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世紀前一直是叫作“倭國”,“倭”本意是順從、恭敬的人,可見我國古代中原王朝的強大。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gōu)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字,就請求改國名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靠近日出之處而得名,武則天允準。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后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新唐書》
從日本國名的由來可以看出,這個東夷島國骨子里就信奉的是強權,弱者要絕對服從強者。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日本進行“明治維新”,積極學習西方先進制度和文化,大力發(fā)展經濟和軍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日本人內心極度膨脹起來。而曾經的“天朝上國”清朝已經江河日下,“垂垂老矣”。
日本現(xiàn)在的沖繩縣,古代叫做琉球,位于我國臺灣與日本九州島之間。1663年,琉球被清朝正式冊封,成為清朝實際的藩屬國。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削琉球國號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逼迫琉球國停止向清朝納貢,并改用日本年號。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廢藩置縣,強行將琉球并入日本,設“沖繩縣”,琉球王國滅亡。
兩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清朝內憂外患,為保住祖宗的江山,發(fā)起了一場著名的的“洋務運動”,因此不敢得罪西方列強,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進一步刺激了日本人的胃口。
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的“清國征討策略”,逐步演變?yōu)橐郧致灾袊鵀楹诵牡摹?strong>大陸政策”:①是占領臺灣,②是吞并朝鮮,③是進軍滿蒙,④是滅亡中國,⑤是征服亞洲,從而稱霸世界,實現(xiàn)所謂的“八纮(hóng)一宇”,即天下一家。
日本為宣揚大東亞戰(zhàn)爭的正當性,為侵略擴張找借口,日本神武天皇下達“八纮一宇“的詔書,神話日本有完成”征服人世間的四面八方,置諸于一個屋頂之下“的使命,從而給民眾洗腦,”相信日本是神國“,”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日本天皇是世界的最高君主“。日本宮崎縣有座鎮(zhèn)魂塔,就是八纮一宇塔,里面有238塊條石取自我國的長城和泰山,由此可見日本的狼子野心。
在吞并了琉球后,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1882年,朝鮮發(fā)生壬午兵變,日本以僑民被殺為借口,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濟物浦條約》,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支持朝鮮開化黨發(fā)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清廷派袁世凱率軍擊敗了日軍,鎮(zhèn)壓了政變。但日本同清廷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規(guī)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軍,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這樣日本就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
甲申政變,使日本意識到與中國的差距,于是自上而下奮發(fā)圖強,以趕超中國為目標,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戰(zhàn)爭。而清政府呢,經過數(shù)十年的洋務運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國體沒變,依然是封建專制,思想落后,官員昏聵,自大輕敵,軍備松弛。
1890年,日本爆發(fā)經濟危機,為轉移國內矛盾,加緊擴軍備戰(zhàn)。1894年,朝鮮爆發(fā)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不敵,向清廷求援。清政府竟然遵照《天津會議專條》通知日本將出兵朝鮮,于是日本也向朝鮮出兵。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zhàn),偷襲了朝鮮豐島海面趕來增援的清朝軍艦,“豐島海戰(zhàn)“爆發(fā),甲午戰(zhàn)爭開始。一個是回光返照的封建帝國,一個是蒸蒸日上的近代國家,結果是一目了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戰(zhàn)敗。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第二款是:割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給日本。這樣日本就實現(xiàn)了”大陸政策“的第一步。
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巨額賠款,又占領了朝鮮、臺灣,極大地刺激了其征服中國的欲望。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日本作為主力之一,占領北京、天津,與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不僅獲得大量賠款,還趁機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zhàn)爭中獲勝,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
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日本對德宣戰(zhàn),入侵膠州灣,進而占據(jù)山東。
1915年,與北洋軍閥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8年日本策劃滿蒙獨立,并炸死奉系軍閥張作霖。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從此徹底淪為戰(zhàn)爭機器,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重的災難就此拉開序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