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在成都時的故居,他曾先后在此居住近4年,創(chuàng)作詩歌240余首。唐朝末期,詩人韋莊尋找到草堂遺址,重結草屋,才使得草堂得以保存至今。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完整的保留了明、清兩次修葺擴建時的建筑格局。比起李白的浪漫主義,杜甫的現(xiàn)實主義總顯得過于悲涼??v觀他的一生也是如此,從困守長安、戰(zhàn)亂流離,再到蜀中漂泊,以至于最后輾轉于各地卻思鄉(xiāng)情切的杜甫,在一條小船上溘然長逝,終不得北歸?!皯?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這是他對國家和人民最后的懷念。毫無疑問,杜甫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對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被后人尊稱為“詩圣”。相比草堂,我更喜歡武侯祠,總覺得草堂里帶著幾絲凄涼和悲壯。當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條兩旁栽滿花木的小徑,他在詩中曾寫到:“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天的花徑,是連接杜甫草堂紀念建筑群與原草堂寺的一條紅墻夾道小徑,花徑盡頭是“草堂影壁”,這里也已經(jīng)成為草堂標志性的景點之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