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腫瘤之生成,不但外因必須通過機體的內因才起作用,而且還有它一定的內在特殊性,除免疫功能外,尚有先天缺損、遺傳等重要因素。在祖國醫(yī)學中,早有類似腫瘤的記載,如與“癥瘕”、“痞塊”、“失榮”、“石疽”“腸覃”、“石瘕”、“噎膈”、“反胃”等相似,本病根據(jù)歷代文獻資料,認為腫瘤的形成,是由正氣先虛,而后邪氣踞之,導致氣滯血瘀,聚痰釀毒,相互搏結而成,正如張潔古所稱:“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所以腫瘤患者,大多證情復雜,虛實互見。根據(jù)“養(yǎng)正則積自消”的理論,所以治療腫瘤應重視扶正固本為先,以增強自身抗癌之能力。同時又為祛邪蕩積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故在治療過程中,早期宜攻中寓補,中期宜攻補兼施,晚期宜補中寓攻,但也不能強求分期,總之因人因病靈活應用,方能克敵制勝,所以藥物不論補瀉消散,盡量選用具有抗癌作用之品,可收事半功倍之療效。
本病由于復雜多變,虛實互見,我在臨床運用“三辨”、“三法”、“三忌”、“三要”的法則,通過臨床觀察,對于多數(shù)患者,具有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的效果,茲介紹如下:
“三辨”與“三法”的運用:
(一)辨氣血陰陽之虧損,宜扶正固本以抗癌
癌癥患者由于正氣先虛,故在臨床上首先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虛弱癥狀,特別是晚期病人,尤為突出,我在臨床治療中也確實體會到通過扶正培本,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自身的抗癌能力,為祛邪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對于氣血陰陽的孰盛孰衰,必須明辨準確,從而使施治有利于陰陽的調和,有利于氣血的生化,充分發(fā)揮抗癌功能。臨床所見,氣虛,癥呈神疲懶動,語聲怯弱,頭暈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脈虛,“宜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等,血虛,癥見頭暈目眩,心悸少寐,爪甲無華,舌淡無榮,脈細,宜選用當歸、川芎、地黃、白芍、仙鶴草、丹參等;陰虛,癥見午后低熱,虛煩少寐,盜汗遺精,頭暈目澀,口干咽燥,舌紅少苔或剝,脈細數(shù),宜選用沙參、天冬、麥冬、玉竹、生地、鱉甲、色板、墨早蓮、女貞子等;陽虛,癥見面色慘淡,形寒怯冷,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胖苔滑白,脈沉遲,宜選用仙靈脾、仙茅、肉桂、補骨脂、五加皮、韭菜子等。他如扁豆、桑寄生、川斷、杜仲、核桃枝、黑大豆、薜荔果、槲寄生、胡麻仁、陳倉米等補益抗癌之品,可隨癥選用。
(二)辨濕痰、氣滯、血瘀,宜祛邪消堅以制癌
邪實正虛是癌癥的主要病理機制,在扶正的基礎上更要采用結者散之,留者攻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的治療原則,俾邪去則正安。臨床表現(xiàn),氣滯,癥見脘腹脹滿,或氣體攻痛,噯氣納呆,矢氣則舒,舌苔薄白或微膩,脈弦,選用木香、烏藥、香附、茴香、枳殼、郁金、八月扎、莪術等;血瘀,癥見痛有定處,按之有塊,壓之更痛,或如針刺,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選用乳香、沒藥、桃仁、紅花、延胡索、三七、大黃、牡丹皮、赤芍、蜣螂蟲、蟾皮、壁虎、腫節(jié)風、鐵樹葉、虎杖、鬼箭羽、姜黃等;濕痰,癥見胸悶、腹痞,惡心嘔吐,大便溏泄,腹大肢腫,苔膩或滑,脈濡或滑,選用生半夏、生南星、茯苓、豬苓、栝樓、薤白、土茯苓、薏苡仁、瞿麥、石葦、荸薺、海藻、昆布、黃藥子、山慈姑、徐長卿、墓頭回、牡蠣、僵蠶、防己等。
尚有清熱解毒之品,也是抗癌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七葉一枝花、蛇莓、半枝蓮、蒲公英、龍葵、魚腥草、紫草、牛黃、青黛、敗醬草、野葡萄根等可以酌情選用,因腫瘤是邪毒致病,大凡邪毒每易化火,正如尤在涇所謂:“凡痞結之處,必有陽火郁伏于中……,宜以苦辛寒藥清之開之?!贝苏\為閱歷之論。
(三)辨腫瘤部位與性質,宜因病選藥以治癌
由于腫瘤的發(fā)病部位及性質的不同,臨床選藥也各異,如肝癌病人,可選用生鱉甲、莪術、石見穿、虎杖、干蟾皮、龜板、鳳尾草、八月扎、夏枯草、郁金、姜黃、鐵樹葉、地錦草、必繃草、鹿角片、地鱉蟲、貓人參、熊膽、牛黃等,而以莪術、斑蟊、生鱉甲、石見穿、白花蛇舌草、貓人參、敗醬草、仙鶴草等為主選藥物。
胃癌病人,選用猴菇菌、菝葜、石打穿、水紅花子、鳥不宿、蛇舌草、野葡萄根、藤梨根、鐵樹葉、柘木、馬錢子、老菱、半枝蓮等,其中以猴菇菌、柘木、藤梨根、鐵樹葉、菝葜、石打穿等為主選藥物。
肺癌病人,選用山海螺、南北沙參、天冬、麥冬、野百合、栝樓、杏仁、薏苡仁、川貝、山豆根、生南星、芙蓉葉、露蜂房、僵蠶、肺形草、干蟾皮、大薊、棉花根等,其中以天冬、山豆根、芙蓉葉、蟾皮、南北沙參、杏仁、枇杷葉、栝樓皮為主選藥物。
食道癌病人選用急性子、天龍、生半夏、生南星、藤梨根、熱鵝血、石見穿、栝樓、蟾皮、威靈仙、蜣螂蟲、獲葜、韭菜汁、硇砂、柘木、石上柏等,其中以黃藥子、急性子、熱鴉血、天龍、石見穿、藤梨根、柘木、硇砂等為主選藥物。
腸癌病人選用紅藤、敗醬草、苦參、柘木、野葡萄根、薏苡仁、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鴉膽子、藤梨根、訶子、白術、椿根皮等,其中以藤梨根、苦參、柘木、紅藤、敗醬草、訶子等為主選藥物。
子宮頸癌病人選用莪術、鳳尾草、鐵樹葉、紫草根、白花蛇舌草、漏蘆、木饅頭、基頭回、白英、椿根皮、車前草、瞿麥等,其中以莪術、墓頭回、木饅頭、地錦草、白花蛇舌草、鐵樹葉、漏蘆等為主選藥制。
膀胱癌病人選用瞿麥、土茯苓、木通、石葦葉、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薏苡仁、半枝蓮、王不留行、龍葵、天葵子、棉花根、野葡萄根等,其中以半枝蓮、棉花根、蛇舌草、土茯苓、瞿麥、天葵子、薏苡仁、龍葵等為主選藥物。
鼻咽癌病人選用馬勃、蛇六谷、蒼耳子、石上柏、蜣螂蟲、鋒房、白芷、鵝不食草、草河車、蛇莓、半枝蓮、龍葵、白三夏枯草、海藻等,其中以石上柏、白毛夏枯草、海藻、蒼耳子、蜂房為主選藥物。
白血病人選用狗舌草、青黛、蘆薈、雄黃、牛黃、天冬、紫草根、羊蹄根、豬殃殃、山豆根、墓頭回、當歸龍薈丸等,其中以狗舌草、天冬、紫草根、豬殃殃、青黛、牛黃、當歸龍薈丸等為主選藥物。
甲狀腺癌病人選用天葵子、夏枯草、海藻、昆布、山慈結、黃藥子、象貝、牡蠣、蛤殼、蛇六谷、貓爪草等,其中以黃藥子、海藻、昆布、夏枯草、山慈姑等為主選藥物。
急性淋巴癌病人選用蟾皮、牡蠣、海藻、昆布、夏枯草、天葵子、漏蘆、貓爪草、蛇六谷、黃藥子、山慈姑、石上柏等,其中以夏枯草、蟾皮、天葵子、海藻、貓爪草、石上柏、黃藥子、山慈姑等為主選藥物。
以上列舉之藥宜隨癥加減,靈活施用,不可拘泥。
(四)輔助療法與注意事項
腫瘤,雖不屬不治之癥,卻還是難治之疾。除中西醫(yī)采用各種治法之外,還應多備輔助療法相輔而行,相得益彰。
三忌:
(1)忌破血:在祛邪化積法中,宜活血不宜破血。通過臨床觀察,施用破血之品,如三棱、虻蟲、水蛭、炮山甲等,對腫瘤雖有消堅止痛作用,但用之過久,每易導致腫瘤擴散或轉移,蓋因破血之藥,能使瘀毒在脈絡中隨波逐流,到處亂審。聯(lián)系臨床帶病生存的病例,大多數(shù)未投破血方劑.或雖用而未持之以恒,相反地,若持續(xù)用之,雖能取快一時,但預后不良。
(2)忌煙酒:煙之為害,前人早有“耗血損氣”之誡,近代發(fā)現(xiàn)若吸煙多者,不僅損折其壽,且因香煙產生的焦油(致癌因素),除對肺癌有直接關系外,還能導致喉癌、食道癌、膀胱癌、胰腺癌等多種癌癥。若腫瘤患者吸之,猶如抱薪救火,自速其亡。
酒之為害,比煙稍遜一籌,因酒辛熱有毒,烈酒更甚,扁鵲謂:過飲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奪壽。東垣謂:酒火熱有毒,飲酒入胃,先走肝膽二經(jīng),肝癌者飲之,煽動內風相火,風得火勢,火借風威,因而昏迷、抽搐、失血等險象迭生,禍不旋踵。
(3)忌諱醫(yī):古有成語“諱疾忌醫(yī)”?,F(xiàn)代諱疾者雖然少見,但忌醫(yī)者仍不乏其人,在農村中仍有“信巫不信醫(yī)”之俗,也有信了中醫(yī)不信西醫(yī),信了西醫(yī)不信中醫(yī),從而貽誤了中西醫(yī)兩法結合治療的優(yōu)越性,不勝嘆惜。
三要:
(1)要食療:古人有言“園蔬愈珍羞”,這對腫瘤患者更相適應。應當多吃新鮮的綠色或黃色蔬菜,以及白蘿卜、胡蘿卜、薏仁、扁豆、百合、海帶、紫菜和食用菌類中的猴頭、銀耳、香菇、松蕈等,也可吃些蛤類(軟體動物)、魚翅、龜、鱉及硬殼果實等。
(2)要攝養(yǎng):腫瘤患者,常因憂思惶恐,導致病情惡化。醫(yī)者根據(jù)《靈樞》“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務使患者心情曠達,樂觀對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囑家屬精心護理,寬慰病人情懷。
(3)要練功:《內經(jīng)》謂百病皆生于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練氣功,以及太極拳等,能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促進新陳代謝,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典型病例】
(例1)夏××,男,40歲。
患肝癌已兩年,初診慢肝,于1980年春初檢驗甲種胎兒球蛋白火箭電泳為530,甲種胎兒球蛋白定性對流陽性,擴散陽性;血凝法為1:1000。經(jīng)中山醫(yī)院確診為肝癌,住院用化療兩月,火箭電泳又上升至14000,因而停用化療,也不予以手術,改用中草藥治療,未見改善。7月間注射白蛋白后,火箭電泳下降至9000,同年10月13日來本院肝病門診,肝區(qū)微脹,精神不振,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滑,肝功能膽紅素30毫克,谷-丙轉氨酶正常。此系早年肝受邪傷,初病在氣,久延入絡,絡痹血瘀,與濕熱邪毒互凝成癖,癖者僻也,僻處右脅之下,治當補肝健脾,化濕解毒,以抗其癌。方用:炒黨參20克,焦白術30克,生黃芪40克,當歸20克,炒白芍15克,生薏苡仁30克,枳殼15克,川樸10克,黃芩15克,八月扎15克,郁金12克,鱉甲15克,生牡蠣40克,蟾皮6克,地鱉蟲15克,炒萊菔子12克,白花蛇舌草40克,貓人參30克,茵陳20克。
隨癥加減,服藥30劑,火箭電泳下降至182,對流為(土),精神漸振,但口干舌燥,此為瘀毒化火耗津,前方加麥冬、天花粉等,又服30劑,甲種胎兒球蛋白對流、擴散均轉陰性,火箭電泳250,癥狀明顯改善,仍以前方出入,服至1981年12月,火箭電泳正常,血凝轉陰,B超檢查未見明顯占位病變,迄今10年,一切正常?;颊咦允?980年曾化療3個月后,從未再用西藥。
(例2)奚××,男,52歲,寶鋼技術人員。
患者得食嘔出,腰背酸痛,不能獨自起坐,延一月多,檢查原因不明,諸治亦無效。于是就診我院中醫(yī)內科,細思嘔食而見腰背酸痛,必有藏積所在,但因未確診,難以對癥下藥,建議進一步檢查,經(jīng)第六人民醫(yī)院反復檢查確診為胰腺癌,即行剖腹手術,發(fā)現(xiàn)胰腺癌與血管粘連而未切除,再來我科診治,患者色瘁虛羸,不思食,舌淡紅苔膩,脈細弱無神,為瘀毒凝阻脺臟,濕痰困于脾土,手術之后,定無完氣,雖有他癥,先從中治,所謂納谷者昌,重用參芪,以運胸中大氣;尤在涇所謂“堅痞之處,必有伏陽?!弊糁?/span>堅解毒。處方:黨參20克,生黃芪40克,焦蒼術、白術各15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制川樸12克,炒枳殼15克,制半夏12克,炒赤芍15克,莪術15克,蟾皮6克,生甘草6克,以石打穿30克,蛇舌草40克,地錦草60克,敗醬草30克,煎湯代水煎藥。
藥后知饑加谷,精神漸振,再予前方增損,又服10劑。苔膩已化,納增神健,改予黨參15克,焦白術12克,生黃芪20克,茯苓20克,薏苡仁30克,制半夏10克,陳皮6克,當歸15克,炒赤芍、白芍各10克,麥冬15克,莪術15克,王不留行12克,蟾皮6克,生甘草6克,以敗醬草30克,仙鶴草30克,蜀羊泉30克,石見穿30克,地錦草60克,煎湯代水煎藥。上方隨癥加減,連服1年,B超提示,腫塊由5.5厘米縮小至3厘米,又服1年,全部消散,上方小其制,持續(xù)調理五六年,安然無恙。
叔良按:
所舉顧師診治的二例癌癥。例一為肝癌,例二為胰腺癌,均因客觀原因,最后徑用中藥治療,經(jīng)精心調理,而力挽狂瀾,已化險為夷,至今安然。對這二例患者,顧師根據(jù)“三辨”“三法”的獨特經(jīng)驗,揆度脈證,決其主要關鍵在中氣大虛,均予重用黨參、白術、黃芪以補益中氣,佐之運濕化痰,消瘀削堅,酌參解毒抗癌,堅持守方,視情出入,使既衰之元氣日趨健旺,幹旋裕如,凝阻之癖毒漸獲蠲除,消磨不輟。補中寓消,消中寓補,方藥的組成,形成最合理的扶正抗癌機制,拯絕癥于九死一生之地。可見中醫(yī)中藥對制服癌癥,倘能精心運籌,雖不能盡愈諸病,但多能改善癥情或帶病生存,間有根治,其潛力實不可限量。
——顧丕榮《疑難病診治探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