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出自傷寒溫病篇,仲景稱之風溫也。此乃失傳已久專治熱傷風的正治方。傷于風有表證而未入里的,體內(nèi)寒多的宜桂枝湯,體內(nèi)熱多頭不痛的則是《桂枝去桂加黃芩牡丹湯》。如果熱甚頭痛面赤的則要《黃連黃芩梔子牡丹芍藥湯》。古圣制方之妙,效果之神,自與后世不同。
后世時方派對風熱治以辛涼解表,《連翹散》和《桑菊飲》之類,然效果不盡人意,時效較長。《桂枝去桂加黃芩牡丹湯》并無辛涼解表之意,而是以調(diào)風邪致營衛(wèi)不和的《桂枝湯》的基礎(chǔ)上作加減,體素有熱的去桂枝加黃芩牡丹,此乃風邪在表尚未入里的治法。
熱傷風者小孩尤常見,小孩一般體內(nèi)多熱,四處跑動出汗后傷于風則呈此證。我有一女病人的兩個小孩都得了風熱感冒,多次去醫(yī)院求診,前后花了近千元,病情纏綿兩個多星期,終未見痊愈,鼻子長期拖著黃濁涕,我投以《桂枝去桂加黃芩牡丹湯》,只喝了兩劑,諸證若失,令其母親開心不已,真是一劑知,兩劑已。可見經(jīng)方的神效和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真實不虛。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黃芩三兩 牡丹皮三兩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原文:風溫者,因其人素有熱,更傷于風,而為病也。脈浮弦而數(shù),若頭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黃芩牡丹湯主之。
外感風溫頭痛方:《黃連黃芩梔子牡丹芍藥湯》方劑組成: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梔子十四枚(擘) 牡丹皮三兩 芍藥三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病溫,頭痛,面赤,發(fā)熱,手足拘急,脈浮弦而數(shù)者,名曰風溫,黃連黃芩梔子牡丹芍藥湯主之。
外感濕溫方:《豬苓加黃連牡丹湯方》方劑組成:
豬苓一兩 茯苓一兩 阿膠一兩 澤瀉一兩 滑石一兩 黃連一兩 牡丹一兩
右七味,以水四升,先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納膠烊消,分溫再服。
原文:病溫,其人素有濕,發(fā)熱,唇焦,下利,腹中熱痛,脈大而數(shù),名曰濕溫,豬苓加黃連牡丹湯主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