,無傲從康③。古 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④。王播告之修⑤,不匿厥指(6),王用丕 欽(7)。罔有逸言(8),民用丕變。今汝聯(lián)聒聒(9),起信險膚(10),予弗知乃 所訟(11)。
“非予自荒茲德(12),惟汝含德(13),不惕予一人(14)。予若觀火,予 亦拙謀作(15),乃逸(16)。若網(wǎng)在綱(17),有條而不紊(18);若農(nóng)服田(19),力 穡乃亦有秋(20)。汝克黜乃心(21),施安德于民(22),至于婚友(23),丕乃敢 大言汝有積德(24)。乃不畏戎毒于遠邇(25),惰農(nóng)自安,不昏作勞(26),不。 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27)。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28),惟汝自生毒(29)。乃敗禍奸宄(30),以自災(zāi) 于厥身。乃既先惡于民(31),乃奉其恫(32),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33), 猶胥顧于箴言,其發(fā)有逸口(34),矧予制乃短長之命(35)?汝曷弗告朕, 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眾(36)?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 滅?則惟汝眾自作弗靖(37),民非予有咎?!?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 ①盤庚是湯的第十世孫,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他為避免水患,復(fù)興殷,商,率領(lǐng)臣民把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往殷(今河南安陽)。此舉遇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反對,盤庚極力申說遷都的好處,前后三次告喻臣民,終于完成了遷都?!侗P庚》(分上、中、下三篇)記述了這次遷徙的經(jīng)過。上篇記述盤庚遷殷之前告誡群臣的話,中篇是盤庚告誡殷民的話,下篇是遷都后盤庚告誡群臣的話。歷代學者大都認為《盤庚》三篇是殷代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②猷:為了。黜:除去。心:指私心。③從:縱,放縱。 康:安逸。④惟:想。任:任用。舊人:指世代做官的人。共政:共同管理政事。(5)王:指先王。播臺:公布命令。修:施行。 (6)匿:隱瞞。指:旨,意旨。(7)丕:大。欽:敬重。(8)逸:過失,錯誤。 (9)聒聒(guo):拒絕別人的好意而自以為是。(10)信:伸,伸說。險:邪 惡。膚:浮夸。(11)訟:爭辯。(12)荒:廢棄。(13)含:懷著,藏著。 (14)惕:施,給予。(15)謀作:謀略。(16)乃。則。逸。過錯。 (17)綱:網(wǎng)的總繩。(18)紊:亂。(19)服:從事。(20)力穡:努力收獲 莊稼。(21)黜乃心:去掉你們的私心。(22)實德。實惠的德行。(23) 婚:指有姻親關(guān)系的親戚。(24)丕乃:于是。(25)乃。如果。戎:大。毒: 毒害(26)昏:努力。(27)越其:于是就。(28)和:宣布。吉言:好 話。(29)惟:是。毒。禍根。(30)敗。敗露。奸宄(gU1):做壞事。 (31)先:引導。(32)奉:承受。恫(dong):痛苦。(33)相:看。時:這。 憸(xian):小。(34)發(fā):說出。逸口:從口中說出錯話。(35)矧(shen): 況且。制:操縱,掌握。(36)恐:恐嚇。沈:煽動。(37)靖:善。
【譯文】
王這樣說道:“來吧,你們各位!我要告誡你們,教訓你們,為的是要去掉你們的私心,使你們不要傲慢放肆并追求安逸。從前我們的先王,也只考慮任用世家舊臣共同管理政事。先王向群臣發(fā)布政令,群臣都不隱瞞先王的旨意,先王因此對他們非??粗亍4蟪紓儧]有錯誤的言論,因而臣民的行動大有變化?,F(xiàn)在你們拒絕別人的好意而又自以為是,到處散布邪惡浮夸的言論,我真不知道你們爭辯的是什么。
“并不是我自己放棄了任用世家舊臣的美德,只是你們欺瞞了我的好意,不能處處為我著想。我對這一切像看火一樣地一清二世,如果我又不善于謀劃,則是過錯。就像只有把網(wǎng)結(jié)在綱上,才會有條有理不紊亂;就像農(nóng)民只有努力耕種,才會有秋天的好收成。你們能夠去掉私心,給予臣民實實在在的好處,以至于你們的親戚朋友,那么你們才敢說你們積有恩德。如果你們不怕自己的言論會大大毒害遠近的臣民,就像懶惰的農(nóng)民一樣自求安逸,不努力操勞,不從事田間勞動,那就不會有黍稷收獲。
“你們不把我的善言向百姓宣布,這是你們自生禍害。你們所做的一些壞事已經(jīng)敗露,這是你們自己害自己。你們既引導人們做了壞事,就要由你們來承擔痛苦,悔恨自己又怎么來得及?看看一般的小民吧,他們還顧及到我所勸誡的話,擔心說出錯誤的話,何況我掌握著你們的生殺之權(quán)呢?你們有話為什么不告訴我,卻用流言蜚語相互煽動,恐嚇蠱惑臣民呢?就像大火已在原野上燃燒起來,使人無法面對接近,還能夠撲滅嗎?這都是你們做了許多壞事造成的,不是我有過錯?!?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這是盤庚對他的臣僚們進行規(guī)勸,責備他們不恪守先王的舊規(guī)矩,態(tài)度傲慢,貪圖享受舒適,還以謠言蠱惑民心。盤庚的良苦用心日月可鑒,頑固的臣僚們作何感想,不得而知,而他們的丑惡嘴臉卻清晰可見。
大凡能做臣僚的人,總是其先輩或本人有功于國于民,才會參與國政,享有功名利祿。有了功名利祿,就會滋生驕奢淫逸,目中無人,有恃無恐。有恃無恐,就敢于胡作非為,騎在別人頭上拉屎拉尿。腐敗就是由此產(chǎn)生的。堯、舜的太平盛世、清明政治已一去不復(fù)返了,接踵而來的是日甚一日的腐敗。
古代政治腐敗大概有兩個重要根源:一是人治和世襲制造成了龐大的特權(quán)階層,從天子下至芝麻官,無不如此。二是專制制度為人性丑惡的一面和弱點提供了溫床。盤庚大概不會想到這些。他請出先王和舊時制度,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畢竟血緣、祖先、傳統(tǒng)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起著巨大的紐帶作用,畢竟腐敗的官員內(nèi)心總是有所畏懼,否則就真的是“和尚打傘,無法無 天”了。
話說回來。爭論不過起于遷移國都,而實質(zhì)是盤庚試圖對日益腐敗的政治機器動手術(shù)———“去奢行儉”。用意雖好,卻是治標 不治本。再出現(xiàn)腐敗,又往哪兒還?遷來過去,總不會還出地球,更要緊的是根子在制度和人身上。不作開膛剖肚的手術(shù),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
當然,盤庚遷殷的結(jié)果,的確帶來了商王朝暫時的興盛,用今天的話說,他算得上是個改革者。他受到眾多客觀條件的制約,能力排眾議,推行自己的設(shè)想,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耐心。他采用的是文的一套——一規(guī)勸說服,而不是武的一套,他顯然知道; 迫使人順從容易,而要使人真心誠意地順從,就難多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遷都的成功,也是盤庚征服人心的成功。因此,盤庚是值得稱贊的。
此外,這篇經(jīng)典性的勸誡文,為我們的漢語成語增添了一些詞匯,比如予若觀火,若網(wǎng)在綱,有條不紊,燎原之火。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改革者要有文化,有智慧,見多識廣,了解民心所向,才可能獲得多數(shù)人的支持,事業(yè)才可能成功。
第十四篇 盤庚是東方的摩西?
【原文】
“嗚呼!今子告汝:不易(1)!永敬大恤,無骨絕遠②!汝分猷念 以相從(3),各設(shè)中于乃心④。乃有不吉不迪⑤,顛越不恭(6),暫遇奸宄(7),我乃劓殄滅之(8),無遺育(9),無俾易種于茲新邑(10)?!?div style="height:15px;">“往哉生生!今予將試以汝遷,永建乃家?!?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①易。變更,這里指遷都的計劃不會變更。②晉:相互。絕遠:疏 遠。③分:比,親近。猷:謀劃。④中:衷,和。⑤迪:道路, 正路。(6)顛:狂。越:越軌。(7)暫:漸,欺詐。遇:隅,奸邪 (8)劓(yi):割鼻。殄(tian):滅絕。(9)育:胄,指后代。(10)俾: 使。易:延續(xù)。種:后代。
【譯文】
“?。‖F(xiàn)在我告訴你們:遷徙的計劃不會改變!要永遠提防大憂大患,不要互相疏遠!你們要相互顧念依從,各人心里都要想到和衷共濟。如果你們行為不善,不走正道,敢于違法越軌,欺詐奸邪,我就動用刑罰把你們滅絕,連子孫都不留下,不讓你們的后代在新國都里繼續(xù)繁衍。
“去吧!去尋求新的生活吧!現(xiàn)在我將率領(lǐng)你們迂徙,在新國都為你們建立永久的家園。”
【讀解】
盤庚現(xiàn)在是在對臣民訓話,口氣已大不一樣。對臣僚.他語氣委婉,循循善誘,即使是責怪,也是,溫而不怒。對臣民,便顯出了領(lǐng)袖的姿態(tài),口氣強硬堅決,以斷子絕孫(這在古代非同小可!)相要挾,以新的永久家園為誘惑,不容有叛逆。
尋找家園的誘惑實在太大。這讓人想起希伯來人最偉大的先知和導師摩西。他為了希伯來人擺脫埃及人的奴役,率領(lǐng)他們歷盡艱辛走出埃及,到西奈山去建立家園。這事發(fā)生在公元前13世 紀,約比盤庚遷殷晚一個世紀(公元前144紀)。都是為了建立新家園,尋找新生活,都是部落首領(lǐng),但一個是為擺脫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腐敗,一個是為擺脫外族的奴役。
不知道盤庚的臣民是否把他看作是先知和導師,但他們肯定會受到永久家園的誘惑。即便是今天的我們,也會被誘惑的,因為尋找永久的家園,是人類永恒的沖動,永恒的主題。
第十五篇 民眾才是國家的根本
【原文】
盤庚既遷,奠厥攸居①,乃正厥位,綏愛有眾②。
曰:“無戲怠③,懋建大命(4)!今予其敷心腹腎腸⑤,歷告爾百 姓于朕志(6)。罔罪爾眾,爾無共怒,協(xié)比讒言予一人(7)。
“古我先王,將多于前功(8),適于山(9)。用降我兇(10),德嘉績于 朕邦(11)。今我民用蕩析離居(12),罔有定極(13),爾謂朕易震動萬民以遷? 肆上帝將復(fù)我高祖之德(14),亂越我家(15)。朕及篤敬(16),恭承民命,用 永地于新邑。肆子沖人(17,非廢厥謀,吊由靈各(18);非敢違卜,用 宏茲賁(19)。
“嗚呼!邦伯師長百執(zhí)事之人(20),尚皆隱哉(21)!予其懋簡相爾, 念敬我眾(22)。朕不肩好貨(23),敢恭生生(24)。鞠人謀人之保居(25),敘欽(26) 今我既羞告爾于朕志若否(27),目有弗欽!無總于貨寶(28),生生自庸(29)。 式敷民德(33),永屑一心(31)。”
【注釋】
①奠:定,安定。②綏:告訴。愛:于。③戲:游戲。?。簯?惰。④懋:勉力,努力。大命:指重新建家園。⑤敷:布,開誠布 公。心腹腎腸:指心里話。(6)歷告;盡情相告。(7)協(xié)比:串通,協(xié) 同一致。(8)多:侈,大。(9)適:往,遷往。(10)用:因此。降:減 少。(11)德:升。(12)蕩析:離散。(13)極:止,至。(14)肆:今, 現(xiàn)在。高祖:指成湯。(15)亂;治,治理。越:于。(16)及:汲,急迫。 篤:厚。(17)肆:故,因此。沖人:年幼的人。(18)吊:善,指遷都善 事。靈各:靈格,專門負責占卜的人,據(jù)說可傳達上帝的命令。(19)宏:弘 揚。賁:大寶龜,用于占卜。(20)邦伯:邦國之長,指諸侯。師長:公卿 大臣。百執(zhí)事:負責具體事務(wù)的眾位官員。(21)尚:希望。隱:廢,考慮。 (22)簡相:視察,考察。(23)肩:任用。好貸:指喜好財貨的官員。(24) 恭:舉用。生生:營生。(25)鞠:撫養(yǎng)。保:安。(26)敘:次序。欽:敬 重。(27)羞:進,提供。若:順,贊成。否:反對。(28)總:聚斂 (29)庸:功勞。(30)式:用。敷:施。德:恩德。(31)肩:克,能夠。
【譯文】
盤庚遷都以后,在住地安定下來,選定了王宮和宗廟的方位,然后告誡眾人。
他說:“不要貪圖享樂,不要懶惰,要努力完成重建家園的大 業(yè)?,F(xiàn)在我要開誠布公地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各位官員。我沒有懲罰你們,你們也不要心懷不滿,彼此串通起來誹謗我?!皬那拔覀兊南韧醭蓽?,他的功勞大大超過了前人,把臣民遷移到山地去。因此減少了我們的災(zāi)禍,為我們的國家立下了大功?,F(xiàn)在我的臣民由于水災(zāi)而流離失所,沒有固定的住處,你們責問我為什么要興師動眾地遷居?這是因為上帝將要復(fù)興我們高祖成。湯的美德,治理好我們的國家。我迫切而恭敬地遵從天意拯救臣民,在新國都永遠居住下去。因此,我這個年輕人不敢放棄遷都的遠大謀略,上帝的旨意通過使者傳達了下來;我不敢違背占卜;的結(jié)果,而要使占得的天意發(fā)揚光大。
“?。「魑恢T侯,各位大臣,各位官員,希望你們各自考慮自。己的責任!我將認真對你們進行考察,看你們是否體恤我的臣民。我不會任用那些貪戀財貨的人,而要任用幫助臣民謀生的人。能夠養(yǎng)育臣民并使他們安居樂業(yè)的人,我將論功行賞?,F(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我心里贊成什么和反對什么都告訴了你們,不要有不順從!不要聚斂財富,要為民謀生以立功。要把思德施予臣民,永遠能與臣民同心同德。”
【讀解】
遷都之后,盤庚再次向群臣訓話,要群臣克勤克儉,不要貪婪聚財;體恤民情,恭謹從政,率領(lǐng)臣民共建家園。這其實也是盤庚的施政方針,體現(xiàn)了他的“保民”思想。
民眾是建立國家的根本。過去常把民眾比做水,把統(tǒng)治民眾的人比做浮在水上的舟船 。
這種比喻也對也不對。水用以載舟,沒有水舟無法行駛;水也可以使舟傾覆,讓舟上的人溺水身亡。還有道理。但是,水是無形的,水往低處走。要使水得到規(guī)范,需要進行疏通和引導。誰來疏通和引導?當然是統(tǒng)治者。還有,舟總在水上行,在上層;水在舟下推,為上層服務(wù)。這種上層與下層、舟與水、引導者和被引導者的人為的、武斷的劃分,在根本上就走入了誤區(qū),所以才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說法。民眾都變得聰明起來了,統(tǒng)治者還能為所欲為穩(wěn)坐官位嗎?
把“保民”思想放到現(xiàn)代政治觀的顯微鏡底下,就顯出了它 的荒謬體理。不過,在強大的社會傳統(tǒng)勢力的制約之中,它也還具有一種積極的意義。為民眾著想,為民眾造福,在客觀上會使民眾的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兒。而自此形成的民眾心理,是把做官的統(tǒng)治者看作自己的“父母”、“家長”,一心企盼“父母”恩賜、 開明、公正,盼望天上掉下個“包青天”。為什么就不反過來想, 自己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長”,自己就是“包青天”,用得看別人來庇護和保佑嗎?
其實,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關(guān)系,應(yīng)當像體育比賽。民眾是運動員,統(tǒng)治者是裁判。運動員的職責是按照規(guī)則進行游戲,裁判的職責是監(jiān)督和保證游戲按規(guī)則進行。規(guī)則是參加游戲者共同制定并要共同遵守的,違者受罰。裁判的監(jiān)督有偏差,也要受罰,或者被更換。這樣,大家的共同目的是使游戲正常健康地進行。
第十六篇 自作孽,不可活
【原文】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曰:“天子!天既訖我殷命(2)。格人元龜(3),罔敢知吉。非先王 不相我后人④,惟王淫戲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康食⑤。不虞天 性(6),不迪率典(7)。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易不降威?’大命不 摯(8),今王其如臺?”
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嗚呼!乃罪多,參在上(9),乃能責命于天(10)。殷之 即喪,指乃功(11),不無戮于爾邦(12)!”
【注釋】
①西伯指周文王???kan)的意思是戰(zhàn)勝。黎是殷王朝的屬國,在今天 山西長治境內(nèi)、全篇記述周文王戰(zhàn)勝黎國之后,殷朝賢臣祖伊為殷朝安危擔憂,向殷紂王進諫,規(guī)勸他改弦更張.但遭到了紂王的拒絕。②既;其 恐怕。訖終止。(3)格人:能知天地吉兇的人.元龜大龜,用于占卜 (4)相:幫助,輔佐。⑤康食;安居飲食。(6)虞:度,猜測。 (7)迪:遵循。率典;常法.(8)摯:至,到來。(9)參:到。上:上天 。(10)乃:難道。責:祈求。(11)指:示,看。乃:你的。功:事,政事 (12)戮(lu):殺,消滅。爾邦:指周國。
【譯文】
周文王戰(zhàn)勝黎國之后,祖伊非??只?,急忙跑來告訴殷紂王。
祖伊說:“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斷絕我們殷商的國運了!那善知天命的人用大龜來占卜,覺察不到一點吉兆。這不是先王不力助我們這些后人,而是因為大王淫蕩嬉戲自絕于天。因此,上天拋棄了我們,不讓我們安居飲食、大王不測度天性,不遵循常法現(xiàn)在我們的臣民沒有誰不希望殷國滅亡,他們說:‘上天為什么還 不降下威罰呢?’天命不再屬于我們了,大王現(xiàn)在打算怎么辦呢?”
紂王說:“啊!我的命運難道不是早就由上天決定了嗎?” 祖伊反問道:“??!您的過錯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難道還能 祈求上天的福佑嗎?殷商行將滅亡,從您的所作所為就看得出來,您的國家能不被周國消滅嗎!”
祖伊反問道:“啊!您的過錯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難道還能 祈求上天的福佑嗎?殷商行將滅亡,從您的所作所為就看得出來,您的國家能不被周國消滅嗎!”
【讀解】
殷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繼二架之后的第二個有名的暴君。殷商從高祖成湯開國算起,歷經(jīng)30世、600余年,傳到了紂王,殷商的江山就在他的手上的換了主人。
據(jù)說紂王本來并不是個等閑之輩,自幼便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而且體格魁梧,力大無比,可以把九頭牛拉著向后退,單手托住宮殿大梁讓人從客換掉梁柱而面不改色。他登上王位之時,也有過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的好風光,曾號令天下八百諸侯。
他的弱點在于好色、奢侈、殘暴。他在寵妃妲己的慫恿下,制造了刑具“炮烙”,筑“酒池肉林”取樂,造鹿臺笙歌宴舞,以 “蠆盆”懲罰異己分子。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斬首轅門,紂王在鹿臺點火自焚,死前曾說“天亡我也”。
其實,這是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古人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紂王用民脂民膏建造的鹿臺,恰好成了他的葬身之處。
第十七篇 出逃是一種明智的人生選擇
【原文】
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2)我祖氐陳 于上③,我用沈酗于酒(4),用亂敗厥德于下(5)。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 宄(6)、卿士師師非度(7)。凡有罪辜,乃罔恒獲,小民方興,相為敵 讎(8)。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于今!”
曰:“父師、少師,我其發(fā)出狂(9)?吾家耄遜于荒(10)?今爾無指 告(11),予顛隮(12),若之何其?”
父師若曰;“王子(13)!天毒降災(zāi)荒殷邦(14),方興沈酗于酒,乃罔畏畏(15),咈其耇長舊有位人(16)。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用以詔 容(17),將食無災(zāi)。降監(jiān)殷民,用乂讎斂(18),召敵讎不怠(19)。罪合于一, 多瘠罔詔(20)。
“商今其有災(zāi),我興受其敗(21);商其淪喪,我罔為臣仆(22)。詔王 子出迪(23)。我舊云刻子、王子弗出(24),我乃顛隮(25)。自靖(26)!人自獻 于先王,我不顧行遯(27)?!?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①微子是紂王的哥哥,因為封在微,爵位屬于子,所以叫微子。他為維護殷王朝的統(tǒng)治,曾多次規(guī)勸紂王改惡從善,但紂王充耳不聞。本篇記述了微子與父師兩人的談話,討論了在國家行將滅亡之時,各自應(yīng)抱的態(tài)度。②其:恐怕。亂:治理。③我祖:指成湯。氐(zhT):定,致。遂:成。 陳:陳列。④用:因為,由于。酗(xu):發(fā)酒瘋。⑤亂:淫亂。厥 德:成湯之德。下;后世。(6)小大;群臣民眾。草竊:盜賊。奸宄:犯 法作亂。(7)師師:眾官。度:法度。(8)讎(chou):仇敵。(9)發(fā); 行。狂:往。(10)耄(mao):年老。遜;逃走?;模夯囊啊?11)指:旨, 想法,打算。(12)顛;顛覆。隮(ji):墜落。(13)王子:指微子。 (14)毒:厚,重?;模和?。(15)畏畏:懼怕天威。(16)咈(fu);違逆。耇 (gou):老年人。舊有位人:舊時在位的大臣。(17)攘竊:盜竊。犧:純毛 牲畜。牷:健全的牲畜。牲:豬牛羊。用以容:從寬論處。(18)乂(yi): 殺。讎:稠,多。斂:聚斂。(19)召:招致。怠:松懈,緩和。(20)瘠: 疾苦。詔:告訴。(21)興:起。?。簽?zāi)禍。(22)臣仆:奴隸。(23)迪: 行,逃走。(24)舊:久。刻子:箕子。(25)我:指殷商。(26)自靖;各自打主意。(27)顧:顧慮。遯(dun);遁,逃走。
【譯文】
微子這樣說道:“父師、少師,看來我們殷商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們的高祖成湯制定的成法在先,而我們的紂王卻沉醉在酒中,因淫亂敗壞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臣民無不劫奪偷盜,犯法作亂,官員們都不遵守法度。凡是有罪的人都不加以逮捕和懲治,小民們起來同我們結(jié)成仇敵。現(xiàn)在殷商可能要滅亡了,就像要渡過大河,卻找不到渡口和河岸。殷商到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就要滅亡了!”
微子說:“父師、少師,我是被棄而出亡在外呢,還是呆在家中到老而避于荒野呢?現(xiàn)在你們不指點我,恐怕就要陷于非義,究竟怎么辦???” 父師這樣說道:“王子!上天為我們殷商降下大禍,要使我們滅亡,國君卻沉醉在酒中,不懼怕上天的威嚴,不聽年高德劭的舊時大臣的勸告。現(xiàn)在殷商的臣民偷竊祭祖天地神靈的各種貢品,都會被寬恕,就是吃掉了貢品也沒有災(zāi)禍。上天向下監(jiān)視著殷民,國君用殺戮和重刑橫征暴斂,招致民怨也不放松。這些罪行都在國君一人身上,臣民痛苦不堪卻無處申訴。
“殷商現(xiàn)在將有災(zāi)禍,我們都會承受災(zāi)難;如果殷商滅亡了,我們不能去做別人的奴隸。我奉勸王子逃出去。我早就說過箕子、王子不逃走,我{fi的國家就要徹底滅亡了。您自己拿主意吧!各人要對先王的事業(yè)作出貢獻,我沒有考慮逃跑的事?!?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人一旦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大概便不可救藥了。微子身為紂王的長兄,照理說,胳膊肘肯定是向紂王彎的。他多次勸阻紂王,紂王不予理睬。自己的親屬尚且如此,何況外人呢?大臣梅伯看到紂王與妲己終日沉迷于淫樂,進宮規(guī)勸紂王,惹得紂王大怒,本想以“金瓜擊頂”處死,結(jié)果卻死在妲己想出的“炮烙”之下。
紂王為什么能夠為所欲為,一意孤行?這是值得深思的。表面上的理由可以說出一些,比如紂王的殘暴,比如妲己的使壞,但這些都不是根本。當一個人獨攬大權(quán)而不受任何制約之時,就會造成殷紂王時代的情形。應(yīng)當說,是政治制度本身,造就了紂王。即使不是紂王,也會有別的什么王。所以,悲劇是制度的悲劇,而不是性格的悲劇。
就微子而言,既然不能力挽狂瀾,既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局面,出逃肯定是上策。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出逃本身是人生的一種出路,一種境遇。出逃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迫不得已,表面上看似乎是消極的選擇,實際上卻是十分明智的。暴君專制一時難以推翻,以出逃保存自己,等待契機出現(xiàn)?;橐龅某潜ぷ屓酥舷?,讓人感受不到溫馨、快樂和恩愛,逃出城堡尋求新的生活便是上佳選擇。在一個工作環(huán)境中陷入困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四面楚歌,這時就應(yīng)考慮以出逃來擺脫困境。面對強大敵人的正面進攻難以抗拒,當然也可以用出逃來暫時回避,尋找別的辦法來打擊敵人。
所以,出逃不是恥辱,更不是背叛,而是個體應(yīng)有的自主的主動選擇,是一種人生策略和智慧。毛澤東游擊戰(zhàn)思想的核心和靈魂不就是這樣嗎?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直到把敵人拖垮,打垮。
第十八篇 得道多助
【原文】
時甲子昧爽②,王朝至于商郊牧野③,乃誓。王左杖黃鉞(4),右 秉白族以麾(5),曰:“逖矣(6),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7),司徒、司馬、司空(8),亞旅、師氏(9),千夫長、百夫長(10),及 庸(11)。蜀(12)、羌(13)、髦(14)、微(15)、盧(16)、彭(17)、濮人(18)。稱爾戈(19),比爾 干(20),立爾矛,予其誓?!?div style="height:15px;">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21);牝雞之晨,惟家之索(22)?!?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23),昏棄厥肆把弗答(24),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 迪(25),乃惟四方之多罪道逃(26),是崇是長(27),是信是使(28),是以為大 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29),以奸宄于商邑。今予發(fā)惟恭行天之罰(30)。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31),乃止齊焉(32)。夫子勖哉(33)!不愆于 四伐、五伐、六伐、七伐(34),乃止齊焉。勖哉夫子!尚桓桓(35),如 虎如貔(36),如熊如羆(37),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38),勖哉夫子! 爾所弗勖(39),其于爾躬有戮(40)!”
【注釋】
①《牧誓》是公元前1066年2月周武王伐紂、在與紂王決戰(zhàn)前的誓師辭。 牧指牧野,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以南七十里。這次決戰(zhàn)以周武王大勝、殷王朝覆滅告終。在這篇誓辭中,周武王勉勵軍土和助戰(zhàn)的諸侯勇往直前。②甲子:甲子日。按周歷計算,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 二月五日。昧爽: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③王:指周武王。朝:早晨。 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遠郊。④杖:拿著。黃鉞(yUe):銅制大斧。 ⑤秉:持。麾(mao):裝飾著牛尾的旗。麾:指揮。(6)逖(ti):遠。 (7)冢(zong):大。冢君:對邦國君主的尊稱。御事:邦國的治事大臣。(8)司徒、司馬、司空:古代官名。司徒管理臣民,司馬管理軍隊,司空管理國土。(9)亞旅:官名,上大夫。師氏:官名,中大夫。(10)千夫 長:官名,師帥。百夫長:官名,旅帥。@庸: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湖北房縣境內(nèi)。(12)蜀: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四川西部。(13)羌:西 南方諸侯國,在今天甘肅東南。(14)髦(mao):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四 川、甘肅交界地區(qū)。(15)微: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陜西郿縣境內(nèi)。 (16)盧:西南方諸俟國,在今天湖北南彰境內(nèi)。(17)彭:西南方諸侯國,在 今天甘肅鎮(zhèn)原東。(18)濮: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湖北鄖縣與河南鄧縣之 間。(19)稱:舉起。爾:你們。(20)比:排列。干:盾牌。(21)牝(pin) 雞:母雞。晨:這里指早晨鳴叫。(22)索:盡,空,衰落。(23) 婦:指妲己。(24)昏棄:輕蔑,輕視。肆:祭祀祖先的祭名。答:問。 (25)迪:用,進用。(26)通逃:逃亡。(27)崇:尊重。長:恭敬。 (28)信:信任。使:使用。(29)俾:使。(30)發(fā):周武王的名字,武王姓 姬。(31)愆(qian):超過。(32)止齊:意思是整頓隊伍。(33)夫子:對 人的尊稱,這里指將土。勖(xv):勉力,努力。(34)伐:刺殺,一擊一刺 叫做一伐。(35)恒恒:威武的樣子。(36)貔:豹一類的猛獸。 (37)羆(pi):一種大熊。(38)迓(ya):御,意思是禁止。役:幫助。西土: 指周國。(39)所:如果。(40)躬:自身。戮:殺。
【譯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時分,周武王率領(lǐng)大軍來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這里舉行誓師。武王左手拿著銅制大斧,右手拿著白色的指揮旗,說道:“辛苦了,遠道而來的西方將士們!”
武王說:“啊!我們尊敬的友邦國君和執(zhí)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還有庸、蜀、羌、髦、微、盧、彭、濮諸邦的將士們,舉起你們的戈,排列好你們的盾,用豎起你們的矛,我要發(fā)布誓師令了。”
武王說:“古人說過:‘母雞在早晨不打鳴;如果誰家母雞早 晨打鳴,這個家就要衰落了。’現(xiàn)在商紂王只是聽信婦人的話,輕副 蔑地拋棄了對祖先的祭祖而不聞不問,拋棄他的先王的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長輩和兄弟,卻對四方八面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任、提拔、任用,讓他們當上大夫、卿士,使他們殘暴虐待老百姓,在商國都城胡作非為?,F(xiàn)在我姬發(fā)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志來討伐商紂。今天這場戰(zhàn)斗,行進中不超過六步、七步,就要停下來整頓隊伍。努力吧,將士們!作戰(zhàn)中刺殺不超過四次、五次、六次、七次,然后停下來整頓。努力吧,將士們!你們要威武雄壯,像虎、豹、熊、羆一樣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戰(zhàn)一場。不要迎擊向我們投降的人,以便讓他們?yōu)槲覀兎?wù)。努力吧,將士們!如果你們不努力,你們自身就會遭到殺戮!”
【讀解】
戰(zhàn)爭中最使人惴惴不安、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在一場生死攸關(guān)地大決戰(zhàn)即將開始地時候,而不是在戰(zhàn)斗的進行過程中或結(jié)束之后。當你意識到戰(zhàn)斗的決定性意義,在內(nèi)心推測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情況以及最后的勝負之時,總會有千思萬緒涌上心頭,閃過各種吉祥的和不祥的念頭。
的確,這就像偵探,J、說一開頭就設(shè)置的大懸念,讓你作出種 種猜測,思路一下子被懸念緊緊牽引著。
當周武王率領(lǐng)數(shù)萬大軍在牧野誓師之時,萬眾的心情大概就是這樣: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就在此時此刻此地;結(jié)果馬上將由拼殺來決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這是一個歷史轉(zhuǎn)折的關(guān)頭,從此歷史將翻開新的一頁。
不過,這并不是一場攻城掠地的單純的決斗,而有一個道義問題。周武王列舉了商紂王的三條罪狀:聽信婦人的讒言(實指妞己);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任用四方逃亡的罪犯而不用同宗兄弟。這在當時足以稱為彌天大罪,不容寬赦,單是其中一條就當誅伐。正因為如此,周武王才會得到那么多人的擁護和支持,連遙遠的西南方的八個諸侯國也前來助戰(zhàn)。他們擁護和支持的不一定是周武王,而是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的道義:婦人的話與小人的話一 樣不可信,祖宗和上天神圣不可褻溪,逃犯絕不能取代同宗兄弟。與其說他們是為周武王而戰(zhàn),倒不如說是為道義而戰(zhàn)。這就體現(xiàn)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從力量對比上看,周武王統(tǒng)率的五、六萬軍隊顯然不是西紂王七十萬大軍的對手。但武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仁義之師不 可戰(zhàn)勝,所向無敵。因而,力量對比在冷兵器時代不一定是戰(zhàn)爭取勝的絕對因素,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條件變不利為有利,變?nèi)跣閺姶蟆?div style="height:15px;">歷史的經(jīng)驗的確值得注意。人心的向背是個永遠不可忽略的關(guān)鍵因素。專制暴君絕對不相信這一點,只相信高壓和暴力可以消滅一切異己因素。這是導致他們覆滅的根本原因。搞政治要記取這一歷史教訓,為人處世同樣也可以從中受到啟發(fā)。當一個人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時,恐怕就走入了絕境。
第十九篇 誰制定了治國安邦的規(guī)則
【原文】
惟十有三祀(1),王訪訪于箕了。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 陰騭下民(2),相協(xié)厥居(3),我不知其彝倫攸敘(4)?!?div style="height:15px;">箕子乃言日:“我聞在昔,鯀陻洪水(5),汩陳其五行(6)。帝乃震 怒,不畀洪范九疇(7),彝倫攸斁(8)。鯀則殛死(9),禹乃嗣興。天乃錫 禹洪范九疇(10),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11),次二曰敬用五事(12),次三曰農(nóng)用八政(13),次四 曰協(xié)用五紀(14),次五曰建用皇極(15),次六曰義用三德(16),次七日明用 稽疑(17),次八曰念用庶征(18),次九曰向用五福(19),威用六極(20)?!?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1)有:又。祀;年。十有三祀指周文王建國后的第十三年,也是周武士即位后的第四年、滅商后的第二年。(2)陰騭(zhi):意思是庇護,保 護。(3)相;幫助。協(xié):和。厥:他們,指臣民。(4)彝倫:常理。攸: 所以。敘:順序,這里的意思是制定,規(guī)定。(5)鯀(gui):人名,夏禹 的父親。陻(yin):堵塞。(6)汩(gu):亂。陳:列。行:用。五行指水 火木金上這五種被人利用的物質(zhì)。(7)畀(bi):給予。疇:種類。九疇指 治國的幾種大法。(8)斁(du):敗壞。(9)殛(ji):誅,這平指流放。 (10)錫:賜,給予。(11)初一:第一。(12)次:第。五事:貌、言、視、 聽、思五件事。(13)農(nóng):努力。八政:八種政事(14)協(xié):合。五紀:五 種記時的方法。(15)建:建立?;蕵O:意思是指至高無上的法則。 (17)義(yi):治理,指治理臣民。(17)稽:考察。(18)念:考慮、庶:多 征:征兆。(19)向:勸導、(20)威:畏懼,警戒。
【譯文】
周文王十三年,武王拜訪箕子。武王說道:“?。』?,上天 庇護下民,幫助他們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規(guī)定了哪些治國的常理?!?div style="height:15px;">箕子回答說:“我聽說從前鯀堵塞治理洪水,將水火木金上五 行的排列擾亂了。天帝大怒,沒有把九種治國大法給鯀。治國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壞。鯀在流放中死去,禹起來繼承父業(yè),上天于是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安邦的常理因此確立起來。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辦好八種政務(wù),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則,第六是用三種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來排除疑惑,第八是細致研究各種征兆,第九是用五福勸勉匝民,用六極懲戒罪惡?!?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治國安邦是政治家的首要職責,無論他主觀上是否真的想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yè),幸福歡樂,只要他想在統(tǒng)治寶座上呆下去,就不得不考慮如何治理國家。這道理就像商人為了賺錢,為了使生意長期做下去,就不得不使自己的商品貨真價實一樣,否則只有丟掉自己的飯碗。
治國安邦要講規(guī)則,正如游戲也要講規(guī)則一樣。規(guī)則來自哪里?按照《洪范》的說法,是上天授與的,并且上天在授與規(guī)則時還要加以選擇。不能按規(guī)則辦事的人就不授與,就讓他下課,比如鯀就是這樣。這套說法對敬畏上天和天命的古人來說,是很有效的,但對我們來說,卻顯得有些荒唐。
所謂上天,不過是人自己臆想出來的某種超人的存在,實質(zhì)上是人自身意志的外化。用這種觀點來看,天授治國大法,就是人授治國大法這。治國規(guī)則是人制定的,也要由人來執(zhí)行和遵守。用上天來解釋這一切,大概是為了增加一點神秘性和權(quán)威性吧。
暴君和開明君主的區(qū)別在于:暴君把個人意志看得高于一切,凌駕于規(guī)則之上,無法無天,為所欲為,比如商紂王;開明君主尊重規(guī)則,講究按規(guī)則辦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依法辦事,使自己的言行合于儀軌,比如周文王和周武王?;涌粗形渫醵谂c洪范九疇,正是看中了他是個守規(guī)矩的人,因為對蔑視規(guī)則的人來說,任何規(guī)則都是沒有意義的。對付不講規(guī)則的人的最好辦法,也是不講規(guī)則。
第二十篇 對數(shù)目字和秩序的酷愛
【原文】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1),金曰從革②,士愛穡(3)。潤下作 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4),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5)。恭作肅(6),從作乂(7), 明作晰,聰作謀,睿作圣。
“三、八政(8):一曰食,二曰貨,三日祭,四曰司空,五曰司 徒,六曰司寇,七日賓,八曰師。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9),五曰歷 數(shù)(10)。”
【注釋】
( ①曲直可曲可直、(2)從:順從。革:變革。③愛:曰,助詞, 沒有實義。(4)從:正當合理。(5)睿(rui):通達。(6)作:則,就。肅:恭敬。(7)乂:治。(8)八政:八種政務(wù)官員。(9)星:指 二十八宿。(10)辰:指十二辰。(10)歷數(shù):日月運行經(jīng)歷周天的度數(shù)。
【譯文】
“一、五行;第一叫水,第二叫火,第三叫木,第四叫金,第五叫土、水向下面潤濕,火向上面燃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屬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狀,士可以種植莊稼。向下濕潤的水產(chǎn)生咸味,向上燃燒的火產(chǎn)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chǎn)生酸味,可改變形狀的金屬產(chǎn)生辣味,可種植莊稼的土產(chǎn)生甜味。
“二、五事;一是態(tài)度,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態(tài)度要恭敬.言論要正當,觀察要明白,聽聞要聰敏,思考要通達。態(tài)度恭敬臣民就嚴肅,言論正當天下就大治,觀察明白就不會受蒙蔽,聽聞聰敏就能判斷正確,思考通達就能成為圣明的人。
“三、八種政務(wù)一是管理糧食,二是管理財貨,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民居,五是管理教育,六是管理治安,七是接待賓客.八是管理軍事。
“四、五種記時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觀察星辰,五是推算周天度數(shù)?!?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我們說過,國人喜好數(shù)字,愛用數(shù)字來作概括,玩數(shù)字游戲。這種愛好并非始自令日,而是自古皆然,由來已久。這種偏好自然也有它的道理。你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的自然事物,竟被“五行”囊括殆盡;復(fù)雜微妙的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言行, 竟只有“五事”;瑣碎而讓人頭痛的衙門事務(wù),也落入了“八政” 之中;記錄時間也不過“五紀”。
數(shù)子是中國的魔網(wǎng),可以把宇宙天地之間的一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外至大千世界內(nèi)至隱秘的潛意識,都可以一網(wǎng)打盡,絕無遺漏。從此,世界和人心變得簡單了,仿佛一切都簡單得一目了然,只要轉(zhuǎn)動數(shù)字魔方,再復(fù)雜棘手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謝謝我們的老祖先.謝謝他們對秩序和條理化的酷愛,謝謝他們排除了一切偶然性、隨機性、復(fù)雜性和多元化,謝謝他們拒絕廣大的不可言說的之間地帶,引領(lǐng)我們走單程的直線。直線上沒有坎坷、沒有彎道、沒有后退的路。這樣,任何頭腦簡單的人都可以沿著數(shù)字的光明大道勇往直前!
第二十一篇 做家長的法則
【原文】
“五、皇極:是建其有極。斂時人福①,用敷錫厥庶民(2)。惟時 厥庶民汝極。錫汝保極(3):凡厥庶民,無有淫朋(4),人無有比德(5), 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酞有為守(6),汝則念之。不協(xié)于極,不 罹于咎,皇則受之(8)。而康而色(9),曰:‘于攸好德?!陝t錫之低 時人斯其惟皇之極(10)。無虐煢獨而畏高明(11)。人之有能有為。使羞 其行(12),而邦其昌、凡厥正人(13),既富方谷(14),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 時人斯其辜(15)。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16), 遵王之義;無有作好(17),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 黨,王道蕩蕩(18);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cè)(20),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21),歸其有極。日皇極之救護,是彝是訓(23),于帝其訓(24)。 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25)。曰:天子作民 父母,以為天下王?!?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①斂:集中。時;是,這。②用以。敷:普遍。錫:賜。 (3)保:保持,遵守。(4)淫朋:通過交游結(jié)成的私下小集團。(5)比:勾 結(jié),比德的意思是狼狽為奸。(6)猷:計謀。作為。守;操守。 (7)罹(li);陷入、咎:罪過、(8)受:寬容。(9)康:和悅。色:溫潤。 (10)斯:將。維:想。(11)煢(qiong)獨:指鰥寡孤獨、無依無靠的人。 (12)羞;貢獻。(13)正人;指做官的人.(14)方:經(jīng)常。谷:祿位。 (15)辜:罪,怪罪。(16)陂(po):不平。(17)好;私好,偏好。(18) 蕩蕩:寬廣的樣子。(19)平平:平坦的樣子。(20)反:違反。側(cè):傾側(cè), 指違犯法度。(21)會:聚集。(22)敷:陳述。(23)彝:陳列。訓:教 訓。(24)訓:順從。(25)近:親附。
【譯文】
“五、最高法則:君主應(yīng)當建立最高法則。把五福集中起來,普遍賞賜給臣民。這樣,臣民就會擁護最高法則。向您貢獻保持最高法則的方法:凡是臣民不允許結(jié)成私黨,也不許各級官員狼狽為奸,只把君王的法則看作最高法則。凡是有計謀、有作為、有操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們。行為不合法則,又沒有構(gòu)成犯罪的人,君主就應(yīng)寬恕他們。如果有人和顏悅色對您說:‘我所愛好的 就是美德。’您要賜給他們一些好處。這樣,人們就會思念最高法 則。不要虐待那些無依無靠的人、要敬畏明智顯貴的人。對有能力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有貢獻才能的機會,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凡是有經(jīng)常性豐厚待遇的官員,如果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作出貢獻,那么臣民就會怪罪您了。對于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雖然賜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會給您帶來災(zāi)禍。不要有任何偏頗,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不要偏私,不結(jié)朋黨,王道寬廣;不結(jié)朋黨,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違反王道,不偏離法度,王道正直。團結(jié)堅持最高法則的人,臣民就將歸附最高法則。所以說,對以上陳述的最高法則,要宣揚訓導,這就是順從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布的法則當作最高法則的臣民、只要遵照執(zhí)行。就會接近天子的光輝。就是說,天子只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王?!?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箕子所說的“最高法則”,就是家長制的典型法則。
最后一句話已點出了這個法則的要害。天子只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主。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兒女,是“父母”(家長)生養(yǎng)了我們(而不是相反),人叵 此要服從、尊敬、孝順家長,不要犯上作亂。
家長都喜歡乖孩子。乖孩子聽話,叫他往東走就往東走,往西走就往西走。劃船就劃船,樁米就樁米。沒有叫坐下,就得站著。叫你不要哭再委屈也得把淚水往肚子里吞。最好不要有個性,不要有想法,只認家長的道理。家長是真理的化身、他永遠不會錯。
家長卻不喜歡調(diào)皮的孩子。調(diào)皮孩子不聽話,叫他往東走,他卻故意往而去,往西走卻往東去、劃船時他戲水,樁米時他打盹兒。叫他站著,他想坐下。叫他不要哭.他反而大聲武氣越哭越兇。他想自個兒做主,不要家長指手劃腳。他覺得家長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家長也經(jīng)常犯毛病。
家長的脾氣都不好。沒有耐心,沒有謙虛精神。不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不會認真研究孩子的態(tài)度。他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想罵就罵,想揍就揍,或者干脆宣布把調(diào)皮孩子革出家門。他的自尊心、虛榮心、妒忌心很強,絕不允許任何孩子說一個不字。遇到天真不懂事的孩子揭短,就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棍棒交加。要是孩子不服管教而造反,家長會要他的小命。辦法很多,有梟首、五馬分尸、棄市、暴尸、鞭尸、碎尸萬段......
總之,家長心平氣和的時候,要么是孩子們都聽話做乖娃娃的時候,要么是孩子們都進入了夢鄉(xiāng)的時候。家長心平氣和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了,孩子們就幸福了。滿天下都是乖孩子。
第二十二篇 作威作福是天子的特權(quán)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①。平康正直(2), 強弗友剛克(3),燮友及克(4)。沈潛剛克⑤,高明柔克(6)。惟辟作福,惟 辟作威,惟辟玉食(7)。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 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人用側(cè)頗僻.民用僭忒(8)?!?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①克;勝過。剛克:過于強硬。柔克:過于軟弱、②平康:中止平 和。③友:親近(4)燮(xie):和,柔和。燮友:柔和可親。(5) 沈潛:沉潛,意思是仰制,壓制。(6)高明:推崇,高揚。(7)玉食:美 食。(8)僭(jian):越軌。忒(te):作惡。
【譯文】
“六、三種德行:一是剛正直率,二是以剛?cè)?,三是以柔取勝。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強硬不可親近就是以剛?cè)伲吞@可親就是以柔取勝。要抑制過分剛強,推崇和順可親。只有天子才會為民造福,只有天子才能給民懲戒,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臣子不允許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如果臣于有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會危害家國,禍亂國家。百官將因此背離王道,臣民也將因此犯上作亂?!?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這一條為天子規(guī)定了所享有的特權(quán):為民造福,懲戒臣民,享用美食。特權(quán)表示等級差別;企圖抹殺差別就是犯上作亂,罪該萬死!所以,皇上特別不奏歡剛強的人,偏愛柔弱的人。越?jīng)]有個性,就越得寵。照這樣的標準,做官是很容易的,因為越?jīng)]有本事的人就越聽話。正如寵物,之所以得寵,是由于沒有頭腦并且善解主子旨意。
天子作威作福,臣子俯首貼耳,在等級制度中是相得益彰的。天子剛強,臣子柔弱,剛?cè)嵯酀?,互相補充。不能作威作福、錦衣工食,就不是好天子;不能何俯首貼耳、獻媚取寵,就不是好臣子。把這個道理悟透了做:就容易了,君臣就和諧了,人民就幸福了。
第二十三篇 解除疑惑要靠占卜算卦
【原文】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①,曰悔②,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3)。立時 人作卜筮(4)。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汝則會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土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5)。吉。汝則從,龜從, 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土從,龜從,策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上逆,庶民逆,作內(nèi)吉(6),作外兇。龜筮共違于人, 用靜吉,用作兇(7)。”
【注釋】
(1)貞:內(nèi)卦。②悔;外卦。(3)衍:推演。忒:變化。(4)時 人:這種人,指卜筮官員。(5)逢:打,昌盛。(6)內(nèi):指國內(nèi)。外:指 國外。(7)作:舉事。
【譯文】
“七、用卜筮排除疑惑:選擇任命負責卜笠的官員,命令他們掌管占筮的方法。龜兆有的像下雨,有的像雨后初晴,有的像霧氣蒙蒙,有的像時隱時現(xiàn)的云氣,有的像兩軍交戰(zhàn),卦象有內(nèi)卦有外卦,一共有七種。前五種用龜甲卜兆,后兩種用蓍草占卦,根據(jù)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兇。任用這些人卜筮時,三個人占卜,應(yīng)聽從兩個人相同得判斷。如果你遇到重大疑難問題,你自己先要多考慮,然后再于卿士商量,再于庶民商量,最后同卜筮官員商量。如同你自己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這就叫做大同。你的身體會安康強壯,你的子孫會吉祥昌盛。如果你自己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還是吉利。如果卿士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自己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吉利。如果庶民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也是吉利的。如果你同意,龜卜同意,占筮不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那么對內(nèi)則吉利,對外就兇險。龜卜和占筮如果都于人的意見相反,那么寧靜不動就吉利,有所舉動就兇險。”
【讀解】
如今占卜算命被當作封建迷信來掃除,算命先生像游擊隊和地下工作者一樣神出鬼沒,掃不勝掃,掃除不凈。用經(jīng)濟學的觀點來看,賣方市場的存在,證明了買方市場的存在。算命先生的存在,證明了買方相信占卜算命的大有人在,恐怕市場還不小,算命先生才有了用武之地,謀生之道。
兩相對比,是今不如昔。古代從太腦子到庶民,無不信奉神靈,堅信人間萬物均有神靈掌管支配,遇事一定要占卜,向神靈請示。這等重要的事,當然不能隨意對待。于是,巫師術(shù)士,算命先生成了政府官員,并且地位不低,俸祿不薄,權(quán)威不小,連天子也要敬重三分。
周武王雖然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卻也同凡人一樣敬奉神靈。九條洪范大發(fā),竟然有一條專門講占卜算卦。看箕子的口氣,似乎不如《周易》把占卜算卦看得十分神圣,認為主要是用來解疑,即遇上匪夷所思的事時,才問巫看卦演算一通。這之外的事,就得看天子得了。
第二十四篇 自然時序與君主統(tǒng)治
【原文】
“八、庶征:曰雨,曰旸(1),曰燠(2),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3),庶草蕃廡(4).一記備(5),兇;一級無,兇.。曰休征(6):曰肅,時雨若。曰咎征:曰狂(8),恒雨若;曰王省惟歲(12),卿土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13),百谷用成(14),乂用明,俊民用章(15),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16),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17),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注釋】
(1)旸(yang):日出,這里指晴天。 ②燠(yu):溫暖,暖和。 (3)敘:次序,這里指時序。(4)蕃:茂盛。廡:蕪,草豐盛(5)一:指雨、旸、燠、寒、風五種現(xiàn)象中的一種。極:過甚。(6)休:美好。(7)若:像。(8)狂:狂妄,傲慢。(9)僭(jian):差錯。(10)豫:安逸。(11)蒙:昏暗。(12)省:眚,過失。(13)易:改變。 (14)用:因。(15)俊民:又才能的人。章:彰,顯明,這里指提拔任用。(16)微:隱沒,這里指不提拔任用。 (17)好:喜好。
【譯文】
“八、各種征兆:一是下雨,二是天晴,三是溫暖,四是寒冷,五是刮風。如果這五種征兆俱全,并各自按時序發(fā)生,那么各種草木莊稼就會茂盛生長。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多,年成就不好;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少,年成也不好。各種好的征兆是:君王嚴肅恭敬,就像雨水及時將下;天下治理得好,就像天氣及時晴朗;君主如果明智,就像氣候及時溫暖;君王深謀遠慮,就像寒冷及時到來;君王圣明達理,就像風及時吹來。各種不好的征兆是:君王狂妄傲慢,就像久雨不停;君王辦事錯亂,就像久旱不雨;君王貪圖享樂,就像久熱不退;君王嚴酷急躁,就像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像持久刮風。君王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年;卿士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月;一般官員有了過失,會影響一天。如果年月日的時序沒有改變,那么各種莊稼都會豐收,政治就會清明,有才能的人會得到重用,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如果日月年的時序改變了,那么各種莊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民眾就像星辰,有的星辰喜歡風,有的星辰喜歡雨。太陽和月亮運行,就有了冬天和夏天。如果月亮順從群星,那么就會風雨無常?!?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把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同人事政治聯(lián)系起來,從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演變中去窺測政治人事的發(fā)展變化、吉兇禍福,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也帶有某種神秘色彩。箕子認為自然物候是君主政治的 象征,更是一大發(fā)明。
古人相信這兩者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并從兩個方面來注意觀察;一是某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否正常,二是各種現(xiàn)象之間的順序是否有錯亂。他們根據(jù)這兩方面的觀察,來判斷政治事務(wù),作出決定和選擇。
我們今天肯定不會再相信政治的好與壞是由自然現(xiàn)象(尤其是氣候)決定的。天災(zāi)就是天災(zāi),奇寒酷熱,雷電風雨,的確會影響到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會給人們造成諸多不便和生命財產(chǎn)的損失。人禍就是人禍,暴君的專橫兇殘,官員的昏庸腐敗,人民遭受煎熬,卻不會因天氣的好壞而改變,而只有靠人自身的努力,才會扭轉(zhuǎn)乾坤。
把政治的好壞歸因于天氣物候,造成的效果之一,就是讓人們相信上天命定的觀念。國家治理得不好,生靈涂炭,責任在上天,不在從政者。人對上天是無能為力得,只有祈求,只有順從,只有詛咒。這樣,從政者把一切都推卻得干干凈凈得,可以胡作非為而不負責任。人們所能祈求得,頂多只是上天得改朝換代。
這一對比,還是覺得毛主席英明偉大。他老人家早已識破了這一切,一針見血地指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彼@樣去實踐,他因此取得了成功。
第二十五篇 幸福和不幸有哪些
【原文】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1),五曰考終命(2)。六極:一曰兇、短、折(3) ,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1)攸:由,遵行。(2)考:老。終命:善終。(3)兇:沒有到換牙就死去。短:不到二十歲就死去。折:沒有結(jié)婚就死去。
【譯文】
“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長壽善終。六種不幸: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丑惡,六是懦弱。”
【讀解】
幸福和不幸是價值觀的體現(xiàn)。價值觀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在一個人看來是幸福的事,在另一個人看來就可能是不幸的。比如升官發(fā)財,飛黃騰達在眾多人看來是一種幸福,這意味著權(quán)÷利÷名三大收獲,可以滿足貪欲。在另一些人看來,人淪為烏紗帽金錢虛名的奴仆是天大的不幸,這意味著人喪失了自我,自己為自己招來諸多束縛和煩惱。
天下最大的不幸恐怕是看不開。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鼠目寸光,蠅營狗茍,圍著油鹽醬醋打轉(zhuǎn),都是看不開。想一想,人都是赤條條來到世上,也是赤條條離開,哪一樣帶得來帶得走?
“風物常以放眼量?!笨吹瞄_就是幸福。
第二十六篇 用德政去征服人心
【原文】
王曰:“嗚呼!封,汝念哉!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2),紹聞衣德言(3)。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民。汝丕遠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訓(4)。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5),弘于天(6),若德裕乃身(7),不廢在王命(8)?!?div style="height:15px;">王曰:“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9),敬哉(10)!天畏棐忱(11),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豫(12),乃其民。我聞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莶换?13),懋不懋(14)?!?!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殷民(15),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16)?!?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1)這篇論文是周公德弟弟康叔到封地殷上任之前,周公對他德訓誡辭。當時,周公剛剛平定了三監(jiān)和武庚發(fā)動德叛亂。他要求康叔吸取歷史教訓,“明德慎罰”,治理好殷民,鞏固已經(jīng)取得德政權(quán)。這篇誥辭反映了周公德統(tǒng)治思想和司法制度,是一篇重要文獻。這里節(jié)選了其中一部分。(2)在:觀察。祗:敬。遹(yu):遵循。乃:你,指康叔。文:指文王。考:父。(3)紹:繼。聞:舊聞。(4)丕:大。惟:思。商:指殷商。耇(gou):老。耇成人:指殷商遺民。宅:度,揣測。訓:順,順眼。(5)別:另外??担喊?。(6)弘:大。(7)德裕:德政,恩德。(8)廢:停止。在:完成。王命:指周的統(tǒng)治。(9)恫:痛。瘝(guan):病。(10)敬:謹慎。(11)棐(fei):輔助。忱:誠。(12)豫:安樂。(13)惠:順服。(14)懋(mao):勉力。(15)服:責任。應(yīng):受。(16)宅:定。作:振作。新:革新。
【譯文】
王說:“是啊,封!你要好好考慮!現(xiàn)在臣民都在看著你是否恭敬地遵循你父親文王的傳統(tǒng),依據(jù)他的遺訓來治理國家。你到殷后,要廣泛尋求殷商遺民的心態(tài),懂得怎樣使他們順服。另外,你還要訪求古時圣明帝王的治國之道,使臣民得到安寧。要比天還寬宏,使臣民體驗到你的恩德,不停地完成王命!”
王說:“啊,年輕的封!治理國家要經(jīng)受痛苦的磨難,可要小心謹慎?。⊥赖纳咸燧o助誠心的人;這可以從民心表現(xiàn)出來,小人卻難以治理。你去那里要盡心盡力,不要貪圖安逸享樂,才能治理好臣民。我聽說:‘民怨不在于大,也不在于?。灰共豁槒牡娜隧槒?,使不努力的人努力?!。∧氵@年輕人,你的職責重大,我們君王受上天之命來保護殷民,你要協(xié)助君王實現(xiàn)上天之命,革新改造殷民?!?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這一段訓誡體現(xiàn)了《康誥》的兩個基本思想之一——明德尚德。明德尚德是為了實行德政,以便使前殷王朝德臣民人心歸順。
歸順人心,用現(xiàn)今的話來說,就是改造思想,使舊人脫胎換骨成為新人。楊絳先生曾用“洗澡”來比喻這個過程,老外則叫做“洗腦”。
歸順人心談何容易!打江山易,改造江山也容易,只有歸順人心難。對殷朝遺民來說,紂王固然殘暴,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族類的全體。他們也有過自己圣明的先王成湯,有自己的血緣親情習慣風俗文化傳統(tǒng),這是不可征服、不可同化的。
用公畢竟是賢明君主,深知不可能憑武力÷暴政來迫使殷民“洗澡”,所以諄諄告誡康叔研究學習先王圣哲德治德經(jīng)驗,用來歸順殷民的人心。
對被“洗澡”的人來說,脫胎換骨是極其痛苦的?!霸陟`魂深處爆發(fā)革命”,需要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有六親不認的鐵石心腸來割斷“毛”和“皮”的關(guān)系,割斷濃于水的血緣。但總有些人做不到,人還在,心不死,伺機舉事,比如武庚的叛亂。
不知道康叔去了殷地后是否辦過學習班,是否要求過背誦周公語錄,反正他的任務(wù)夠艱巨的,也夠棘手的。
第二十七篇 謹慎嚴明的施用刑罰
【原文】
王曰:“嗚呼!封,敬明乃罰(1)。人有小罪,非眚(2),乃惟終自作不典(3),式爾(4),有厥罪小(5),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zāi)(6),適爾,既道極厥辜(7),時乃不可殺?!?div style="height:15px;">王曰:“嗚呼!封,有敘時(8),乃大明服(9),惟民其勅懋和(10)。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11)。若保赤子(12),惟民其康。
“非汝封刑人殺人,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無或劓刵人(13)?!?div style="height:15px;">王曰:“外事(14),汝陳時臬司師(15)。茲殷罰有倫(16)?!庇衷唬骸耙?17),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時(18),丕蔽要囚(19)?!?div style="height:15px;">王曰:“汝陳時臬事罰(20),蔽殷彝(21),用其義刑義殺(22),勿庸以次汝封(23)。乃汝盡遜曰時敘(24),惟曰未有遜事。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25)。朕心朕德,惟乃知?!?div style="height:15px;">【注釋】
(1)敬:恭謹。明:嚴明。(2)眚(sheng):過失。(3)終:經(jīng)常。典:法。(4)式:用。爾:如此。(5)有:雖然。(6)眚災(zāi):由過失造成的災(zāi)禍。(7)適:偶然。道:指法律。極:窮盡。辜:罪。(8)有:能。敘:順從。時,這。(9)明:順服。(10)勅(chi):告誡。和:和順。(11)畢:盡。咎:罪過。(12)赤子:小孩。(13)刵(er):古時割掉耳朵的刑罰。(14)外事:判斷案件的事。(15)陳:公布。臬(nie):法度。司:治理,管理。師:治理,管理。師:眾,指臣民。(16)倫:條理,法。(17)要囚:幽囚,囚禁犯人。(18)服念:思考。(19)丕:乃。蔽:判斷。(20)事:從事,施行。(21)彝:法。(22)義:宜,應(yīng)該。(23)勿庸:不用。次:恣,順從。(24)遜:順從。(25)若:順從。
【譯文】
王說:“??!封,對刑罰要謹慎嚴明。如果一個人犯了小罪,而不是過失,還經(jīng)常干一些違法的事;這樣,雖然他的罪過最小,卻不能不殺。如果一個人犯了大罪,但不是一貫如此,而只是由過失造成的災(zāi)禍;這是偶然犯罪,可以按法律給予適當處罰,不應(yīng)把他殺掉?!?div style="height:15px;">王說:“啊,封,如果你能照這樣去做,就會使臣民順服,臣民就會互相勸勉,和順相處。要像醫(yī)治病人一樣,盡力讓臣民拋棄自己的過錯。要像護理孩子一樣保護臣民,使他們健康安寧。
“除了你封可以懲處人÷殺人之外,任何人都無權(quán)懲罰人、殺人。除了你封可以下令割罪人的鼻子和耳朵外,任何人都不能施行割鼻斷耳的刑罰?!?div style="height:15px;">王說:“你宣布了這些法律后,要依據(jù)它們來懲治罪犯。根據(jù)殷商的刑罰來判罪時,該用刑的就用刑,該殺的就殺掉,不要照你的意思來行事。如果完全按照你的意思行事才叫順從,那么就沒有順從的事。唉!你還是個年輕人,不可順從你的意思。我的心愿和德行,只有你才能了解?!?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這一節(jié)專講“慎罰”,即使用刑罰要慎重。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幾個要點:施用刑罰不能光看罪行,還要看動機,重罰故意犯罪且不思悔改者,適當處罰過失犯罪且愿意悔改者;懲罰罪犯像治病救人;執(zhí)政者親自掌握刑罰,確保刑罰的權(quán)威性;對判決要慎重,多考慮;不能用自己的意愿來代替刑罰。
周公的這些觀點很有點現(xiàn)代意味,并且是有意識地把刑罰作為維護統(tǒng)治地手段。值得注意地是強調(diào)不能用“人治”來代替“法律”,也就是要講究規(guī)則,按規(guī)則辦事,不管統(tǒng)治者個人是否喜歡,犯了規(guī)就得處罰。
專制主義的“家天下”是沒有規(guī)則的,從不講規(guī)則。朕即天下,朕即法律,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就是家長,生殺予奪全憑家長一時興之所至。高興了,就賞賜爵位封地;不高興了就投進牢獄,奪去性命,誅滅九族。對統(tǒng)治者來說,沒有規(guī)則,就獲得了最大的方便,可以恣意所為,就像一個人在足球場上可以抱著球橫沖直撞一樣。
專制主義暴君的法律,規(guī)則就是他的個人意志?!绊樜艺卟?,逆我者亡?!蹦墓苁裁磭也粐遥裁蠢习傩詹焕习傩?。國家、百姓、財富等等全是暴君的私有財產(chǎn),全是揣在他兜里的鈔票,可以任意支取,任意花銷。
周公推行“德政”,輔之以法律手段,使他獲得了開明君主的美名??上У氖撬€沒有開明到打破等級觀念,提出人人平等÷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他依然是把統(tǒng)治者當作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祗,居高臨下地遙控人間。
第二十八篇 周公發(fā)布的戒酒令
酒誥(1)
【原文】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2)。乃穆考文王(3),肇國在西土(4)。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5):‘祀茲酒(6)?!┨旖得匚颐?7),惟元祀(8)。天降威(9),我民用大亂喪德(10),亦罔非酒惟行(11);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12)?!?div style="height:15px;">“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13):無彝酒(14);越庶國(15):飲惟祀,德將無醉(16)。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愛(17),厥心臧(18)。聰聽祖考之彝訓(19),越小大德(20)。
“小子惟一妹土(21),嗣爾股肱(22),純其藝黍稷(23),奔走事厥考厥長(24)。肇牽車牛(25),遠服賈用(26),孝養(yǎng)厥父母。厥父母慶(27),自洗腆(28),致用酒(29)。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30),其爾典聽朕教(31)!爾大克羞耇惟君(32),爾乃飲食醉飽。丕惟曰爾克永觀省(33),作稽中德(34),爾尚克羞饋祀(35)。爾乃自介用逸(36),茲乃允惟王正事之臣(37)。茲亦惟天若無德(38),永不忘在王家(39)。”
【注釋】
(1)《酒誥》是周公命令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的告誡之辭。殷商貴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風,荒于政事。周公擔心這種惡習會造成大亂,所以讓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令,不許酗酒,規(guī)定了禁酒的法令。(2)明:宣布。妹邦:指殷商故土。(3)穆:尊稱,意思是尊敬的。(4)肇:開始,創(chuàng)建。西土:指周朝。(5)厥:其,指文王。誥毖:教訓,告誡。庶邦:指各諸侯國君。庶土:各位官員。少正:副長官。御事:辦事的官員。(6)茲:則,就。(7)肇:勸勉。(8)惟:只有。元:大。(9)威:懲罰。(10)用:因。大亂:造反。(11)惟:為。(12)辜:罪過。(13)小子:指文王的后代子孫。有正:指大臣。有事:指小臣。(14)無:不要。彝:經(jīng)常。(15)越:和。庶國:指在諸侯國任職的文王子孫。(16)將:扶助。德將:以德相助,用道德來要求自己。(17)迪:開導,教育。小子:指臣民的子孫。土物:莊稼,農(nóng)作物。愛:愛惜。(18)臧:善。(19)聰:聽覺敏銳。祖考:指文王。彝訓:遺訓。(20)越:發(fā)揚。(21)小子:指殷民。惟一:同樣。(22)嗣:用。股肱(gong):腳手。(23)純:專一,專心。藝:種植。(24)事:奉養(yǎng),侍奉。(25)肇:勉力。(26)服:從事。賈用:貿(mào)易。(27)慶:高興。(28)洗:潔,指準備。腆:豐盛的膳食。(29)致:得到。(30)庶土÷有正÷庶伯÷君子:統(tǒng)稱官員。越:和。(31)其:希望。典:經(jīng)常。(32)克:能夠。羞:進獻。惟:與。(33)丕:語氣詞,沒有意義。?。悍词?。(34)作:舉動,行動。稽:符合。(35)饋祀:國君舉行的祭祀。(36)乃:如果。介:限制。用逸:指飲酒作樂。(37)允:長期。惟:是。正事:政事。(38)若:善,贊美。元德:大德。(39)忘:被忘記。
【譯文】
王說:“要在衛(wèi)國宣布一項重大命今。你那尊敬的先父文王,在西方創(chuàng)建了我們的國家。他從早到晚告誡諸候國君和各級官員說:‘只有祭祀時才可以用酒?!咸礻囅轮家?,勸勉我們的臣民,只在大祭時才能飲酒。上天降下懲罰,因為我們的臣民犯上作亂,喪失了道德,這都是因為酗酒造成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的滅亡,也沒有哪個不是由飲酒過度造成的禍患。
“文王還告誡擔任大小官員的子孫們說:不要經(jīng)常飲酒。并告誡在諸侯國任職的子孫:只有祭祀時才可以飲酒,要用道德來約束自己,不要喝醉了。文王還告誡我們的臣民,要教導子孫愛惜糧食,使他們的心地變善良。要好好聽取祖先留下的這些訓誡,發(fā)揚大大小小的美德。
“股民們,你們要一心留在故土,用你們自己的手腳,專心致志地種好莊稼,勤勉地侍奉你們的父兄。努力牽牛趕車,到外地去從事貿(mào)易,孝敬和贍養(yǎng)你們的父母親;父母親一定很高興,會自己動手準備豐盛的飯菜,這時你們可以飲酒。
“各級官員們,希望你們經(jīng)常聽從我的教導!只要你們能向老人和國君進獻酒食,你們就可以酒足飯飽。這就是說,只要你們能經(jīng)常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合乎道德,你們還可以參與國君舉行的祭祀。如果你們自己能限制飲酒作樂,就可以長期成為君王的治事官員。這也是上天贊美的大德,王室將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是臣屬?!薄?div style="height:15px;">【讀解】
酒有酒的好處,可以舒筋活血,解除疲乏,振作精神,興奮神經(jīng)。酒中的人生境界妙不可言。酒也可以在朋友交際中化干戈為玉帛。酒還可以為勇士壯行,為祖先祭天,為天地獻祭。
酒也有酒的壞處,可以摧毀身體健康,麻痹神經(jīng),使人風狂,酒精中毒。正常人可以借酒澆愁、借酒撒野、借酒滋事。癌君子可以浸淫在酒缸中不能自拔。政府官員可以在酒杯中腐化墮落。婦人可以在酒氣中失身。歹徒也可以借酒壯賊膽。
人們是怎樣發(fā)明酒這種神奇的玩意兒的,還不是很清楚,至少在商代,酒就在風行,商紂王造過酒池肉林以取悅妞己。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希臘悲劇便起源于祭祀狄俄尼索斯的“酒神頌”。酒神精神代表了人類的狂歡情結(jié)。
周公發(fā)布的這篇戒酒令,讓人想到在那個時候.人們對酒的偏好已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尤其是王公貴族和政府官員,酗酒誤國,酗酒喪國,酒神放縱得失去了控制,人們狂歡得忘乎了所以,因此才要嚴令禁酒。
不過,這個禁酒令是很有節(jié)制的。也就是說,它不徹底、不一律禁酒,因為酒要用于祭祀天地、神靈、祖先這些重大儀式,要用于孝敬國君、父母、兄長,因此要網(wǎng)開一面。
其實,普通老百姓喝點酒算不了什么。他們一年四季辛苦到頭,難以有機會輕松一下,放縱一下,實際上恐怕也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這樣的機會。老百姓即使終日酗酒,也不會滋生腐敗,不會誤國誤民。文人÷藝術(shù)家大概也離不了酒。酒可以放松意識的控制,促使靈感產(chǎn)生,讓創(chuàng)造力得到解放。張旭的草書是酒灌出來的,李白的詩是酒澆出來的。如果沒有了酒,這世上要失去多少文人、藝術(shù)家??!
真正的禁酒對象應(yīng)該是王公貴族和政府官員。只有他們,才有機會有條件狂喝暴飲,尋歡作樂,因為有人進貢,因為可以搜刮民脂民膏。也只有他們,才有機會有條件腐化墮落,敗壞社會風氣。這是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全文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四書五經(jīng)》之《尚書》原文及注釋(上) 新國學網(wǎng)
《尚書·周書》上:原文 譯文
《尚書》原文 譯文(二)
《呂氏春秋》原文及譯文
樂記第十九
《國語·周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