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柏林夏季森林音樂會:
“柏林森林音樂會”(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in der Waldbuhne)是在柏林西郊外森林劇場舉行的露天音樂會。每年夏季,柏林愛樂樂團都會在這里舉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場音樂會,并且如同“柏林除夕音樂會”一樣,每屆森林音樂會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音樂會由柏林愛樂樂團從1984年開始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20年多的歷史,許多世界著名的指揮大師都曾在此登臺獻藝。
柏林森林音樂會演出場地的全稱是“瓦爾德尼森林劇場”,這座森林劇場是大自然送給音樂愛好者的一件禮物。露天劇場所在地原是一片森林,由于自然生態(tài)的推移變化,逐漸形成了一塊約30米深的盆地。1935年,有人發(fā)現(xiàn)了這塊地方,經(jīng)過大膽的創(chuàng)意和藝術(shù)修整,變成一個可以容納幾萬人的露天劇場,供大型宗教儀式和演出之用。1982年,這一露天舞臺被裝上了一個巨大的雙塔型白色頂棚,設(shè)有88排環(huán)型坐席,可同時容納22000名觀眾就座,與其周圍的自然森林景觀有機融合,成為一個可以舉行大型戶外音樂會的理想場地。此后,這里隨著柏林愛樂樂團一年一度的“森林音樂會”而名揚世界。在這里舉辦音樂會,觀眾不用像在音樂廳那樣西裝革履、正襟危坐,而是非常隨意。人們帶著毛毯、野餐盒,在夕陽西下時來到這里,或躺或坐,一邊聽著世界最著名樂團的精彩演奏,一邊點燃自己帶來的小蠟燭,與家人在燭光下共同品嘗紅酒的香醇,情調(diào)格外別致。在演出中,樂團也不像最正規(guī)的演出那樣拘謹,會在演出的過程中有一些與觀眾的互動。不僅如此,瓦爾德尼森林中的鳥鳴蟲叫和濕潤清新的空氣更會讓聽眾感到輕松和快樂。由于該劇場與一些私人別墅相毗鄰,所以,除了偶爾放映一些電影外,每年在這里所舉行的音樂會最多不會超過18場。因此每場演出的門票非常緊俏,常常是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就已銷售一空。
綠樹環(huán)繞的瓦爾德尼森林劇場:
柏林森林音樂會雖然是在露天劇場演出,但是聽音效果卻極其出眾。盡管這么大的場地需要用音箱來加以輔佐擴聲,由于先進的音響擴聲技術(shù)的保障,通過音箱發(fā)出的聲音不僅能夠很好地還原舞臺的真實聲音效果,而且還音后的聲壓感與層次感也非常出色。因此,即便坐在遠離舞臺的最后一排,也不會因距離而產(chǎn)生聲壓不足的感覺;而相反,即便坐在距離音箱很近也不會感到震耳欲聾。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22000人的音樂會,不論你坐在什么位置上觀看,票價都是統(tǒng)一價位的原因。這些感受卻只有到了瓦爾德尼森林劇場,才能真正親身體會到其中的無盡奧妙!盡管每年一屆的柏林森林音樂會觀眾人數(shù)眾多,但現(xiàn)場的氣氛卻絲毫也不亞于在室內(nèi)音樂廳聆聽音樂。音樂會演奏時,這里只能聽到悠揚的音樂在瓦爾德尼森林上空回蕩,只有當(dāng)每首樂曲結(jié)束時,觀眾們熱情而慷慨的掌聲才讓人意識到這里竟然還有著那么龐大的愛樂隊伍。熱情的觀眾在情感激蕩的音樂作用下,或愉快地鼓掌、晃動,或掀起陣陣人浪,使劇場出現(xiàn)更加熱烈、歡快的場面。當(dāng)夜幕降臨,在觀眾席中點燃起的一束束小煙花,就好像夜空中的繁星,晶瑩閃爍,這靚麗的景致,構(gòu)成森林音樂會的特殊魅力。
夜幕降臨后的森林音樂會:
二、關(guān)于《柏林的空氣》:
與傳統(tǒng)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樣,每屆柏林森林音樂會的最后一首返場曲也要演奏一首固定的音樂作品。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奏的是《拉德斯基進行曲》,柏林森林音樂會演奏的是讓全體柏林人最引以自豪的《柏林的空氣》—— Berliner Luft,又譯作《柏林的氣息》、《柏林的氣質(zhì)》。
柏林整座城市環(huán)抱在廣袤的自然森林之中,空氣中的含氧量很高,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森林大氧吧,使柏林人的生活感到無比愜意和舒適。于是,作曲家保爾·林克(Paul Lincke,1866-1946)以“柏林的空氣”為名創(chuàng)作出這首標(biāo)志性的歌曲。這首歌的歌詞很美:“那是柏林清爽的空氣,如此奇妙的芬芳,永久保持著它生命的活力,那就是柏林神奇的空氣;那是柏林怡人的空氣,永久保持著它生命的活力,那就是柏林神奇的空氣,那就是柏林怡人的空氣?!庇捎谶@部作品曲調(diào)輕松、節(jié)奏熱烈、情緒歡快,表現(xiàn)了柏林人樂觀向上的天性,也體現(xiàn)了他們對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真情贊美,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如同柏林市歌一樣在一些重大的場合和節(jié)日喜慶的音樂會中演奏。
每當(dāng)柏林森林音樂會在最后演奏到這首樂曲時,全場的氣氛也被帶到熱烈的頂點:觀眾全體起立,隨著激蕩的音符和跳躍的節(jié)奏,或吹口哨、或擊掌節(jié)拍、或歡呼雀躍、或搖擺舞蹈;指揮和樂隊也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演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噱頭,惹得全場嘩然大笑。此時音樂會的現(xiàn)場不論是柏林愛樂樂團還是22000名觀眾,全都融入進音樂所給人帶來的無限歡樂之中。這種景象是在任何音樂廳中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它給人們留下的是難以忘懷的印象和無盡的美好回憶。
祖賓.梅塔指揮
柏林的空氣擴展閱讀:歷屆柏林森林音樂會主題 ?。?984-1991年 資料不詳)
1992年《法蘭西之夜》 指揮:喬治·普萊特 Georges Prêtre (后曾指揮2008與201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93年《俄羅斯之夜》 指揮:小澤征爾 Seiji Ozawa
1994年《狂想曲與舞蹈之夜 》 指揮:馬里斯·楊松斯 Mariss Jansons
1995年《美國之夜》指揮:西蒙·拉特爵士 Sir Simon Rattle (2002年就任柏林愛樂音樂總監(jiān))
1996年《意大利之夜》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阿巴多任內(nèi)惟一一次指揮本音樂會)
1997年《圣彼得堡之夜》指揮:祖賓·梅塔 Zubin Mehta (翌年出場的巴倫擔(dān)任鋼琴獨奏)
1998年 《拉丁美洲之夜》指揮: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
1999年《浪漫歌劇之夜》指揮:詹姆斯·萊文 James Levine (常年擔(dān)任大都會音樂總監(jiān))
2000年《舞韻與節(jié)奏之夜》指揮:長野健 Kent Nagano(2006年接替迪圖瓦任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
2001年《西班牙之夜》指揮: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 (2006年指揮維也納夏季美泉宮音樂會)
2002年《返場曲之夜》指揮:馬里斯·楊松斯 Mariss Jansons
2003年《格什溫之夜》指揮:小澤征爾 Seiji Ozawa
2004年《柴可夫斯基之夜》指揮:西蒙·拉特爵士 Sir Simon Rattle (郎朗擔(dān)任鋼琴獨奏)
2005年《浪漫法蘭西音樂之夜》指揮:西蒙·拉特爵士 Sir Simon Rattle
2006年《一〇〇一夜》指揮:尼姆·雅爾維 Neeme Jarvi
2007年《狂想曲之夜》指揮:西蒙·拉特爵士 Sir Simon Rattle
2008年《拉丁美洲音樂之夜》指揮:古斯塔夫·杜達梅爾 Gustavo Dudame
2009年《俄羅斯節(jié)奏之夜》指揮:西蒙·拉特爵士 Sir Simon Rattle
2010年《愛情之夜》指揮:伊恩·馬林 Ion Marin
2011年《愛樂之夜》指揮:里卡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 (因惡劣天氣推遲了一個月演出)
2012年柏林森林音樂會 2012年柏林森林音樂會將于6月24日(周日)在柏林瓦爾德尼森林劇場上演,演出曲目將是俄羅斯最富盛名的音樂大師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本次音樂會的指揮原定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Seiji Ozawa),但年初傳出大師因肺炎不得不取消直至2013年2月的全部演出活動。后樂團方面經(jīng)過協(xié)商決定由拉脫維亞籍青年指揮家安德烈·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頂替小澤執(zhí)棒本年度新年音樂會。[1]安德烈·尼爾森斯1978年11月出生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學(xué)習(xí)鋼琴、小號等多種樂器,后赴俄羅斯圣彼得堡參加指揮家尼姆·雅爾維(Neeme Jarvi)等開辦的指揮學(xué)習(xí)班,2002年起成為拉脫維亞籍指揮大師馬里斯·楊松斯(Mariss Jansons)的高徒。在楊松斯的悉心指導(dǎo)下,尼爾森斯很快成為世人矚目的指揮新星——2003年-2008年擔(dān)任拉脫維亞國立歌劇院常任指揮,2009年10月亮相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圖蘭朵》,2010年由在著名的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開幕式上指揮了瓦格納的大作《羅恩戈林》。2008年,尼爾森斯被正式任命為伯明翰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至今。尼爾森斯的指揮風(fēng)格繼承了楊松斯等大師的特點,張揚而不失細膩——廣大樂迷也因其指揮風(fēng)格與楊松斯神似而親切地稱其為“小楊松斯”。
另外,擔(dān)任本次音樂會小提琴部分獨奏的將是柏林愛樂新晉首席樫本大進(Daishin Kashimoto)。樫本大進1979年出生于倫敦,三歲在東京開始學(xué)習(xí)小提琴。他七歲移居紐約,以最年輕學(xué)生的身份入讀茱莉亞學(xué)院的預(yù)備學(xué)校,其后移居德國,分別在呂貝克音樂學(xué)院和弗賴堡國立音樂學(xué)院學(xué)習(xí)——曾獲多個國際大賽的冠軍,包括科隆國際小提琴比賽、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比賽和雅克·蒂博國際小提琴比賽(最年輕冠軍得主)。他曾與世界多個知名樂團合作,包括俄羅斯國家樂團、柏林、NHK、波士頓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2009年,年僅30歲的樫本大進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的第一首席。
2012年柏林森林音樂會曲目單 (不含加演):
1、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第五交響曲
2、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Sérénade mélancolique 憂郁的小夜曲
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Valse-Scherzo in C major C大調(diào)諧謔圓舞曲
4、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Souvenir d'un lieu cher 故地回憶
5、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12” Overture 1812慶典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