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黃某,女,67歲。雖然年高,但平素身體尚健。于2年來患下痢,斷續(xù)發(fā)作,發(fā)作時日下10余次至20次,好轉(zhuǎn)時也尚有三、五次,便下物為膿血摻雜,伴有腹?jié)M而痛,曾有過里急后重,現(xiàn)已不明顯,以前胃納尚可,近一個多月以來食欲大減,間有得食即吐,或食后5~10分鐘即嘔吐,喜熱飲,飲也不多,小便短赤,精神疲憊。脈沉而澀,舌質(zhì)稍紅,有白膩苔。據(jù)此脈證,診斷為濕熱痢,病久傷卻脾胃之陽,因之不能食而嘔吐;濕熱之邪未去,羈留于腸道,故便下膿血,屬虛實寒熱皆有之證,給予烏梅丸2劑。
烏梅15g,細(xì)辛3g,干姜6g,黃連6g,當(dāng)歸6g炮附子6g,蜀椒3g,枝6g,黨參15g,黃柏10g,水煎服,日服一劑。
服藥后,病情不但毫無改善,諸癥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重,特別是腹脹滿痛更為加劇,后改用他法治愈。
病例二
喬某,男,48歲。農(nóng)民。秋季患下痢,延至第2年春天未愈,服過不少中、西藥品,時輕時重。曾兩度住院治療,住院期間諸癥好轉(zhuǎn),但出院不久即復(fù)發(fā)如前。日下膿血便三、四次至十多次,其中雜有未化之完谷,腹痛繞臍,有輕微的里急后重。3個月以來飲食漸減,特
別是近半個月胃納更差,有時竟日僅勉強進(jìn)食二、三兩,間作食后嘔吐,不欲飲水精神不振,臥床不起。脈遲而弱舌淡少苔,手足不溫
證屬脾胃陽虛,運化無權(quán),又兼濕熱久留腸道而不去,為寒熱錯雜之證,試投以烏梅丸加減治之
烏梅15g,細(xì)辛3g,干姜10g,黃連6g,當(dāng)歸15g,制附子6g,蜀椒3g,桂枝10g,黨參15g,黃柏10g,白芍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服一劑。
服3劑后,嘔吐停止,食欲好轉(zhuǎn),下痢減去十之七、八。照此方稍有化裁出人,共服5劑諸癥悉愈。觀察半年,概未復(fù)發(fā)。
從上述2個病例中可以看出,烏梅丸治久痢有效者有不效者。
[按]
雖同為下痢,經(jīng)年累月不愈,也并有虛實寒熱的證候,但黃某服藥后病情加重,喬某服藥后療效甚好。其原因是黃某雖為噤口痢,從脈舌癥辨證,為中陽稍虛,濕熱尚盛,以實證為主,即實多于虛,熱盛于寒,而烏梅丸之藥物組成是溫補之品多于苦寒之品。所以服藥后更助長邪熱,因之,不僅無效,反而加重病情。例二之喬案,患者雖未及黃某
之年高,也沒有其病程長,但除共有的嘔吐不食和下痢以外,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彼為舌紅替膩,此為舌色淡白少苔;彼脈為沉而澀,此脈為遲而弱;彼無手足不溫(此證是厥陰證關(guān)鍵癥狀,也是使用烏梅丸關(guān)鍵指征?。。。?/span>,此則有之。根據(jù)脈、舌、癥的辨證,喬某雖也為寒熱錯雜之噤口痢,但以脾胃虛寒為主,以濕熱為次,故用烏梅丸迅速獲效。
由此看來,烏梅丸之治療久痢,既要注意到有寒熱錯雜的病理因素,更要注意到以偏于虛寒甚者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