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淮河流域幾大名湖“身世”
洪澤湖 洪澤湖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洼地,后潴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隋唐時代,稱為釜塘。唐代開始名洪澤湖。洪澤湖為懸湖,湖底高出東部蘇中平原4-8米。
鄱陽湖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彭蠡澤、彭湖、楊瀾湖、官亭湖等多種稱謂。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年代,在地質(zhì)氣象水文等復(fù)合作用長期發(fā)展下,它向南擴展,湖水越過松門山直抵鄱陽縣附近,因而易名鄱陽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門山以南原本是人煙稠密的鄱陽平原,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在距今約1600年左右形成了現(xiàn)今鄱陽湖的雛形,猶如一只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
洞庭湖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云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胡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dāng)時的云夢澤橫亙于湘鄂兩省間,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后由于長江泥沙沉積,云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留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云夢澤 又稱云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先秦時這一湖群的范圍周長約450公里?,F(xiàn)今僅存的大湖洞庭湖也不過區(qū)區(qū)2007平方公里。后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范圍不斷縮小。魏晉南北朝時已縮小一半,唐宋時期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洪湖就是清中葉以后迅速擴展的大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