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與娃斗智斗勇了六年的媽,我完全能理解那位深夜喊出“什么關系????什么關系?互為相反數(shù)啊”的媽媽。在中國,肩負身心養(yǎng)育責任的基本是媽,“周末爸爸”之所以能心平氣和跟孩子談話,還不是因為相處少嘛。
媽跟娃的“斗爭史”里,包含了各種威逼利誘、賭咒發(fā)誓、甚至恨不能斷絕關系,然后循環(huán)往復再來一輪,雙方都身心俱疲。實踐出真知,在我對娃嘗試了以上所有方法后,恰好看到了一個實驗。
這個實驗是在1938年做的,實驗人叫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他將一只很餓的小白鼠放入一個有按鈕的箱子里,每次按下按鈕,則食物掉落。有時是按一下就掉食物,有時則是需要按多次才會掉落食物,不管怎樣,小白鼠自發(fā)學會了按按鈕,它甚至會一直按按鈕等待食物。第二個實驗是,如果小白鼠不按下按鈕,箱子就會通電。結(jié)果小白鼠的確學會了按按鈕,但遺憾的是,一旦箱子不再通電,小白鼠按按鈕的行為會迅速消失。
斯金納認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行為塑造的方式是通過小步反饋幫助學生達到目標。這在箱子實驗中表現(xiàn)為食物的掉落,在網(wǎng)絡游戲中表現(xiàn)為獲得金幣、升級等獎勵,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你可以理解為各種形式的獎勵,比如金錢、或者出游獎勵等。
別忘了第二個游戲。同樣是刺激,懲罰是當個體做出某種反應后,立即給他一個厭惡刺激,或者不愉快的情境,比如不按鈕的小老鼠得到電擊,不守規(guī)矩的小孩得到呵斥、打屁股、禁足。你不會在網(wǎng)絡游戲中遇到這種情形,比如上線次數(shù)減少就扣除你的金幣,因為游戲設計者清楚地知道,斯金納理論不鼓勵懲罰,因為一旦懲罰移除,行為就會恢復原樣,他們寧愿用實驗一的獎勵刺激、積極強化,來建立一種更容易、更持久的行為“上癮”。
好了,說回媽媽和娃的關系,這個實驗給我最大的刺激是,它并不新鮮,我在辦公室早就領教過這一套了,老板通過全勤獎收買了我們的賴床時間,又通過績效獎勵干掉了我們偷懶的想法,我們被塑造成勤勉的白領,斯金納箱起了多大的作用啊。
為什么回到親子關系里,我們就那么不清醒了呢?反復不定地使用積極刺激和消極刺激,孩子在好處和懲罰面前游移不定,在成為我們希望的樣子,和他心里的那個搗蛋鬼之間拉扯。
我不想說獎勵對親子關系里的行為塑造的作用,這么說,會讓人反感孩子難道是為了長成你希望的樣子而出生的嗎?父母怎么能拿孩子做實驗呢?
可是,那些跟孩子正在拉鋸戰(zhàn)的母親們,有多擔心孩子不能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情緒暴躁,遇事躲避,她們就有多希望能給孩子正面影響。獎勵,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你也可以換個詞,鼓勵。永遠看到他做得好的一面,總是看到他的一丁點進步,一輩子當他的迷妹迷弟,愛他,就這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