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性書》
唐 李翱
李翱(772~841),字習之,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的學生。是西涼王李暠的后代。自幼“勤于儒學,博雅好古”,寫文章注重氣質(zhì)。25歲時,在汴州與韓愈相識。從此,追隨韓愈,勤奮好學,博學有才,并娶韓愈侄女為妻。他與韓愈經(jīng)常在一起,談文論學,寫作古文,維護儒道,反對佛老,發(fā)表文學主見,積極倡導古文運動。德宗貞元十四年(798),李翱中進士第,初任授書郞,后三遷至京兆府司錄參軍。憲宗元和初年,轉(zhuǎn)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主張“指事載功,則賢不肖易見”;然后“可以傳言后世”的治史觀點。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李翱任考功員外郎,并兼史職。 李翱性格耿直,議論無所避忌。權(quán)貴雖“重其學”,而“惡其激訐”,因此,“仕不得顯官”。諫議大夫李景儉一度“舉翱自代”,后因李景儉貶黜,李翱降任朗州刺史。后李景儉復職,才被召為禮部郎中。重振朝綱的抱負無法實現(xiàn),他郁憤無處發(fā)泄,便去見宰相李逢吉,當面指責他的過失,并提出自己告病回鄉(xiāng)。李逢吉并末計較李翱的言行,還上奏讓李翱擔任廬州刺史。
李翱到廬州后,正值旱災嚴重,逃亡人數(shù)達萬人,官史們大量搶購田屋,以獲取暴利。傾家蕩產(chǎn)的人家,仍要照舊交納賦稅。李翱下令“以田占租”,不得隱瞞。收繳大戶豪門萬余緡,使貧苦百姓得以安生。文宗大和初年,李翱入朝擔任諫議大夫、知制誥。三年(829),改中書舍人。不久,又出任鄭州刺史。后改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御使、譚州刺史、湖南觀察史等職。大和八年(834),被征召為刑部侍郎,后轉(zhuǎn)為戶部侍郎,檢校戶郡尚書、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武宗會昌元年(841)卒。謚為文,世稱李文公。李翱是韓愈的學生,所以他的文學思想受韓愈的影響很深。他積極協(xié)助韓愈推行古文運動。主張文章要義、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載道”是他文學主體的核心。他的文章素與韓愈齊名。著有《李文公集》104篇。
李翱是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進士,曾歷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中書舍人、桂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等職。曾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職。追隨韓愈,曾闡釋韓愈關(guān)于“道”的觀念,強調(diào)文以明道 。他還主張反佛 、“復性”,發(fā)揮《中庸》“天命之謂性”的思想,主張性善情惡說,認為成為圣人的根本途徑是復性。復性的方法是“視聽言行,循禮而動”,做到“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作《復性書》三篇,論述“性命之源”等問題。他的思想為后來道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其散文平實流暢,富有感情色彩。曾從韓愈學古文,協(xié)助韓愈推進古文運動,兩人關(guān)系在師友之間。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認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問》)。主張人們的言行都應以儒家的“中道”為標準,說:“出言居乎中者,圣人之文也;倚乎中者,希圣人之文也;近乎中者,賢人之文也;背而走者,蓋庸人之文也?!?《李文公集·雜說》)他盡力維護儒家的倫理綱常,認為“列天地,立君臣,親父子,別夫婦,明長幼,浹朋友,六經(jīng)之旨矣”。李翱認為,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是因為善性被邪惡的情欲所干擾。凡人要想恢復善性,成為圣人,就必須去掉情欲。其方法是排除一切感情,忘掉一切思慮,是自己的心身在“弗思弗慮”中達到“清明”、“至誠”的境界。
《復性書》上 人之所以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huán)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渾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過,沙不渾,流斯清矣,煙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性與情不相無也。
雖然,無性則情無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動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者豈其無情耶?圣人者,寂然不動,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參乎天地,變化合乎陰陽,雖有情也,未嘗有情也。然則百姓者,豈其無性耶?百姓之性與圣人之性弗差也,雖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窮,故雖終身而不自睹其性焉?;鹬疂撚谏绞帜局校遣换鹨?;江河淮濟之未流而潛于山,非不泉也。石不敲,木不磨,則不能燒其山林而燥萬物;泉之源弗疏,則不能為江為河,為淮為濟,東匯大壑,浩浩蕩蕩,為弗測之深。情之動靜弗息,則不能復其性而燭天地,為不極之明。
故圣人者,人之先覺者也。覺則明,否則惑,惑則昏,明與昏謂之不同。明與昏性本無有,則同與不同二皆離矣。夫明者所以對昏,昏既滅,則明亦不立矣。是故誠者,圣人性之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不處于極也。復其性者賢人,循之而不已者也,不已則能歸其源矣?!兑住吩唬骸阜蚴ト苏撸c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不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勿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此非自外得者也,能盡其性而已矣。子思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故ト酥酥越陨疲梢匝幌⒍劣谑ヒ?,故制禮以節(jié)之,作樂以和之。安于和樂,樂之本也;動而中禮,禮之本也。故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步則聞佩玉之音,無故不廢琴瑟,視聽言行,循禮法而動,所以教人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誠而不息者也,至誠而不息則虛,虛而不息則明,明而不息則照天地而無遺,非他也,此盡性命之道也。哀哉!人皆可以及乎此,莫之止而不為也,不亦惑耶?
昔者圣人以之傳于顏子,顏子得之,拳拳不失,不遠而復其心,三月不違仁。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蛊渌晕吹接谑ト苏咭幌⒍橇Σ荒芤?,短命而死故也。其馀升堂者,蓋皆傳也,一氣之所養(yǎng),一雨之所膏,而得之者各有淺深,不必均也。子路之死也,石乞孟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菇Y(jié)纓而死。由非好勇而無懼也,其心寂然不動故也。曾子之死也,曰:「吾何求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勾苏悦砸病W铀贾倌嶂畬O,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傳于孟軻。軻曰「我四十不動心」,軻之門人達者公孫丑、萬章之徒,蓋傳之矣。遭秦滅書,《中庸》之不焚者,一篇存焉。于是此道廢缺,其教授者,惟節(jié)文、章句、威儀、擊劍之術(shù)相師焉,性命之源,則吾弗能知其所傳矣。
道之極于剝也必復,吾豈復之時耶?吾自六歲讀書,但為詞句之學,志于道者四年矣,與人言之,未嘗有是我者也。南觀濤江入于越,而吳郡陸亻參存焉,與之言之,陸亻參曰:「子之言,尼父之心也。東方如有圣人焉,不出乎此也,南方如有圣人焉,亦不出乎此也。惟子行之不息而已矣?!褂趹?!性命之書雖存,學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莊、列、老、釋。不知者謂夫子之徒不足以窮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問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傳焉,遂書于書,以開誠明之源,而絕廢棄不揚之道,幾可以傳于時,命曰《復性書》,以理其心,以傳乎其人。于戲!夫子復生,不廢吾言矣。
《復性書》中
或問曰:「人之昏也久矣,將復其性者,必有漸也,敢問其方。」
曰:「弗慮弗思,情則不生,情既不生,乃為正思。正思者,無慮無思也?!兑住吩唬骸禾煜潞嗡己螒]?!挥衷唬骸洪e邪存其誠。』《詩》曰:『思無邪?!弧?div style="height:15px;">
曰:「已矣乎?」
曰:「未也,此齋戒其心者也,猶未離于靜焉。有靜必有動,有動必有靜,動靜不息,是乃情也?!兑住吩唬骸杭獌椿诹?,生于動者也?!谎赡軓推湫砸??」
曰:「如之何?」
曰:「方靜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動靜皆離,寂然不動者,是至誠也?!吨杏埂吩唬骸赫\則明矣?!弧兑住吩唬骸禾煜轮畡?,貞夫一者也?!弧?div style="height:15px;">
曰:「情者性之邪也,知其為邪,邪本無有。心寂然不動,邪思自息。惟性明照,邪何所生?如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易》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弧兑住吩唬骸翰贿h復,無悔,元吉?!弧?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