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FM中《墨菲定律》里說“先處理好情緒再去處理事情”,有很多感慨。首先自己性格直率,往往很多事情在情緒的驅(qū)動下完成, 行動和結(jié)果都受情緒影響,情緒就像自己的影子,你明明知道他的存在,可是卻又總數(shù)忽略他的存在,大腦中的“理性人船長”往往被情緒這個“猴子”搗亂,卻又麻木不愿停下來想一想,我做的真的是正確的么?其次是很多時候又不注意別人的情緒,有時候明明知道別人在情緒化的時候,卻放任自流,不等安撫別人情緒,不等設(shè)身處地的站在別人那個角度想一想就開始“講道理”,你以為當(dāng)他的大腦中“理性人船長” 被 “猴子”控制的時候,還能和你好好講道理嗎?
即使是在我心中一直遇事冷靜的父親,有時候在想,不知道是我長大知道的事情多了,還是他變老了,很多時候溝通沒有以前那么順暢了,我們之間似乎確實有一一堵墻,不知道如何推倒,諸多無奈,特別是在家人之間矛盾的處理上,我這個和很多人都打得好交道的人,在面臨家庭矛盾時卻只有沉默的份,不知道怎么說、說什么,只有任他和母親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這時候我真不知道怎么做一個調(diào)解人。
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為什么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吵,我們面對的時候并不是要去糾結(jié)事情本身,一個勁兒的想“不就這一點事兒嘛,居然還給我甩臉色”,實際上很多事情的發(fā)生,很多情緒的爆發(fā)都是有跡可循的,真正應(yīng)該看的是事情背后,人是怎么想的。有一天丈夫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因為一點柴米油鹽的事情就跟他爭論不休,顯得很無理取鬧,而此時丈夫幾乎不會冷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原本溫柔的妻子最近有這樣的表現(xiàn),我最近是不是因為太忙于工作忽略了她的感受,以前我們出門分別的時候都會給對方一個擁抱,下了班累了晚上相擁而眠,說著一些閑話然后入睡,我似乎好一陣子忘記了它對這個家付出的一切,她最近的廚藝精進(jìn)了不少,而我每次都是胡亂吃一點,連句辛苦了的話都沒跟她說.....其實妻子并不是想跟我吵這些小事,她只是焦慮不安,同時對我有些失望,她害怕我們的感情變淡,她害怕自己的丈夫已經(jīng)不再關(guān)注她。
所以,類似的,在處理無論親人、朋友之間的矛盾時,不是一味糾結(jié)事情本身,不是講道理,而是要照顧對方的情緒,讓對方說出心里的話。否則,為什么關(guān)于幾十塊錢的花費觀念不一樣就能引發(fā)一場家庭大戰(zhàn),為什么幾年幾十年的感情敗給了一件一件小事,如果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會發(fā)現(xiàn)事情沒有那么難處理。
說真的,我很羞愧,我想著自己已經(jīng)這么大了,該挑起家庭的責(zé)任,也該處理好父母之間的矛盾。有一天晚上母親哭著打電話給我,說父親不經(jīng)過她的同意就賣掉了家里的三輪車,其實和母親預(yù)想的價錢也就差200多,可就是這200多塊錢,讓他們吵了一天,她覺得很委屈,然后把以前父親各種對不起她的全部跟我數(shù)了一遍,相信很多子女都有這樣的感覺吧,這個時候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好,你要是一直聽下去,母親會把從認(rèn)識父親那天起所有的矛盾都說出來,你還不能插嘴,要是說一兩句,她會更加激動的想起某年某月某時的某事,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真的很傷神,但是你又要必須理解、包容她,因為她是你母親,那個為了你努力辛苦了這么多年的母親。如果你不聽她翻舊賬,她立馬會想到,自己的丈夫不尊重我,連孩子都是白眼狼,我為了這個家付出了這么多,卻沒有任何人理解我,心灰意冷。這時我會更怕,怕自尊心強(qiáng)又偏向悲觀的母親會做出什么事情來,所以我只好依著她,把矛頭指向父親,但是我這里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我?guī)缀踹€沒有了解整件事情的經(jīng)過,因為這只是母親的看法,夾雜了自己的情緒化的理解。我沒想到的是另一邊,父親同樣是惱怒不已,就這點事情,妻子和子女都打電話說自己,而我更是愚蠢地忽略了他現(xiàn)在的情緒,光想著幫母親“辯論”,跟他講這件事孰對孰錯,我當(dāng)時說了好幾次“你別這么激動,我只是跟你講道理”??墒牵幚砑彝ッ苁且弥v道理這種方式嗎?父親第一次在電話里對我表現(xiàn)得如此不可理喻,甚至有點無理取鬧、油鹽不進(jìn), 我驚訝的感覺到這還是平時那個遇事冷靜,應(yīng)付自自如的父親嗎?這是第一次父親無理的罵了我,完完全全出于情緒化那種,也是第一次在我跟他打電話時,憤怒的掐斷了電話!我當(dāng)時只覺得喉嚨有什么東西梗在那里,完全說不出話來,那個在高中循循善誘,每天聽我講煩心事的父親,現(xiàn)在居然會這么無理的罵我,而且掛斷了我的電話,眼淚瞬間留下來了,傷心的走在路上,一方面想著“掛就掛吧,我以后再也不管你們之間這種事了”,可是又想“這是我的父母啊,我怎么能放任不管,萬一他們又打起來怎么辦,母親多愁善感,父親又有心臟病”,當(dāng)時心一下子沉重了好幾倍。我打電話給了姐姐,那時才知道,原來她之前已經(jīng)更父親打了1個小時電話“理論”過了,剛打完我又打過去,父親那時正在起頭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是“自己找罪受”,干了一件特別蠢的事,平時處理事情來特別有信心,而面對自己的家庭中矛盾時,完全忽略了人的本性。后來父親幾天后給我打電話,是因為其他的事情,他的語氣溫和了許多,但是總感覺我們之間也冷漠了不少,他對之前的事情只字不提,也是一種默契,我也完全沒有提上次的事情,就像從來沒發(fā)生過,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了,實際上這跟小時候父母打完你又叫你“趕緊過來吃飯”一樣,就代表著和好了。后來我才明白,其實母親就是因為父親沒有在語言語氣上讓著她,讓她覺得自己沒有家庭的決策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沒有收到尊重,再想起之前的事情,僅此而已,其實關(guān)于賣掉三輪車的決定,她自己其實心里并沒有不贊同這個做法,但是嘴上就是另外一種態(tài)度了,而父親也是完全不讓步,就糾結(jié)與事情本身,完全不給母親面子,家庭大戰(zhàn)由此展開,然后兩人隔天就和好了!似乎我和姐姐做的就是一場鬧劇而已,是我們把事情復(fù)雜化,不僅沒解決問題,還加深了情緒化。然后一家人就以一種默契的和好方式——當(dāng)做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過!
無論是開頭提到的《墨菲定律》,還是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其實都有共同的地方:人總是情緒化優(yōu)先與理性,所以先處理好情緒,再去處理人和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