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憶海鉤沉(9)——年味的記憶

年味的記憶

小時候盼過年,年——對孩子們的誘惑是巨大的。

一進(jìn)入臘月,尤其是過了臘八,孩子們便蠢蠢欲動了。

我的有記憶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過,那是個非常深的山溝里的一個很小的村子,現(xiàn)在看來是落后得不能再落后的地方。盡管如此,這絲毫沒有影響我童年的快樂,更沒有影響我對過年的興趣。隨后又在永寧口、碓臼溝度過了少年時代。

盼過年究竟盼什么?現(xiàn)在想想,無外乎物質(zhì)和精神兩個方面。那時正值六十年代,物質(zhì)極度貧乏、生活十分困苦,這是人所共知的。也許正因為如此,過年才更顯得意義重大。

雖然身處窮鄉(xiāng)僻壤,但在我的記憶中,那時過年,年味足,興趣濃。過了臘八,年味漸濃,我開始在墻上劃道道,大年倒計時正式啟動了。

當(dāng)時有一首民謠,各地雖有些差異,但大致意思差不多:“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吃幾天,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span>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就是祭灶王,好讓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痘茨献印び浾撚?xùn)》中說:“炎帝作火,死而后灶?!备哒T注日:“炎帝、神農(nóng),以火德與天下,死祭祖于灶神。”。據(jù)說,灶神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古聯(lián)曰:“上天言好事,回宮呈吉祥?!本褪潜S舆@個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fēng)俗,由來已久。椐《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掃塵的習(xí)俗。按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滌陳布新’的涵義。就是把一切‘窮氣’,‘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

之后一直到臘月三十都有說法,不一一贅述,只說說我記憶中印象較深的一些事。

推碾子

推碾子的活兒小時候沒少干,大致分米面兩類。米類主要包括谷子、糜子、黍子,面類主要包括莜麥、小黃米、玉米。我最不喜歡的是推莜麥面和黃米面,因為推莜麥面第一步先要炒莜麥,待炒完幾口袋莜麥,盡管事先用毛巾之類把脖子圍得嚴(yán)嚴(yán)實實,那莜麥毛子還是無孔不入地鉆進(jìn)你的衣服里面,讓你刺鬧上好幾天!過大年要吃糕,本地所謂糕一般是用軟谷碾出的米來做,我們都稱它為小黃米。(用黍子碾出來的稱為大黃米,也可以做糕,但以做黃米粥為多),小黃米經(jīng)過水淘,然后再上碾子碾成面,這就是制作黃米糕的原料黃米面。推黃米面最麻煩的是過籮,籮子要細(xì)面才筋到。籮黃米面十分費(fèi)力,一斗多黃米籮完,胳膊又酸又困。不過,推碾子也有我愛干的,那就是扇扇車。推谷子、糜子、黍子這類東西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扇車扇,經(jīng)過扇車一扇,米、碎米、糠便自動分離了。所以每次推這些東西時我都把扇扇車這活兒包了。

生產(chǎn)隊年代誰家推碾子之前要做兩件事,一是先去碾房看看有沒有人用碾子,如果用的人多,就要排隊;二是碾子定下來就去找隊長,請隊長給安排定下一頭驢,這叫“問毛驢”,如果毛驢太忙還要等待。一切條件成熟便往碾房里搬推碾子用到的各什家具。程序很多很復(fù)雜,但那個年代和我同齡的孩子們都掌握得爛熟于心了。

過大年之前家家都要推黃米面,所以那時碾子忙、毛驢也忙,要早早地排隊。因為這事跟過年也有關(guān)系,為此,順便在這里說說推碾子的事。

殺豬

條件好點(diǎn)的人家過年總是要?dú)⒁豢谪i的,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平時連個肉星也見不到,過大年——這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只要可能是必須殺豬的。那時候自家養(yǎng)豬最大也不過200來斤,一般也就100來斤。記得我們家也殺過一兩頭豬,都超不過200斤。殺豬的日子一般選在臘月的某一天,提前約好殺豬的人,早晨便不喂豬,找?guī)讉€年輕力壯的人幫忙抓豬、捆豬,然后四蹄捆牢,嘴也捆住,抬到桌子上,幾人緊緊按住,屠夫操刀開始“下毒手”,一人端盆子準(zhǔn)備就血……母親則躲到別處不忍看她親手養(yǎng)的豬被殺死。豬殺死后用挺杖從后腿處向豬全身通一遍,然后吹氣,讓豬全身鼓起來,為的是利于脫毛。院子里早已準(zhǔn)備好了一口大鍋,把剛剛燒開的水倒進(jìn)去,把豬抬進(jìn)鍋里,開始退豬。退好了的豬白白胖胖,之后開膛、整理下水……待一切收拾完畢,天已近黃昏,下個節(jié)目就是熬槽頭肉,請殺豬人和親朋好友來大吃大喝一頓。這槽頭肉本地人叫槽套肉,為啥叫槽套肉?是因為喂豬時用槽子裝豬食,豬吃時正好脖子碰到槽子上,所以叫槽套肉。其實就是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頸脖肉,豬的這個部位氣管、血管比較多,而且還有淋巴結(jié)之類的東西,現(xiàn)在看來這部分的肉對人體是不太好的。

我們家有多半過年是沒有豬可殺的,這時候除了買幾斤肉外,多是殺幾只公雞,大年三十晚上以煮雞代替煮骨頭。每人一只整雞,吃不完下次還是自己的,也很滿足,也沒有感到失落。

磨豆腐

我老家的小山村平時是沒人磨豆腐的,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把石磨支起來,各家各戶磨一鍋或兩鍋豆腐。碓臼溝村四個生產(chǎn)隊,各生產(chǎn)隊都有一盤磨,都安在隊房子里。進(jìn)入臘月就開始排班兒,連明晝夜的磨,總之是換人換驢磨不停。一鍋豆腐大都用12斤黃豆,都是用酸漿點(diǎn)豆腐。點(diǎn)豆腐需要有一定技術(shù),外行的人可能把豆腐點(diǎn)壞,成不了形。磨豆腐的程序大致經(jīng)過這么幾道工序:黃豆事先用水泡漲——用石磨磨成豆?jié){——豆?jié){下鍋煮開——過渣——過濾后的豆?jié){再下鍋煮至一定火候——酸漿點(diǎn)豆腐——豆腐凝結(jié)成型后盛至加濾網(wǎng)的模具中——壓平瀝去水分——翻豆腐、打豆腐,一鍋豆腐就算做好了。

炸糕

在年節(jié)的食品中,有一種與過年有特別關(guān)系的食品就是糕,南方稱年糕。這是一種面食,因其性粘,本來稱為粘糕。但由于“粘”與“年”諧音,“糕”與“高”同音,吃了“粘糕”就會“年高”,一年內(nèi)就會大吉大利。正是為了討這個口彩,圖個吉利,所以,做年糕、吃年糕的習(xí)俗延續(xù)至今。

過年炸糕在過去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再窮的人家也要炸一些,只有炸多炸少的區(qū)別。前面說過,炸糕之前先要把黃米面磨好,黃米面是用我們當(dāng)?shù)禺a(chǎn)的軟谷推的小黃米磨的,有時候也用黍子推的大黃米磨面。我們家人口多,每年炸糕淘黃米要一斗(一斗約40斤)以上,多時能達(dá)到兩斗。炸糕也要經(jīng)幾道工序:用大盆子溫水和面——蓋上蓋子笥上(發(fā)酵)一段時間——蒸糕(把笥好的面與干黃米面摻和用大鍋大籠屜蒸,邊蒸邊加入面)——扎面(蒸熟的糕面用鏟子鏟出放大瓷盆中用手扎勻,因溫度高手要蘸冷水)——扎好的面放大笸籮里——包糕(多為紅豆餡,還有紅糖餡、酸菜餡)——炸糕(大鍋下胡麻油燒開,包好的糕下鍋炸),至此,黃橙橙、香噴噴的油炸糕便算大功告成了。那個年代因為麻油奇缺,常常是炸一部分,其余則包上餡,凍起來,叫糕蛋子,吃時可蒸也可放火盆里燒。還有一部分連餡也不包,直接搓成粗條,待其硬化后再切成片,這叫面心糕,吃時上鍋蒸然后蘸炒面或各種湯。

炸糕那天必須要請人幫忙,左鄰右舍,三好兩厚,多是女人。從蒸糕、捏糕到炸糕,人少了不行。炸好的糕先放笸籮里涼冷,然后裝入大臺缸里,自然冷凍,正月里幾乎天天是熥炸糕,一直要吃到二月中。所以有句諺語叫“正月肥,二月瘦,三月一把干骨頭”。

炸糕在那個年月被公認(rèn)為最好的食物,糕炸好之后照例也是要請人吃飯的,一是請參與幫忙包糕的人,二是請親朋好友,熬一鍋大菜,燒酒要現(xiàn)打。除此以外,還要一碗一碗地送給左鄰右舍,這活兒一般都是小孩子們事。

除了炸糕還要炸油餅、炸麻花、 炸中果蛋、壓山藥粉等等。

打掃房

臘月二十四掃房日的風(fēng)俗由來已久,據(jù)說,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fēng)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yùn)”、“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

一般人們會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打掃房子,這是約定俗成,但也要根據(jù)自家情況而定,有的在二十六或其它日子打掃。

說是“掃房”,實際就是年終大掃除,這可是個大工程,要滿滿干一天。早早的起床,把能搬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搬出去,搬不出去的,都要用報紙或破布罩上。第一項大工程是刷房,刷房的涂料是“白土子”,“白土子”是從山里挖的,學(xué)名其實叫白堊,石灰?guī)r的一種,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據(jù)說是由古生物的骨骼積聚形成的。白色,質(zhì)軟,分布很廣,用做粉刷材料等,通稱“白土子”?!鞍淄磷印痹阱伬锛铀蓍_,然后用“糊刷”刷墻,“糊刷”也是自制的,山上有種草叫“糊刷”草,平時備好,綁扎成刷子備用。墻要刷兩遍,待刷過的墻干后開始糊窗戶,在火盆上用鐵鍋打好漿糊(用莜面打),把舊的窗戶紙撕掉,用刀刮去老紙,掃掉塵土,新買的白麻紙裁剪好,然后一一將上扇、下扇、左右耳扇糊好,先里屋后外屋。然后鋪上新買的葦席,擦洗玻璃、鏡子、各種家什,搬回行李物件等等,做這些活兒當(dāng)然母親是主力。

屋里收拾利落了,開始貼窗花、貼年畫兒。窗花大都是自己剪的,我姥姥、母親都會剪,而且不用畫樣子直接剪,什么喜鵲登梅了、鴛鴦戲水了,非常豐富。上扇窗戶中間要剪一個由四部分組成的圓形窗花,下扇窗戶中間有塊玻璃,要貼一對窗花,而且要貼在外面,以免室內(nèi)的水氣將窗花打濕弄壞。年畫是從供銷社買的,記得那年父親買了一套年畫,是“四扇屏”, 叫“岳飛槍挑小梁王”,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岳飛這名字,但朦朦朧朧不知岳飛是誰,小梁王又是誰,只覺得那畫新鮮好看。一切安排妥當(dāng),剛刷過房的“白土子”味散發(fā)著清香,窗花、年畫讓人耳目一新,年味越來越濃了!

寫對子

貼春聯(lián)能美化生活環(huán)境,是中國人過年的一個特色。春聯(lián)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當(dāng)時百姓過春節(jié)懸“桃符”,即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郁壘兩個神像,掛在門兩旁,以此二神來鎮(zhèn)邪,俗稱“門神”。到了公元700多年的五代,后蜀宮廷有人在桃符上題寫春聯(lián),內(nèi)容都是些吉語佳話,文字工整,長短對偶。如蜀后主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被史學(xué)家認(rèn)為是我國最早的春聯(lián)。此后,文人學(xué)士群起效仿,題寫春聯(lián)之風(fēng)逐漸流傳開來。

春聯(lián)又叫對聯(lián),我們當(dāng)?shù)乩习傩斩冀袑ψ印5搅伺D月根,人們就開始買紅紙寫對子。因為那時候沒有賣對子的,村里寫毛筆字的人也少,寫對子基本就集中到幾個人那里了。我因為寫過大楷,又不怕丟丑,初中開始每逢過年便開始在家里鋪開攤子寫對子。所謂攤子就是把飯桌放到炕上,研墨、裁紙,再找黃歷上的對聯(lián)照著寫。知道我在寫對子,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也都拿上紅紙來讓寫,往往一寫就是兩三天。那時對子的內(nèi)容是以革命口號和毛主席詩詞為主,比如“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等,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比如除“抬頭見喜”、“出門見喜”外,牲口圈寫“六畜興旺”,雞窩寫“金雞滿架”,豬窩寫“肥豬滿圈”,門轉(zhuǎn)子上寫“福、祿、禎、祥”,水桶上要寫“

”,寓意翻過來倒過去都有。最讓人頭疼的是各家拿上來的紅紙大都是一張,不管多少副對子都要用這一張紅紙來完成,只好給他裁剪成窄窄的紙條來寫。除了對子還要寫大斗方,寫斗方大“福”字是少不了的。

貼對子一般在大年三十,我們那里只要有門必貼對子,門楣上的橫批下還要先貼上掛箋,柱子上、窗欞上也都貼上掛箋,對子一貼,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就被烘托的更加濃郁了。

貼對子時有人故意把“福”字倒貼,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這種貼法據(jù)說源于清代恭親王府。有一年過春節(jié),大管家寫了許多“福”字讓人貼于府門、庫房等處。有個家人不識字,將府門上的“?!弊仲N倒了,恭親王見后大為惱火,將管家叫來問罪,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解釋道“奴才常聽人說,王爺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實乃吉慶之兆?!睅拙湓挵压вH王說得轉(zhuǎn)怒為喜,并重賞了管家和家人。后來,民間有人效仿,也將“?!弊值官N?!案!弊植徽撜官N,都是一個順從安分、富貴祥和的字眼,它表達(dá)了人們一種美好的愿望和懂憬?,F(xiàn)在一些學(xué)者認(rèn)為“?!弊诌€是正貼為好。

糊燈籠

小孩子們愛玩燈籠,但要靠大人們給做燈籠。有的有舊燈籠架子重新糊一下,貼上些窗花就行了。沒有的則要做新的,用高粱桿或桁柴編架子,做成西瓜燈、白菜燈、魚燈等等,把燈籠栓到棍子的一頭,燈籠里面插上蠟燭、點(diǎn)著,便可上街玩了。蠟燭被風(fēng)吹熄或燒壞燈籠是常有的事。當(dāng)然還有掛在大門外比較大的燈籠,巧妙的人會制作“走馬燈”,在我們小孩子看來那是神奇的。我們家不會做“走馬燈”,但每年要做“冰燈”?!氨鶡簟弊銎饋砗唵问∈?,效果也不錯。去井上挑一擔(dān)水,放到院里凍一段時間,約摸水桶壁上的冰結(jié)到一寸厚時,將水桶拿回家,先用火筷子在上面開個圓孔,將里面水倒掉,然后再把水桶擱火盆上四外一烤,這時就能把冰殼取出來了,“冰燈”也就基本做好了。當(dāng)然,在冷凍前要做好準(zhǔn)備工作,一是在桶底放上插蠟燭的底座,二是要放上提燈籠的東西,三是還要倒進(jìn)一點(diǎn)紅墨水,這樣凍好的“冰燈”就呈紅色了?!氨鶡簟狈旁谧约掖箝T兩旁,一直到正月十五左右,天氣轉(zhuǎn)暖,自動融化為止。

熬年

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過大年的氣氛進(jìn)入高潮。因為這一夜是新舊交替的一夜,“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所以是不平常的一夜。中國人歷來就有“熬年”的習(xí)慣,文人叫“守歲”,即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小時候農(nóng)村里沒有什么文娛活動,愛賭的大人們這一夜要賭個痛快,那時候沒有麻將,主要是丟猴子和押寶。小孩子們也就是打打撲克,什么“大躍進(jìn)”、“升級”之類。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的熬過整整一夜,一般十二點(diǎn)前就睡了,五更再起來攏旺火。

攏旺火

攏旺火也是我們北方人過年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風(fēng)俗習(xí)慣,在守歲迎春放鞭炮的同時,要在院子里點(diǎn)燃事先架好的木柴,俗稱“攏旺火”。有人說,過去我們這一帶是多民族雜居地區(qū),“攏旺火”是由游牧民族的“篝火”演變過來的,不知真假。

現(xiàn)在人們攏旺火都在子時,我小時候農(nóng)村則是在五更。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堆一大堆干柴,家人都出動,將干柴點(diǎn)著,火勢漸旺,火苗直上,火勢熊熊,火光沖天,照得滿院紅光映照,稱之為旺火。人們還要從火堆上跨過去,期望去災(zāi)避疾,以圖吉利,預(yù)祝全家在新的一年中興旺。

放鞭炮

過年放鞭炮,相傳是為了驅(qū)逐“山魈”。山魈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獨(dú)腳鬼怪,十分兇惡,每到年頭歲尾就出來傷害人畜。但它有個致命的弱點(diǎn),就是最怕響聲,人們就用燒竹子的辦法制造響聲來嚇跑它。唐朝時有了火藥,又將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制筒)。后來人們雖不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xí)慣在春節(jié)燃放鞭炮,用響聲來增加節(jié)日氣氛。

在攏旺火的同時,乘著火堆,大人們放二踢腳,孩子們興致勃勃燃放鞭炮,這幾乎是過年最開心的時刻了。當(dāng)年家里二踢腳總共才買五六個,鞭炮很小,最多買一兩串。我們房東家孩子二毛子說,要是有一墩大炮就好了,其實他說的一墩大炮也就十個而已。還說,從前有錢人過年,院里放一笸籮大炮,隨便響。可見當(dāng)時他放炮是多么有癮,又是多么沒有過癮!現(xiàn)在好了,只要你愿意,二踢腳隨便放,然而我早已失去了放炮的興趣,有若干年沒有再去響炮了。

餃子

過年吃餃子是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尊奉的習(xí)俗。餃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物,自從問世就深受百姓喜愛,民間素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文獻(xiàn)記載,我國民間過年吃餃子的習(xí)俗至遲在明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朝沈榜著《宛署雜記》載:“元旦拜年,作匾(扁)食?!鼻宕?,過年吃餃子的習(xí)俗得到延續(xù)并固定下來。清史有關(guān)資料記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zhǔn)持?,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闭f明過年吃餃子,在清時已成共俗。

過年吃餃子和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關(guān)系。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一天的時間,每天的開始是子時(相當(dāng)于今天半夜23點(diǎn)到1點(diǎn)這個時間)。除夕夜的子時,不是尋常的新舊兩天的更替,而是新舊歲間的更替,中國人管它叫“交子”。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對“界限”非常注重,年終歲尾辭舊迎新這個“界限”更是不能等閑對待,自然要搞些儀式紀(jì)念,以求來年吉祥如意。恰好餃子和“交子”諧音,于是中國人取“歲更交子”之意,就有了過年吃餃子的習(xí)俗。

民間傳說,有一年冬天特別寒冷,很多窮苦百姓的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見了非常難受,就從冬至這天起架起大鍋,熬制了一種“祛寒嬌耳湯”向窮人施藥治傷。“祛寒嬌耳湯”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熬,熬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病人食用?!皨啥焙芄苡?,人們吃下它后血液通暢,治好了凍耳。張仲景施藥一直持續(xù)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們感激張仲景施藥的善舉,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吃,并把這種食物稱之為“餃子”。于是,餃子這種吃食就誕生了。

過年吃餃子除了餃子諧音“交子,意味著新舊交替的寓意,還有企盼團(tuán)圓的意思。

小時候過年吃頓餃子也是不容易的,更不用說平時了。沒有白面,沒有肉,連做餡的大蘿卜也奇缺。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想盡一切辦法,討換點(diǎn)白面、肉和大蘿卜,吃一頓餃子的。白面可以用小米或黃米交換,后來生產(chǎn)隊有公家給的每年每人2斤病號面,都集中到過年分下去,大家好過個年。沒有白面時也有人用蕎面代替,包蕎面餃子,我曾在一個姥爺家吃過。肉不多,餃子餡里星星點(diǎn)點(diǎn)有一點(diǎn)兒。大蘿卜是秋天就預(yù)備好的,放在窖里就等做餃子餡用。也有的人在山上種大蘿卜,秋天起了直接刨坑埋在地里,到過年時才去挖出來做餡。大蘿卜切成片,過水炸熟撈出瀝干。做餃子餡時把蘿卜片剁碎,擠壓干水然后拌餡。拌餡的佐料也簡單,主要是花椒面,所以那時各家的餃子基本都是一個味。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其歡樂氣氛不次于如今看春晚。我們家是父親搟皮,母親包,我們也都下手參與。由于每個人包餃子的手法不同,包出的餃子花樣很多,有的還帶有各種花邊。包好的餃子碼放在高粱桿排子上如同藝術(shù)品一樣,看上去也是一種享受。我們家還有在餃子里包镚子(硬幣)的習(xí)慣,一般包五分的,小的怕吃時不注意卡著,而且我們比別人家包的要多。煮熟后盛到碗里,誰吃出錢來誰有福,為了吃到錢,吃飽了還要吃,全家人都享受著吃餃子的樂趣。

因為餡很干,咬開餃子白生生、干生生的,一股花椒味。餡干的好處是大家都是晚上提前包好餃子,大年初一早晨下餃子,餃子也不壞。雖然那時的餃子肉少、餡也不講究,可在我幼小的記憶中,那是最好吃的!

迎喜神

過去農(nóng)村大年初一吃過早飯后,村里組織男女老少,帶上香、紙,到村外的某方位迎喜神。因為喜神每年所在的方位不同,具體到哪個方位,得由陰陽先生指點(diǎn)。到了喜神方位,點(diǎn)上一堆火,敲鑼打鼓,由組織者焚香燒紙,人們叩拜,祈禱在新的一年里喜神臨門,萬事亨通,福祿吉祥。這樣的活動我僅在富山村參加過一次,但印象很深。

現(xiàn)在已是2021年元月,農(nóng)歷庚子臘月,辛丑牛年將至,馬上又要過年了。但對于我這個六十有七的人來說,卻絲毫引不起興趣。其原因,一是過的年多了,已經(jīng)失去童年那對過年的新鮮感;二是現(xiàn)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了,平時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不再把吃好的冀希望于過年了;三可能是擔(dān)心過一年長一歲,老之將至,從感情上不愿面對吧!

(部分圖片為網(wǎng)上下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米面油炸糕,年前總會炸上一盆,出鍋吃和餾著吃都香
——記住年味——
黃米面炸糕的做法
黃米面炸糕[黃米面炸糕]
回味那些“年”(中)
齊翔:黃米面飄香的記憶|散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diǎn)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