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月亮圓,盈滿祝福灑人間
?古來猶未盡人意,天涯此時共嬋娟
貫融
明月,世間如此美妙的景觀,古來寄寓多少詩情畫意,又勾起多少悲歡離合的憂思。自古天際懸明月,猶來世人自多情!有人看它是一幅畫,有人看它是一首詩,有人看它如妙指彈奏的琴弦,伴隨千古世情音聲!盡管世間有諸多的工愁善感,但也不乏深幽曠遠之禪;明月能增添人的情感,同樣也能啟迪人的禪理哲思。除世間文學之外,在佛教經典中,即有許多用明月來譬喻的經文,啟發(fā)人的智慧,啟悟人生真理。在最古老《雜阿含經》中,就有許多這樣的經文,下面摘幾則與大家分享,也順祝大家中秋節(jié)法樂吉祥,?;墼錾希?/span>
在《雜阿含》94經的月喻經中,就有一少年婆羅門,問佛陀關于怎樣區(qū)別善男子和不善男子的問題。
(《雜阿含》1054經說:
善男子:指修行十善的男子,
不善男子:指行十惡的男子。)
少年婆羅門問佛陀,不善男子如何可知?
佛陀回答說:譬如明月;
少年婆羅門又問,善男子如何可知?
佛陀回答說:譬如明月。
兩個問題佛陀都一概回答譬如明月,少年婆羅門沒有領會其義,就繼續(xù)問:
如何理解不善男子如月?
佛回答說:譬如月亮漸黑的時候,光明就隨之減少,色澤也逐漸失去光彩,這樣日夜消減,直到月亮全部隱沒不現。這如有人在佛的正法中,初具信心,愿受持浄戒,善于多聞學習,也常損己布施,正見真實。但是,由于某種原因,然后就慢慢退失,對于信、戒、聞、施,正見逐漸忘失,日夜消減,乃至一切都忘失怡盡。
又于平時,不善男子不知親近善知識,不常聽聞正法,不能正思惟,身口意常行惡行。因此,臨命終時就會墮落惡道之中,這就是不善男子如月的含義。
接下來少年婆羅門繼續(xù)問道:那么如何理解善男子如月?
佛回答說:譬如月初明的時候,光明鮮艷,日夜增添,乃至滿月時,一切圓凈美好!這如同善男子于如來法中得歡喜的信心,乃至正見,真凈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而且平時不斷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身口意常行善行。因此,命終后生于天上,這就是善男子如月的含義。
這是指做一個優(yōu)秀的在家人,應該不斷的向上進取,善法不斷的日夜增長,心中智慧也如明月一樣不斷增明,這就要經常親近善知識,善友,善的伙伴,不然很容易被不善的環(huán)境所影響,逐漸退失應有的善法光明!這里顯然是人天善法,在佛法究竟上是遠遠不夠的。
最后佛陀說偈誦言:
譬如月無垢,周行于虛空,
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凈信亦如是,戒聞離慳施,
于諸慳世間,其施特明顯。
信、戒、聞、施、慧,是佛法中善男子應該具足的五種條件,即所謂五事具足。在世間充分利益他人來說,布施是最能表達善法行為的。信戒聞慧屬于自利的,如明月的凈潔無暇,姣姣如銀。布施,是利他之行,如皓月朗照世間一樣,清輝遍灑,去除世間慳貪的黑暗,給予世間無私的光明利益。
由此可知,世間善法,猶如明月增輝一樣,要不斷增長廣大。不能象世間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應當如善男子一樣,始終向善增明才是,“假若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不然退墮惡法,還會周而復始的陰晴圓缺,豈不無有終期!
如何不斷向上增明呢?在1055經中說,除了有這奉行五事的善男子之外,還有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和不善男子中的不善男子。什么是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呢?就是不但自己行十善業(yè),還積極的勸導別人也來一起行十善業(yè),這樣的人稱為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同樣,不善男子不但自己做壞事,還拉攏別人一起做十惡法的壞事,這就是不善男子中的不善男子!所以,要想善法在世間不斷增長,就應該做善男子中的善男子,積極引導大眾,一起加入這十善業(yè)的隊伍,如明月一樣凈化自身,照耀人間。而且十善法是通于出世間法的。
然而,要光明永不再退減,善法永不再退墮,還要進一步增上進修。在《雜阿含》927經中說,優(yōu)婆塞五事具足中,聞、施、慧三法具足很重要。其中聞具足說:“聞則能持,聞則積集。若佛所說,初、中、后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悉能受持。摩訶男!是名優(yōu)婆塞聞具足”。可見,聞具足,是從世間善到出世間的究竟善,一直到究竟的解脫善,都能受持,為聞具足。其中戒為初善,定為中善,慧為后善。從始至終沒有煩惱夾雜,名為純一;善法聚的四念處修學到有學,名為滿凈;煩惱斷盡到達四果阿羅漢,名為梵行清白。這些次第修持過程,都能清楚明了即是聞具足。
而施具足,是心住非家的解脫施。
慧具足,是于四圣諦的如實知,這樣才能最終善法光明不退減,直至漏盡解脫。在276經中,佛“告諸比丘:“譬如明月十五日夜,無有人疑月滿不滿者,然其彼月究竟圓滿?!痹陴┰庐斂盏囊雇?,誰還懷疑月滿不滿呢,滿月自然呈現眼前!究竟解脫的圣弟子,亦如這圣潔的明月一般,究竟圓滿,不再有煩惱的瑕疵。
后來大乘佛法,也以十五圓滿的月比喻佛果,“正法以為身,凈慧以為命,智月朗秋空,禮佛兩足尊!”這是最終福慧圓滿的佛的法身境地。十四的月亮略顯不足,比喻十地菩薩境地,這時已如摩尼寶珠,妙用利群生。在此之前,菩薩經無數劫的累積資糧,悲智無礙的度化眾生,生生世世在人間修行。以月的清涼喻菩薩的空性慧,清除自身煩惱云翳,在生死大海中悲智無礙,利世濟生。所謂“菩薩清涼月,游于畢竟空,人間但圓滿,悲智愿無窮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