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題孔門三十賢弟子
文\張興貴
【寫在前面】原計劃為孔門七十二賢(普遍說法)各題聯(lián)一副,但是,在題完梁鱔以后(正好30人),其他47名孔門賢弟子,就連《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亦是或僅有生卒年未載其事(5名)、或僅有姓名(字),年、事均無(42名),故題寫無由!遺憾!
孔門三十賢弟子聯(lián)后,附有人物簡介,可做聯(lián)之注釋。
又,《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笨墒?,同樣是司馬遷寫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卻又有這樣的記載:“孔子曰:‘受業(yè)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且有七十七個姓名。看來,孔子門下譽為賢才的弟子,究竟是七十二人,還是七十七人,愚以為不能輕易下結(jié)論。
1、題顏回
陋巷簞瓢礪圣心,名得以賢,從師恪守安貧德;
防山俎豆馨仁道,子為之慟,用膳常思攫甑人。
【人物簡介】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nèi)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fù)圣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魯城東防山前??鬃訉λ脑缡鸥械綐O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shù)》記載了“顏回攫甑”的典故: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之,幾熟??鬃油婎伝鼐鹑∑潢抵卸持_x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鬃悠鹪唬骸敖裾邏粢娤染?,食潔而后饋?!鳖伝貙υ唬骸安豢?。向者煤炱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笨鬃釉唬骸八耪吣恳玻开q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span>
2、題閔損
不仕從心,不壽從天,因尚至賢從孔圣;
為兒在孝,為兄在友,所懷明德在蘆花。
注釋:為兄在友,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nèi)平外成?!?/span>
【人物簡介】閔損(前536—前487年),閔氏,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小孔子十五歲。以德行著名,孔子稱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祿,品格高尚。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并稱,其大孝之德,有鞭打蘆花之典故傳世。唐朝開元二十七年追封費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瑯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稱費公。元代郭居敬編的《二十四孝》記載:
文曰:“周閔損,字子騫,早年喪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錦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手無法握住韁繩。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嘎?,悔改?!?/span>
3、題冉耕
子哭病亡之,哀命矣夫,隔窗執(zhí)手師生痛;
人言天妒者,屬賢哉也,累世傳薪瓜瓞綿。
【人物簡介】冉耕(約前544~?),春秋末魯國人。字伯牛。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并稱。因惡疾早逝??鬃影@其“亡之,命矣夫!”唐元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鄆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東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為“鄆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冉耕雖然早逝,但他的后嗣綿延不絕,到清代其后世子孫依然承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
4、題冉雍
畢生以近仁賢,與顏子并名,躬行圣德;
為政而知敬簡,以己心立說,大啟儒風。
【人物簡介】冉雍(前531年—?),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定陶)人,冉耕之弟。曾問政于孔子,以政事聞名,孔子曾曰:”雍也可使南面“。四十一歲時當上了魯國季氏的總管,可是“仕三月,是待以禮貌,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fù)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游,師文終身”。除參與撰寫《論語》之外,有獨家著述《敬簡集》六篇。
5、題冉求
學而優(yōu)則仕,恪守家臣,未阻傷民違圣意;
藝則善而多,反思前過,終歸有德立賢名。
【人物簡介】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冉賢集)人,為冉耕、冉雍的同父異母之弟。曾是魯國權(quán)臣季氏之管家,多才藝,以政事聞名,一度因為為季氏征稅而被孔子責備,曰”非吾徒也“!在孔子的教導(dǎo)下逐漸向仁德靠攏,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漸完善。
6、題子路
向以武裝為好,嗟君子臨終,視作歸家冠不免;
未唯師命是從,教圣人痛悼,言教覆醢食難安。
注釋:《禮記.檀弓上》記載,子路去世,孔子痛苦不已,有人給孔子奉上醬肉讓其食用,孔子不忍食用,讓倒掉,這就是“覆醢”之典。
【人物簡介】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今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zhèn)卞橋村)。 子路性情剛直,崇武尚忠,為官有略,思孝尊親,信守承諾。拜孔子為師前,多次挑釁孔子,拜孔子為時候,也曾頂撞甚至和孔子吵架,而在孔子眾多弟子中,子路又是侍奉孔子時間最久的,孔子曾說,當我窮途末路,逃往海外時,能跟隨的,大概只有子路一人。前480年,子路死于為國戰(zhàn)亂,臨終前曰:“君子死,冠不免?!?/span>
7、題宰我
莫道責詞成古訓(xùn);
須知朽木是賢才。
【人物簡介】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魯國人。因能言善辯,列入孔門四科言語科,曾與孔子討論三年守孝期的不必要,遭孔子譴責;他喜好白天睡覺,被孔子指責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論語·公冶長》
8、題端木賜
曲阜思賢,傳楷雕古意;
儒商溯祖,沐端木遺風。
【人物簡介】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復(fù)姓端木,字子貢。儒商鼻祖,春秋末年衛(wèi)國黎(今河南省鶴壁市??h)人??鬃拥牡靡忾T生,孔門十哲之一,善于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wèi)國的丞相。還善于經(jīng)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孔子去世前子貢未能趕到,孔子去世后,子貢守喪六年,為弟子中為孔子守喪最長者,孔子去世前子貢未能趕到,孔子去世后,子貢守喪六年,為弟子中為孔子守喪最長者。并將從南方帶回來的楷木移植到曲阜,致使曲阜楷木雕至今馳名。
9、題言偃
師北國圣人,德配文人,人來邑里崇名跡;
號南方夫子,情關(guān)君子,子在言中馭古風。
【人物簡介】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又稱叔氏。漢族,春秋時吳地常熟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后學成南歸,道啟東南,對江南文化的繁榮有很大貢獻,被譽為“南方夫子”,唐開元封“吳侯”,宋封“丹陽公”,后又稱“吳公”。
言偃以文學著名,與子夏列為孔門四科文學科,在世時曾輯錄《言子》二卷,后失傳,明代侯先春輯《文學錄》,邑令耿桔為之作注,但并未付印。至清代,言偃后裔言如泗搜討遺佚,編纂成《文學錄》三卷。有木刻本流傳于今。
10、題卜商
可以與言詩,師訓(xùn)在心,君子儒風崇篤信;
既而知設(shè)帳,蒙童承德,仕途足跡礪親賢。
【人物簡介】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稱卜子(夏),南陽溫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繼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礎(chǔ)上,又在教育目的論、教學過程論、學習和借鑒歷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上承孔子、下啟荀子和《大學》、《中庸》等光輝篇章的重要人物,“學而優(yōu)則仕”就是他的思想。子夏晚年,到魏國西河一帶教學,開創(chuàng)了“西河學派”。
11、曾參
從先師思以省身,君子慎終,孝兮信兮,堪當孔氏托孤者;
著大學在于明德,生涯耐讀,綱也目也,不愧儒家傳道人。
【人物簡介】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shēn) ,字子輿,魯國南武城。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倡導(dǎo)以“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nèi)省慎獨”的修養(yǎng)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聞名于世,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jīng)》、《曾子十篇》等作品,被后世尊為“宗圣”, 孔子臨終將其孫(孔鯉之遺孤)子思托付于曾參。
12、題公冶長
治學啟儒童,師亦是翁,因為人賢而習禮;
出群輕仕祿,才無違德,但逢鳥語乃知音。
【人物簡介】公冶長(前519—前470),復(fù)姓公冶,名長,字子芝,山東諸城賈悅鎮(zhèn)近賢村人。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賢”之一。公冶長終生治學,隱居授徒,魯國國君多次請他為魯國大夫,堅決不仕,通鳥語,并因此入獄,去世時年僅五十二,累贈高密侯,從祀孔廟。
13、題顓孫師
勇而善結(jié)交,敢發(fā)豪言,若是見危思致命;
賢則多忠厚,雖留邪僻,未曾媚俗學為仁。
【人物簡介】顓孫師(公元前504年—?),復(fù)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陳國人,孔門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顓孫師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因性格有些過于張揚被孔子評為“性情偏激”,但廣交朋友。主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yǎng)。
14、題澹臺滅明
立身留一鑒,以言以貌取人,其師亦悔;
游學領(lǐng)諸生,因德因才播譽,斯世何求?
【人物簡介】澹臺滅明(前502——?)澹臺氏,名滅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魯國武城人。其年齡“少孔子三十九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作孔子四十九歲)。相貌丑惡,孔子薄之。畢業(yè)后南游江淮,為人敢與去就,率直重諾,從游弟子達三百人,名聞諸侯??鬃勇勚?,嘆氣說:“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其籍貫,文獻沒有直接的記載,但從《論語·雍也第六》來看,應(yīng)是武城(今之山東平邑縣南)人。
15、題宓不齊
賢因有道乃成,其德儒家也;
善以無為而治,若人君子哉。
【人物簡介】宓不齊(前521?——?)宓氏,名不齊,字子賤。春秋末年魯國人?!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氛f他:“少孔子三十歲”。(《孔子家語》作四十九歲)。做過單父宰的官,有才智,仁愛,孔子贊他是君子。他注意修養(yǎng),有君子之德,《公冶長》載孔子稱贊他為“君子哉若人”(這個人是君子?。?。
16、題原憲
曾曰貧非病也,教自貢辯才,聞而語塞;
古來隱乃賢哉,彈蓬門琴韻,歌則心閑。
【人物簡介】原憲(公元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國商丘人 。孔子去世后,隱居于衛(wèi)國一小巷內(nèi),蓬門甕牖,粗茶淡飯,彈琴自樂,同窗好友自貢為官后,寶馬高車前去探訪, 見他衣冠不整,關(guān)心地問倒:“你是不是生病了?”原憲回答:“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我沒有病,只不過窮而已。”子貢見他這個樣子,很慚愧地走了。原憲站在門口,徐步曳杖朗誦著歌頌其祖先的詩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原憲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原子。
17、題南宮適
以智自將,任世濁世清,不污不廢;
從賢身隱,因言恭言慎,為婿為徒。
【人物簡介】南宮適(也作南宮括) 南宮氏,名適,字子容。春秋末年魯國人。生卒年不詳。以智自將,世清不廢,世濁不污??鬃釉潎@道:“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因多次吟誦白圭之詩,孔子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18、題公皙哀
賢也從師,不曾違道;
坦然拒祿,樂得安貧。
【人物簡介】公晳哀公皙氏,名哀,字季次;一說字季沉。春秋末年齊國人,生卒年不詳?!妒酚洝び蝹b列傳》說他是“閭巷人也,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睋?jù)此推測,他出身于平民之家,一生潦倒。家境不富裕。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節(jié)做人家臣??鬃犹貒@賞之。
19、曾點
與子同門,振不俗家聲,賢哉乃雅;
浴風言志,著既成春服,詠矣而歸。
【人物簡介】曾點,字子皙(生卒年不詳),是孔子30多歲第一批授徒時收的弟子。與其子曾參同師孔子,《論語·先進》記載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鬃釉怪T弟子各言其志,曾點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笔瞧浣?jīng)典之作。
20、顏無繇
既已從師,賢則躬行仁也;
老來喪子,哀而不失禮兮。
【人物簡介】顏無繇(顏路)字季路(前545—?)顏氏,名無繇(由),字路,春秋末年魯國人?!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吩疲骸奥氛撸伝馗?。父子嘗各異時事孔子?!薄犊鬃蛹艺Z·七十二弟子解》云:“顏由,顏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學于闕里,而受學。少孔子六歲?!保ā犊鬃蛹艺Z》作十六歲)。據(jù)此推算,顏路生于公元前545年,卒年不詳。
21、題商瞿
為易之知己;
繼儒者圣人。
【人物簡介】商瞿(前522—?) 商氏,名瞿,字子木。春秋末年魯國人。少孔子二十九歲。(《孔子家語》作三十九歲)。對《易》極有興趣,得孔子真?zhèn)鳌?/span>
22、題高柴
為官以禮成,尊老孝親,學則齊賢純一德;
享壽因天賜,似愚實智,逝而奉節(jié)擇重陽。
【人物簡介】高柴(約前521—?) 高氏名柴,字子羔。亦稱子高、子皋、季高。春秋末年衛(wèi)國人。他以尊老孝親著稱,拜孔子為師后,從未違反過禮節(jié),影響他治理的民眾。他是孔門弟子中從政當官最多次、最長久、最公正廉明、最得民心的父母官,也是孔門中最長壽、最大智若愚的賢孝之才,享年128歲。
23、題漆雕開
仕矣未能信,一意尚書,治學終成人性論;
仁焉尤可重,畢生好勇,傳聲自有古賢風。
【人物簡介】漆雕開(540—?) 漆雕氏,名開,字子開《史記·仲尼北子列傳》《集解》謂其為魯國人?!犊鬃蛹艺Z·七十二弟子解》則云:“漆雕開,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歲?!保ā犊鬃蛹艺Z》作二十一歲)。則生于公元前540年。習《尚書》,不樂仕??鬃右允菒傊?。
24、公伯寮
曾入圣門,未肯與同窗莫逆!
有違師道,其能將天命奈何?
【人物簡介】公伯寮。公伯氏,名寮(僚),字子周。春秋末年魯國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列為孔子弟子,稱“公伯寮字子周”,而且名列第二十四,孔子的重要弟子。曾與子路同位季孫氏家臣,因其曾誹謗過子路,被后人剔除出孔子弟子行列。 《論語·憲問》記載: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弊釉唬骸暗乐畬⑿幸才c,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25、司馬耕
求以近仁,問道以師,記得其言也仞;
恥于作亂,離兄于國,思來此事亦奇。
【人物簡介】司馬耕(?—前481年) 司馬氏,名耕,字子牛,春秋末年宋國人。《左傳·哀公十四年》載,其兄司馬桓作亂于宋,對此司馬牛堅決反對。其兄失敗奔衛(wèi),他就離衛(wèi)去齊;其兄奔齊,他又離齊奔吳,誓與其兄不共事君。
26、樊須
向師三問仁,以補天資,設(shè)帳當為君子矣;
省己多修慝,而崇儒德,親農(nóng)豈謂小人哉?
【人物簡介】樊須(約前505—?) 樊氏,名須,字子遲,通稱樊遲。春秋末年魯國人。少孔子三十六歲。(《孔子家語》作四十六歲)。曾向孔子請教農(nóng)業(yè)方面的知識。子遲曾三次向孔子問"仁"。雖然他天資不夠,但勤于學習,繼承孔子興辦私學,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唐贈“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稱“先賢樊子”。其重農(nóng)重稼思想在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
27、題有若
立言豈在多乎?僅以和為貴之聲,足能遠響;
思孝乃求本也,繼承大是親之論,奚不日新?
注釋:《中庸》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人物簡介】有若(前515—?) 字子有,在孔子弟子中,顏淵被尊稱為顏子,曾參被尊稱為曾子,有若也被尊稱為有子??梢娖涞匚徊煌话恪S腥籼岢龅摹岸Y之用,和為貴”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所說的“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亦影響深遠,在孔子去世后,曾一度被孔子弟子推舉為師。
28、題公西赤
受命使齊,束帶于朝,獨善彬彬之禮;
由心言志,奉神在祭,欲彰穆穆之儀。
【人物簡介】公西赤(前509—?)字子華,魯國人。小孔子四十二歲。公西赤有非常優(yōu)秀的外交才能??鬃釉u價說:“赤也,束帶立于朝,可與賓客言也?!霸鬃映鍪过R國。言其志說:“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29、巫馬施
為政在心,澤單父生民,屢勞己力;
伐薪于野,見韞丘豪宴,不羨富人。
【人物簡介】巫馬施(前521—?) 巫馬氏,名施,字子期。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為單父(今山東菏澤市單縣)宰時,“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使單父治。 子路和他一同打柴,看見一家富人,駕車百乘,擺宴席于韞丘之上,豪華非常,子路問他,如果放棄從孔子那里學習到的學問、品德和本領(lǐng),即可如此富貴,你干不干?他認為子路問此語是污辱了自己,表示志士仁人絕不做見利忘義的事情。
30、題梁鱔
虔修仁愛,處世謙和,留列國周游之跡;
繕寫春秋,侍師左右,得微言大義之傳。
【人物簡介】梁鳣(前512?—?) 春秋末年齊國人,梁氏,名鳣,字叔魚。曾從師孔子,周游列國,為人謙和,處世沉穩(wěn)。孔子晚年著《春秋》等,梁鳣多伴其左右,與子梁贖整理繕寫。后記:大圣者孔子,大賢者其弟子。于今慕孔門諸賢者,豈惟為弟子者乎?
原計劃為孔門七十二賢各題聯(lián)一副,但是,在題完梁鱔以后(正好30人),其他42名孔子弟子,就連《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亦是或僅有生卒年未載其事、或僅有姓名(字),年、事均無,故題寫無由!遺憾!
——庚子年麥月于瘦骨軒
張興貴在給臨縣一中的學生做對聯(lián)講座
本文作者張興貴近照
【作者簡介】張興貴,網(wǎng)名高原漢子,教育工作者,楹聯(lián)愛好者,素以文字為知己, 詩詞文賦皆有所作,唯楹聯(lián)為獨鐘,近年來在全國各種征聯(lián)中獲獎300余次,發(fā)表楹聯(lián)論文近30萬字,撰有現(xiàn)代版聯(lián)律啟蒙讀本《高原集韻》。2015年以來,醉心于國學知識,并以楹聯(lián)為主的傳統(tǒng)文化打造了臨縣兩個大酒店的主題文化,2019年秋,創(chuàng)辦臨縣一中崇文國學講堂,讓國學知識走進課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