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怎么樣往前走和擺脫困境、藝術的形態(tài)、以及藝術到底是什么?藝術創(chuàng)造性的來源到底在哪兒?”——徐冰
二、學習兒童
被認為只要談二十世紀造型藝術就不能不提的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曾經(jīng)能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我卻花了畢生的時間去學會像兒童那樣作畫。”這可不是謙虛,這是很多藝術家發(fā)自內(nèi)心的語言??纯串吋铀鞯淖髌肪鸵荒苛巳涣?。他年輕是的作品很老道,比如這幅十五歲時創(chuàng)作的《科學和慈愛》,而他成為公認的藝術家后卻創(chuàng)作了好多好多的“兒童畫”,這幅七十三歲是創(chuàng)作的《畫畫的兒子和女兒》就很典型。
德國籍瑞士裔的著名畫家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作品幾乎就是“兒童畫”,這幅《玩具娃娃的劇場》很典型吧?他為啥會這樣呢?克利的解釋是:“曾經(jīng)是有過藝術上最起始的東西,人們首先須到民族博物館里去尋找或在家里小孩的臥室里去。不要笑,讀者呀!孩子們也能做出來,他們能做出來,這里面卻存在著智慧……所以在這里孩子氣和瘋癡并不是一句垢罵的詞句,用來指這里所意味的事。這里的一切須用嚴肅來對待,如果我們今天要從事改革的話?!?/span>
畢加索的同鄉(xiāng),西班牙藝術大師米羅(Joan Miró,1893-1983)同樣重視兒童的“大師氣“。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師氣”的認識,他特別在自己六十七歲時把四十三歲時辛辛苦苦畫的素描《自畫像》上“涂畫”了充滿童趣的“自己”。再看看米羅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作的壁畫《日之墻》多“兒童”。
俄羅斯的藝術大師康定斯基(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1866-1944)是抽象繪畫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認為兒童幼稚的繪畫是對事物內(nèi)在本質的直覺表現(xiàn),他說:“兒童除了描摹外觀的能力之外,還有力量使永久的內(nèi)在真理處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現(xiàn)的形式中……兒童有一種巨大的無意識力量,它在此表達自身,并且使兒童的作品達到與成人一樣高(甚至更高)的水平?!惫怨?,真的嗎?看看康定斯基1910年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水彩抽象畫就知道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了。
在中國,藝術大師關良(1900-1986)的戲曲人物畫最像“兒童畫”,不信你看油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水墨畫《霸王別姬》。
大師們?yōu)槭裁匆绱丝粗囟铱桃饽7聝和嬛械摹按髱煔狻蹦??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1770-1831)是這樣解釋“大師氣”的:“兒童是最美好的,一切個別特殊性在他們身上好像都還沉睡在未展開的幼芽里,還沒有什么狹隘的東西在他們的胸中激動,在兒童還在變化的面貌上,還看不出承認繁復意圖所造成的煩惱,因而在兒童繪畫里表現(xiàn)出來的是他們對事物無意識的、天真率直的看法?!碑斎?,有“大師氣”可不等于是大師,大師是可以掌控自己創(chuàng)作的,而兒童總是隨意隨性的,只有隨著自己能力的不斷積累和提升,將這些隨意隨性的“大師氣”變成可以掌控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大師級的藝術家。所以國畫大師崔子范就這樣說:“一個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孩子只憑熱情作畫。在他長大之后,也應該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態(tài),去重新發(fā)掘自己兒時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畫中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當一個成熟的畫家運用這種方式作畫時,當他將藝術大師的精湛技巧與孩子般的天真爛漫融合在一起時,會感到極大的快慰?!睆拇拮臃兜倪@幅《貓與魚》中應該能感覺到這種“融合”。
向兒童的“大師氣”學習是一方面,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發(fā)揮、發(fā)展最終保存下這“大師氣”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藝術家和兒童一起參與創(chuàng)作了。好多當代中國著名的藝術家已經(jīng)這樣做了——請往上看——
聯(lián)系客服