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訓勉子弟,作了一篇文章,開頭就說:“國藩志學不早”。其實他五歲開始讀書,十歲左右就背完了“九經(jīng)”(五經(jīng)加上《公羊傳》《榖梁傳》《儀禮》《禮記》),從此以后優(yōu)游經(jīng)史子集,即便這樣,他居然還自責“志學不早”!
不過比起其它人,曾國藩的讀書經(jīng)歷確實有點“晚”了。舉一代名人胡適為例:胡適四歲就背詩,五、六歲開始背古文,九歲就讀古典小說,十一歲讀《資治通鑒》,十三歲就讀完《左傳》了。
? 胡適
而沈剛伯(當代歷史學家)自敘說:“四歲時先祖父便教我識字,六歲正式背書寫字,先祖父安排的順序是:第一《朱子小學集解》,第二《孝經(jīng)》,第三《論語》,第四《孟子》,第五《大學》,第六《中庸》,第七《詩經(jīng)》,第八《書經(jīng)》,第九《易經(jīng)》,這九本書在兩年內(nèi)背完。
而且詩經(jīng)、書經(jīng)和四書是連注解都要背的。以后兩年(八歲到十歲)便讀完了《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周禮》《禮記》《公羊傳》《榖梁傳》《資治通鑒》和《續(xù)資治通鑒》?!?/strong>
這樣大氣魄的讀書法是很平常的,只不過是為國學學習之路奠下小小的基礎而已,而胡適說:“讀《資治通鑒》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步?!?/strong>
若想開智,選擇歷史
我們常說,父母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父母謙和溫潤,孩子必定謙和溫潤,父母樂觀開朗,孩子也必定樂觀開朗。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很多的人生道理還是要從其他方面習得的。
在學習上,讓孩子通曉歷史會是一件使他們受益終身的事情。有人會問學習歷史有什么用處嗎?
首先,讀史使人明智。中國5000年的歷史,留下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震撼人心的故事。孩子讀懂了歷史可以知道什么是做人的原則,知道什么樣的是好人,什么樣的是壞人。
? 馮唐
作家馮唐曾說:“給了我最好幫助的還是中國史書和先賢?!?/strong>孩子可以從歷史人物的身上學習做人的大格局,不會一葉障目。可以在歷史中獲得見聞、視野,心胸以及作為。
歷史中那么多的偉人,都是從小聽故事,以史為鑒,樹立人生的目標,辨別行動的方向,從而一生都受到影響。
偉大領袖毛澤東多次明確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我們是歷史主義者,只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strong>
毛澤東枕邊常放的一本史書叫《資治通鑒》,他將這本書來來回回翻了17遍,并為此做了17次批注,還曾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
想要了解中國歷史,《資治通鑒》這本書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一本與《史記》同列中國歷史著作巔峰的著作。
此書由北宋時期的司馬光主持編寫,歷時19年嘔心瀝血完成,記述了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16個王朝1362年的歷史。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這本書對孩子了解歷史可以提供莫大的幫助。
清代曾國藩曾評價此書:“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于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strong>
孩子了解《資治通鑒》,可以有豐富的寫作素材,隨隨便便一個歷史故事,都可以作為孩子寫作文的素材,不用整日為了作文而發(fā)愁。
對于孩子來說,掌握了資治通鑒,就相當于多一把打開人生成功大門的鑰匙。那么學習《資治通鑒》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1. 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學習能力
當孩子讀到歷史故事的時候,可能對某個歷史人物感興趣,比如,孩子想知道秦始皇是個怎樣的人。想要知道答案,他就要堅持讀下去,慢慢的會養(yǎng)成堅持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2. 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幫助他們積累知識
中國的歷史浩如煙海,每天積累一些小的故事,長年累月會成為一筆豐富的知識財富,無論是和他人交談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都可以作為絕佳的材料。
3. 樹立孩子的志向
歷史人物之所以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自己的腳印,和他們的志向和大格局是分不開的,孩子看歷史名人多了,自然會有自己的目標。
不是難學,而是方法不對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學習歷史太難了,那么是難在哪呢?
《資治通鑒》這本學習歷史的必備書,對于孩子來說又未免有些晦澀難懂,里面有很多生僻字,還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現(xiàn)在書本上的,對于我們看慣了白話文的人來說,孩子更加看不懂,很多內(nèi)容理解不了什么意思,而且相當冗長,全書約有300萬字。司馬光自己曾說,在其問世的頭17年里,只有一個叫王勝之的人通讀了一遍。
同時,想要讀懂《資治通鑒》,需要對國家的關系、家庭的傳承、人物的血緣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準確理解書中的含義。
不要說孩子,作為父母讀懂《資治通鑒》都難,那么孩子想要讀懂這本書就是難上加難,因此很多家長只能對著中國這漫長的歷史望洋興嘆。
但其實不是歷史難學,而是選擇對的方法很重要。
如果說一開始就讓孩子拿著厚厚的書,讀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孩子肯定是很難對書籍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的,所以需要采用簡單地方式,循序漸進讓孩子理解書籍的內(nèi)容,自然而然的對歷史故事有興趣了。
比如,我們可以把一些歷史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相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孩子學起來津津有味,學了還想學。如我們看到梨子,就可以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不乏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可驚可嘆的人品,也有君子小人的大是大非,有治國平天下的大經(jīng)大本,有憂古憂民的情懷,也有歷史興亡的勸戒。
這些人物的性格迥異、形象鮮明、或義薄云天、忠心赤膽;或才高八斗、勇敢果敢;或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無不是展鴻圖于談笑中,興風雨于掌間。
他們或是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或是善于謀劃的異士、或是詫叱風云的英雄;他們或是開國之君,或是中興之主;他們或愛疆擴土,或力挽狂瀾······
他們無不憑借其智慧與膽識,勵精圖治而終成其宏圖霸業(yè),中興盛世。毋庸置疑,他們都是時代的舵手,將當時的統(tǒng)治引領到一片嶄新的天地。
他們的事跡一一被記錄在《資治通鑒》里。
或許孩子成不了歷史學家,但是每個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對事物有好奇心、獨立的思考能力,可以更勇敢地面對未知的人和事。
越早讓孩子了解歷史,越早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知道他們的世界不一定只有游戲。當你的孩子可以隨時引經(jīng)據(jù)典的時候,他們也會由內(nèi)而外地散發(fā)出自信。
孩子,你是時候該讀讀《資治通鑒》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