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堯縣位于冀南平原,隸屬河北省邢臺市管轄,總面積749平方公里。全縣轄12個鄉(xiāng)鎮(zhèn)276個行政村,人口50萬人。
隆堯縣轄6個鎮(zhèn)、6個鄉(xiāng):隆堯鎮(zhèn)、魏家莊鎮(zhèn)、尹村鎮(zhèn)、山口鎮(zhèn)、蓮子鎮(zhèn)、固城鎮(zhèn)、北樓鄉(xiāng)、東良鄉(xiāng)、雙碑鄉(xiāng)、牛家橋鄉(xiāng)、千戶營鄉(xiāng)、大張莊鄉(xiāng)。
【固城鎮(zhèn)】
固城:據(jù)《隆平縣志》記載:相傳上古舜弟象曾于此地為王。西漢時,在此初置象氏縣,縣治在去東1里許。隋仁壽初(公元601),于此置象城縣。大業(yè)初(公元605年),改象城為大陸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復(fù)為象城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廢象城置昭慶縣,治所遷于今舊城。此地始名固城,沿用至今。
大營:相傳,宋時,宋兵抗遼,曾在此扎過大營,后因以名村。明代碑文亦有此村名記載;現(xiàn)村西、村南仍有“馬地溝”、“馬場地”等習(xí)稱。
西潘:相傳宋時,宋將潘仁美帶兵抗遼,曾于此地駐兵。村因姓氏方位而得名.孟村:據(jù)該村孟氏族譜記載:該系明代前因姓氏而得名的自然村。明“燕王掃北”后,該村尚存孟、宋二戶。永樂間,山西民相繼遷入,仍襲用“孟村”之名及今。
東潘:其歷史沿革同西潘。
北寨子:相傳,在明代前該村曾有九座樓,環(huán)村筑寨,時名“九樓寨”?!懊餮嗤鯍弑薄睍r,九樓毀于兵,空留殘垣土寨,因以更名為“寨子”。明景泰年間,孫氏民由此南遷另建村寨,亦名“寨子”。一九四五年前,二寨為一個行政村。解放后,二寨各自獨立。該居北,故名北寨子。
戶曹:據(jù)考,該村與固城自然村之間系漢時象氏縣城遺址。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曹氏眾民由山西遷此定居。因曹姓戶大,名村為現(xiàn)名。(《辭?!丰尣転椤叭?,眾”)。
東王村:據(jù)該村王氏墓碑文記載,該系明代因姓氏而致名的自然村,原為“王村”。**戰(zhàn)爭時期,該村曾為我第三區(qū)人民政府駐地。一九四七年三區(qū)并入大霍第六區(qū)。因大霍區(qū)亦有王村,遂依方位更該為東王村,沿用至今。
北辛莊:相傳,明代前該村曰“方河樓”,原村址處地地勢低洼,屢受水患。明末,村址南移一里許,更村為“新莊”,后諧為“辛莊”。**時期,為與南部白家寨之辛莊有所區(qū)別,依方位更為“北辛莊”,沿用至今。
小孟:相傳,明“燕王掃北”時,該地只有一名叫小孟的人幸存。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民遷此,因小孟名村。當(dāng)時村東、西各有一寺,曰“昭洼寺”,至今仍有“東昭洼,西昭洼,中間住著小孟家”之民謠。
鄉(xiāng)觀:考該村趙氏墓碑記:明永樂間,趙氏鳳菊自山西洪洪洞縣遷此定居。弟鳳葛由山西來此探望哥哥時亦留居,遂取村名為鄉(xiāng)觀,沿用至今。
北西董:考該村古碑文:北魏時,該為“廣阿縣西董集太平鄉(xiāng)”,明代稱“西董村”,系以方位和姓氏命名的自然村。一九四七年原隆平、堯山二縣合并時,為與縣內(nèi)之同名村有別,更西董村為“北西董”,沿用至今。
王橋:相傳,明永樂年間,王氏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籍為村。遂以姓氏及村旁之河橋命村名為王橋,沿用至今。
火連莊:相傳,明永樂間,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村莊緊靠淮河,故定村名為“河連莊”。后因“河”、“火”諧音,約于明末清初演變?yōu)楝F(xiàn)名。
胡家莊:相傳,跑今300年前,原堯山縣西侯村胡姓二兄弟到此開荒耕耘,定居成莊,村以姓氏得名。
小李家莊:相傳,距今300年前,寧晉縣大南里一李姓民在此為岳家莊主戶種地守田。后繁衍成莊,因姓氏而得名。
后岳:據(jù)該村岳氏族譜記載:明時,此地原系隆平東關(guān)岳家之土地。明末,岳家破產(chǎn)。岳氏受朝攜妻室家小遷居于此,以姓氏命村為岳家莊,一九四七年改稱“后岳家莊”,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簡稱“后岳,”沿至今。
前岳:相傳,清初此地有一“滬沱河”,河水常年經(jīng)流不息。寧晉縣北河莊史明珠、史明寶二兄弟來此放鴨為業(yè),起居于岳家莊南端,曾有“岳家莊南街”之稱。一九四七年,該由岳家莊劃出,定名“前岳家莊”。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簡為現(xiàn)名,沿用至今。
新劉莊:相傳,距今300年前,此地有一“滬沱河”。寧晉縣高莊一劉姓民遷此定居,以放鴨為生,遂取村名為“劉家莊”。后因該村與本縣大張莊之劉家莊同名,更為新劉莊。
【尹村鎮(zhèn)】
西尹村:相傳,明代前該與去東之東尹村為一個自然村,以姓氏得名“尹村”。明永樂間,部分尹姓民由原尹村西遷于此,因姓氏和方位而致現(xiàn)名。該地原屬臨城縣轄,一九四五年劃歸堯山縣,一九四七年隆平、堯山合并,該屬隆堯地。
東尹村:相傳,明代前該與西之西尹村共為一村,曰“尹村”,系以姓氏命名的自然村。據(jù)《唐山縣志》記載,秦末漢將韓信“背水破楚兵”處即此。明永樂間分為兩個自然村,該為“東尹村”,原隸內(nèi)邱縣,一九四五年劃歸堯山縣以至我。
田村:該系以田姓命名的自然村。相傳該村原址與去南內(nèi)邱縣張村相唇齒,后因水患移于此。明永樂間,其他姓氏相繼徒入,仍為原村名。至今。
王村:相傳,該系明代前因姓氏而得名的自然村。該村明嘉靖間碑文記為“王邨”,后書為“王村”。(注:邨為村的古異體字。)
北小霍:考近年來出土的陶器、兵器、農(nóng)具等,該村約創(chuàng)建于戰(zhàn)國后期。相傳,當(dāng)時村南曾有一條河,村因河而名“小河崗”。后河道變遷,此處成為沖積平原,村名逐漸沿為“小霍”。民國時,為與堯山縣重名村有別,更此為“北小霍”,沿用至今。
西侯:一九六七年五月,國家考古人員對該村進行考察后指出:該村約于北宋初經(jīng)四次遷移而建,村因姓氏而得名“侯村”。明萬歷間該村關(guān)帝廟鑄鐘銘文記有上布施者多屬侯姓。清《唐山縣志》云:東、西二侯村,原本為一村,清末以方位劃為二村,該為“西侯”?,F(xiàn)東侯、西侯二村仍有“山西侯村”之俗稱。村東南之小丘,傳為當(dāng)年孔夫子周游列國時停車之處。后人崇之為“孔崗”、“夫子崗”。元初,孔子之后裔孔璠自山東曲阜徒居于此,并于其建奉圣祠,祭器多得于土中。后,孔璠出任南陽知府,墓在西侯村,曾有碑記(據(jù)《畿輔舊志》、《唐山縣志》)。
東侯:該原系侯村(即西侯)的支系村莊,為便利上山采石而建。其建村年代與沿革同西侯
南西董:據(jù)傳,在明代前,該與東董本為一村,村因姓氏名“董村”。后部分董氏民遷此另建村莊,明永樂間定為“西董”。民國時,為與同名村有別,更名為“南西董”,沿用至今。
良村:考該村閻氏族譜:明代前此即為村落,但名稱不詳。“燕王掃北”后,此地只留一家閻姓民。明永樂間,王、李、曹等姓民由山西遷入,遂以嘉言名村為“小良村”。(按:考其名前冠以“小”字,是為與當(dāng)時內(nèi)邱之良村有別)一九四五年簡為現(xiàn)名。一九六一年劃良村為四個大隊。
霍莊:考近年來出土的陶器、農(nóng)具、兵器、盔甲等,約在戰(zhàn)國后期,現(xiàn)村東南曾有一河,岸之小村莊稱“河莊”。后河莊廢于洪水,村人遂在現(xiàn)址重建莊園,名村為“霍莊”??计洹盎簟弊?,既與“河”字諧音,又寓旋即興起之意
大霍:考近年來打井、挖溝出土的陶器、農(nóng)具、盔甲、兵器及舊村莊遺址等,此地在春秋戰(zhàn)國時即形成村落。相傳,古時該村南有一河,村因而曾為“大河”。后河道淤塞為平地,村名也漸沿為現(xiàn)名。
染紅:該村南曾有宋時建筑的“白佛寺”,寺內(nèi)“舍利寶塔”尚存??计浣ù迥甏s在春秋時期,其名稱來歷尚待進一步考證。
楊村:考該村大元至治間彌陀寺碑文:在去今八百多年前,楊姓民在此地開鋪設(shè)館以招攬南北過客,后漸為村莊,村以姓氏而得名。清乾隆間《唐山縣志》記載,明、清時均在此設(shè)過驛站,為舊堯山縣五鋪之一,即“楊村鋪”,負責(zé)急遞總鋪(縣城)與柏鄉(xiāng)縣之間的公文傳遞等事宜。該原本為一個行政村,一九六一年劃為五個大隊。
彭村:該村始建于北魏,以彭樂將軍之姓氏名村。據(jù)《唐山縣志》記載:“北魏彭樂,字興樂,安定人。驍勇善騎射以軍功進爵泊陽郡公,食邑一千八百戶,愛柏人山水,遂定縣西北之彭村”。彭樂死后即葬于此地?,F(xiàn)村東尚有彭墓遺址。
大寧鋪:相傳,明代前即有該村,原名“大名咯塔”。明“燕王掃北”后,村址東移于此。時村西曾有一“官道”,為南九省上京之通道。明、清時均在此地設(shè)驛站(即,傳遞公文,換馬歇腳之所),南接順德府,北達正定府,為一古十里鋪點。緣此,明代改“大名咯塔”為“大凝鋪”,后又為“大寧鋪”。至清道光年間,為避帝諱,復(fù)為“大凝鋪”。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啟用“大寧鋪”至今。
屯里:據(jù)傳,該原為北魏時彭樂將軍屯兵之所,故名屯里?!掇o?!丰專和团c里皆指村莊。清乾隆間《順德府志》引錄唐山縣“十六屯”時即有此“屯里”村。
魏家莊:明代前即為村落,以姓氏得名。明永樂間,山西洪洞民遷此,沿用“魏家莊”名至今。
郭賈:明萬歷間,尚名“郭賈村”,西至尚禮寺,東至孟賈村,俗有“郭賈大鎮(zhèn)”之稱。明天啟七年(1627年),“大鎮(zhèn)”毀于水,村民以姓氏分建了郭賈、李賈、孟賈、范賈和辛賈等村,是為郭賈。
李賈:其歷史沿革同郭賈。
孟賈:其歷史沿革同郭賈。
王貫莊:其歷史沿革待考。
王尹:村北有唐武德皇帝李淵之三、四代祖陵。唐高宗李治在儀鳳間曾大加修葺,并“配置守衛(wèi)戶三十人守陵”。該村原為守陵人所居。明永樂間,居民王尹由山西遷此,村因其人而得名。
張汪:明永樂初,張、王等三戶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為村,村西南原為泜河故道,近村曾有積水洼地,故以姓氏地貌名為張汪。
公子村:相傳,古名“鳳凰村”,因本縣知縣在此布施,并收得義子,村人緣此更名為現(xiàn)名。
多稼莊:相傳,明萬歷間,本縣東莊頭楊、黃、宋等姓佃民在此為主戶耕耘。后漸成村莊,謂“多家莊”。因村人習(xí)用稼字,故為現(xiàn)名。
北牛:其歷史沿革待考。
南牛:其名稱由來待考。
牛張:相傳,明初因姓名村“張家莊”,明代中期毀于水,村人棲居牛村附近的一個土疙瘩上,故名“牛張莊”。今簡稱牛張
山口:據(jù)《唐山縣志》記載:唐時該名“昭義鎮(zhèn)”,曾建有“宣務(wù)柵寨”。在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這樣的事件:唐會昌元
年(公元841年),“劉貞以澤潞叛,詔諸道兵進討。成德帥王元奎奏拔其宣務(wù)柵,因進攻堯山。”
齊村:相傳,該村始于春秋時期,村因姓氏而得名。后因宣務(wù)山聞名遐邇,村也隨之興旺起來,素有“山后齊村”之稱。
明“燕王掃北”時,該村被夷為平地,齊姓民所剩無幾。(按:據(jù)該村老年人劉會川述:他在去今五十年前收錢糧時,見
該村帳目上曾有過齊三片之人名。)現(xiàn)該村已無齊姓,其他姓氏皆明永樂初由山西遷入的。
茅山營:相傳該村為明永樂初山西民徒此而建,因北帶茅山,故名。
【大張莊鄉(xiāng)】
大張莊:明永樂間,張姓民由山西洪洞遷此,遂以此形式名村。
渠家莊:明成化間,渠氏居民自本縣固城社第二甲遷于此地,因姓名村。
大曹莊:明永樂間,曹氏三兄弟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本縣王村。明成化間,曹氏長兄由王村復(fù)遷于此,以姓氏名村“曹家莊”,明崇禎年間更為現(xiàn)名。
胡家疙瘩:據(jù)該村胡氏族譜載:明永樂年間胡姓民自山西洪洞遷此,名村為“新振村”。清末,村莊毀于水后,村民徙居于附近的高疙瘩上,遂以姓氏和地貌取村為現(xiàn)名。
小曹莊:明永樂間曹氏民自山西洪洞縣遷于隆平縣戶曹村,成化間復(fù)由戶曹徙此,以姓氏名村“曹家莊”。明崇禎年間,為與同村名有別,更為“小曹家莊”,后沿為“小曹莊”。
【東良鄉(xiāng)】
東良:相傳,明永樂間,梁姓民由現(xiàn)在的西良遷此定居后,以姓氏名村為東梁。該村觀音堂明萬歷間之碑文亦有該村名記載。至清光緒間,村名沿為現(xiàn)名。(據(jù)清康熙、乾隆、光緒三帝間縣志和順德府志)。
大干言:據(jù)考:“干”和“言”,在古時均屬春秋衛(wèi)地。此地有崗,時稱“山”,謂之“干言山”。該村居干言山東麓,故名“干言村”,后因附近亦有同名村,且該人多,村大,遂稱“大干言”,沿至今。
小干言:該村座落于干言山東麓、大干言東北,因地名村。其歷史沿革同大干言。
耿莊:據(jù)該村耿氏家譜記載,明永樂間,耿氏弟兄三人由山西遷此。其長兄居該地,以姓氏名村為耿家莊,后簡為現(xiàn)名。其二弟、三弟居任縣東耿莊、西耿莊。一九四一年前,每逢年關(guān)節(jié)日,三村人尚互相往來。
【蓮子鎮(zhèn)】
蓮子鎮(zhèn):明永樂間該村刁氏先民由陜西洪洞縣徙此,因該地勢低洼,且多生蓮子,故名“蓮子坑”。清同治六年(1867年)創(chuàng)修環(huán)村土寨,謂“蓮子坑寨”。民國十年(1921年),更村為鎮(zhèn),日偽時期曾稱“蓮池寨”,后又復(fù)為現(xiàn)名。
南吳疃:明代前即為村落,以姓氏得名。明永樂間山西洪洞民徙此后分居南吳疃、北吳疃二地,仍沿用原村名。
西店子:明時村謂“曹村口”。萬歷四十年(1612年),更名“西殿子村”,后沿為現(xiàn)名。
東店馬:東店子與西店子隔河相望,其歷史沿革同本鄉(xiāng)西店子。馬家莊座落于澧河?xùn)|岸,與西店子連為一村。明永樂間,山西馬姓民遷此為村,遂名馬家莊。
賈莊:明永樂間,賈氏民由本縣張汪村徙此定居,村因姓氏得名。
辛莊:明永樂間楊氏民由內(nèi)丘縣張馬村遷于隆平縣張汪,后又由張汪徙此,遂名村為“新莊”,后沿為現(xiàn)名。
東莊:該村民于明永樂初由陜西洪洞縣遷于蓮子鎮(zhèn),后部分張氏民復(fù)移此地,曰“張家莊”,后因村座落于蓮子鎮(zhèn)東南隅,故名東莊。
崔家樓:明永樂間,崔姓民由陜西洪洞縣遷于本縣張汪村,后又復(fù)遷于此,因姓名村。
耿家莊:明永樂間,耿氏民由陜西洪洞縣遷于本縣張汪村,后復(fù)遷于此,遂以姓氏名村。
王家莊:明永樂間王氏民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本縣角城,后由角城復(fù)遷于此,村因姓氏得名。
西范:明永樂三年(1405年),范氏民由本縣北閻莊遷到該村東二里處居住,因姓名村為“范家莊”。傳五世(約于弘治年間),部分村民移此建村,名“西范家莊”,原村則為“東范家莊”。今簡稱西范,東范家莊也簡稱東范。
東范:其歷史沿革見本鄉(xiāng)西范,此略。
白家寨:明代前因姓氏得名“白家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民遷此,仍沿用原村名。清同治七年(1868年)創(chuàng)修環(huán)村土寨后更為現(xiàn)名。
任村:隋代前即為村落,曰“任村”。據(jù)考,古時任、壬相通,壬即水之代稱。此地曾為積水洼地,加之滏陽河在此滾來滾去,水為陸、陸復(fù)為水久矣,村之名由此而來。
馬欄:相傳,宋代前原村在滏陽河西,住有十八戶人家,謂“十八家坑”。后因岳飛拒金兵時曾在此養(yǎng)過戰(zhàn)馬,村人緣此更“十八家坑”為“馬欄”。明時,迫于水患移于今地,仍沿用馬欄名。
北哈口: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此地即有人居住,因該處地勢低洼積水,且多產(chǎn)魚蚌等,得名“北哈蚌口”。明永樂間,牛氏百順由山西洪洞縣遷此,仍沿用北哈蚌口之名。清代更為北方谷村,民初復(fù)為原名,民國25年(1936年),更為現(xiàn)名。
西閻莊:相傳,明代前該村西曾有一南北官道,村名“一路村”。明“燕王掃北”后更名“西河沿莊”,明永樂四年(1406年),山西民遷入后,更村為現(xiàn)名。
西哈口:其歷史沿革同本鄉(xiāng)之北哈口。因此村位于北哈口之西,故名西哈口。
前辛莊:明永樂二年(1404年),沈、韓二姓民由山西洪洞縣徙此,遂以姓氏名村“沈韓新莊”,后分為南北二村,南曰“韓家新莊”,北曰“沈家新莊”。1947年經(jīng)縣政府批準,南為前辛莊,北為后辛莊。
后辛莊:其歷史沿革同前辛莊,此略。
北閻莊:據(jù)考,該村無閻姓,系去西之西閻莊派生而得名。
東閻莊:原屬巨鹿縣,名“小原莊”,1945年劃入隆平縣,更名東閻莊。
北鹽池:該村西南部為巨鹿縣所轄,其余為本縣治。明永樂四年(1406年),王氏文志者由北閻莊遷此,以開池鹽為業(yè),遂名村為北鹽池。
【牛家橋鄉(xiāng)】
牛家橋:清康熙間,牛姓民由去南之北哈口遷此為村,定名牛家橋。
菅村:相傳,在隋代以前為“堅村”(寓村莊堅固,不為水患)。隋時,為避隋文帝楊堅諱,改“堅”為“菅”。明永樂間黃、尹、李等氏民由山西洪洞縣烏村遷此,仍沿菅村名。
梅莊:相傳,明永樂間,劉氏志華者,因避訟案由山西遷此,隱劉姓,以排行“四”為姓氏,以嘉言名村為梅莊。
林家莊:明永樂間林氏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為村,遂以姓氏名村。
西清灣:明永樂間,此地有河,山西民遷此河灣處定居,遂名村為西清灣。
東清灣:明永樂間此地有河,山西民遷此河灣處定居,遂名村為東清灣。
南楊家樓:相傳,古時此地由一官道。巨鹿楊辛莊楊思圣為朝廷督察院官吏時,常經(jīng)由此地。楊府在此打井蓋樓修建花園,以供停馬歇腳,取名“楊家樓”。明永樂間,陜西太谷縣仙陽莊民遷此,沿用楊家樓之名。后因村民不睦,一部分村民在原村南另建村莊,取名“義合營”。清末,更為南楊家樓。原楊家樓則為北楊家樓。
北楊家樓:該村歷史沿革同南楊家樓,此略。
楊家莊:明初村名武家莊,明景泰間楊氏民由隆平縣大蟲營遷此。歷三代(嘉慶間),因村中武姓失傳。更武家莊為現(xiàn)名。
舊城:西漢于此置廣阿縣,唐曰昭慶,宋改隆平,宋大觀二年縣治西遷后,此地始名舊城。
王盤莊:明時該村為漁夫王盤居住之所。永樂間,趙氏民由山西洪洞縣遷入,因以王盤名村。
馬頭:相傳,明永樂間,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分東、西兩處為村,時二村中間有一條北去的馬河。河水注入村北的積水洼地,宛如馬河的盡頭。該村居馬河?xùn)|,且村大人眾,故為大馬頭,與其東南相鄰的村莊為小馬頭。清時該二馬頭曾有“東阜城”、“西阜城”之稱。
大興莊:明永樂二年(1404年),居民由山西洪洞縣徙入,因去東之舊城得名“小舊城”。清咸豐年間更村為現(xiàn)名。
北吳疃:明代前即為村落,以姓氏名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民遷入,沿用北吳疃之名。
開河:始建于唐代,唐儀鳳中(677年),昭慶縣令李元于此地開成“澧水渠”,“以溉田通漕”(《趙州志》),村緣此得名。
【隆堯鎮(zhèn)篇】
四關(guān)、四甫:(東關(guān)、南關(guān)、西關(guān)、北關(guān)、東甫、南甫、西甫、北甫)據(jù)清《隆平縣志》及有關(guān)碑文記載: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原隆平縣城(今舊城)毀于水,縣治徒此重建,并設(shè)東、西、南、北四關(guān)及四甫。
韓莊:其名稱來歷待考
官莊:該自然村,故隸直隸順德府唐山縣,始建于北宋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宋王朝取得政權(quán)后,吸取歷史的教訓(xùn),廢除唐代官僚按品占田制度,大力推行土地兼并政策。宋王朝允許朝廷大小官吏自行購置田地,不限數(shù)額。其形式主要有二:一是“大田莊”,由主戶(即地主)經(jīng)營,客戶(即佃農(nóng))勞居莊上。主戶有自己的武裝,用以保護封建地主階級利益(注:《水滸傳》中的“祝家莊”即此“大田莊”)。二是“官田”,直屬國有。官田也設(shè)有莊園,稱謂“官莊”。該村在宋時曾為一官田之莊園,官莊之名緣此而至,沿用至今。
丘底:據(jù)《隆平縣志》記載:西漢御史大夫任敖(廣阿侯)死后葬于此地;村北曾有漢代七女之丘?!氨庇衅吲?,南有堯王墓,斯言固已久矣”(注:堯,原指唐帝堯,后泛指賢德之士。這里指漢任敖)。該村居北丘南墓之間,故名。至公元一七二六年,清世宗雍正皇帝大肆尊孔,(因孔子名丘)詔諭全國:凡“丘”字一律改書為“邱”。由是,丘底曾一度書為“邱底”。
東河:相傳,該村原名東霍,始建于明代,因原村廢于洪水后,又迅速創(chuàng)建而致名,清光緒年間,因縣內(nèi)(堯山縣)重名村莊常發(fā)生誤會,由是改“東霍”為“東河”,沿用至今。
北和:相傳,該村古時名“南滸村”。宋時,該村北建有一寺,曰:“北和寺”。后因寺內(nèi)香火旺盛,名聲大振,原村名為寺名所取代,現(xiàn)簡稱“北和”。
義豐:據(jù)該村清光緒年間重修土地廟之碑文記載,該村名系由當(dāng)?shù)匕傩丈浦v人情義氣、向往美好而致,沿用至今。
沙灣:據(jù)該村原玉皇廟碑文記載:唐顯慶年間,原村廢于洪水。村民徒于附近曰“金山”的小丘居住,遂定村名為“金山村”。明萬歷年間,沙河自西北繞金山村東去,水泛黃沙遍野,村又以此更名“沙灣”(注:現(xiàn)該村民某些日常生活用具上仍有“金山村”字樣)。又傳,清時京師一欽差大臣奉旨赴“沙灘”(傳指本縣魏家莊)執(zhí)行任務(wù)。行此,見一片黃沙,誤為目的地,遂在該沙河灣處的金山村停留。后人因以名村。但此說尚無資料可考。
堯山:該原為唐代以來的舊堯山縣治所。
南潘莊:考北潘自然村明、清二代碑文,該原與北潘為一個自然村,明代前因姓氏而得名“潘莊”。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仍沿用“潘莊”之名。相傳,在明代中后期,汦水奔潰改道于潘莊村,水后分建南北二村,該為南潘莊,沿用至今。
郭園:考《唐山縣志》及民間傳說:五代時,該村北曾有一“汪家莊”,系后周郭威皇帝之故居,該地曾為郭之花菜園地。明時,汪家莊廢于洪水,居民移居現(xiàn)處,謂之“郭園”,現(xiàn)村北仍有原汪家莊遺址,村人稱之為“汪家咯塔”。
西河:相傳,原村(名稱無考)廢于洪水后又迅即建村,謂“西霍”(明正德間碑文曾有該名稱記載)。后因與本縣西霍村重名,于清光緒間改為現(xiàn)名。
韓解:據(jù)該村原財神廟碑文記載:該在唐代前名“韓家莊”,因姓氏而得名。唐初,因韓家出了一名“解元”,遂更村名為“韓解元村”,后逐漸沿為“韓解”,至今。
東里村:相傳,古時該村東南曾有一河,盛產(chǎn)鯉魚。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建村,始謂“鋰魚村”。后河道淤塞,改村名為“里村”。清乾隆間,因縣西有同名村,該又以方位改為現(xiàn)名。
南小河:相傳,該系明代以前因姓氏命名的自然村,曰“小霍”。后因縣內(nèi)有同名村,遂以方位更為“南小霍”。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更“霍”為“河”,沿用至今。
柏舍:《六書精蘊》云:“柏者,木之有貞德者”。古時常以柏比喻賢德之士,則柏舍即為有貞德者寓居之所,然不知何人。推其建村年代,約為春秋時期,明時,該村東曾建有龍王廟(即今面粉廠址),廟宇高大,香火旺盛,廟院曾配有古槐一棵,人謂“高廟大柏舍”。
虎中:相傳,該村古為“大虎莊”。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因村東土地廟之大鑄鐘取村名為“虎鐘”,后逐漸沿為現(xiàn)名。
杜村:考該村玄帝廟碑文:元時該為“杜家港”,為杜姓所居。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更為杜村,沿用至今。
楊河:相傳在明永樂中(公元1413年),該村叫“楊霍鎮(zhèn)”,為楊姓民所建。時村中辦有糧市、鹽店、當(dāng)鋪等商業(yè)門市。明弘治間,該村屢受洪水之患,居民外流,商業(yè)凋零以致倒閉。這時,該已不再稱鎮(zhèn),而為“楊霍”,后諧音為現(xiàn)名。
北柏舍:該村系柏舍的支系村莊,以方位得名北柏舍。其建村年代約與柏舍相齊。古時該村曾有一紅顏色的玄帝廟,因此該村也有“紅廟柏舍”之稱。
顯化寺:據(jù)《隆平縣志》記載:該村古為“西陳墩”村,因去東“陳墩村”派生而得名。明成化間重建顯化寺后,因寺名村。該村之“顯化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間(約公元532年),先在村西近河,明成化壬寅(公元1482年),水泛寺壞,徒于村東”。
永興:相傳,在明代以前該村曾叫“倒桿村”,在該村玄帝廟曾折倒一旗桿事得名。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當(dāng)村人在村東為重建玄帝廟舉行大典時,隆平縣令巡經(jīng)此地。問得村名后,這個縣官認為此名稱不雅,遂送名“永興”,為永遠昌盛興旺之意,沿用至今。
陳村:據(jù)考:古時該村西曾筑有為傳遞信息用的烽火墩臺,村人以姓氏命村為“陳墩村”。至明代,烽火墩臺遍于全國各地,如遇敵情,白天放煙,夜間舉火,彼此呼應(yīng),守望相助。清末因辦郵驛,烽火臺在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后消失,村名也簡為“陳村”至今。
堯家莊:據(jù)該村官房碑文記載,該村始建于明末,因晚于附近村莊,故名“后復(fù)莊”。相傳,至清代,居民增多,且多事燒制陶器等窯業(yè),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更后復(fù)莊為“窯家莊”,后諧為堯家莊至今。
白家莊:相傳,明代前,該村叫“雙獅口”,因村西口一雙石獅得名。明“燕王掃北”時,雙獅口毀于兵禍。明永樂間,白姓民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籍為村,遂以姓氏取村為白家莊,沿用至今。
宋村:據(jù)該村宋氏族譜記載:明永樂間,宋氏名成者,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村因姓氏而得名,沿用至今。
西張:相傳,早年間該與去東一箭之遙的東張自然村原為一村,名“張村”,因姓氏而得名。明代中期,張村因洪水分為東西二村。因該村居西,故名西張村,后漸為現(xiàn)名。
東張:歷史沿革同西張,此略。
南柏舍:據(jù)考:該村原為柏舍的支系村莊,其建村年代約與柏舍相齊。明時,該村曾有一寺,村因以曾有“寺柏舍”之稱。一九五八年以方位定為現(xiàn)名。
【雙碑鄉(xiāng)】
雙碑:據(jù)考:該村原名“范解鋪”,系唐宋以來南達順德北接大寧鋪的重要驛站。清道光間,人們?yōu)榧o念元、明代的兩個縣官(元至正間和縣尹、明嘉靖間冀縣尹),在村中十字街樹起兩幢紀念大碑,遂更村名為雙碑。
城角:據(jù)考:唐天寶元年(元年742年),柏仁縣城毀于水后,人們在古城西北角重建村落,故名城角。
亦城:據(jù)《唐山縣志》、《順德府志》等史料記載,該地原系春秋時柏人邑,西漢始為柏人縣治所。至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柏人城迂水,縣治東徒于今堯城鎮(zhèn),該地始名亦城,沿用至今。
北村:相傳,在春秋時期這里即為村落,系孔子之門家弟子所居之地。西漢高后時,于此設(shè)“孝悌鄉(xiāng)”,“所以勸導(dǎo)鄉(xiāng)里,助成風(fēng)化也”(據(jù)《后漢書》)。清代稱其為畢村,清末諧音為北村,“畢”之來歷無所考。
西小崔:其歷史沿革同崔莊。
東小崔:其歷史沿革同崔莊。
西里村:據(jù)考:該建村年代約在明代以前,時為李村,因姓氏而致名。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時,該村尚存少數(shù)李姓土民。至清代李姓失傳,清末村名漸諧為里村。民國時為與東之里村有別,更為現(xiàn)名。
崗頭:據(jù)考:該地起碼在殷代即有人居住,現(xiàn)村東北仍有殷時陶窯遺址,村東北有漢墓8處。明永樂間,商、姚二姓人家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村地處光泰崗端,故名崗頭。后分為南北二崗頭,清乾隆間《順德府志》曾有此二村名記載。日偽時期,因南崗頭只有六戶人家,無自衛(wèi)防護能力,遂遷入大干言村,原村廢。北崗頭,即為現(xiàn)名。
崔莊:考該村清乾隆三十二年觀音堂碑文,該村原名睢崗村(不知始建于何代),因北之睢崗而得名。因當(dāng)?shù)乜谡Z常把“睢”字讀作“崔”音,相因成習(xí),崔莊之名緣此而成。睢崗之名雖無可考,但現(xiàn)村名由其諧音而致,已為眾所認可,現(xiàn)東、西二小崔莊皆系該村之支系村莊。
木花:相傳,該村原為“墓化村”,因附近有多處漢墓而得名。清初,西良樊騰鳳等扶持大干言趙二社造反時,曾將反滿大旗插于墓化村西之崗坡上。反清運動失敗后,后人因迷信,疑為大旗插于墓化而致不吉利。為此,村人厭惡墓化之名,取其諧音之嘉言更村為“木花”。
西良:考該村明正德間重修永勝寺碑文,該村建于明代以前,因姓氏得名西梁。明永樂二年,山西民徒此后仍襲原村名。至清光緒年間,因該村已無梁姓,村名沿為“西良”,用至今。
【北樓鄉(xiāng)】
北樓:據(jù)該村宋塔之碑文記載,宋時該名“北永泰”。相傳,古時該村南曾有一河,日暮憑眺,河中有樓臺倒影。明初緣此更村名為北樓(據(jù)南樓村明代碑文)。
周張莊:相傳明永樂間,張氏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于本縣東良鄉(xiāng)之周村,后部分張姓民復(fù)由周村徒此,遂以原村名和本姓氏名村為周張莊,沿用至今。
尚禮:相傳,古時該名“人伙屯”,唐代更為尚禮。周時,成王封周公姬旦之第四子苴為邢侯。苴年邁,欲讓位于其弟,弟怕此舉毀周公之正統(tǒng),遂走而避之于人伙屯。后人為崇其德,更村為尚禮,意為重視禮義之鄉(xiāng)。周公為姬姓,現(xiàn)該村仍有姬姓民。
小汪:據(jù)史料記載:汪指水停積處。《左傳?桓公十五年》云:“尸諸周氏之汪”。服虔《通俗文》:“停水曰汪”。據(jù)實地考察,該村東曾系汦水故道。該地地勢較低洼,古時曾有水泊停積,故名小汪。其建村年代約為春秋時期。
西曲底:據(jù)《唐山縣志》記載,該村因座落于馬河支流的曲彎處,故名曲底村。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河堤決口,村莊被洪水沖毀,后分建東西二村,該依方位稱西曲底,沿用至今。
東曲底:歷史沿革同西曲底。
【千戶營鄉(xiāng)】
千戶營:該地為元代屯兵之所,元代統(tǒng)兵將領(lǐng)有“百戶”、“千戶”等銜,此應(yīng)為千戶所轄,故名。
南魚:此處古大陸澤下端。明代尚有積水,當(dāng)時附近人們在此打漁為業(yè),常棲于南北二高地出售水產(chǎn)品,并稱此二高地為“南魚市”、“北魚市”。水去人居,簡稱“南魚”、“北魚”(北魚今屬寧晉縣)。
王家場: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太原府榆次縣王氏民徙此,村因姓氏而得名。
岳家莊:據(jù)該村岳氏族譜記載:明末,岳氏祖由隆平縣東關(guān)岳家街徙此,繁衍成村,時稱“小岳家莊”,后簡為現(xiàn)名。
棗駝:明初謂“草駝”。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民遷至,更村為現(xiàn)名。
連仲:相傳,明初該村東有4個緊相依靠的小村莊,統(tǒng)稱連莊,后諧為現(xiàn)名。明永樂二年(1404年)李、郭等姓民相繼由山西遷入,村莊西遷于現(xiàn)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