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方的喪葬習(xí)俗同中有異。(圖片來源:國聯(lián)資源網(wǎng))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還特別講究語言藝術(shù)。比如民間凡結(jié)婚娶媳婦都要披紅戴花,這不但被稱為喜事,且是紅喜。而一旦家里有老人故去,兒女們都要穿素衫、戴孝帽、穿白鞋、上下一身白,所以民間就把喪事稱做白事,年過7旬的老人故去被稱做“喜喪”,叫做“白喜”。故民間才有了“紅”、“白”喜事之說。
松嫩草原作為黑龍江省最大的平原,古時原本無漢人居住。近代墾荒后,各省移民才紛紛來此開荒定居。這些移民們不但帶來了各地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也帶來了不同的生活習(xí)俗。而當(dāng)人們一旦把這些風(fēng)俗習(xí)慣經(jīng)過去粗取精使其優(yōu)化后,便形成了北方一些特有的民族習(xí)俗。而北方的喪葬就是其中的一種。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本地漢族人死后,歷來都用棺材裝殮,實行土葬。人在病危時,子女們便把棺材(壽材或壽木)和裝老衣(即壽衣)準(zhǔn)備好。楊木棺材為次品,松木棺材為中品,楸木、紅木棺材為上品。棺面多畫涼亭、人物、山水、樹木、“二十四孝”等。壽衣多為黑色,整套壽衣不準(zhǔn)有扣,全部用帶子系,表示后繼有人即帶“子”之意。死者決不能死在炕上,據(jù)說死在炕上,會把炕背到陰間去。所以兒女們事先要在外屋用木板搭靈床,把死者停放在靈床上咽氣。尸體要在第二天裝入棺材內(nèi),俗稱“入殮”。死者口內(nèi)要含一枚銅錢,俗稱“壓口錢”。左手拿打狗干糧,右手拿打狗棒,這是為死者前往陰間路上攆、打狗準(zhǔn)備的。頭上或棺前放一盞燈,并放一小木桌,上擺米飯、油炸粉條、鮮白菜等祭品。桌前放一泥盆,俗稱“喪盆子”,用來燒化紙錢。同時要在大門外掛過頭紙,男掛在左邊,女掛在右邊,死者的歲數(shù)多大就掛多少張。在屋門前頭搭起靈棚,棺材停放在靈棚內(nèi)。每天死者的兒女們都要到屯外土地廟去送漿水,俗稱報廟。穿孝服辦喪事是當(dāng)?shù)貪h族最明顯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無論貧富,對死去的先人均以厚喪為孝。人死后要請陰陽先生,俗稱“出黑的”,決定死人在家放幾天和選擇墳塋地。一般人死后要在家停放3天,有錢人家可停放5天至7天。在家停放的最后一天,把棺材蓋移開,讓子女們和死者見上最后一面,并用白酒點擦死者的耳、鼻、眼、口等處,俗稱“開光”。然后蓋棺、釘壽釘。往墓地抬送時抬棺材的人最少是24人,人稱24杠;最多是32人,人稱32杠。起棺時,死者的長子要把喪盆子頂在頭上摔碎,然后扛靈頭幡在前引路。大姑爺(死者的大女婿)要撒用黃裱紙剪成的“買路錢”,俗稱“出殯”。抬到墓地后,把棺材放入事前挖好的墓穴內(nèi),死者的長子先抓一把土撒在棺材上,然后大家一齊動手埋成圓形墳包,棺材入土稱為“下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