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是六十七歲的老人了。現(xiàn)在我是坐在北京萬壽路的書齋里,回憶家鄉(xiāng)的往事,回憶半個多世紀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事小商販活動的幾件往事。
背米的買賣
1948 年的下洋港周圍,處于解放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共產(chǎn)黨同國民黨的軍隊在這里進行拉鋸戰(zhàn),衣產(chǎn)品的大宗交流受到阻隔,附近幾個小集鎮(zhèn)的糧食市場價格有差異,這就為小商販創(chuàng)造了利潤空間。
我家在解放前后是做小雜貨生意的。在戰(zhàn)爭中,生意不景氣。加上我們姐妹兄弟4 人,人口多,生活困難。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母親就帶著我這個小學(xué)生背米賣,賺點辛苦錢,以補家用。
那是1948 年清明節(jié)后的一天,天還冷,夜里下了雨。我和母親起了個大早,匆匆吃了早飯,拿著米袋,拄著一根竹棍,就出門了。這次是和喻幺媽同行。我母親出身農(nóng)家,到我們家后,隨父親在下洋做小雜貨生意,料理家務(wù),還租點旱地種黃豆、芝麻。她身子瘦小,結(jié)實。小腳,走路不快。但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只得帶領(lǐng)我出門背米賣。喻幺媽丈夫鄒遂病故多年,帶著一個同我一樣大的男孩守寡,靠藕行的服務(wù)費過著儉樸的日子。喻幺媽個子高一些,胖一些,說話聲音大,愛講笑話。她是解放腳(纏了腳又放開的),腳比我媽大,走路快一些。她這次出門也是拄一根竹棍。
我們?nèi)酥糁窆?,踩著泥濘,出了下洋港西門,過九貢大橋,向西北方向的王集走去。母親同喻幺媽一路上說著話,我跟在后面走。母親不時回頭關(guān)照我:“小心,別滑到了?!蔽业难澩染淼较ドw處,腿上濺了不少泥巴,兩只布鞋全是泥水,好在有鞋帶,沒有脫落。她們兩位長輩同我一樣,腿上都是泥。不同的是,她們是小腳,平時走路就有些左右搖擺,這次走泥濘路就搖搖晃晃得更厲害了?,F(xiàn)在看來,下層的老百姓,小腳婦女,為了一家的吃穿,不得不干一些艱苦的活計,包括我們一個小學(xué)生、兩個小腳婦女踩著泥濘背米賣的活計。
走了三里多路,到畢家咀的山坡南,要過一條水溝。平時,水少,水在溝里流,人們踩著石板、石蹬過溝。這次因為下了大雨,水淹沒了道路,山上下來的洪水從西向東流得很急。她們兩位停下來,把褲腿卷在膝蓋上。母親幫我卷起褲腿,系緊了鞋帶,教我拄著竹棍趟水,她們在前面摸一步,走一步,我跟在后面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竹棍在趟水時發(fā)揮了作用,一是刺探水的深淺、泥層的厚??;二是使身體平衡,防止摔倒。10 米來寬的河溝,我們趟過來了,都沒有摔倒。
過河溝以后,前行幾百米,就爬上了一座嶺崗。我們沿著嶺崗向西北走了四里多路,就進了王集的街口。我是第一次到王集。只見街旁大多是土磚青瓦房,只有一條主要街道是青石鋪的。街道比下洋港少多了,但鄉(xiāng)土味比較濃。街上賣大米、木材、藥材的多,還有不少飯館、面館。趕集的大多是周圍的農(nóng)民,沒下洋熱鬧。媽和喻幺媽在幾個米行問了價,看了米,最后選定一家,買了三袋米。媽和喻幺媽的布袋都是一斗半,約30 市斤大米。我的布袋只有一斗米,約20 市斤,這是為了照顧我年紀小,力量小。
我們?nèi)嗽谝患颐骛^坐下來休息,一人吃了一碗面填肚皮。這時,已近中午,我們扛起米袋,離開王集往回走。當(dāng)我們走下嶺崗到畢家咀時,左邊是村前的池塘,滿池春水,右邊是很低的稻田,我們走在很高的田埂上。這是一條泥路,走的人多了,形成水坑、泥窩,路很滑。我們拄著竹拐杖,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行走。一不小心,我連人帶米袋,從近兩米高的田埂上一下滑跌到稻田里。稻田里是黃泥水和稻茬。米袋泡在泥水里,我的衣褲都是泥水。母親和喻幺媽急忙放下米袋,到稻田里把我拉上來,把米袋杠上來。母親看到我摔成這個樣子,含著熱淚鼓勵我:“孩子,離家不遠了,我們慢慢走吧?!蔽依斫舛婚L輩的心意,系好鞋帶,杠起半濕的米袋,拄著竹棍,在泥濘中艱難的行進。
回到下洋港,我已經(jīng)很累了。母親給我換上了干凈的衣服,讓我上床捂著被子睡覺。母親不能休息,她把我布袋中的濕米倒在篾席上,攤在堂屋里晾干。
把米背回下洋港,只完成了買米的任務(wù)。第二天,還要把米背到南面的楊家灃賣掉,賣個好價錢,才能賺點腳力錢。
第二天清早,我又隨同母親和喻幺媽,背起各自的米袋趕楊家灃的集市。這天還是下小雨,路滑、泥多。我們還是卷起褲管,拄著竹棍走泥路?;艘粋€多小時,趕了十華里路,進入楊家灃。楊家灃是河碼頭,有一條沿河的街道,是青石板鋪的,很長的街道,趕集的人多,同下洋港一樣熱鬧。母親和喻幺媽帶我跑了幾家糧行,米價都不高,賺不到什么錢。二位長輩臨時決定,把米背到較大的集鎮(zhèn)永漋河去賣,希望能賣出個好價錢。母親對我說:“這里米價不高,我們還是趕永漋河去吧!”我理解她的心意,背起米袋離開了楊家灃,又走了十多里路,到了永漋河。這是京山縣南部的大集鎮(zhèn),街道多,街很寬,商店也很大。房屋比下洋港的又大又好,街上的人也比下洋的洋氣。河道很寬,木船多。這里盛產(chǎn)棉花、小米、芝麻等旱地作物,大米靠外地供應(yīng),所以大米價格比楊家灃、下洋港高。我們在一家糧行,賣了大米,換了錢。這時,已是中午了。我又餓、又累。母親、喻幺媽和我,在一家靠河邊的飯館坐下來,每人吃了一大碗湯面,灌得飽飽的。然后,拿起空口袋,丟了竹棍,急忙往家趕。卸掉了米袋,空手走路,輕松多了。連續(xù)走了二十華里,穿過楊家灃回到了下洋港。
這次背米的買賣,在我的童年的生活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挑腳打貨
這是1952 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這位十四歲的初中一年級學(xué)生,沒有過大年,而是當(dāng)了一天挑腳工,而且累得走不動路了。
在十五的前一天,父親對我說:“店里要打貨了,明天你跟隨雷棟明到永漋河去打貨,行嗎?”我覺得自己行,就滿口答應(yīng)了。因為,近年來,我常在家挑水、挑柴禾,左右肩能換著挑,走兩三里路不費勁。永漋河離下洋港只二十華里,挑些雜貨回下洋,應(yīng)該不成問題。
父親給棟明伯打了招呼,請他帶我去打貨,棟明伯滿口答應(yīng),愿意幫忙。因為棟明伯常常給我家買貨,我家給他腳力錢,雙方關(guān)系很好。棟明伯住在大布街,當(dāng)時已有四十多歲了。身體壯實,皮膚黑里透紅。不知是常年挑腳走路多,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兩條腿上烏黑的靜脈血管隆起像蚯蚓一樣,至今還在我腦子里留下印象。
第二天,正月十五,我飽飽地吃了早飯,帶上買貨的清單和錢鈔,挑起一擔(dān)空蘿筐,到大布街約上棟明伯就出發(fā)了。出下洋南門,經(jīng)高湖、楊家灃、嚴家墩子,不到中午就到了永漋河。我跟隨棟明伯到“三友”等幾家大雜貨店買齊了貨。挑著盛貨的蘿筐,到一家面館吃了一大碗湯面和兩個鍋盔(燒餅),挑起七十多斤的擔(dān)子出永漋。這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鐘,太陽偏西了。開始我的勁頭很大,跨開大步,竹扁擔(dān)一閃一閃的走得很快,連挑腳十幾年的棟明伯也落在我后面。我氣盛,很得意也很高興,紅撲撲的臉上開始有了汗珠。棟明伯對我說“你蓄點精神,路還遠著哩!”我還是一股勁往前趕。
走過嚴家墩子時,只見不少穿著新衣服的男女老少向一個坡上聚集。我問過路人,他們說,今天是正月十五,坡上放“架花”,十里八鄉(xiāng)的人趕來觀看。我向坡上望去,只見一座彩色的木架高高矗起。四周用鞭炮、彩紙盤旋掛起。到夜幕降臨時,點燃鞭炮,火光耀眼,炮竹聲四起,而且是一層一層往上燃燒,十分好看。我是沒有機會看熱鬧了,挑起擔(dān)子快步往前走。走了十來里穿過了楊家灃。這時,我的肚子開始餓了,腿也沒勁了,肩也開始疼了。因為我在京山中學(xué)讀書沒有機會挑擔(dān)子,走長路。放寒暑假回下洋港,才幫家里干活,沒有經(jīng)受鍛煉。光憑年輕人的一股熱情,是不能堅持繁重勞動的。
過了黎家垸子,我的步子慢下來,棟明伯還是不緊不慢地走著,我總是跟不上。他說:“不著急,慢慢走。累了,歇歇吧!”他先把擔(dān)子放下來。我也停下了腳步。當(dāng)我放下挑擔(dān),坐在路埂時,感到特別輕松、舒服、愉快。什么叫“快樂”,有苦才有樂。坐了一會,人是輕松了,但腿腳不想動了。棟明伯說,天氣不早了,我們還是慢慢走吧!真是,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還有五、六里路才能回下洋。我鼓勁站起來,挑起擔(dān)子慢慢走,開始的那股沖勁早就沒有了。走了不到兩里路,到了高湖,肚子更餓了,實在走不動了,我主動要求:“棟明伯,我要歇一下?!睏澝鞑情L輩,當(dāng)然會陪我歇下來。我說:“肚子餓了,走不動了?!彼f:“你可以吃點糖,填填肚子,長點勁。”我把一包紅糖打開,抓了一把就往嘴里塞,盡管甜得難受,但覺得好吃。什么叫“好吃”?肚子餓極了,吃東西,才叫好吃。吃了紅糖,休息了一會,有點勁了,我又挑起擔(dān)子趕路。又走了兩里鉻,到了陳家臺,已經(jīng)看到兩里開外的下洋港的燈光了,但我實在走不動了,放下?lián)?,一屁股坐在扁?dān)上,就不想站起來了。棟明伯看在眼里,放下?lián)樱瑢ξ艺f:“歇一會,不著急,一會就到了。”
周圍的田野在月光映照下顯得幽深、寧靜,村里的燈光從門縫里透出一點亮光,不時還有幾陣鞭炮聲響起。這田園夜景,我都顧不上了。我需要的是充饑的食物和躺下來休息。歇了半小時,棟明伯過來,把我蘿筐的紅、白糖轉(zhuǎn)移過去兩包共十斤,放在他的籮筐里。我當(dāng)時只有感激之情,沒有拒絕之意。我鼓勁站起來說:“棟明伯,謝謝您,我們走吧!”我忍著饑餓,挑起已減輕十斤的擔(dān)子,慢慢前進,我咬著牙走完了最后一里路,才到了四方街我的家門口。我一下坐在門前的石階上,望著等候我回來的父母親。母親含著熱淚扶我進了屋,讓我先在床鋪上休息,不一會熱飯熱菜端在我面前,我飽飽吃了一頓,真好吃!這次到永漋挑貨的艱苦行程,真是對我的意志、體力和挑擔(dān)技術(shù)一次考驗和鍛煉。半個世紀過去,但印象深刻、難忘。
趕毛驢買貨
我家開小雜貨店,陰歷單日到外地買貨。我這個剛上初中一年級的學(xué)生,在寒假暑假期間除了幫助店里記帳,站柜臺,賣雜貨以外,還到永漋、楊家灃、舊口打貨(買貨)。這對培養(yǎng)我獨立勞動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很有好處。解放初期的家庭教育、學(xué)校教育和社會風(fēng)氣,都提倡勞動光榮。那是1952 年的春節(jié)剛過,我還在下洋港度寒假,一天熱集剛散,我家正在吃晚飯。父親對我說:“明天,對門雜貨鋪的王傳福趕舊口打貨,他趕牲口(馬)去馱貨,你也趕毛驢跟他一起去打貨吧!”雖然我是第一次干這個活,沒有把握,但還是答應(yīng)了。舊口是鐘樣縣襄河?xùn)|岸一個較大的集鎮(zhèn),比永漋河還大。離下洋港三十華里。
解放前,聽我遠房的舅爺講過他到舊口打貨的故事。從下洋港到舊口,要經(jīng)幾個蘆柴湖。這里蘆葦高過人頭,連綿五、六華里,人煙稀少,野獸出沒,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穿行其間,倍覺陰森恐怖。常有強盜搶奪過路人的錢物,甚至謀財害命。不過,我舅爺身高馬大,還練過幾手武功,對付一兩個強人,不在話下。有一次,他從舊口打貨回下洋港。身背褡褳(用土布縫制的中間開口兩頭盛物件的布袋),褡褳里裝的鐵釘、螺絲、鳥槍鐵彈子等小五金貨物。當(dāng)他走進蘆柴湖時,從蘆林里竄出兩個強盜,擋住了去路,一個拿著大刀片,一個握著長木棍,令舅爺把錢和貨全留下,才放行。舅爺環(huán)視周圍,只有這兩人,心里踏實了。舅爺假裝著從背上卸下褡褳時,飛起一腿,踢掉了一個強人的手中大刀。接著,揮起裝有鐵釘?shù)鸟籽?,向拿棍的盜賊打去。打傷了他的右肩,震落了手中的木棍。兩個強人見勢不好,棄刀丟棍,落荒而逃,舅爺重新背起褡褳,拿上木棍,趕緊走出蘆柴湖。我這位身強力壯的舅爺,平時天剛亮就在家練功。用三節(jié)棍擂胸脯,打胳背。用繩索系著一個四、五斤重的小布袋(里面裝的鳥槍鐵彈子),打擊后背,還哼哼有聲。這是我在大布街他家住宿時看到的情況。老人活了八十多歲。在1961 年饑餓年代,因營養(yǎng)不良病逝了。
解放以后,經(jīng)過土地改革,清匪反霸,發(fā)展經(jīng)濟,人民安居樂業(yè),匪盜沒有了;但荒涼的蘆柴湖,雜草叢生的小泥路還是依舊。
我領(lǐng)受了這項從未做過的活計,當(dāng)晚同對門王傳福聯(lián)系,他是我小學(xué)、初中同學(xué)王傳喜的兄長,我叫他傳福哥。他比我大五歲,做生意、趕馬運貨已經(jīng)幾年了。我父親拜托他帶我到舊口買貨、運貨,他滿口答應(yīng)了。晚上,父親給我家的小毛驢喂飼料,備好馬鞍、貨架。父親還給我開了買糖、買醬、買紙等貨物的清單,注明了參考價格,給我貨款,并囑咐我保管好。第二天早飯后,我穿上夾衣和棉領(lǐng)褂(棉背心),趕著毛驢與傳福哥會合,跟著他從西門出了下洋港,向舊口方向進發(fā)。
傳福哥騎在馬背上前行,我也騎上驢背,跟在后面。他的馬走得快,我的驢走得慢,掉下十來米遠,我用牽繩打驢屁股,也不濟于事。傳福哥只得勒住馬,讓我的驢走在前面,他的馬跟隨其后。這是傳福哥在關(guān)照我,我很感激他。我們一路經(jīng)過潘家臺、何集等集鎮(zhèn)穿過蘆柴湖,又走了十來里才到舊口鎮(zhèn)。這時已經(jīng)過了中午,我們在飯館吃了午飯,把馬、驢拴在街邊河堤的羅師傅家里,然后上店鋪買貨。舊口的街道沿河堤南北延伸,同永漋河一樣熱鬧,傳福哥多次到舊口打貨,對買雜貨的店鋪、價格、貨色都很熱悉。我拿著父親開的買貨清單,跟隨傳福哥跑了幾家雜貨店,把買的貨物放在布袋里,背到羅師傅家。一連跑了兩次,才買齊貨物。這時,已到傍晚。到飯館吃了晚飯,回羅師傅家住宿。
羅師傅這時在家養(yǎng)病。他雖然只40 來歲,但身體有病,骨瘦如柴。他曾經(jīng)在下洋港幾家雜貨店幫工,同傳福家、我家都很熟悉。我們叫他羅伯。他家當(dāng)時只有他、妻子和女兒三人,住在一間很空曠的大屋的一角,家里很窮、衣衫破舊。大屋里有一個天井。天井里篷起一捆捆蘆葦,形成一個上小下大的窩篷?!按禾旌好?,一天三變臉”。白天還是晴天,晚上刮起呼呼的北風(fēng),下起了雨,天很冷。羅伯家不可能提供床鋪,只給了我們一床破舊的棉被,傳福哥和我就睡在蘆葦堆里的空間,下面墊上稻草,蓋上被子,和衣而睡。北風(fēng)從天井的上空吹下來,把蘆葦吹得嘩嘩作響,加上被子單薄,我們凍得發(fā)抖,一整夜未睡好覺,好不容易才熬到天亮。我們收拾東西,還羅伯的被子,還拿兩斤紅糖感謝羅伯家。傳福哥把他買的貨裝進馱簍以后,回過頭來幫我裝,裝好以后,還用繩子捎在木制的馱架上。兩邊的貨物要大小、重量平衡。然后,我和傳??筛吒咛鹚业陌俣嘟镏氐呢浖?,小心地安放在他家馬背的馬鞍上,傳福哥又和我抬起我家貨架,安放在我家驢背的馬鞍上,這個活,必須兩人搭伴,才抬得上去。我們告辭羅伯離開了舊口。
風(fēng)還在刮,小雨還在下。我們趕著牲口,踩著泥濘冒著風(fēng)雨趕路。由于我們穿的衣服單薄,寒風(fēng)冷雨,把我們凍得牙關(guān)打課課(發(fā)抖),想走快點讓身子發(fā)熱,可是我家的毛驢瘦小,想快也快不了。實在凍得受不了,在路邊揀了把稻草,擰成草繩捆在腰間以御寒。這個寒風(fēng)呼嘯的陰雨天,把我凍得太難受了。五十多年過去了印象還這么深刻,還這么難受。可是,“有錢難買少年貧”,這對培養(yǎng)、鍛煉吃苦耐勞精神有好處。
走了六七里路,我們才吃早飯,給牲口喂了料,繼續(xù)冒著陰雨寒風(fēng)趕路。走了十多里,風(fēng)漸小了,雨也停了,但泥路還是難走。這還不說,麻煩的是牲口出問題了。我家瘦小的毛驢突然趴下不走了,而且爬不起來,因為百來斤重的貨架壓在它背上。傳福哥趕緊幫我抬起貨架,讓毛驢爬起來。可憐的小毛驢,又凍又餓,又馱東西趕路,真是累得趴下了。又碰上我這個第一次趕毛驢出遠門的少年,對它實在幫不上什么忙。我們只得在路邊休息,讓毛驢緩過勁來。我們把帶的的干糧面(大麥面,加油鹽炒熟)拿出充饑,給牲口也加點料休息了個把鐘頭,小毛驢有點勁了,但是否能馱東西趕路,沒有把握。傳福哥很仗義,把我家的貨物拿出十多斤放在他的馬背上。然后,把貨架抬起來重新放在驢背上。我撿起一根小樹枝,趕著毛驢走路,小毛驢很爭氣,又走了十來里,一直回到下洋港都沒有趴下。我真感謝小毛驢幫了我的大忙,讓我完成了這次打貨的重任。當(dāng)然,我更要感謝的是王傳福大哥對我的引導(dǎo)、幫助,我還要感謝我的父母親對我辦事能力的信任。
2005年3 月中旬北京
京山市檔案局
為京山建檔打造京山歷史文化百科全書
歡迎提供稿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