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總有一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瞬間”,會改變書法史的走向。這些帶來變化的節(jié)點,可能是某位書法家、某件經(jīng)典書法作品,或者是某件書法作品的某一點畫、筆法、空間、結構、章法,乃至某種趣味。
《書寫的形態(tài):中國書法史的經(jīng)典瞬間》在深入細致地梳理千年書法史的基礎上,從中捕捉出了42個精彩的“瞬間”,繼而對其相關作品的形式構成做細微分析,挖掘這些“瞬間”的重大意義和動人之處,探討中國書法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繹的形態(tài)變遷。借此,讀者不僅能領略到眾多書法大家的卓然風采和經(jīng)典書法作品的獨特魅力,而且能夠觸類旁通地了解書法鑒賞,乃至整個書法史。
作者介紹
邱才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書畫史、中國書畫鑒定學的教學與研究。2006—2008年,應大英博物館之邀,對其館藏中國書畫進行整理、著錄和鑒定工作。2011—2012年,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獲中國書法 “蘭亭獎”理論獎,“全國第八屆書學討論會”論文一等獎。著有《黃山圖:17世紀下半葉山水畫中的黃山形象與觀念》《書法鑒賞》等。兼擅書法創(chuàng)作,1996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多次參加國內(nèi)國際重大書法展覽,并在全國多地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出版書法集多種。
宏觀構建、精微解讀——《書寫的形態(tài):中國書法史的經(jīng)典瞬間》讀后
文/成海明
書法鑒賞類的著作歷來難著,一則容易失之淺薄,二則容易過于學術。而《書寫的形態(tài):中國書法史的經(jīng)典瞬間》(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一書,則是將二者完美融合的典范。該書是作者從自己提煉出的一系列節(jié)點出發(fā),進而完成的一部書法鑒賞類的經(jīng)典之作,對于書法史的宏觀構建和對書法史重要節(jié)點的細微解讀,都給印象模糊的“書法史”產(chǎn)生耳目一新之感。準確的把握住中國書法發(fā)展史上的一系列核心節(jié)點,在一個相當高的學術平臺上,俯瞰、透析中國書法史的諸多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并可旁涉社會、思想、文化等領域,都反映出作者敏銳的學術眼光,能夠捕捉到書法史發(fā)展過程中核心的問題點和學術生長點,也反映出該書對于議題選擇的準確性和前瞻性。
該書將“經(jīng)典瞬間”作為解讀中國書法史的一把鑰匙,選擇了書法史上42個精彩的重要節(jié)點,強調(diào)以問題為導向,注重這些精彩的節(jié)點與書法史走向的互動關系,以此切入牽引出中國書法史的諸多面相。它不是簡單的名作書法史,也不是名家書法史,也不是單純的風格史、技法史,而是一個牽扯到書家、書體、技法、社會、文化等等各個面相的書法史,在討論以時間為順序的書法史時,作者注重不同時期的某位書法家、某件經(jīng)典作品,或是某件作品的點畫、筆法、空間、結構、章法乃至某種趣味,為書法史帶來的變化。關注每個節(jié)點的重要作用,探討每個重要節(jié)點的意義。能將如此多的議題都納入進來,可見該書的學術擴散性之廣、涵蓋力之強。
作者討論這些“經(jīng)典瞬間”時,并沒有停留在其內(nèi)容表象層面上,反而深入挖掘其為何形成“經(jīng)典瞬間”的“過程”,這幾乎滲透到書法史進程中的方方面面。作者運用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等多層面史事交匯的研究方法,使“經(jīng)典瞬間”透析得更為豐富、深入,動態(tài)感和立體感也更為凸顯。因此,從深度和廣度上來說,作者對經(jīng)典“節(jié)點”的考察,所帶給讀者的多元、深邃、宏闊的學術視域,較其他著作更廣闊更精深,更富于洞察力和啟發(fā)性,學術延展力更強。
作者將每一個“經(jīng)典瞬間”都塑造成書法史上獨一無二的現(xiàn)象,對每個節(jié)點都有著學術思考,如第一章對章草《敦煌馬圈灣漢簡》的選擇,作者認為:“像這樣點畫狼藉、結題夸張、章法跳躍的章草墨跡,在書法史上幾乎沒有引起注意?!憋@示出作者對于章草理解的敏銳眼光。對于學界討論與歧見頗多的有關書法史的一些問題,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例如對于乾隆皇帝的鑒賞觀念的解讀,作者認為關于“乾隆鑒賞品位不高”這種簡單的判斷,實際上容易屏蔽我們對于書法史更為細微的洞察。
最重要的是該書關于書法本體的討論貫穿始終,可以看出作者對于書法本體的深厚功力,內(nèi)容也多涉及到對筆法、空間、線條等書法本體核心要素的精微分析,例如書中對王羲之不同書體筆法的分析,涉及到了筆法中的起筆,筆鋒的變化,手部動作與毛筆的運動關系等等,更是觀察到了王羲之《初月帖》類型筆法的特殊性,篇幅雖短卻極其精微。
該書更適合有一定書法基礎的愛好者或者書法本科及以上層次的讀者。這些節(jié)點都是書法史上討論的熱點,且還都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問題意識貫穿始終,這種針對經(jīng)典問題的發(fā)問,帶領者讀者一步步走向書法的深處。
因此,閱讀本書,不僅對中國書法史會有更深入、透徹而廣泛的了解,對其他相關領域的認知,也會多有感悟。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