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唐人的夏季日常:居室防暑、山中避暑、采冰解暑
進入七月下旬以來,全國各地都進入了火爐模式,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面對高溫,人們只能開足空調,感謝這一造福千家萬戶的防暑發(fā)明。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也必須面對高溫炎熱的天氣。南北朝后期到唐朝前中期,我國正處于氣候上的溫暖期,氣溫普遍比較高,酷熱的夏天格外難熬。在玄宗朝,身處夔州的杜甫曾在連續(xù)高溫的時節(jié)寫過三首詩,詩的題目都叫《熱》,按照詩中的說法,夏天的瞿塘峽附近,雖然面臨長江,但有大部分時間都是“峽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江邊水汽彌漫,氧氣不足,讓人覺得“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只能靠“想見陰宮雪”這樣的精神勝利法來對抗暑氣。
劉貫道《消夏圖》(資料圖)
在緯度靠南的地方,炎夏的威力更為猛烈。中唐詩人柳宗元被貶到湖南南部的永州之后,長期苦惱于當?shù)氐氖顫裰畾猓找驺俱?。在某個半夜被熱醒的時刻,他走出房間,登上高樓,懷著滿腔憤怒寫下了一首《夏夜苦熱登西樓》,詩中形容自己所處的夏夜是“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這個夜晚,花葉上的露水都被曬干,孤寂的曠野吹不來一絲微風,井里盛放的都是開水,打開門就像進了火爐,無助的詩人只能站立在炎熱中,“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默默忍受揮之不盡的汗水。
即使逃離了南方,來到唐朝首都長安城中,也無法逃離夏季熱浪的侵襲,長安地處關中盆地,夏季空氣流通不暢,更容易形成悶熱的天氣。王維在一首寫給南方朋友的《贈吳官》中描述當時長安的夏天是:“長安客舍熱如煮……空搖白團其諦苦”,即便拼命搖動團扇也難以驅走熱氣。晚唐人王轂寫過一首《苦熱行》,詩云:“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逼渲小叭f國如在洪爐中”一句,生動地寫出了唐朝全國上下普遍炎熱的狀況。
如果購置了涼席、扇子、竹夾膝,高臥在北窗之下還是覺得酷熱難耐,那就需要考慮逃離家中,去更涼快的地方避暑。一般官員和百姓會到海拔較高、植被茂密的山上躲避高溫,這時候山中的各個寺廟就成了熱門的避暑景點。白居易晚年寓居洛陽時,在夏天就時常到洛陽附近的香山寺避暑,他為此寫過兩首絕句,前一首云“六月灘聲如猛雨,香山樓北暢師房。夜深起憑闌干立,滿耳潺湲滿面涼”,是說夜晚住在香山寺小溪旁暢禪師的僧房里,出門憑欄而立,覺得滿面清涼;后一首云“紗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涼風十八里,臥乘籃輿睡中歸”,則寫出了自己歸途中在涼風吹拂下安然入睡的場景。
長安周圍群山環(huán)繞,自然也有不少避暑勝地,比如城南終南山邊曾為唐太宗行宮的翠微寺,就是文人雅士常去避暑的場所。如果嫌郊外山中路途遙遠,也可以選擇長安城南的慈恩寺,慈恩寺雖然地勢不高,但是臨近曲江,寺里遍植古松修竹,松風竹韻到處,正可蕩滌煩熱,再加上寺內高聳著慈恩寺塔,游人既可以借塔陰乘涼,也可以登塔頂浴風,算是長安城里除了皇宮外最適合避暑的地方了。正因為此,每到夏日暑熱之時,慈恩寺里都是游人如織。晚唐詩人劉得仁曾經寫過一首《夏日游慈恩寺》,詩中說:“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閑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卻愁歸去路,馬跡并車輪。”可見在夏日慈恩寺避暑的游人之多,回程時竟然導致了交通擁堵。
唐人熱衷于去寺院避暑,除了山寺海拔高,寺中植被茂盛之外,還因為佛教講究四大皆空,鼓勵人將肉體的痛苦視作虛無,如果能夠按照佛教的理想修行,達致內心平和,自然就能不畏暑熱。王維曾寫過一首《苦熱》,前半首詩描寫了夏日酷暑之時“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的地獄般景象,后半首則說他在佛教修行中,領略到了“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的道理,知道身體上的痛苦,只是內心沒有覺悟的表現(xiàn),于是“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領略如來法門之后,在酷暑中也能感到清涼的快樂了。那些在佛寺避暑的人,雖然未必能像王維那樣做到完全覺悟,但在佛學的熏陶下,想來總能平復一些炎熱帶來的心情煩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