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字的趣味
在聯(lián)合國通用的六種文字(漢、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中,唯有中國的漢文字是最有趣味的文字。
聯(lián)合國通用的文字,除了漢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能表音,只能拼寫詞語。拼音文字的單個字母,除了能表示一下順序之外(譬如A、B、C、D),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拼音文字如果不拼寫成詞語,就沒有趣味可言。
漢文字就不一樣了。每一個漢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義的。每一個單個的字,除了極少數(shù)只能組成“連綿詞”的字以外,也都是一個獨立的詞。大多數(shù)字,還有多個義項。每個字,都有其本義;多數(shù)字,都有引申義;有些字,還有假借義。譬如:一撇一捺寫成“人”字,本義是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人類”:人們、男人、女人、老人、病人、漢族人、日本人。引申為成年人:長大成人。引申為某種人:人民、工人、軍人、主持人。又引申為別人:助人為樂、舍己救人。引申為一般人、每個人:人手一冊、人自為戰(zhàn)。也引申為人才或人手:單位缺人、目中無人。還引申為人的身體、品質(zhì)、聲譽:把人累壞了、這人很正直、丟人現(xiàn)眼。在古書《齊民要術(shù)》中,果仁之“仁”曾寫作“人”,這應該是“人”字的假借義了。一個“人”字,有這么多涵義;看到“人”字,會有這么多聯(lián)想,這是漢文字獨有的趣味。
漢文字的趣味遠不止于此。她的更多的趣味在于“因形見義”。漢文字的字義都是通過字形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字形都來自于象形字,這些象形字都來自于對自身、對周圍景物的描摹。我們只有了解了這些象形字,都描摹了什么物或事,才能更準確地理解這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假借義。好奇是人的天性,也是獲取知識的動力。破譯漢文字的形義關(guān)系,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問。
在甲骨文中,“人”字是一個側(cè)立的人形。人從猿進化而來,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就是手腳分工,直立行走。我們的先人發(fā)明“人”字,第一筆畫出頭和上肢,頭抬起,上肢離開地面;第二筆畫出軀干和下肢,下肢站立,支撐起整個身體。寥寥兩筆,就把人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
漢文字經(jīng)過幾千年的演變,已經(jīng)從近似于圖畫的符號,變成規(guī)范的整齊的方塊字。字形與字義之間就有了距離。 “目”是眼睛,“口”是嘴巴,“手”是手掌,“日”是太陽,“山”是山巒、“木”是樹木,“鳥”是鳥雀,“魚”是魚類,等等,這些字還是易于辨認的。有些字字形變化大,字義或已引申、或被假借,辨認就有了難度。但也是經(jīng)人指點,一點就透。這也正是趣味所在。譬如:“大”是正立人形,“自”是鼻子,“又”是右手,“止”是腳趾,“行”是十字路口,“它”是蛇,等等。
給象形字增加符號,就有了新的字義。筆者給這樣的字起一個名字,叫做“形符字”?!按蟆弊稚厦婕印耙弧保硎救说念^頂是“天”;下面加“一”,表示人站“立”在地上?!澳尽弊窒录右粰M是“本”,表示樹根;下加一橫是“末”,表示樹梢;中加一橫是“朱”,表示樹干(后寫作“株”)。
在常用字范圍內(nèi),象形字有255個,給這些象形字增加符號,形成的形符字有324個。這579個字,既表義,又表音,是3500個常用字的全部的原始符號,囊括了它們形、義、音的所有的信息。了解這些原始符號,破譯這些形義關(guān)系,我們就有了透視漢文字的能力。看到漢文字,腦海里映現(xiàn)的是五彩繽紛、生動活潑的世界。
由象形字和形符字做偏旁,可以組成好多好多新的字。
做偏旁,可做形旁,表義;也可做聲旁,表音。一個“人”字,可與“人”組合,組成“從”字、“眾”字;可與“木”組合,組成“休”字;可與“讠”組合,組成“認”字。在“從”、“眾”、“休”三字中,“人”字表義,是形旁;在“認”字中,“人”字表音,是聲旁。一個“木”字,可與“木”字組合,組成“林”字、“森”字;可與“目”字組合,組成“相”字;可與“氵”組合,組成“沐”字。在“林”、“森”、“相”、“休”字中,“木”字表義,是形旁;在“沐”字中,“木”字表音,是聲旁。
兩個或兩個以上偏旁組成的字,有會意字,有形聲字。形旁同形旁組成的字,是會意字,例如:從、眾、休、林、森、相。形旁同聲旁組成的字,是形聲字,例如:認、沐。會意字和形聲字都是合體字。漢文字中,絕大多數(shù)是合體字;在合體字中,形聲字占80%以上。
一個合體字,是會意字,還是形聲字?是先要弄明白的,這才能印象深刻,不易混淆?!俺纭?、“祟”二字,初學者極易混淆。教者如果說明白:“崇”是形聲字,從山,宗聲,本義是山高;“祟”是會意字,從示(表示祭祀、神鬼),從出,本義是神鬼做出的禍害。學習的人就不會忘記了。有一位領(lǐng)導給中小學校長作報告,把“好逸惡勞”讀成“hao3mian3e4lao 2”,4個字讀錯了3個?!焙谩昂汀薄皭骸笔嵌嘁糇郑羞@個讀音;“逸”字卻只能讀“yi4”。他是把“逸”當成了形聲字,又把上面的“兔”字看成了“免”字?!耙荨北臼菚庾郑瑥耐?,從辶,本義是逃跑,可引申為安閑、安樂。知其構(gòu)字理據(jù),這個字、這個成語就都不會讀錯了。
一個形聲字,由哪個偏旁組成,哪個偏旁表義,哪個偏旁表音?弄清這些,才能明白這個字的義和音。形聲字的形旁、聲旁,位置不是同一的、固定的?!案!?,從示,畐聲。“視”,從見,示聲。“銅”,從金,同聲?!板\”從帛,金聲?!皹s”,從木,熒省聲?!澳弧保瑥慕?,莫聲?!捌臁保瑥模ǚ饺?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yan3),其聲。“乾”,從乙,倝(gan4)聲。“穎”,從禾,頃聲?!胺蟆?,從放,甫聲。這些字,分不清它的形旁、聲旁,就無法理解字義,讀不準字音。
漢文字的偏旁,必須是一個獨立的字。有字義才可做形旁,有讀音才可做聲旁。有些偏旁經(jīng)過隸變,經(jīng)過簡化,已很難知其原形。譬如:匚、阝(左)、阝(右)、廴、囗、夂、宀、辶、攵、罒、癶等等,都是常用的偏旁,還是部首。我們有些語文教師搞了一輩子識字教學,卻說不清它們讀什么音,表什么義。就是在最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里,也查不到這些字的義和音。這樣的識字教學,只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動輒寫幾十遍,勞時費力,事倍功半。一個“降”字,如果讓學生知道,那是兩只腳從高處走下來,學生還會記不住嗎?“冠”、“寇”二字,如果讓學生知道,“冠”是用手往頭上戴帽子;“寇”是手執(zhí)棍棒到家里打人頭部行兇的強盜,學生還會混淆這兩個字嗎?
泱泱中華是文明古國,漢文字是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的載體。我們先人的光輝思想、哲學理念、科學發(fā)明、人文藝術(shù),都體現(xiàn)在一個個漢文字之中。例如:古人認為物質(zhì)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構(gòu)成的,就這五個字做形旁,組成若干字,在常用字中就有575個(金66、木160、水206、火67、土76)。再把“艸、禾、竹”歸入“木”,“雨”歸入“水”,“石”歸入“土”,這個數(shù)字要增加到849個。我們一看到這些字,就知道它是由什么構(gòu)成的。這種做法沿用到《元素周期表》中。已知的111種元素的名字,只用“氣、水、金、石”做形旁,讓人一看就知道這種元素的自然形態(tài)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就知道這種固體是金屬還是非金屬。一個“朔”字,反映出幾千年前發(fā)明這個字的時候,我們的先人已經(jīng)知道,月亮反射的是太陽的光。一個“肺”字,反映出幾千年前發(fā)明這個字的時候,我們的先人已經(jīng)知道,肺臟的作用就像草木的葉子一樣。漢文字蘊涵的信息太豐富了,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這其中,當然不該包括無聊文人的主觀臆想和測字先生的胡編亂造。
共和國正在崛起,漢文字承載的中華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漢文字趣味無窮,博大精深。我這里談到的只是個人的膚淺之見。漢文字的趣味,正是我們的子孫后代學習漢文字的動力所在,也是其他民族、世界各國學習漢文字的興趣所在。了解漢文字的趣味,我們才能熱愛漢文字,熱愛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自信力。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同胞中,還有那么一些人,其中不乏與漢文字打交道的人,或者是教授漢文字的人,對漢文字的趣味知之甚少,甚至不感興趣;視之為淺薄、虛幻,視之為枯燥、單調(diào)。這是一種悲哀。所幸的是,這種人主宰不了漢文字,也主宰不了中華文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