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宗匠盧見曾
王大峰
平山四望更關愁,
標勝家家醉墨留。
十里林亭通畫舫,
一年簫鼓到深秋。
每看降雪迎朱旆,
轉似青山戀白頭。
為報先疇墓田在,
人生未合死揚州。
可嘆人生無常,因果難料。這位“未合死揚州”的詩人,卻居然到底慘死在了揚州!這位吟唱《告老留別》的詩人是誰呢?他就是范陽盧氏的嫡孫、曾任兩淮鹽政使、被構陷而庾死在揚州的海內宗匠盧見曾。
盧見曾(1690-1768)字澹園,又字抱孫,號稚雨,又號道悅子,德州人,康熙六十年進士;歷官洪雅知縣、灤州知州、永平知府、長蘆兩淮鹽運使。他性度高廓,重才禮士,學詩于王漁洋,有詩名,愛才好客而四方名士咸集,流連唱和乃一時譽為海內宗匠。
“江左三大家”的王杰曾題詩曰:
虹橋修楔客題詩,
傳是揚州極盛時。
勝會學常今視昔,
我曹應又有人思。
詩中表達了對盧見曾的高度評價與思念,盧見曾任兩淮鹽政使時,曾筑蘇亭于使署,與揚州的詩人相酬詠,一時文宴盛于江南,經常賓朋滿座,吟詩作畫,高談闊論。名重當時的學者金農、陸撰、戴震、程夢星、高鳳翰以及畫家鄭燮(板橋),作家吳敬梓等揚州名士,都是他的知心好友。他經常挽留文人常年在家寄宿,經常周濟貧困文人,饋贈金銀,設宴招待,把酒臨風,擊節(jié)吟唱,文風蔚然,風流倜儻。
一個官員怎么會與文人的關系如此密切,不僅是因為他傳承了范陽盧氏文化的基因而具有極高的文化素養(yǎng),也因為盧見曾也是文人、詩家。在揚州居官的很多,而像盧見曾這樣青史留名、口碑相傳的卻很少。
盧見曾兩度在揚州官居兩淮鹽政史、兩度舉辦“虹橋修楔詩會”,他寫了四首七言律詩,請?zhí)煜略娙顺?,“其時和楔韻者七千余人”,試想七千位詩人薈萃一堂,昂首賦詩,該是多么浩大的場面!這樣的大型詩會是文化史上空前絕后的吧?盧見曾薈萃揚州名士及江南名士積極參與的修楔活動,得詩萬余首,“編次得三百余卷”。一個具有詩才的官員,能夠在當時的文壇上有如此的影響力、號召力和組織能力,可見他極好的人緣和超人的才干。
乾隆四年(1749)盧見增47歲時,曾因清史上著名的“兩淮鹽引案”而被流放新疆伊犁,在罷職流放時,揚州鄭板橋、吳敬梓等名士數(shù)百人到郊外送行,也可謂盛極一時。所謂“兩淮鹽引案”是指當時清政府對鹽業(yè)實行專賣,發(fā)給鹽商“鹽引”,作為經銷鹽業(yè)的許可證,及每年向鹽商收取本息的憑證。有人誣告盧見曾受賄,因此被彈劾。在鹽引案爆光前,在朝中任翰林大學士的紀曉嵐已經知道將要對兩淮鹽引案加以查辦。紀曉嵐的二女兒紀韻華是盧見曾之孫盧萌文的結發(fā)妻,所以紀曉嵐與盧見曾是門當戶對的親家。紀曉嵐的夫人郭彩符得知鹽引案發(fā)的消息后,跪地求求哀求紀曉嵐設法解救,紀曉嵐出于無奈,只得用一無字空信封,內裝一撮食鹽和一撮茶葉,派人送往盧見曾宅中。盧見曾收到信封百思之后,才悟出了其中秘意:鹽案虧空查封。于是抓緊預后,致使官兵去盧宅查封時,竟然“家無長物”。但不久朝廷治紀曉嵐泄密之罪,而將他流放烏魯木齊。后來,兩淮鹽引案查無實據(jù),盧見曾55歲時又復任兩淮鹽政使,在揚州任職10年后告老還鄉(xiāng)。
盧見曾與揚州大有因緣,一是兩度在揚州居官,長達14年之久,二是自以為“人生未合死揚州”,卻沒想到告老還鄉(xiāng)后,又被下任兩淮鹽政使陷害,指使鹽商誣告盧見曾受賄銀16000兩,致使白發(fā)蒼蒼的他重被拘回揚州,病死在他曾兩度舉辦空前絕后的虹橋修楔詩會的揚州大獄之中!其后,雖“奉特旨昭雪”,但才人去矣……
盧見曾提倡風雅,名重一時,被尊為一代文宗。有《金石三刻》、《出塞集》、《雅雨叢書》傳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