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最常聞的是“文房四寶”。文房四寶固然重要,也是練習書法必不可少的物件。但是要想學好書法、練好毛筆字,不僅要具備精神上矢志不渝的意志,也要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毛筆、實惠耐用的紙張以及博古通今的碑帖或字帖。選擇碑帖(字帖)很關鍵,這將意味著你從哪一家書體練起。選好毛筆,將給你學習帶來信心,書寫流暢,筆墨生輝會讓你對書法充滿自信。最后就是選擇什么樣的紙張來練字,有毛邊紙、熟宣紙、生宣紙、半熟半生宣紙。
學習書法,筆墨、紙張和字帖必不可少
第一、如何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毛筆。毛筆的種類很多,市面上質量千差萬別。按筆毫分有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硬毫主要用黃鼠狼毛(狼毫)、野兔毛(紫毫)、豬鬃等獸毛精制而成,其特點是筆鋒彈性很強、銳利勁健。而軟毫主要是用羊毛制成,特點是筆鋒柔軟而圓潤,易于蓄墨,寫字墨跡飽滿。
毛筆分三種:硬毫、軟毫和兼毫
而兼毫是用狼毫和羊毫混合制作而成,筆鋒軟硬適中,介于硬毫與軟毫之間,用于書寫小楷和中楷較合適。對于初學書法的愛好者,建議用“兼毫”毛筆。因為兼毫的筆芯毫毛較硬,易于掌握,寫出的字筆力骨架凸顯。如果按照筆鋒分,毛筆有長鋒、中鋒和短鋒之分,我們在選擇筆峰時,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筆鋒,比如寫草書或行書,選擇長鋒;寫楷書,選擇短鋒較為合適,因為筆鋒太長寫出的筆畫容易失真,不過筆鋒長蓄墨多,適合寫草書,連筋帶骨,深淺自如。如果按照筆的大小,又分為提筆、斗筆、大楷、中楷、小楷、圭筆等。
大筆寫大字,小筆寫小楷
選筆是一門學問,學什么書體,選什么筆。比如,學柳公權的“柳體”你就最好別選短鋒斗筆,應選長鋒中楷筆。選筆,要看碑帖的字跡屬于哪一種類型,如果是風格健勁的書體,選用硬毫筆;柔美圓潤的書體,選用軟毫筆;剛柔并濟的書體,則選用兼毫筆。如果是書寫草書字體,最好選擇長鋒斗筆。如果只是寫大額橫幅,最好選短鋒斗筆,因為大額橫幅字體多為楷體或行書。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斗筆不能當小筆用,小筆不能當斗筆用。寫大字必須用斗筆,寫小楷必須用小筆或圭筆。
寫什么字體用什么筆有一定的要求
第二、如何選擇實惠耐用的紙張。雖然用筆都是毛筆,但是書法和繪畫不一樣。所以書法用的紙張和繪畫用的紙張也不盡相同。對于初學者,建議用毛邊紙,如今市面上的毛邊紙一般多為江西和四川所產(chǎn),江西所產(chǎn)的毛邊紙其特點是紙質柔軟細膩,薄而不透,呈淡黃色,含墨吸水性能好,適合寫中楷和小楷字。
用于練習書法的紙張
而四川產(chǎn)的毛邊紙,一類是手工毛邊紙,紙質柔棉,厚實細膩,淺黃色,雙面質感一樣,系用嫩竹漿手工制作而成,其吸水含墨性適中, 很受廣大書法好愛者喜愛,是最常用的毛筆書寫紙。還有一類是元書紙,采用當年生的嫩毛竹做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的書寫用紙。其特點是:紙質潔白,紙面柔韌,味道清香,沾水易溶,不滲墨,不變色,是古代用于創(chuàng)作書畫、書寫公文、題寫簿冊的上乘紙料。
一般書法寫字大都用半熟宣較好
書法練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用宣紙來寫。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紙,有一種說法,就是“想模糊其形就用生宣”,因為其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如果用來寫字,筆畫的清晰度會大打折扣,不過易產(chǎn)生豐富的墨韻效果。因為吸墨沁水性好,生宣是畫家繪畫山水和飛禽走獸的主要紙質。熟宣就是在生宣的基礎上再經(jīng)過提煉加工而成,所以其紙質硬滑,吸墨沁水性不及生宣,所以,寫出來的筆畫還原性比較好,因而寫小楷冊子多用熟宣,在繪畫領域的工筆畫也多用熟宣,書畫家能勾勒出清晰的線條和輪廓。而半熟宣就是指在生宣基礎上加工而成,吸水沁墨性能界乎前兩者之間,適合寫中楷、小楷,是初學書法者的最佳選擇。
練習書法用的各種碑帖和字帖
第三、如何選擇博古通今的碑帖。一本好的碑帖或字帖,或許就是開啟你學習書法的“秘笈”?,F(xiàn)如今書法領域,以書法歸類的書體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既能寫楷書、隸書,也能寫行書和草書。那么,練習書法,從哪一種書體練起呢?不同的書法傳承者或許有不同的觀點。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初學者要從楷書學起,但也有人認為應從行書學起。楷書風格是字體方正平直,筆畫嚴謹,間架結構疏密有致。把楷書的基本筆畫和結構特點掌握了,再寫行書、草書,就可以事半功倍??瑫运逄茣r期的正書楷體為正源,大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還有虞世南、諸遂良等。后來元朝的趙孟頫,在前唐三大家的基礎上,獨創(chuàng)一支,把行書融入楷書之中,寫出獨具特色的“趙體”。所以,學習書法,初學者建議從顏真卿的楷書練起,然后再觸類旁通。學好楷書,再學行書,如王羲之、蘇軾、米芾等人的書體,學好了行書,再學草書,如張旭和懷素等人的字體。
唐朝三大楷書碑帖
選好碑帖還要臨帖。如何臨帖呢?分三步走,第一步讀貼,就是讀懂碑帖上字體的筆畫和筆畫順序怎么寫?哪一筆是主筆,偏旁與部首之間如何避讓。第二步是臨摹,就是按照碑帖上的字體,領會其內涵,進行描摹或仿寫。第三步是背貼,就是把碑帖上的原字筆畫順序和間架結構,默記于心,不看碑帖也能寫出字體的筆畫和間架結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